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忒不工整了。”白仗了谢蕴之的士气。
但那时,二人虽不和睦,却也是青梅竹马,朝夕相处中是存了真感情的,再不济,也可算是一对欢喜冤家。二人真正成了冤家对头,变得井水不犯河水是自谢姬入宫以后。从那以后,谢氏水涨船高,因立场不同,谢氏与娄氏,谢蕴之与公子沐笙就此便断了亲厚,变得渭泾分明,争锋相对了。
谢姬的掌事女官习秋是她从谢府带出来的老人儿,习秋听了外头的传信,忙不迭便入了正殿。
彼时,谢蕴之正在面无表情地复述着谢浔叫他传的原话,他声音低低,无喜无怒地说道:“父亲让我转告你,你若实在争不过,他会再想旁的法子。”
谢浔的意思是,她若再没有法子复宠,谢家就会再送旁的姑子入宫来分宠。绝不能叫帝王的恩宠,全被长公主岱送进宫的美人霸了去。
这话忒的不留情面,闻言,谢姬果然冷了脸,她千娇百媚地举起茶杯狠狠往地上一掼,讽笑道:“君上才几日未来我这,谢氏就要内讧了?难不成父亲糊涂,你也跟着糊涂?送新人进来?父亲想送谁来?是阿七?还是小十?他是否忘了?我自小就霸道惯了,可容不得旁人骑在我头上撒野。”谢姬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她不会就这么坐等着长公主岱送入宫的美人真真骑在她头上;二是谢氏在宫中这条线,她容不下旁的姑子来占。若是家族有意再送人来,她也照例不会给她们好日子过。
谢姬的怒气叫隐在暗处的仆婢都是一激灵,唯有谢蕴之不动声色,他似是早已料到了她的反应。他依旧冷冷的,淡淡地瞥了眼谢姬,那一眼很凉薄,仿佛折射出了冰冷的光芒,又仿佛有种慑人心魄的威压。
因他这一眼,室中静得可怕,几乎落针可闻。
习秋就在这时莽撞地突兀地闯进了室中,她见状也是一拧,对上谢姬恼愤的眸光,忙是施礼,战战兢兢地将公子沐笙领着周天骄去了琅琊王府,拜访琅琊王三的事儿转述了一遍。
她的话音方落,谢姬便眯着眼摆了摆手,她抬眼朝谢蕴之看去,见他依旧神情冷峻,她轻轻一笑,神色一转,又恢复到了方才仪态万千的模样。她猩红的手指甲扣着婢女重新斟好的茶杯,笑吟吟地睨着谢蕴之,语气却十分讥讽地说道:“阿弟啊阿弟!原来你是真糊涂了,你倒说说,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周沐笙怎么忽然就和王三走得这般近了?”说着,她慢慢地啜了一口茶,咬着牙继续说道:“父亲与其急着管后宫的闲事,倒不如看顾好周沐笙的动静。娄后虽去了兰若庵,周天骄却还算是个美人。他若是用这个亲阿妹做子笼络了王氏一族,势必会实力大增。到时,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谢蕴之显然对谢姬这个嫡姐不是很热络,闻言,他的语气不咸不淡,老神在在亦带嗤讽地回道:“你这庶母也做得忒上心了些,周天骄尚未笄,你急甚么?”
急甚么?谢姬简直要冷笑出声来,她睨着谢蕴之,凝着脸道:“当然急,能不急么?如今还有谁能帮周沐笙?娄后被君上忌惮,远水救不了近火。长公主与娄氏那一头,人心还隔着肚皮呢!先太子留下的左卫军不听他的号令,眼见着千辛万苦选来的孝廉入了朝又是人微言轻。到头来,也唯有周天骄才是与他一条心的。况且,君上至今都未有送周天骄去联姻的意思,如此,她的夫家可不能太盛。说来这也怪你,原本周天骄这可是指望你的,可你道好,与她朝夕相处,青梅竹马,却偏偏处成了冤家!”说这话时,谢姬面上犹带着笑,话却含针带棒,处处往谢蕴之的痛处戳。
果然,谢蕴之拧起了眉头,剑眉星目之下,少年英伟中含着戾气,他步子迈得很大,一直走到谢姬面前才停下,深沉犀利的眸光落在谢姬身上,压着嗓门,低低喝道:“冤家?我是因何与她成仇,阿姐不晓得么?”说这话时,他的声音很轻,然而那语调却森冷得叫人不禁发寒。就听他又冷冷地说道:“阿姐还是好好照照镜子,瞧瞧自个今日这模样罢!你这满身的戾气,哪还像当年那个聪慧过人,温文良善的才女谢釉莲?”
