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了这么漂亮文静的模样,却在花丛里顽皮地扑萤火虫,扑了好半天,滚了一身的泥,纸糊的笼子里却没有一丝光亮。
笨手笨脚,一个也没捉着。
景砚走到他的身边,提着灯笼,乔玉抬起头,泪水盈满了眼眶,似乎立刻就要掉出来。
他软声软气地求面前这个从未见过的人,“小哥哥,你能替我捉几只萤火虫吗?”
那天夜里,景砚在外头玩了大半夜,捉了许多萤火虫,装满了乔玉的那个小笼子。
终于叫乔玉破涕为笑。
景砚明白,是自己不愿看到乔玉因为有什么求不得而哭。
自那以后的三年,景砚在乔玉身上费了太多的心思,也不缺这最后一点。
不过也只有这么一回了。
他们日后最好是再也不相见,若是见了……
景砚的心头忽的一滞,他不再想乔玉了。
约大半刻钟,皇帝的旨意果然到了。
传旨的御前的太监总管梁长喜,他自雨雾中走了过来,生的高而瘦,身着石青长袍,黑『色』长靴,袍边滚着金线,双手捧着圣旨,身后跟着两个随侍的小太监,在左右撑着黑伞,一滴雨也漏不到金『色』布帛上头。
梁长喜跨过门槛,那两两小太监急急忙忙收了伞,也随着他的脚步踏了进来,黑伞滴着水,在寂静的正殿中听得分明。
梁长喜皱着眉,偏过头呵斥,“你们是同哪个学的规矩,敢把滴着水的伞带进主子的地方?”
左右两个小太监被骂得瑟瑟发抖,连忙又跑出去,收拾黑伞去了。他们不是不懂对主子的规矩,可是更懂这宫里踩地捧高的规矩,太子都快要不是太子了,谁还要把景砚当一回事?
梁长喜却不会,他在元德帝身边二十余年,位子坐的很稳,生『性』也格外平稳沉着,轻易瞧不出喜怒,哪怕他知道这封圣旨上写着什么,都不会对景砚有任何不规矩。
旨意不出所料,确实是废除太子的。原因也不过是那么几条,说是太子景砚天资愚钝,学识不精,待人不诚,结党营私,不能身负天下万民,不堪为储,又不孝不悌,降为庶民,囚禁于太清宫,终生不得踏出一步。
周明德经历过如此多的风雨,都不敢再听下去,只用眼角余光瞥着景砚的背影。景砚动也未动,跪了半响,才磕头谢旨。
元德帝另吩咐了一句,说是无论是父子,还是君臣,都与景砚无话可说,不必再相见了。
确实是没有再相见的必要了。
梁长喜办完了这件事,金甲禁卫浩浩『荡』『荡』走了进来,要将景砚带往太清宫,竟连一刻都等不得。
景砚面『色』冷淡,凤眸微阖,眼里没有一丝光亮,偏过头,望着身旁跪着的周明德,这大约是最后一面了。
他想了片刻,道:“到了下头,见到母后,替孤带一句话。就说,皇恩浩『荡』,不必再忧心孤了。”
周明德听了这话,身体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捉住了景砚的宽袖,爬起来想要再同太子说上几句,可带刀的禁卫头领已越走越近,气势『逼』人,近在眼前。
景砚偏过头,声音轻到近乎于无,“还有一句,那些人,一个一个,都会下去陪她,让母后别太着急。”
他说这话时,『露』出了这些天来唯一一个笑来,轻薄得似早春的一缕风,话语里透着刻骨的阴鸷冰冷,却不禁令听着的周明德心神一颤。
