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娃是国之大事-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回在物色能人,身后那年轻臣子在奋笔疾书;已经记了厚厚一沓纸。剩下一个暗卫跟竹竿一样闷不吭声贴墙站着。唐宛宛闷得发慌;一上午喝了半壶茶;还默默地想逢君楼真是好穷啊;连茶水都不像样。

    等她再拿起紫铜壶要倒水时,却忽然被摁住了手,并不是那种实实在在地摁住;只是几根手指轻轻搭在她手背上;将她动作阻了一阻。晏回偏头瞧她一眼,声音含笑:“晌午在香满楼订了一桌全鱼宴;你拿这粗茶垫肚子岂不是亏了?”

    “真的?”唐宛宛果断丢下了小铜壶,喜滋滋地想香满楼是京城鼎鼎有名的酒楼;一手做鱼的功夫炉火纯青,此时正值七月末,能吃的鱼多了去了;鲢鱼美、鳊鱼肥、鲤鱼刺少、鲥鱼汤鲜

    她好一番遐想,没等多久,上午的诗会便结束了。那年轻臣子先行辞过,只剩晏回和唐宛宛;还有赶车的侍卫了。

    香满楼离奉阳街不远;马车行了一刻钟就到了;自有人引着两人上了顶层雅间。落座之后;店小二刚摆上碗碟;头道菜就开始上了。

    上菜的间隙,香满楼的掌柜还专门带着厨子上来问安,两人一上来就噗通跪下磕了个头,直把唐宛宛惊出一身冷汗,还当陛下已经暴露了身份。见陛下安之若素,才稍稍放下了心。

    “贵客临门,着实令小店蓬荜生辉啊!”掌柜一脸喜庆,说了几句吉利话才带着厨子退下。

    在这天子脚下,能做大的生意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明。香满楼身为京城排得上名号的酒楼,便有这么个规矩:但凡京城中的世家大户,都有香满楼的一样小小信物。

    酒楼掌柜也不需要知道来的是谁,只需明白能拿出这信物的都是得罪不起的贵人,见了就往顶层领。顶层的九间雅间是围圈而成的,也不分什么天地玄黄,全部以菜肴命名,省了许多是非。再带着厨子来磕个头,说些吉利话也就是了。

    晏回见她一直不动筷,只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一时有些莫名:“怎么不吃?”

    唐宛宛头头是道:“长辈先动了筷,才能吃。这是我家里的规矩。”

    “长辈”二字听得晏回眼皮一跳,硬生生撂下了筷子,义正言辞道:“朕只比你大七岁,同辈之间没有这个规矩,你动筷就是。”

    唐宛宛也不纠结,拿起筷子就冲着目标去了。一十八道菜摆了满满一桌,各种鲜香味道恰到好处地混在一块,丝毫不会抢了主菜风头。

    其实这宴并非地道的全鱼宴,古籍记载真正的全鱼宴共有五百多道菜。然当下受时令季节所限,每个季节能吃到的鱼就少了大半;另有京城地处内陆,南方鱼或是海鱼送到京城的时候就不新鲜了,反倒砸自家招牌;再加上厨子手艺有限,古籍上许多菜肴做法已经丢失,有些工序又实在复杂,不好操作;最后大盛朝倡行节俭,考虑上食材成本,剩下的菜肴便有限了。

    唐宛宛食指大动,吃了好几块鱼,在逢君楼中喝的那粗茶的寡淡滋味才被压下去。这一回神便发现陛下只动了几筷子凉菜,鱼一口都没吃。她小心瞧了瞧晏回的神色,停了筷子犹豫着问:“这菜不合陛下口味?”

