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宿谊这淡定的神情让太子心中焦虑瞬间消散。
太子骄傲想,大哥棒棒哒,谁能比得过,来一个跪一个,统统打趴下。
明明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大白天本应该上班,但总是显得很闲的慕晏推门进来,就看到这一幕,然后笑道:“太子殿下多虑了。下官倒是想要看看,宿道长对上那些人,大发神威的样子呢。”
宿谊道:“贫道对虚名并不在意,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斗法什么的,贫道是不会接受的。若是他们觉得贫道是骗子,那也无所谓。”
本来他的依仗就不是这个,随他们怎么说。再说了,等开春的时候,他就把红薯给慕晏,让慕晏献上去。到时候有了献上新的高产耐寒不占良田的粮食作物的功绩,那些人更要闭嘴了。
你有本事也献一个啊?
宿谊本以为慕晏在吃了红薯的第二天就会把此时告诉太子和皇帝,但太子现在仍旧一副并不知情的样子,皇帝也没有召见自己,看来慕晏还未将此事说出。
对此宿谊对慕晏的好感稍稍上升了一点。他知道这是慕晏的好意。大概是担忧假如自己拿不出红薯,也不至于被皇帝怪罪。
“以道长胸怀,高下立现。”慕晏赞扬道。
太子立刻挺胸做骄傲状。
我大哥就是这么厉害!
慕晏似笑非笑的对太子道:“下官夸赞道长,殿下为何如此高兴?”
太子用理所当然的语气道:“道长是我救命恩人,夸道长,我就高兴!”
宿谊哭笑不得道:“殿下别这么说,贫道并未有此等功德。”
太子道:“道长说不是就不是吧。”
宿谊叹气,慕晏大笑。
太子还想和宿谊再多说几句,下仆已经催促太子回宫了。
现在太子学业紧,皇帝恨不得把太子欠下的五年一股脑全塞回去。太子能每隔几天出来放放风,已经很不易了。
不过太子跟皇帝约好了,若这次课业考察,所有老师都评优秀,他就能天天出来。
为此,皇帝私下悄悄找了太傅,让他一定要给找些理由,即使太子答的再好,也不能说优秀。太傅以为皇帝陛下是爱之深,责之切,立刻点头答应,表示包在老臣身上。
可怜的太子,还不知道自己被套路了。
太子依依不舍的离开,慕晏才对宿谊道:“道长当日说,无人关心黎民生计。这几日,倒是有人问起来了。”
宿谊道:“是家中人问起,还是他们问起?”
慕晏道:“玉德在第二日便寻我问起此事,并表示已经告诉家人,不会向外声张。我想,应是他自己也有所察觉。少宏则是家中长辈让他询问,他还抱怨过。司马家的人也来问过,其余几人暂时还无消息。但依我之见,他们长辈,应该觉察到。”
玉德乃是卫琤的字。
能和慕晏走得近的人,都不是无能之辈。就算小辈见识短浅,但家中长辈可不是傻的。
宿谊叹气:“王大人啊”
慕晏道:“道长太客气了。我们都说道长直呼我们的字就好,道长何必尊称?”
宿谊微笑道:“贫道不过一介草民,礼不可废。”
慕晏做受伤道:“河清已经与道长如此熟悉了,也不肯?”
宿谊看着慕晏那一双美目脉脉含愁,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忍不住从内而外打了个寒颤。
怎么感觉自己像是个负心汉似的?宿谊被雷的外酥里嫩。
慕晏捂着胸口叹息道:“罢了罢了,道长乃是天外高人,与河清乃是云泥之别,河清不敢奢望与道长为友,唉。”
慕晏最后那声叹气,那真是愁绪百转,心碎之意溢于言表,令闻着伤心见者落泪。
宿谊已经被雷劈焦了。
他嘴角抽搐道:“慕大人别开玩笑了,是贫道与慕大人云泥之别,不敢高攀才是。”
慕晏道:“没关系,我让你高攀。”
宿谊:“”
在线等,急,这时候他应该怎么回答?!
慕晏道:“就这么说定了,宿道长以后就称呼我表字。”
宿谊:“”
谁跟你说定了啊!
慕晏又道:“为表亲近,道长可有字?”
宿谊感觉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贫道未曾有字。”
男子一般弱冠取字,不过大多数人在总角之后便会取字,以便于友人交往。宿谊不是读书人,未曾有字也正常。
慕晏又问道:“那宿道长道号如何?”
宿谊道:“贫道已被逐出师门,不敢称道号。”
慕晏叹气:“可直呼道长姓名不太妥啊。”
宿谊道:“贫道并不介意。”
我真的不介意你继续称呼我为“道长”!
