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俊正义愤填膺,见他突然这幅模样,不由好气又好笑,道:“这世上的狠人多的是,你以后小心些,不要再轻易得罪人了。”
“是,是,咱俩都是,我不轻易得罪人,你也不要轻易得罪人啊!”袁夕道。
李俊知道他说的是自己以前办的那些事。他以前办的那些事,可比袁夕得罪人多了,不说附近李家村那个被他打断腿的人,只说那些被他杀了的土匪的同伙,会不会找到他家里报复,就够让他警惕了。
但当年他家里很穷,又赔了那个断腿的人一笔医疗费,若是不去干镖师,只怕就要倾家『荡』产了。
后来,他当镖师见了很多外面的世道,就愈发不想留在村里那一亩三分地里。况且,这些年来,也没有人来找他报仇,他也就继续干着了。
他有些无奈的道:“有些人,你不得罪他,他也不会放过你。相反,只有把他们打怕了,他们才会安分。以后若是有人欺负上门,咱们也不必一味退让。”
“这是当然,你相公我长这么大,还没几个人能让我吃亏却不付出代价的。”袁夕深以为然,说着鼻孔便往天上翘去。
他这话说的可没半点儿水分,小时候虽然经常被后妈和异母弟弟欺负,但他背地里也没少让那对母子吃亏。在洗发『露』里放脱发剂,在梳子上涂胶水什么的事情没少干,而且,随着年龄越大,他做事越不留痕迹,很多时候那对母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
“如果以后有人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帮你教训他。”袁夕拍着胸脯道。
李俊捏了他的鼻子一下,道:“你啊,咱们现在这府城可不比在乡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出事还是没事的好。”
“我知道啦。”袁夕抱住他的腰。
宁大人和宁启明对袁夕的一些想法非常感兴趣,在这次与袁夕长谈之后,宁启明便常常邀袁夕一聚。
如此一来二去,两人便渐渐熟络起来。
宁启明说话办事都是文绉绉的,却并不迂腐,偶尔袁夕不懂规矩,他也不恼,还会适当的提点袁夕一些事,颇让袁夕学了些东西。
第83章 诗词()
某次; 宁启明得了一副莲花图; 拿出来让袁夕观赏。
袁夕在他原来的世界里是直播搞代购的; 搞的还不错; 对美的欣赏力自然是有一些。见那莲花画的不错,加上又被宁启明文雅的谈吐所影响; 便附庸风雅的随口赞了句出淤泥而不染,顿时令宁启明赞不绝口,问此句可是袁夕所想出来的。
“此句真是清新脱俗,妙哉; 妙哉。贤弟,可是你想出来的?”宁启明眼睛发亮的问。
袁夕也有些懵了; 不知道这个世界竟然还没有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词。
“呃……这是我从一本古籍上看来的。”袁夕找了个理由。
虽然他以前看过许多穿越小说的主角剽窃古诗词,但他却不喜欢抢别人的东西。况且,他自认没那个文采; 以后若是有人发现他的文采谈吐与气质都不足以写出这样优美的句子,那可就丢人了。
“哦; 是哪本古籍?那古籍你可带着?”宁启明追问。
“这; 我看到那本古籍时还小,记不清了。”
宁启明闻言,不由大觉失望; 有些急的问道:“那你可还记得那本古籍的模样?里面都写了什么东西?”
“嗯……”袁夕想了想(事实上是在想怎么圆谎); 道:“那本古籍薄薄的; 没有名字; 像是本手抄本。我小时候看过几次; 后来时间久了就找不到了。”
宁启明闻言,顿时大感心痛,皱眉道:“贤弟,如此精品,你怎滴就弄丢了呢?快,快,趁你还有印象,赶快回忆一番,默写下来。”
他说着,就令人端上文房四宝,亲自为袁夕铺纸磨墨。
然后,袁夕就在宁启明的监督之下,回忆出了半篇爱莲说。
此时大渊的诗还与唐诗相似,有五言,七言两种,长度有四句或八句不等。爱莲说这首宋词一出,顿时开辟了一种新的文体。
袁夕不清楚大渊的文坛状况,却知道这首爱莲说十分出『色』,是历经几个朝代而不失传的经典,若是传出去,恐怕自己就要跟着出名了。
所谓树大招风,他并不怎么想出名,况且,他的来历是编出来的,现在他普普通通,自然没什么人查他。但若是有人知道,这些经典的诗词是出自他的“老家”,自然会对他的老家产生浓厚的兴趣。到时候若有了不得的人想知道他的“老家”究竟是哪里,恐怕自己就要麻烦了。
于是,他便请宁启明不要说这首词是从他这儿传出去的。
宁启明听他不愿说这些诗词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还当他淡泊名声,便一口应了下来,保证不说出他来。从此之后,宁启明便常常来找他,让他回忆古籍,并追问古籍之事。
袁夕被『逼』问的无法,只得挑了几首安全的唐诗默写下来,如鹅鹅鹅,春晓,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这种。
然后,宁启明就对袁夕更加热情了,三不五时便要去找袁夕谈谈诗词,殷切的恳请他将古籍好好回忆出来。
袁夕想与宁家搞好关系,自然不好拂了宁启明的兴致,只得顺着他,回忆上学时学到的那些古诗词。心中却不由大感后悔,后悔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说出了那句“出淤泥而不染”,结果惹出这么多的麻烦,以后说话定要多注意些才是。