谢蕴之这话带着浓厚的煞气,但若是细细去听,却还能感受到那隐没在冷漠后头的无奈与痛惜。爱之深,责之切,他亲眼看着她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变成了今日这幅模样!他是她的亲阿弟啊!他怎会真的熟视无睹呢?
因这话,谢姬浑身一震,她望着谢蕴之缓缓地站起了身来,走上了前去。她艳红的长袍摇曳着拖在地上,纤细的抹着猩红丹蔻的手指慢慢地便掐住谢蕴之修长笔直的脖子,她的神色尤其的阴戾,谢蕴之却没有躲。
他只是直视着谢姬的脸,如寒星般的眼里笼罩着刻骨的失望。他任她掐着他的脖子,就这么思量了一会儿,直过了半晌,才无比真诚的,甚至是期盼着地劝道:“阿姐,放手罢!失宠也是好事,没了这担子你还能重头来过!蕴能助你诈死岀宫,从此天大地大,有的是你的去处!”
“放手?拿甚么放手?富贵!权势!我所爱的都在这儿!我为什么要放手?”谢姬激烈地反驳着,可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却陡然变低了,她低低地自嘲道:“天大地大?没了家族撑腰,我这样的妇人,到哪儿去都是死路一条!”
说到这儿,她忽然将谢蕴之掐得更紧,尖锐的手指直戳得谢蕴之的颈脖上流出了血液。她却仍不自觉,瞪红着眼,几近张狂地嘲讽地继续叫道:“谢蕴之,你在怜悯我么?你莫得意!有那样一个父亲,咱们都一样!都身不由己!都是傀儡!他日,你终会步上我的后尘!”
这话叫谢蕴之的眉头拧得更紧了,谢姬却咯咯笑了起来。她美丽的唇角扬起了一抹阴戾的弧度,继续低低地,狠厉地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恶,子孙遭殃!早就没有甚么回头路了,不论是遭殃还是乘凉,咱们的命运都一样!都是狡兔死!走狗烹!”说着,她颓然地松开了手,退后一步,跌坐回了塌几上。
直过了半晌,她才无力地凭着几,支着额,淡淡地,毫无感情地吩咐了一声:“你退下罢,待本宫生辰时,再带着寒食帖来做贺礼。”
却就在此刻,一双大掌瞬时便捉住了她的胳膊,她愕然瞪大了眼,便见王玉溪一把将她拉上了马车,在她惊魂未定间,极快地扶着她坐稳,又扯落了车帷。
车内静静,因帷幕的遮挡,隔绝了车外狂奔而来的人潮,阻隔了外头的纷纷扰扰。
周如水回过神来才发现,王玉溪正在看着她,他的眉目如画,唇色如蜜。见她看来,他微微一笑,悠然的,安抚地说道:“小公主莫惧。”
他的声音极是温柔,他又实在生得极好。面如玉,发如墨,一袭常服,便已俊若谪仙了。这般看着他,这般与他近距离地处在一处,只见他微微勾起的一抹笑,周如水竟是不自觉地一羞,耳根隐隐发起了烫。
她从未想过,他被她阻了道路,却还会对她施以援手。再想着自个不甚好的本意,当下,周如水也不禁有些自惭形愧,这下,她哪敢再继续看他,想着,便垂下了眼,广袖下的手指都绞在了一处。
见周如水一改方才的大胆,与他独处却露了怯,王玉溪笑了笑,执起膝上简牍,温和地继续说道:“如此这般,你兄长自会来接你了。”
如今闹出了这般大的动静,自是会惊动宫中的。兄长又是偏护她的,亲自前来也不无可能。只是,斗转之间便能想得这般透彻深远,被她如此截住了去路,也仍不温不火,不愤不恼,这份气度,实是难得!
