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那个洋气命,刀啊叉的,一点都不顺手,真不合口味,没吃饱,”崔世英接过邱洋盛来的粥赶紧尝了一口,“哎哟,还是家里的东西吃着舒服。”
“苏妈你也来一碗,权当吃夜宵了。”崔东旭知道邱洋是故意多熬的,老人们肯定吃不惯西餐。
“要知道这样,换我去吃多好,省得舅舅那边费了钱你们这边还饿着肚子。”邱洋很是可惜地道。
“他能费什么钱,肯定是公司送的西餐券快到期了,怕浪费了呗。”崔东旭嗤鼻道。
“听说阿洋从老家带了不少好吃的来,他说明天会带志燮过来吃饭。”崔世诚对自己小舅子平时的德『性』那是门儿清,便故意说给崔东旭听。
“我就说嘛,我那小气包舅舅揩油积极,要他出点血,那跟要他命一样。”崔东旭埋汰道。
“虽说小沈是小里小气了点,不过长得真是好看,东旭啊,外甥多像舅,你长得这么帅这怕是要感谢你舅舅了。”崔世英笑道。
“嗯呐,沈家舅舅跟少爷几个小姨不是那么像,但跟太太长相很相近。”苏妈对崔世英道。
“崔伯伯,还要加点什么菜?”邱洋见大家都吃得很香,很有一种成就感。
“你也来……”崔东旭还没说完,崔世诚就跟邱洋说,“这下粥菜很好,开胃爽口,就是少了点,麻烦么?要不再炒点。”
“简单得很,马上就好。”邱洋赶紧去了厨房。
“这几天有什么计划?”崔世诚问儿子。
“没有,”崔东旭精神缺缺,“可能吃得太好吧,老犯困,这几天想多睡下。”
“窝在家里睡觉多没意思,难得有个假期,让阿洋陪你去逛逛呗,过几天公司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他想偷懒都抽不出身。”崔世诚劝道。
“爸公司要上市啊,怎么会那么忙?”崔东旭有些心疼邱洋受累。
“真要是上市公司那倒不怕了,就是我们这种不大不小的实业公司事务最磨人。”
“年前我看你也没忙到哪里去啊,倒是天天见你访朋会友的。”崔东旭赶在崔世诚下筷前,把最后一截六脯肉给夹走了。
“你不是让我捡了个宝么,”崔世诚哼道,“甩手掌柜我还就当上瘾了。”
“他哪里能扛得起大旗,还没出校门呢,不说厂里那些个老员工了,就是公司里的保洁阿姨也比他资历长,哪能服众啊,爸,你还得在一旁盯着他,公司里那么多人,万一出了点差错,不坑了大家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谁没个学习的过程,我白手起家也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对的,都是在历练中增长见识的,没有失误哪来的经验。再说了,重大决策都是请示我拍板决定的,能有什么差错。”崔世诚故意顺着崔东旭的话说,并没点破。
“他一没高学历二没工作经验,空降公司不多久,就你给个那么高的位置给他,要是你不坐镇,谁能从心底里认同他,还不都是阳奉阴违。”崔东旭说得貌似很有道理。
“他不是我私生子么,谁敢跟他叫板。”崔世诚诡笑道。
“噗……”崔东旭一口粥差点喷出来。
“你爸年纪也大了,能脱手就脱手呗,钱还能赚到头啊,不愁吃不愁穿的,老一把年纪『操』心这『操』心那多累。阿洋有的是点子,我相信他没什么应付不了的。”崔世英给弟弟帮腔了。
“相当聪明的一小伙子。”苏妈一旁附和。
“东旭啊,你能耐也大,不但学校能拿好高的工资,平时还老是跑这跑那的去讲什么课,听稚巧说你一堂课能挣到一两万,一个村庄也没你挣的钱多,就算是你一人养家,家里花销肯定保得了,你爸也该到了退休的年纪。”崔世英心里对侄子的职业一直很是推崇,总认为弟弟经商的职业是没办法的生存选择。
“我只是说少爷有时一节课能拿到一两万,可没说他每次讲课酬劳都那么高啊。”苏妈笑道。