天知道他只想好好赚钱发展事业啊!他真的不想去回忆什么诗词歌赋啊!他本来就很忙了,现在更是连他跟李俊情情爱爱的时间都被宁启明瓜分走了许多,简直令他怨念满满。
这天,宁启明来到袁夕家里,道:“你默写下来的这些事情已有二十首,我想,为防这些诗词再次失传,还是应该把它们集结成册,流传出去,如此才不会再次失传。”
这些诗词,每一首都是可以流传百世的经典,它们已经失传了一次,宁启明说什么也不能让它们再次失传。而流传出去,让天下人都看到,记住,便是最好的保存之法。
袁夕闻言,却是嘴角抽了抽,这诗集若是面世,只怕全大渊的文坛都要炸了。到时候定有不少人好奇这诗集的出处。
“这……”袁夕有些为难的看着宁启明期盼的表情,有些为难。
宁启明也知道他的顾虑,便道:“你若不想被别人追问,我可以说那本古籍是我偶然间看到的。”
宁启明愿意说那本古籍是他看过的,袁夕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便也同意了。
只是,宁启明是怎么看到那本古籍,古籍又是怎么没了的,却要好好的编个故事。
两人正商量着要怎么安排那本古籍,这时,突然从外面进来了一个人。
宁启明看到那人,便不由愣了一下。
只见那人生的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端正,气势肃穆,又强悍的惊人,令人见之过目难忘。便是宁启明几年前见过的守边大将,也不及他一半的气势。只是他额间一点鲜红的孕痣,却表明了他竟然是个哥儿。
宁启明看的心中震惊,即为这人的外表与强悍震惊,也震惊于这样的人竟然是个哥儿。
那哥儿进了门,看见他,有些意外,却并无半分羞涩拘束。
这哥儿正是李俊,袁夕见到宁启明看着李俊时面『露』惊讶,也不意外。一般人看到李俊,总是免不了震惊,还想往他身上多看几眼的。宁启明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已经是难得了。
他向宁启明介绍道:“启明兄,这位是我的内人,李氏。”
宁启明被李俊气势所摄,不由端正拘谨了几分,站起来,向李俊行了个礼,道:“原来是袁夫人。”
袁夕又向李俊介绍宁启明:“夫人,这位是宁公子,咱们的火锅店就是同他家一起开的。”
袁夕对李俊眨眨眼,李俊知道宁家的背景,也知道宁家让袁夕开店,是给了袁夕三层股份的,因而对宁家颇有几分好感。
这些达官显贵,肯给身为商户的袁夕三成股份,已经是非常看得起袁夕了。通常管事们可都是只领工钱的。
李俊也向宁启明行了个礼,寒暄了两句。便说要准备午饭出去了。
他也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家里虽然住了许多员工,但大家都是各有各的活计,不负责侍候主子,才没人及时告诉他家里来了客人。若是知道有客,他便不进来了。
李俊走后,袁夕和宁启明又聊了起来,宁启明对李俊有些好奇。然而,李俊是袁夕的妻子,他身为君子,自然不该对别人的妻子多加关注。便没有追问关于李俊的事,也没有对李俊『露』出任何异样的表情,这让袁夕不由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宁启明对袁夕的印象也很好,而且,在见过李俊之后,他还认为,袁夕这样八面玲珑,又温和好脾气的人,却敢娶李俊这样彪悍的哥儿,果然是不可小觑啊!
这么想着的宁启明,不由对袁夕的评价又上了一个档次。
两人谈好了古籍的事,宁启明便告辞了,走之前,还嘱咐袁夕定要多多回忆那本古籍上的内容。
袁夕笑着送走了宁启明,便又忙起了事业。
他要『操』心的事很多,况且,摊子铺的太快,难免遇到人才不足的问题。端盘子扫地的普通员工好找,管理层却不能随便找人来当。
还是常宁氏将自己庄子上几个得力的管事拨给他,宁家又送来几个管事,才解决了管理层的人事问题。
常子晟的离开并没有对袁夕产生什么不良影响,这一些原本等着常子晟离开,就下袁夕面子的人也没有找到机会。
李俊又买进了一些家仆,扩充护院和给需要忙的地方输送员工。袁夕野心勃勃的通过宁启明跟宁大人要了工部的许可,准许他用工部的技术人才研究一些东西,准备开展新的业务。
此外,他还写了一张单子,派人去了全国各地走一圈儿,寻找橡胶树,以及各种矿物等物。
就在常子晟离开的一个半月后,袁夕突然收到了常子晟的来信。
信是被专门的送信人送来的,那送信人是侯府的下人,快马加鞭,在路上日夜兼程的走了三天,便走完了常子晟大半个月的路程。
除了给袁夕的信,还有给常宁氏和府里众位管事的信。
袁夕是在向常宁氏汇报事情之后收到信的,当时他也没多想,就拆开信看了起来。
然后,他的脸『色』就有些黑了。
常子晟在信里将他斥责了一番,说他有时间给宁家挖冰窖,开火锅店,怎么不想想如何为他这个正经主子赚钱?语气里没有丝毫见外,就差直说袁夕吃里扒外了。最后让他不要再给宁家办事,专心为自己开店。
第84章 告密者()
常子晟怎么会知道自己为宁家办的那些事?他平时斗鸡走狗; 花天酒地; 可不像是会调查属下平时都干了什么事的人啊!
