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城略-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嬷嬷要说的话被李嘉责一气全说了,也没什么可补充的,只得在一旁点头附和道:“三少爷说的是,这冯小先生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绿衣姑娘是个有眼光的。”

    “绿衣挑中了,那冯实勉和他家中长辈又是什么意思?”司徒凝冰听李嘉责说的头头是道倒不担心绿衣所托非人,只这婚姻二字讲的是你情我愿,冯实勉条件不差又是个有志向的,难免心高气傲怕是不一定愿意娶绿衣,勉强为之便没意思了。

    “少夫人放心,奴婢和薛嬷嬷挑人的时候都悄悄问过了,那不乐意的也不会跟绿衣姑娘提。”

    耿嬷嬷既然这么说了,司徒凝冰便没了疑虑,直接吩咐良辰道:“你去见怜那儿取五百两银票给耿嬷嬷。”待她领命去了又嘱咐耿嬷嬷道:“绿衣的婚事就请嬷嬷一手操办罢,至于那五百两,是给绿衣置办嫁妆的一并交给嬷嬷,劳你为她多费心了。”

    耿嬷嬷忙道不敢,又连声说绿衣有福气遇上了少夫人这样宽厚的主子。见司徒凝冰没有搭话的意思便闭上了嘴,待良辰取了银票回来,她就识相的告退了。

    只李嘉责还坐在绣墩上,倒不急着走了,眼睁睁的瞧着司徒凝冰一脸八卦的道:“嫂子定下了绿衣的婚事,那红袖又怎么处置?”不待她说话,他又自顾自的道:“方瘸子是有些糟蹋了,要不门房的纳福罢,这小子长得好人也机灵,爹娘又都在庄子上当差一年也见不了几回,家里没正经长辈约束着红袖那性子嫁过去倒正合适。”

    他正说的眉飞色舞,冷不防司徒凝冰一盆冷水浇了下来。“红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你就别操心了。男子汉大丈夫纵然不能如管仲乐毅般封侯拜将,也当把心放在经济仕途上跟那些三姑六婆般成日价的家长里短像什么样子!叫你先生知道了,必定拿戒尺抽你!”

    说到最后语气不自觉的带了几分凌厉,李嘉责缩了缩脖子也不敢争辩只老老实实道:“嫂子我知道错了,你别生气,我往后一定好好在学问上用心再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这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司徒凝冰是她亲娘。

    司徒凝冰倒未料他这么乖顺,想他做了十多年的纨绔要一下改了性子也不太可能,自己方才是有些过了。他又一副低眉顺眼陪小心的模样,司徒凝冰也不好再苛责,挥了挥手便让他回去了。

    歇过午觉,司徒凝冰如常在西厢房中的小佛堂里瞧着各路细作送来的密报,小佛堂中央放着一个半人高的三脚铜炉,正飘飘渺渺的泛着丝丝烟火气。每看完一封密报司徒凝冰便屈起食指轻轻一弹,手中密报就如一阵风般飘向了铜炉,在点点火星的侵噬下化为灰烬……

    直到看完最后一封密报,司徒凝冰却没有立刻烧毁,反而是捏着那密报闭着眼睛惆怅的叹了一口气。信上写的并不是什么大事,比起她方才看的那些可谓微不足道,可偏偏叫她生出一股子忧心。她那素来稳重儒雅的大哥要娶亲了,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知道新娘是丁亦晴之后司徒凝冰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是她不喜欢丁亦晴,只是这姑娘的性子着实不是当世家宗妇的料,更要命的是她那活宝二哥去年柳树林里英雄救美叫人惦记上了,楚国公嫡次女郑玉涵没进太子的东宫却要入她司徒家的门!

    嫡长媳出身不够心机压根没有,天长日久难保郑玉涵不会生出什么心思来,初次见面时司徒凝冰就知道她不是省油的灯!退一步来讲,纵然郑玉涵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可她身后的楚国公郑氏一族又会如何?能巴巴的将嫡女庶女都送到长安来甄选太子妃,想来楚国公的心思不会比她那舅舅小!原本司徒氏就在风口浪尖上,偏还在大哥的婚事上自己埋个隐患,这简直就是给自己添乱!