“我又没有不让爸退休的意思,只是说为了公司发展稳定,要他一旁多把把关。”崔东旭心里道,你这老太太真是会算账,我那点工资跟你弟弟的资产相比,小巫见大巫。没错,以前我是不在乎钱的,多点少点意义不大,但现在不一样,我有要养要宠的人呐,不可能全贴补家用啊。
“晓得你的意思啦,毕竟是我跟你妈辛辛苦苦打拚出来的江山,哪会一下子就撂摊子。” 崔世诚心里腹诽,臭小子,别以为你是教授我就不明白你的鬼心思,不就是怕累着你的小情人么,还真想把他当金丝雀放在笼中养啊。
“亲情也要经营的,有时间多在家呆,外面走『穴』授课能推就推了呗,对钱太执着,就会被它牵着跑,欲望越来越大,陷得越来越深。宫公就是个反面典型。”从厨房端菜进来的邱洋接过话道。
“我哪有经常去外地授课啊,一个月也没个两次。”崔东旭心里那个气呀,白眼狼,为你好你倒教训起我来了。
“我觉得阿洋说得对,”苏妈接过话道,“不过呆在家里陪我们两个老太太是没什么意思,有空多出去旅旅游,休闲休闲。”
“我跟那些桑豆麻茶在一起就相当于休闲散心,舒服着呢,哪用出去旅游。”崔东旭笑道。
“嗤,不这么说我们也知道你是z大着名教授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崔世诚撇嘴道。
“崔伯伯,元宵后我可能要和余部长丁部长去趟江西九江。”邱洋突然想起什么。
“是因为石英砂的事么?”崔世诚抬头问。
“嗯,咱们与普鑫公司的合约到期了,在定点采购上想作个调整,调减些。丁部长说九江有家厂子的石英砂质量好,价格也公道,想去实地看看,计划将原材料采购面扩大。”
“余大庆的主意么?”崔世诚问。余大庆是工厂的采购部部长。
“年前余部长提了个意见,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可行。跟普鑫合作太长时间了,市场变动情况咱们没个底,稍作些调整,主动权就会大些。”
“行,你们看着办,”崔世诚转头问崔东旭,“要不你也一起,去庐山看看?”
“元宵过后就开学了,哪来时间去。”崔东旭兴趣缺缺。
“学校课程没那么紧凑吧,请个假唦。”苏妈劝道。
“读书那会儿跟同学一起去过,玩过好几天呢,没什么新鲜的。”
“你哪是去玩啊,不是去采取云雾茶的样本么。”苏妈道。
“苏妈,有时我真佩服您老,记忆力咋这么好呢。”崔东旭心里感慨,这么多年的事了,她居然都记得。细一想,不禁嘘唏不已,老妈在世时,自己凡是出趟门,她那个重视程度不知道有多夸张,也难怪苏妈会记得这么清晰。
“就是,有时壁柜里的东西,我自己放的都忘了放哪,苏妈却是一找一个准。”邱洋也感慨起来。
崔东旭一副偶尔想起的神态问邱洋:“明天不用去公司吧,一起去听演奏会么?”
“什么演奏会?”崔世诚和邱洋同时问道。
“二胡,”崔东旭道,“我市□□门专门为着名的二胡演奏家端木卫国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南世清组织的新春演奏会。”
“很有意思?”崔世诚问。
“这得因人而异,喜欢二胡的当然就有意思了,就算门票再贵也是一种享受。不喜欢二胡的那还不如去大马路上听车鸣声呢,不但不用花钱,说不定还能捡着风吹来的钱。”崔东旭心里道,你不会是闲得慌,也想去凑个热闹吧。
“那我就不去了,肯定没有越剧好听。”崔世诚笑道。
“我去。”可能是受佛门音乐的影响,邱洋平时对民乐蛮感兴趣。
“听完演奏会我带你去吃好的,同事推荐的,去年年底系马桩新开张了一家素食店,说是口味挺好,菜品也丰富,正好清清肠胃。”
“才初三呢,人家这么早就开门营业?”邱洋不相信地问。
“我问过了,今天就已经开门了。”
“新开的素食店?”崔世诚一听也感兴趣了,“那怎么不带我去?”