还是说; 有人告密?
想想自己这段时间; 也确实是得罪了侯府里的一些人。
他一个没有根基的外地人,却得到常子晟的赏识; 但很多老管事都比了下去,自然是会招来别人嫉妒的。
而且,当初他刚开超市时,有些人见超市要招工; 便纷纷来找他,让他为他们的亲戚安排职位。几个侯府的大管事甚至直接提出了要他给自己的子侄安排管事的职位。但袁夕挑管事却能力; 人品,经验全都要,那些管事们的子侄达不到他要求; 他只能向他们委婉的拒绝了。那些管事平时也是府里得脸的人,见他拒绝; 有几个当时便给他甩脸子了。
难道是这些管事再向常子晟告密?
只是; 这些管事们平时大都住在侯府里,几乎不怎么与他来往,又都比他资历深; 人脉广; 别说他不能进侯府里查那告密之人究竟是谁; 就算他查出来了; 凭他的资历地位; 也不能拿这些人怎么样。
况且,常子晟要他不能再给宁家办事,专心为常子晟赚钱,难道他要就此断了跟宁家的来往?
这他可舍不得。
宁家那几家火锅店,可是给了他三层的股份,还为他提供了别的便利。而且,他也不愿意放弃宁家这个大腿啊!
他想来想去,觉得有些纠结,回到家就把这事儿跟李俊说了。
“小俊,你说我该怎么办啊?!”袁夕发愁的道:“二公子让我为他一个人办事,但我不想放过宁家这条大腿啊!”
大腿是什么意思……李俊嘴角抽了抽,道:“你不为宁家办事,咱们赚的也够多了。”
袁夕一愣,倒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虽然常子晟让他办事,只给他发工钱,没给他股份,但他在外面开自己的店,也开的红红火火的,赚的也不少。因为有侯府当靠山,也没人敢招惹他。
常子晟给不给他股份是次要的,只要常子晟肯当他的靠山就行。
是他贪心了,想要侯府的靠山,又想要宁家的大腿,其实这两样有一个就很不错了。
只是,话又说回来,他即没有卖身为奴,也没有跟常子晟签合同,常子晟却把自己当成他的下人一般数落,还真是让人不爽。
还是宁家好,不仅待他有礼,没有看不起他,还给了他股份。只可惜,他现在已经在常子晟手下,不好再去投靠别人了。
不过,虽然不能明面上再为宁家办事,与宁家的公子意气相投,有些私下的来往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袁夕的眼中不由闪过一道精光。
不过,到底是谁在背后向常子晟告他的密?
第二天,袁夕拿着这封信,便去找了常宁氏。
常宁氏看到信的内容,柳眉便不由皱了起来。
他虽然是个整日待在后院的哥儿,但也知道袁夕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若是袁夕能为宁家办事,对宁家好处很大。但常子晟却写了这样一封信,恐怕袁夕就不能再为他所用了。
“夫人,老爷知道了这些,恐怕我是不能再在明面上为宁家办事了。”他道:“不过,我可以为您出些做买卖的主意,您找别人去办也是一样的。”
常宁氏闻言,这才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道:“你愿意出力,宁家绝不会亏待了你。以后你出主意做的生意,宁家都会给你三层股份。”
袁夕开一家店火一家店,这样有本事的人愿意为他办事,他也要舍得下本钱留住才行。
袁夕眸中顿时一亮,也不客气,便道:“多谢夫人。”
常宁氏又道:“此事是我让你做的,倒是我连累了你。以后若是老爷找你的麻烦,你只说是奉了我的命令即可。待会儿我便去给老爷写一封信,向他解释清楚,这一切与你无关。”
“这,这就多些夫人了。”常宁氏如此有担当,倒叫袁夕有些意外。虽然当初的确是常宁氏让他为宁家赚钱的,但他自己也在努力抱宁家的大腿啊。
等袁夕走了,常宁氏才又皱起了眉头,从袖中取出另一封信来。
常子晟不止给袁夕写了信,也给了他一封信,在心中,常子晟也斥责了他几句,说他既然入了侯府的门,就是侯府的人,不要总是想着娘家什么的。
他看着这封信,若有所思。
那几家火锅店在他名下,只私下里签了三份股权书,一份宁家,一份袁夕,一份他的。这股份书只有他们内部的人知道,究竟是哪里泄了密?
常宁氏皱着眉头,他成亲后,几乎一直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消沉,也就没有锻炼出管家理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