周明德一怔,他忍不住想,这便是他们的太子。若是等上数年,太子再大一些,能够『插』手朝堂上的事,陈家、皇后,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禁卫将景砚团团围住,于一片刺眼的金黄之中,拥着离开了东宫。
周明德只能隐约瞧见景砚颀长清瘦的身影,他没有一刻停留,渐渐消失在了雨雾之中,从此往后,山高水低,再也不会相见了。
太清宫是宫里最偏僻的地方,相传太。祖入主天下后,有一位皇子觊觎皇位,忍不住心生反意,被太。祖察觉,便被终生关押在太清宫中。自此以后,太清宫就成了囚禁皇子皇孙们的场所,短短二百余年,数不清的龙子凤孙死在这里头。
皇位之争,自古皆是如此,容不得半点温情。
一行人走到太清宫时,夏日的天都快黑了,雨却还未歇。太清宫一贯不是什么好地方,围墙极高,足有十二尺余,上面慢慢地覆盖了三寸长的细长铁针,以防有人攀越。除此之外,周围连一棵高树也没有,抬眼看去,若是有什么动静,一览无余。围墙和铁针修整得很好,可砖瓦破旧,台阶碎落,都塌了一半都无人可管。
景砚收了伞,正欲推门而入,只听得梁长喜道:“大皇子今日入了太清宫,需得一个小太监伺候,奴才已经派人去太监所寻一个年岁小、听话懂事、又身强力壮,对皇室忠心的前来,方能陪伴您一生。”
往常的规矩都是如此,皇子一旦入了太清宫,终生不得踏出一步,而那些生活琐事,都是要由伴侍的小太监跑腿的。
这可是一辈子的事。
景砚往房檐左边靠了靠,避了雨水,仿佛不甚在意,只答应了一声,“麻烦公公安排了。”
这一等,就等了许久。因为来的太急,似乎是在选小太监的事上出了差错,梁长喜都耐不住了,派人去催了一次,得了个消息,说是太监所正精挑细选着,马上前来。
天已经黑透了,周围一团团黑影,什么也瞧不清。景砚身量高,而太清宫的房檐低,他稍一抬手,就摘下了挂在门前的灯笼。
这灯笼大约是红纸糊的,可经过了这么些年的风吹雨打,不仅『露』出差不多一半的骨架,连颜『色』褪的七七八八,只剩下惨淡的稿白。景砚要了火,里头的蜡烛芯还没烂透,勉勉强强燃起了豆大的灯火,烛光在森冷的铁门上随风摇晃跳跃。
第41章 除夕()
随着枇杷的掉落,今年最后一朵烟花骤然于半空中绽放; 像是巨大的火焰烈烈燃烧; 璀璨而明亮; 整个寂静的宫廷亮如白昼。
到底还是冬天; 寒风凛冽; 槐树枝头更是冻得厉害; 乔玉手冻得不灵便,脑子也不太清楚了,差点没记起来自个儿是坐在树枝上; 要弯腰去抓枇杷。
他张着嘴; 呼喊了一句,“我的枇杷!”他惦念了好久,从称心那里回来到现在; 连胳膊受了伤都没忘记塞到新衣服的袖子里。
烟火再漂亮,也只是一瞬的事。甜甜的枇杷却能叫他记得好久好久!
景砚却比他下意识的动作还要快,长臂一伸; 一把将乔玉捞了回来,牢牢困在自己怀里,再不让乔玉有丝毫动作。
这槐树长了两百余年; 枝叶繁茂,现在是冬天,没了绿叶; 他们俩坐在高高的树枝上; 耳边有凛冽的冷风穿过。
景砚眯着眼; 眼睑微微吊高,只『露』出一小半漆黑的眼眸,有十足的压迫感,比裹夹着冰晶的风还要冷,感受着乔玉像是挣扎的小动物,在怀里还不老实,压低嗓音问道:“怎么?东西掉了,你也得跟着跳下去?”