    思虑良久,司徒凝冰终是长叹一声,睁开了眼睛弹指将手中的密报送入了铜炉那一簇星星点点的火苗之中。她有千百种法子叫这桩婚事结不成,却仍是敌不过那一份骨肉亲情。

    丁亦晴,容貌寻常,出身亦不过尔尔,琴棋书画别说精这辈子估计连通都指望不上,针弊女红…这一点司徒凝冰自觉没资格评论……总之,这样一个女子怎么瞧都算不得佳媳良妇,可大哥会喜欢上她,司徒凝冰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她身上有一股子被礼仪规矩、勾心斗角所浸染的大家闺秀们没有的爽朗畅快,就如盛夏的一阵疾风骤雨般驱散了所有的闷热焦躁叫人连呼吸都清爽了起来。

第七十三章 利弊() 
司徒凝冰从来都是个极理智的人,对司徒霁华婚事的不看好是一回事,冷静的分析这件事的利弊又是另外一回事。担忧过司徒府内院未来可能的风波之后,司徒凝冰很快就将目光放到了这桩婚事的可以带来的益处上头。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关键是怎样利用!

    因为得了司徒凝冰的暗示,太守祝夫人自李淑宁出阁那日之后便三不五时的以探病的名义来府上与王氏说话。王氏一来受了不小的惊吓身体虽已无碍心却总是不上不下的,二来唯一的女儿远嫁长安,管家权又交了出去成日在自己院子里没事干也没个说话的人着实憋闷的慌,祝夫人又是个顶会察言观色口齿伶俐的人,来之前又做足了功课将王氏的为人喜好凡能打听的都打听了个清楚,所以王氏与她相处起来竟觉得前所未有的投契,没多久这祝夫人就成了金英堂的常客王氏的座上宾。

    这日,祝夫人正与王氏说着自己是怎么给自家老头子新纳的小妾立规矩的,忽然进来个小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便脆生禀报道:“夫人,司徒夫人来了。”

    王氏原听的兴起,这会儿被打算本就有些不悦,再一听“司徒夫人”四个字更是头痛,长安的司徒夫人自家儿媳妇的亲娘她是无缘得见,不过这会儿来得这位定然是陇西的司徒夫人,儿媳妇的二婶孙氏。这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每回过来不是给儿媳妇撑腰,那就是准备给儿媳妇撑腰,左右没好事儿!

    王氏闭着眼睛吸了老长一口气,这才吩咐那小丫鬟道:“请进来。”

    “夫人似乎不怎么喜欢跟司徒夫人打交道?”小丫鬟应声出去之后,祝夫人这才小声问道。

    “唉…”王氏又是一声长叹,无奈道:“不是我瞧不上她,只她的行事做派委实叫人不喜,从前如何我是管不着可如今既做了正经的官眷总该拿出些该有的样子来,但她……”话说到一半,一旁齐嬷嬷已轻咳了几声又用眼睛去望门口挂着的雨过天晴色蛟绡帘。果然,下一刻那门帘被高高拢起,穿着一件雪青色撒花褙子梳着个圆髻的孙氏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

    与王氏和祝夫人各自见礼,孙氏便在王氏下首的一张太师椅上坐了,满面笑容的王氏道:“我今儿个是来给亲家夫人报喜的,不想祝夫人也在,正好也能沾沾喜气。”孙氏这前半句是对王氏说的,后半句眼睛却瞧着祝夫人。

    “不知是什么喜事,叫妹妹这般高兴?”先前王氏的话虽然没说完,可其中的意思祝夫人不用想也知道,而且非常赞同。孙氏的夫君司徒枳是她家老头子手下的司马,她与孙氏平日里也多多少少有些走动。她不是王氏喜恶表现的那么明显,纵然心里瞧不上孙氏的粗鄙但面上却分毫不露。

    孙氏瞧着大大咧咧一副乡野村妇的模样,内里却是个精明细致的人否则一个寡妇也不能在漠北那个荒蛮的地方将一家小酒馆经营的有声有色。祝夫人瞧不上自己,这一点她早就心知肚明,不过她既然爱装那就叫她装去反正难受的不是自己。从袖袋里拿出一封大红色描金喜帖,一壁递给王氏一壁笑着对祝夫人道:“我家大侄儿要娶媳妇了,可不是大喜事么!”