慕晏道:“道长何不取个别号?对外也好称呼。”
宿谊沉思。这个倒是可以有。在这个时代,仅长辈和地位高的人才会直呼姓名。他或许真该取个别号之类。
但是他是取名废
“名字也是代称,别号也是代称,既然都只是象征自身的符号,没有什么好称呼不好称呼的。”宿谊决定,还是不死脑细胞了,“贫道不介意,便不是不敬。”
比起随大流,宿谊觉得,还是不费脑子最重要。反正他不觉得直呼性命是对他不敬。别人怎么想,管他屁事。
慕晏再次为宿谊高人胸怀所折服,然后自告奋勇去跟皇帝说了此事。
在他看来,宿谊这种高高高高高人,天底下能为他赐字或别号而不算侮辱他的,大概也就只有天子了。
甭管别人心里服气不服气,但天子的确是这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
皇帝一听,立刻答应。
好歹是他儿子,怎么能现在还无字呢?
皇帝大笔一挥,圣旨立刻送到,赐宿谊字“康乐”,号“天师”。
其实皇帝只要赐号就成,赐字,是皇帝作为父亲的一点小九九。
新华国建立后,历史中被皇帝赐“天师”名号的只有三位。第一位是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第二位,就是这最具传奇性的“宿天师”,后世又称“元道子”。
“元”为初始,“道”为道教。“元道子”,则有道教祖师爷的意思了。
原本原本道教创始人为张道陵。张道陵创“正一道”,教中弟子尊其为天师,并传说是老子亲自赐号。
在宿谊的时代,正一道为道教之始,张道陵为祖天师。但在正一道刚建立的时候,影响力并没有这么大。
正一道开始兴起,是张鲁降曹之后。张鲁家族被迫迁入北方,在西晋时期,不但受到底层民众信众极多,也备受世家大族推崇。
不过正一道教徒之后多次起义,统治阶级知道这道派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便借“正一道”之名,由世家子弟创立各路神仙教派,分化正一道,并获得了统治阶级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之后,道教发扬光大,延续至今,成了纯正的和政治没什么关系的宗教。
所以说,华国从古早起,统治阶层便有意识让政教分离。
从宿谊这还未出现的后世的尊号,就可以窥见,当今皇帝已经意识到正一道的不安定,并且很完美的完成了在宿谊历史中,南北朝时期才完成的改变道教,政教分离之事。
不认识的人并不知道钵钵鸡和冷串串的区别,但爱吃的人,绝对不会弄混两者。这两者口味的差别,在会吃的人舌头上,那是跟南北国境线一样的距离。
其实从名字上来看,就知道钵钵鸡和串串的巨大差别。钵钵鸡是鸡,而鸡可不是便宜的东西。钵钵鸡的汤,是鸡汤鸡油,而不是猪骨头猪油;钵钵鸡串的肉,是鸡肉鸡杂,而不是猪下水猪内脏。
钵钵鸡是大佛脚下殷食人家的调味小菜,而不是川江码头劳工走贩的果腹之物。
就连盛放菜肴的器具,钵钵鸡那或青花或龙纹的瓦罐,或精致或大气,都是那么彰显着这道菜的来历,绝对不是草根出身。
第68章 jin()
“修炼;是需要大量灵气的。洪荒大地既然已经破碎,自然不能容纳那么多修行者。而并非各门派之中,拥有众多低等级的弟子。这些弟子并无能力脱离此方世界。”
“已经与天合道的鸿钧老祖在九天之外开辟了一个小千世界,用以容纳洪荒大地的修行者。但显然小千世界也无法容纳所有洪荒大地之人。于是老祖拿出了封神榜。封神榜中之人;将于天庭担任神职;维护洪荒大地自然规律。封神之后;其仙神与洪荒大地同寿共存;但终身不能离开仙界,不然地上稀薄的灵气会让他们道行瞬间下降。但即使不离开仙界;他们的道行也不能再增长,修行一途就算中止了。”
宿谊叹息道:“陛下也知道的。灵气就相当于水源;就相当于粮食。水源不够;粮食不够;只能牺牲一批人。洪荒生灵造成了洪荒破碎的因;就要承担洪荒破碎后的果。道祖已经竭尽全力想要挽救局面,但谁又愿意成为被牺牲之人?”
“人有远近亲疏;圣人也是人,不能和已经合道的道祖一样;做到天下苍生一视同仁。他们便以人间气运为赌注;参与了商周战争。在战争中消亡的修行者,便进入封神榜。”
“封神之后,修行者搬离九天之外,仙界高居九天之上。凡间再也难寻仙迹。”说到这,宿谊突然想起来自己以前忽悠的还是有天赋卓越的修行者能修行的事,便补充道,“只若有天赋卓越,在如此险恶环境下,还能自己进入道之真途修行者,九天之外的修行者便会派来使者前来接他。毕竟有此天赋的人,很有可能成就大道。这也就是众人口中的飞升了。”
宿谊说完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他只是说个神话故事而已,怎么就主动完善社会背景,好似说真事似的?
于是宿谊连忙补充:“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事实上当然没有什么封神之战,九天之外的道场了。那都是贫道胡扯的。”
众人无奈的看着宿谊。好吧,宿天师你又来了。
只易苒还没习惯,他惊讶道:“这不是真的?人类不是女娲娘娘捏的?那人类从何而来?又为何发展成如今模样?”
宿谊道:“其实,人类的祖先是猴子。”
众人差点被口水呛到。
宿谊道:“好吧,开玩笑的。”
众人拍着胸口。你这玩笑也太过分了!