乔玉被吓了一跳,太子即使生个气,也不会这样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生气时候的太子。从前待在东宫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内室玩,太子在外头处理事情,下面的人不知禀告了什么事上来,旁边的大太监尖声骂了一句,乔玉就放下小玩意,偷偷扒着屏风去看。
太子站在书架旁,宽大的玄『色』衣袖绣满了繁复的金纹,垂至桌面。他面上带着笑,不紧不慢地抽出一本书,那人身材高大健壮,却在太子面前半跪着垂着脑袋,恭敬极了。景砚似乎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低声吩咐了一句,待那人走了,朝屏风那里招了招手,乔玉迈着小短腿出来了。
他有些害怕,偷偷瞥着太子的脸,直接道:“我听见外面有声音,就想出来看看。”
太子轻轻一笑,面『色』不改,『摸』了『摸』乔玉柔软的脸颊,“孤知道,可是偷听不是好习惯,下次不要这样了。”
又转头吩咐一边的太监,将乔玉领了出去。
那太监吓得瑟瑟发抖,大约也是不明白乔玉为什么会在这里,步子都迈不动,对乔玉道:“小祖宗,你以后要去殿下的屋子里,好歹吩咐一声,身边带几个人,别一个人藏起来。”
乔玉呆愣愣地点头。他那时已经很得太子喜欢了,又娇纵得厉害,旁人越不让他做的事越要做。比如太子办事的书房不让外人随意进出,他就纠缠了好久,好不容易得了允许,却只能一个人进去,在被屏风隔开的内室里玩。
这里并没有什么好玩的,可乔玉就是喜欢,觉得离景砚很近。不过这次过后,他就很少去了,倒不是因为害怕,就是不想叫太子再生气了。
乔玉紧紧地抿着唇,低着头,眼泪都快要被吓回去了,嗫嚅道:“我没有,就是刚才没想到自己在树上。我就是再喜欢,也不至于自己的命也不要了。”
他只是习惯了,从前身边离不得人,到哪都有人看顾,做事不怎么过脑子,在外头一个人还好些,在景砚身边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似乎将一切都交给了身边的人。
树枝上挂着一盏纸灯笼,红纸是拿朱砂染的,很劣质浅薄的颜『色』,同一个灯笼的不同处都不均匀,随着微风摇摇晃晃,里头的光都不太透得出来,忽明忽暗。
景砚提了灯,勉强能瞧得清怀里乔玉的脸,他的皮肤很白,唇红,头发鸦黑,睫『毛』轻轻颤抖,还挂着一点眼泪,整个人缩成一团,大约也是被吓到了,很可怜的模样。
他轻轻笑了,拍着乔玉的后背,“那么想吃枇杷?与『性』命相关的事怎么能忘?是不是又哭了?”
乔玉仰着头,周遭都是黑暗,只有那些微的灯火映在他的脸颊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还是难过极了。
乔玉偷偷『摸』了『摸』眼角,“没,没哭。”
景砚认真地瞧了他一会,才将手上的枇杷拿出来,剥开了皮,『露』出橙黄的果肉,往乔玉嘴边一递。
乔玉知道那不是自己的,他的大枇杷已经掉到树下成了一团烂泥,可还是想要吃尝尝。最终,乔玉还是没能忍住诱『惑』,张开嘴小小地咬了一口,甜的眯了眼,嚼了好半天才咽下去,很舍不得得往景砚这边推。
景砚对口腹之欲并无什么兴趣,目光落在乔玉身上,看他不自觉『舔』着嘴唇上的汁水,脑袋扭到一边,面上装作不在意,眼珠子还是盯着那大半个枇杷的。
很舍不得,又不得不舍得。
景砚顺着乔玉的咬痕,咬了更小的一口,故意道:“可真甜。”
乔玉咽了口口水,他是很受不得诱『惑』的『性』子,却忽然笑开了,“是啊,就是很甜很好吃,殿下也觉得,是不是?您很少说一样东西好吃,要是那个大的没掉就好了。”
讲到这里,又把最后一句话咽回去,他想说的是,就可以留给太子了。乔玉不是愿意分享的脾『性』,可景砚是不同的,只要是他喜欢的,乔玉自己有的,都会给他。
景砚一怔,也不再逗弄他了,将枇杷移开了,整个儿全塞到了乔玉的嘴里,看他呆愣愣的,连嚼都不会嚼了,才扯了扯他的脸颊,“可我不爱吃甜的,腻得慌。”
乔玉有些疑『惑』,问道:“殿下没唬我?”