    王氏接过喜帖粗粗瞧了一遍,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儿子成亲那日见到的儿媳长兄司徒霁华的模样,虽然印象很不好可王氏还是不得不承认那是个极其出色的青年,所以当瞧见喜帖上写着他将要迎娶的是怀化将军丁延龙次女的时候王氏有些不明所以。论理以司徒氏的权势地位和司徒霁华的相貌人才各大氏族国公府的嫡女大可随意挑选,怎么竟选了个名不见经传的丁家女?难道那相貌堂堂的司徒霁华还有什么隐疾不成?

    她心里疑惑着,这话却不好问出口,恰好那边祝夫人向孙氏贺完了喜随口问了一句,“不知世子爷要娶的是哪位世家千金?”能嫁进八大氏族之首的司徒家想来也是家世不凡。

    孙氏听自家老爷说丁小姐是大侄子自己瞧中的,在漠北两情相悦谈婚论嫁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想当然便以为这是桩美满良缘。听祝夫人问,想也不想脱口就道:“说来也巧新娘子是我老家漠北守将丁延龙将军的二小姐,听我家老爷说那姑娘一身的好武艺,尤其是箭射的那叫一个准满天下也找不出几个比她强的!”漠北民风彪悍,当地人都崇敬勇武之人,所以孙氏介绍丁亦晴的时候不自觉得便带了几分敬佩。

    却叫祝夫人和王氏听得膛目结舌,不约而同的瞧了对方一眼还是祝夫人先开了口,“这新娘子倒是很特别,跟寻常的千金小姐们都不同,司徒家挑媳妇还真是别具一格。”

    孙氏听她这话说得有些阴阳怪气的,脑子一转便明白了,心中暗骂了一声,只面上却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笑盈盈的道:“那是,我大嫂的眼光素来是一流的,娶了这么个能干的媳妇心里不知多高兴呢!”话锋一转立刻又将话题引到了今日来此的目的上,“昨日那送喜帖过来的仆妇还跟我说夫人一面忙着娶媳妇一面盼着女儿回家贺喜这段时日,整天都乐呵呵的人都年轻了十岁!”兄长成亲出嫁的妹妹回家贺喜本是寻常,不过陇西到长安路途遥远,且李嘉懿的送嫁队伍已经到了长安,有李嘉懿在司徒凝冰也就不必特意赶回去了。

    王氏是听明白了,心里暗暗嘀咕,她就知道这个村妇上门准没好事,果不其然原来是为了叫她放人。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张口就想拒绝,不妨祝夫人又比她先了一步。

    “女儿是娘的心头肉,少夫人跟三小姐一样又都是远嫁只怕这辈子都见不了几回了,想必夫人最是能体会将军夫人的一片爱女之心,定然是不会拦着不让少夫人去的。”一壁说一壁朝着王氏使眼色。祝夫人是不喜欢孙氏可她脑子清楚的很,国公夫人要巴结可少夫人和她身后的司徒家更不能得罪,况且孙氏既然提了出来那少夫人这长安之行便是势在必行的,她乐得赚个人情。

    王氏听她提到自己女儿,原本打算一口回绝的心便软了下来,又想到儿媳妇虽不怎么合心意可毕竟救了自己一命,这些日子管家也是井井有条,若是她执意拦着不叫她回娘家不止有些不近人情还有忘恩负义之嫌。肚里思量了半晌,王氏终是不甘不愿的开了口,“亲家家里办喜事倾城当女儿的论理是该早早回去帮衬的,只是我如今身子不太好,老大家的又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家里实在是离不得倾城…”瞥见孙氏面色一变浮起了一抹怒色,王氏暗自得意了一把,然后才满脸为难的道:“不过,我体谅亲家太太思女心切,只能强撑着这不争气的身子骨再管一回家了,也请二夫人同亲家太太说一声让她也体谅体谅我千万叫倾城早些回来。”

    孙氏被她这一席话酸的牙疼,只是目的已达到也不想再跟她歪缠,挤出个笑脸一叠声的应道:“一定早些回来…你放心…喜帖我也送到了,这就不打扰您跟祝夫人了。我许久没见我那乖侄女儿了,现在就去将这消息告诉她叫她也欢喜欢喜。”说着便自顾自的站了起来,不等王氏让丫鬟送客自己已掀了那蛟绡帘子出去了。

    王氏望着那还在微微晃动的纱帘,哼了一声,终是忍不住低低骂了句,“真是个不识礼数的村妇!”