想着,周如水点了点头,未几,又漾出一朵笑来,认真地说道:“多谢三郎。”她的声音很甜美,犹带稚嫩,却相当悦耳。
闻言,王玉溪的唇角微微扬起,他极有深意地瞥了她一眼,倾身,替她斟了杯茶。亲手将茶递予她道:“小公主,先喝口茶罢。”
里头相敬和睦,外头,随着王氏侍卫打起琅琊王氏的家族旗帜,也渐渐止了喧嚣。
众人不敢再狂妄上前,却仍围在马车边不舍离去。趁着这空档,夙英一猫腰便从角落里钻上了前来,小声在外头喊了声:“女君?”
闻声,周如水侧过脸,掀起一角帷帘,低低回应道:“无碍。”
说着,她的目光却眺向了远处因冲撞过甚而摔成一片的秦元刘氏侍从。此刻,秦元刘氏的大旗已如破布般被摔在了地上,人潮毫不留情地在那大旗上踩踏而过,刘峥正青白着一张脸从车内探出了头来。纵然隔得挺远,周如水亦能看清他面上的焦躁不甘。
能不焦急恼怒么?等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运筹帷幄了这么久!刘峥盼的便是今日能风风光光地入城,叫世人都记住他的风华!他的风光!然而,琅琊王三一出,他便成了蝼蚁了。珠玉在前,谁还会再去看他这个蝼蚁?
心思流转间,周如水突的就心生一计。她转过脸,顾忌地看了眼身侧静默喝茶的王玉溪,心底虽有愧意,却仍是咬唇撩起了帷帘,对着车外众人高声呵道:“天骄原以为,天下名士,虚怀若谷者甚多,才高如秦元刘峥者,屈指可数。但才高欠德,比之恶徒更甚。王三郎天人之姿,亦是轻车简行视功名如无物,他秦元刘峥却招摇至此,可见竖子不足与谋,实乃俗物矣!”一语落地,周如水冷嗤了一声,便在众人的惊愕中缓缓放下帷帘。
她这一句话,掷地有声!坚定有力!可待她才出了一口恶气,转过脸来再见王玉溪,便觉自个忽的矮了一截,这不算宽敞的车厢也好似越发的沉静了。
毕竟,再不熟识,以旁人对王玉溪的评价,周如水自然也是晓得,自个的这些小聪明小手段是决计逃不过他的眼的。
果然,王玉溪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眉心急促地跳动了两下,未几,却未言语,只垂下眼,极浅地勾了勾唇。这神情,就仿佛外界纷扰都与他无干,哪怕他就在她身前,被她明着仗了势,欺了人,他仍能不露讶色,置身事外。
竟是个猜不透的!
周如水心里打起了鼓,虽知自个是急躁了些,但又实在机不可失。如今再对上王玉溪,就像一腔力气都撞在了棉花上,直是无处遁形。又担心此举会叫他对她定了性,将她认作是个诡诈的。
索性,周如水便直言开了,语气颇是娇贵傲慢,也是憨直,她轻呷了口茶,乖觉道:“刘峥此人,曾三番两次戏耍于我,我不愿饶他。”这话颇是娇贵傲慢,也是真真坏在了明处。
185 浮生若梦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为防盗章楔子
周国亡了!
周王昏庸; 荒淫无度; 边境战火四起,西南连年大旱,举国民不聊生,种种种种; 周国灭了!
内忧外患之下; 秦元刘氏趁乱掀竿而起,刘氏叛兵兵至城下; 一举灭了周国。
同日; 谣言起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之。”周王被逼自刎殿前; 皇城火势扑天。大火烧万余家,死七百人。昔日奢华壮阔的宫城付之一炬,千年名都亦化为废墟。
翌日; 秦元刘氏领兵入城; 俘万余人,斩周氏皇族首级千余。
同年,秦元刘氏改国号为秦; 迁国都于襄。
从此,世间再无周国,前岁的王孙公子幡然已成了亡国奴。
唯剩歌曰:“天地开辟; 日月重光。周有龙脉; 传国万年。”
然而那龙脉不知在何处; 那所谓的传国万年亦还不至百年; 周国,便亡了
秦公子峥坐在榻上,握起周如水冰凉的手心,他望着她那因常年冬日劳作而被冻得粗糙至极满是伤痕的手指,淡漠的深眸中终于流露出一抹忧心之色。可那忧色一闪便逝,未几,就见他神色一冷,晦暗不明地瞥向了大夫,淡淡下令道:“替夫人堕胎!”