景砚随意甩了甩手指上流淌的汁水,却留了一丝,点上了乔玉的鼻尖,“唬你做什么,有钱拿吗?你从前馋嘴吃了那么多点心果子,我吃了几块?对了,方才偷偷擦眼泪,肯定是哭了。”
乔玉的嘴被枇杷塞满了,说话都不灵便,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还要据理力争,“谁哭了?我才没哭,吃完年夜饭就算是新年开始了,要是哭了明年一年都要不吉利的。”
说到接下来的话时,他明显有些心虚,“再说,泪水还在眼眶里没掉出来,怎么能算眼泪?不能算的。”
景砚哄着他,很认真道:“好,不能算的。”
再细嚼慢咽,这么久了,那么一小个枇杷也吞进肚子里了。乔玉将果核吐了出来,小心地攥在掌心里,景砚问他为什么,他小声道:“种子种下去,长出枇杷树,到时候开花结果,不就有好多好多枇杷吃了吗?”
景砚『揉』了『揉』乔玉的脑袋,觉得他真是太过天真。他只想要多吃一些,以为种下去就能收货果实,却没想到为什么会这么珍贵,是因为北方的枇杷是长不出果实的。
天真并无什么坏处。
只要,只要能好好保护。
景砚放下灯笼,点了点头。
又待了一会,乔玉吵着闹着要下去埋种子,说今天大吉大利,是一年里最好的日子。他的手都搭在了木梯子上,却忽然听到一声若有若无的小猫叫唤声。
乔玉的耳朵很尖,顺着又软又尖的声音,寻到了只猫影。那是一只通体漆黑的小猫,才断『奶』的模样,又没多大一点,若不是今日宫中点满了灯笼,如同不夜天一般,想必是瞧不清的。而四只爪子却是雪白的,宛若乌云踏雪,又威风又漂亮。灵活狡黠地在宫墙上的铁针间的缝隙中穿梭,如过无人之境。
乔玉一下子就移不开眼了,小猫似乎也注意到了他,停在了原处,龇牙咧嘴,装模作样,凶狠地朝这边叫唤了一声。
那只小猫看起来很凶,犹犹豫豫地举着爪子,连指甲都没长硬。乔玉连没断『奶』的小『奶』狗都怕,遇见都得躲到景砚后头,却很喜欢猫。可太傅说过太子不能沉溺于这些玩物上,怕坏了心『性』,所以虽然喜欢,乔玉也从来没要过。
乔玉也朝小『奶』猫软软地“喵”了一声。
景砚觉得他比真猫喵得好听多了。
一人一猫对喵了好久,小『奶』猫似乎有些疑『惑』,或许是年纪太小,分辨不出两脚兽与四脚兽的区别,总觉得用同一种语言就是同类,心里又有些亲近,踮着脚步,从宫墙上飞身一跃,跳到了槐树枝头,小心翼翼地朝乔玉这边走了过来。
待走近了些,才能瞧得出来它与别的猫不同,后脚短了一小截,走起来有些瘸。它跳过景砚,径直走到了乔玉身前,歪着脑袋,软声软气地喵了喵。
乔玉伸出手,想要去『摸』『摸』它,小猫躲开了,后腿发力,窜进了乔玉的怀里。
它虽然是只瘸腿猫,长得倒是圆鼓鼓胖乎乎的,模样可爱,一双翡翠绿的圆眼睛天真无辜地盯着乔玉,伸着爪子要去『摸』他的脸。
这应当是御兽园里的玩物,不过它瘸了腿,品貌不佳,大概不能送上去讨主子喜欢,看管不严,才趁着除夕逃了出来。
乔玉欢喜得要命,他连稍稍放手都舍不得,克制了小半天还是没忍住,“殿下,我能养它吗!”
景砚张了嘴,笑声又轻又浅,又颇为冷淡,似是拂过一阵料峭春风,不过一看到乔玉又温柔了下来,“一只猫总养得活的。”
乔玉『摸』着小猫的脑袋,检查了它的后腿,纠结了小半天,终于起好了名字,“大名就叫除夕,小名,小名叫年年好了。”
他对年年爱不释手,挠着它的下巴,又玩闹着,“年年年年,过年啦!”
过了一会,景砚抱着乔玉,乔玉抱着除夕,一个搂一个,总算从槐树上下来了。乔玉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最终选定了一个开阔且能有日光好地方,拿小木板掘了半天土,珍重地将果核埋了下去,还在旁边立了标记,泥土都沾到了脸上,成了只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