“你不是说舅舅明天会过来吃饭么,下次我们全家再去呗。”崔东旭越来越觉得他爸是特意寻衅的。
“你不陪舅舅喝一杯?”崔世诚听到说有下次,便只得作罢。
“昨天去聚会前,顺途给他拜过年了,不想再看到那张臭美的脸。”沈志燮一惯的不待见邱洋,崔东旭其实是不想让沈志燮给邱洋制造尴尬,那小子越大越没个遮拦,率『性』而为,也不管说出的话伤不伤人,最好是莫让两人见面,见面必掐。
“瞧这孩子说的,‘娘舅亲实在亲,打碎骨头连着筋’,能这么说舅舅么。”崔世英笑道。
“一山不容二虎,旭旭这是怕自己的颜值被沈家舅舅给比下去了。”邱洋打趣道。
“嗤,有可比『性』么,就他那一块老腊肉?”崔东旭自信地反驳。心里恨声道,好嘛,臭小子,他比我好看你找他去啊。
“哼,就你嫩。” 崔世诚连连摇头,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先前哪会想到一板一眼的儿子会这么油滑。心里在感慨,还是爱情的力量大,人都能转『性』子。
“这样的话更好了,我把高中读书时那些复习心得和资料都带过来了,明天崔伯伯帮我给沈志燮吧,我给他他肯定不会要。”邱洋高兴地道。
“就算他会要,也不一定会看。”崔东旭不看好地打击道。
“这可是我高中三年来的呕心沥血心得,不能浪费了不是,说不定对他有些帮助呢。”邱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没错,你舅舅现在最担心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志燮的学习了,跟我诉苦时,恨不能自己帮他读。”
“自己智商超群,读书一帆风顺,没想到儿子在学业上却是磕磕碰碰,想想他也是挺郁闷的。”崔东旭幸灾乐祸。
“你舅舅哪里得罪你了,净说风凉话。”崔世诚白了一眼儿子。
“我也希望表弟能当个学霸啊,但总不能把他脑袋剖开往里装吧。读书又不是唯一出路,不是那块料,你非得把他当作北大清华生来要求,不是自寻没趣么。平时还口口声声标榜自己对待儿女会尊重其自然生长,我就见不得他那虚伪的嘴脸。”
“哎哟,我的天呐,你们甥舅两人不会是水火不容吧。”苏妈大笑。
第二天,看完演奏会,在去素食店的路上,邱洋崔东旭就聊起感想来,都不禁赞叹端木卫国和南世清的高超技艺来,马嘶声鸟鸣声,虫啾人语,风过雨来,一把二胡两根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席东区的很有意思哈,一首曲子过后,各种喝彩的方式都有。”邱洋好笑地道。
“明显就是有人组织的,你看不出来啊。”
“你是说那个区的观众是专门请来捧场的?”
“瞎了也看得出来,”崔东旭刚一说完赶紧伸手『摸』了『摸』邱洋的脸,以示安慰,“那个区都是南世清的同事和朋友,别的人我不认识,最活跃的那位我认得。”
“你是说又送花又指使人家打横幅的那位?”邱洋好奇地问“他是谁呀,你怎么会认得?”
“墨格香书城的老板,楚怀瑜。”
“你跟他很熟?”貌似长得挺帅气,邱洋不禁有些浮想翩翩。
“他书店我去过多次啊,有些偏僻的书常请他帮忙,”崔东旭见邱洋神态有些紧张,便解释道,“他哥楚怀亮和我爸很相好,一来二去大家就熟稔了。”
“哦。”
“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人。”崔东旭突然道。
“谁跟谁?”