    声音虽低祝夫人却是听见了,忙出声劝道:“夫人消消气,既是村妇没得为她气坏了身子。”

    一旁齐嬷嬷也趁机将早备好的酸梅汤递了一碗给王氏,几口酸甜爽口的酸梅汤下肚王氏心里的火便消得差不多了,只有些埋怨祝夫人,“你方才做什么替她帮腔?”

    祝夫人既然敢开口自然准备好了说辞,王氏就是不问她也要说的,当即便陪着笑道:“夫人,您瞧着我是在帮司徒夫人说话,其实我都是为您考虑。”

    见王氏面露不解,祝夫人继续解释道:“少夫人去长安对您没有坏处只有好处。您想想,三小姐她远嫁长安,虽有世子送嫁可毕竟世子不能在那呆一辈子,宫里是有贵妃娘娘可也不一定能管到魏王府去,她又人生地不熟的若没个长辈在身边帮衬提点就算是王妃之尊也保不齐被人欺负了去,大将军夫人,卫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可不就是那个可以帮衬提点三小姐的长辈么?”

    王氏如被人当头棒喝,猛然惊醒一把抓着祝夫人的手有些激动道:“好姐姐,亏得你提醒我!”自家女儿是什么性子,王氏自然是清楚的。这些年她也没少为她的婚事发愁,明知依了李淑宁的性情该找个门第低些的才不会受委屈,可到底不甘心,思来想去还是自己娘家最好。原本她瞧中的最小的外甥王文韶,也探过嫂子闵氏的口风,怎知这位嫂子平日里待她都极好,只一说到这两家儿女的婚事上头便油盐不进了起来。王氏是又急又气又无可奈何,一时半会儿又寻不到比王文韶更合心意的,李淑宁的婚事就这般耽搁了下来,结果被一道圣旨给解决了。

    王氏悔得肠子都青了,女儿出嫁前恨不得将她塞进肚子再生一回,出嫁后又日夜忧心生怕她有个好歹,如今祝夫人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王氏心中再无不甘反倒希望儿媳妇快些上路早点赶到长安……xh:。74。240。212

第七十四章 回京() 
且不说王氏那里被祝夫人忽悠的转了心思,这边孙氏出了金英堂之后便直奔弄玉轩,也不要人带路孙氏熟门熟路的进了司徒凝冰现住着的东跨院。还没进主屋迎面遇上了一个小丫鬟,因她也算是这院里的常客,上下都认得,行过礼之后,孙氏便被告知司徒凝冰这会儿不在自己屋里而是去了孟大家的留芳堂。

    孙氏一听便又让那小丫鬟领路风风火火的往留芳堂去了。一只脚刚踏进院子就听见一声惨叫,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循着声音往主屋里去,门口守着的两个丫鬟正偷偷捂着嘴笑,见有人来了俱都敛了笑容,其中一个认出了孙氏正欲转身进去通报却被孙氏拦下了,拉到一边小声问道:“你家少夫人是不是在里面?”

    见那丫鬟点了点头又问道:“除了她屋里还有谁?”

    “还有孟大家和三少爷。”那小丫鬟也机灵孙氏虽没问她自己便先补充道:“三少爷拜了孟大家做先生,每日里都要过来听先生讲课的,这会儿正在里面练字…”说着忍不住抿嘴一笑道:“若练得不好是要挨板子的。”

    孙氏听她一说便都明白了,犹豫了片刻才吩咐那丫鬟道:“你去替我通报一声,就说我有事要找你们家少夫人。”

    待那丫鬟回禀过要引她进去,孙氏整了整衣裙确定头发没有乱,这才有些忐忑的跟着那小丫鬟进了主屋。

    主屋的正堂明间内只见一个身着艾绿色暗纹交领窄袖曲裾袍的年轻男子正俯卧在地一手撑身子一手捏着支大楷狼毫笔在那写大字,旁边蹲着个帮他换纸的小丫鬟,孙氏侧头瞧了一眼,这年轻男子不是李嘉责是谁?此时正值盛夏便是坐着不动都免不了出汗更何况还要做如此耗费体力的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