这一声,冰凉入骨,像是尖厉的刀片磨过碎石,粗噶碎裂。
公子峥的话音方落,大夫便是一震,他怎么也未想到,殿下寻思再三,得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他老皱的眼皮猛得一抖,三思过后,已是伏拜在地,颤巍巍地回禀道:“殿下现年二十有九,因无子嗣,已为君上诟病。这妇人身虚体寒,怀胎极是不易!若是堕了此胎,此生必是得嗣无望啊!”这大夫原为晋地游医,秦元刘氏灭周建秦后入了秦公子峥门下,成了他府中的二等食客。
闻言,不待他说完,公子峥便闭了闭眼,他干脆放开了榻上妇人的手,隐怒道:“孤要的便是她再难得孕!”
“可!这妇人,这妇人不是殿下您最疼宠喜爱的么?殿下,举棋无悔啊!女子不孕实乃大事,若您往后再有了心思,这一胎落后,也是药石罔效了!”
这些年来,秦公子峥冷情寡欲,极少宠幸妇人,他膝下一直无子。公子玖与公子邝便常以此为诟病,讽他身后无子,死后定魂魄无依,无颜见祖宗宗庙。
前岁,整个襄城都晓得,公子峥突而宠幸了府中的贱婢奴氏,并为她专辟了一间内院。可谓疼爱有加,处处专宠。这世上妇人千千万,他自不在乎这妇人的生死,只是,主公前途也关乎他的前途。他沉吟再三,自然不能见公子峥放了大好利益不顾。忍了再忍,终是冒着虚汗又一叩首,目光诚挚地劝道:“殿下,这子嗣对您实乃重要!若您真不在乎这妇人,不若,去母留子?”
听他这般讲,公子峥已冷了脸。他俊目微眯,一脚便踹中了大夫的心口,极是不耐地冷笑着道:你一个大夫,却也想干涉孤么?若是不愿做孤府中的食客,即刻便可告老还乡!”说着,他又冷冷睇了眼大夫,震怒地哼道:“听好了,去子留母!”
对上公子峥眸中厉光,年过半百的大夫也是一抖,他的脸色瞬间便变得煞白,哪里再敢多话,慌张便爬起身来,一揖后,冷汗涔涔地告了退。
大夫狼狈地自室中退出后,屋内便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彼时,清风拂过窗棂,公子峥只觉手边一动,垂下眼,便见榻上妇人纤长如蝶翼的长睫微微一抖,尚不及睁眼,她苍白的嘴唇已是一动,无比沙哑地嗤道:“君何故多费徒劳?一尸两命岂不更好?我周天骄在你秦元刘家手下亡国,亡族,早便不该苟活于世了,你又何需饶我性命?”
周如水早便醒了,她只是不愿睁眼罢了。她一直在静默地听着,听着她有了子嗣,听着他道不要这子嗣,听着他道,便是要令她终身不孕终于,周如水强忍着泪再次闭紧了眼,因气怒,她的面色微白,使力抽出了再次被公子峥握住的手后,她便死死地抚住小腹,撇过了脸去。
见她如此,公子峥的面色更是刷白,他声音微颤地唤她:“兕子”唤了她一声后,他的声音复又平稳了下去,多了几分温软地劝她道:“兕子,这孩儿留不得!这孩儿若是出世,是会给你招来杀身之祸的!兕子,你我即便再无子嗣也无妨,峥只如此伴你一生可好?”说着,公子峥的语调越发的温柔亲近了起来,几近诱哄之下,仿若她还是周国未灭时,那个备受尊宠,富贵无忧的周氏帝姬。
但今时今日,她哪里还是公主啊?如今的她,不过是个苟延馋喘,生死都由不得己的亡国奴!而面前的这个人,却是叫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之后又如何呢?”周如水不为所动地冷笑了一声,她缓缓扭过脸来,睁开眼冷笑着看向公子峥,清透无神的眼底全是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