“南世清和楚怀瑜。”
“啊?噢!”
第八十三章()
眼看就要到清明节了,因为崔世诚崔世英一直记挂着给父母修坟的事,邱洋便想着趁清明祭祖时节帮他们了结心愿。
邱洋跟家里伯父打了电话,让他帮忙找个风水先生。邱敬东一听侄子是为公司的老总移祖坟,甚是上心,不但给邱洋提供了好几个,而且还一一详细说出了他们的“业绩”,让邱洋在其中选。邱洋向崔世诚转述了伯父的介绍,两人商量半天,最后选了个经常帮人勘葬地的风水先生。
“你这人真是的,搞得也太『迷』信了吧,神叨叨的。”崔东旭见邱洋手机不断,隔会儿就跟他大伯一通絮叨,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可马虎不得,”邱洋一脸认真地道,“有的风水师擅于选房屋地基,有的风水师擅于庙观选址,有的风水师擅于坟茔葬地的选址,这跟咱们学院一样,都是有专业之分的。”
“嗤,我看你啊,披个袈裟就是佛祖,披个道袍就是天师了,『迷』信得够可以啊。”崔东旭心里无语,真是日了鬼了,这家伙到底是受什么教育长大的,难不成从小就是在庙里托管的。
“又攻击我们的信仰了不是,说好咱们要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崔世诚见邱洋这么上心自己父母的事,很是欣慰,一听儿子热嘲冷讽很不高兴。
“再是求同存异也有个度呀,你们这受封建遗毒毒害有点深哈。”作为一名深受党教育多年的无神论者,崔东旭有些方面已经很是包容,但为了迁个坟,搞得这么繁琐费劲便有点看不过去。
“怎么能说这是封建遗毒呢,”邱洋一副诲人不倦的架式,“风水从来就是很有科学根据的,要不然怎会传承几千年,不说民间了,就是饱读诗书的士族也是它的忠实拥趸。拿个例子来说,有的人葬了几百年,尸身为什么还不腐呢?”
“那是因为他生前富有,死后子孙有资本给他做防腐措施。”崔东旭没好气地道。
“有很多挖掘出的古墓,陪葬物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但棺木早已腐烂,尸骨无存,而有的墓室陪葬物寒碜而尸骨还非常完整,说明什么呢,说明不关乎死者富不富,主要还在于葬地的风水上。看风水涉及到地的向阳向阴,山体水势的走向,整个周边环境形成的小气候等等,锹一铲泥,能从泥中的含沙量分析出滤水『性』好不好,看一眼地上的花花草草,就能分辨出土壤的酸碱度,比较一下周围树枝的伸展方向和浓密程度,就可判断出地的水土流失情况,风水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在里面,不是一句封建社会遗毒就可抹杀的。为什么一说到风水,现在的人尤其是旭旭你这样的党员就断定是『迷』信,信风水就是愚昧的一种表现,这是因为以前的科技水平不高,很多现象没法用现在的科学术语去解释,就算能解释得通,普通老百姓说给他听也不懂,没人在乎啊,于是风水先生就喜欢把这些风水上的禁忌与老百姓敬畏的鬼神联系在一起,弄得很神秘很玄乎,选这块地子孙后代会衣食无忧,选那块地会一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一听这个老百姓便忌惮了,懂不懂真实的原因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好吧好吧,看在你长得帅的份上,我且相信你了。”这家伙也不是一次两次在自己面前瞎掰了,崔东旭懒得跟他理论,说一句他能给你倒腾出几千句,根本驳不过他,算了,随他折腾去。
“阿洋说的你还别不爱听,你是高级知识分子,有名的大学教授,教书育人影响着一大批人呢,更应该尊重科学,别老给我们扣封建『迷』信的帽子。”崔世诚一听邱洋的长篇大论,甚是合自己的心意,越发的喜欢这个“私生子”,对亲生儿子倒是不待见了。
“得得得,服了你们好吧。”崔东旭苦笑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