“不过也差不多。”宿谊道,“人类是从猿猴进化来的。猿猴在漫长的时间中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然后经过几万几十万年的进化,最终变成了人类现在这样子。”
虽然有人对进化论持怀疑态度,但是目前来说,进化论仍旧是人类来源最可靠的理论。
宿谊说完之后,众人脸皮都在抽。
皇帝忍不住一巴掌糊在宿谊脑门上,道:“别跟朕胡扯!”
宿谊委屈的捂着额头。我哪里胡扯了?我现在说的才是真的啊。
见宿谊捂着额头,太子和易苒立刻凑到宿谊面前保护宿谊,把皇帝都气笑了。
他儿子,他可能会用力打吗?!这两兔崽子!
太子&易苒:会!还有,我们是兔崽子父皇是什么!
然后轮到太子和易苒被皇帝陛下追着打了。
吃瓜群众慕晏凑到宿谊面前,道:“康乐啊,虽然我知你有意遮掩,但遮掩的借口也唉,还是想想比较正常的理由吧。”
宿谊道:“我后面说的都是真的。”
慕晏微笑:“哦。”
宿谊有点想打人。他明明说的是真的啊!这愚昧的时代,给你们科普都当我胡说,我胡说你们倒是以为是真的了。
宿谊真委屈,真无奈。
。。。。。。。。。。。。。。。。。。。。。。。。。。。。。。。。。。。
讲了几日封神演义,终于把易苒送回宫了。
不过易苒回宫之后,每隔几日都会出宫在宿谊府上蹭吃蹭喝。宿谊科普失败,又见易苒好似没有什么激进情绪的样子,便懒得挖空心思想怎么开导教育了,每日恢复自己吃吃吃喝喝喝做实验的技术宅生活,把易苒晾到了一边,让他自己玩自己的。
谁知道这样怠慢的态度,反而让易苒觉得宿谊是真心把他当家人一样看待。别人,包括帝后在内,对他都有些小心翼翼。
太子就不满了。说好的只他一个弟弟呢?于是他跟易苒两怼上了。
这两兄弟也知道不会做出不和的样子,让其他人心思浮动。他们两的互怼,是在对宿谊的事上。
两人来到宿谊家中,就要炫耀自己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博得宿谊的夸奖。他们还变着法子给宿谊送礼。今天我写了一首诗,明天你画了一幅画,后天干脆打一套拳给宿谊看。
宿谊觉得,这两小子怎么有点彩衣娱亲的感觉,而自己就是被娱乐的那个亲。
但自己又不是他们爹,只是大哥而已。这样会不会让老爹老妈不高兴?
结果皇帝和皇后都乐见其成两人良性竞争的样子,觉得这是兄弟感情好的体现。
宿谊觉得心累。
慕晏觉得心更累。
本来他两好好的二人生活,莫名其妙就多出了两只天天来找存在感的。
慕晏发挥自己的口才,劝说两位皇子道:“只些细微之事,殿下真以为天师会多看重吗?且日日来打扰天师,天师也会疲惫的。若殿下真有心,现有许多大事可做。若殿下能在其中为陛下解忧,天师定才会真正高兴。”
太子和易苒觉得慕晏言之有理。天天打扰大哥,大哥说不定真的很烦。而且每日这点小进步,他们也不好意思次次都跟大哥说。
朝中现在有两件大事。第一是土豆试种成功,也留下了足够的种,可以在京郊推广了。
第二,则是科举之事。
土豆推广本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就有人扛着不愿意种。宿谊是无法理解这种人的思想的。
至于科举,阻力居然没有推广土豆大,宿谊就觉得更奇怪了。
他还以为推广科举很难呢。
宿谊无法理解,慕晏等人当然是理解的。
土豆虽然不占良田,但种植土豆不光是耗费人力,也要花费许多物力,比如农具的消耗。所以百姓在让种新作物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会犹豫的。
不过百姓的犹豫,在宿谊弄出的天地异象之后,基本上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况且就算没有“异象”让百姓信服,皇帝也是可以采取强制推广的手段。
为难的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不肯让土豆被推广。
他们不是不信土豆的好处,就是太信了。
土豆推广之后,百姓肯定对当今皇帝感恩戴德,死心塌地。无论是还有反心的,或者是想当土皇帝的,这可都不是好事。
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阻拦这件事。
不过对于慕晏等人而言,这些人也不过螳臂当车而已。皇帝陛下必定能成功推广土豆,因为谁也不能阻拦百姓们吃饱的心。皇帝陛下还能趁此机会,看还有谁心中有异。
开国之初,总是有各种不顺利,总是伴随着许多腥风血雨。皇帝陛下登基以来,一直按兵不动,还未动过杀念。
但动杀念是迟早的事。
这天下,不流点血给一些人警示,是不会太平的。
至于科举,阻力小的原因也很简单。世族们太自傲了。
皇帝装作在被各方说服之下,打消了让寒门子弟也能直接选拔进入太学的打算。他道,寒门子弟的确在教育上和世族不同,因此不能用和世族同等方式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