    晏回笑笑:“我不爱吃鱼,你吃就是了。”

    “噢。”唐宛宛心中一下子就升起了几分愧疚

第112章 德妃番外 (一)() 
独家发表。防盗比例50%;时间为24小时。忙了一个时辰才将自家闺女打扮起来,唐宛宛在等身高的西洋镜前照了好半晌,总算合了心意。

    唐夫人心中感慨良多:去年六月底,宛宛跟冯家定了亲。那年的中秋、还有今年的上元节、清明和端午,两人也常常跟哥姐几个出去玩,却还是头回见宛宛这样认真打扮。

    “宛宛也是大姑娘啦。”唐夫人摸摸她一头光亮的乌发;眼中湿了一瞬;忙侧过身抹了抹眼睛。

    她见女儿从妆奁里拣出一支猴子捧桃金簪就要戴;忙说:“这些太孩子气了,会显得不稳重。宛宛你都要入宫了;再戴这些猴子兔儿的会被陛下笑话。”

    “怎么还得要稳重啊”唐宛宛咕哝一句;恋恋不舍地合上自己的妆奁;从梳妆台最下层另拿出一个精致的葡萄木妆奁来,里头的首饰都是这个月新打的;唐夫人给她挑了一支金梅花垂丝步摇戴上了;左看右看甚为满意。

    *

    宫宴设在外廷的保和殿,乘车到了太和门便得下马车;再换乘宫里候着的小轿,以防有心之人夹带东西。

    太和门前已经停了十几辆车马;正在挨个查检;唐夫人和两位儿媳都是头回进宫;不由有些局促。等到了太和门前;几人下了车;却见道己公公打着笑脸迎了上前;口中道:“陛下怕夫人和两位少夫人识不得路,特意派老奴来迎。”

    这话说得极为讨巧,从太和门到保和殿统共也没多远,抬轿的又是宫里的太监,哪里会认不得路?陛下叫身边的得意人来迎,不过是要在周围的世家眼中给宛宛做脸面。

    唐夫人心道陛下真是心思细致,竟连此等小事都能想得周到。若不是陛下乃九五至尊,身份实在贵重,唐夫人都要厚着脸皮想这是不是女婿讨好丈母娘的手段了。

    另一旁,钟家老夫人扶着孙女的手下了马车,隔着约莫十步距离,冷眼望着这一幕,瞧见几人与一个公公说话都面露局促的模样,不由低嗤了一声:“当真是上不得台面的。”

    前几年钟家老太爷刚从右相之位上退下来,如今在朝为官的钟虞大人是钟老夫人的长子,官至三品太常卿,再有宫里的钟昭仪是她嫡亲孙女,老夫人的底气真是十足十的。

    这等簪缨世家向来瞧不上唐家这般的落魄门第,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形看在她眼中与卖女求荣无异。

    话落,钟老夫人又轻轻叹了一声:“芬丫头,你可想好了,踏出这一步,日后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钟宜芬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殿,仿佛普通的丝竹之乐听在她耳中都成了袅袅仙音。眸底愈添了几分坚定,收回了视线浅浅笑说:“祖母您放心,今日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宜芬都想妥了,这回定能得偿所愿。只是回头您得劝着点祖父大人,我怕气着他老人家。”

    钟老夫人拍拍她的手笑说:“你祖父就是性子拗,等你真能入了宫,他高兴还来不及,又哪里会怪责?”

    “祖母能体谅,宜芬真是再欢喜不过了。”一老一小相视一笑,又上了宫里备着的小轿。

    太和殿中男女客分座东西两侧,面前的小案上摆着茶盏与点心,另有民间难见的时令瓜果。在这座次之上,晏回倒是没给唐家开后门,几乎坐在殿尾的位置了。

    因着唐夫人是头回以诰命夫人的身份来参加宫宴,身旁的夫人们哪个都面生,一时倒有些局促。好在有唐宛宛这么块招牌,旁坐的夫人各个笑意和善,把她夸出了花儿来,唐夫人总算能搭上话。

    正宴要等到天黑以后,能放焰火那时候才开。越是官位低的往往来得越早,都得这么干坐着等。

    唐宛宛摩挲着自己腕上的平安扣玩,正这么神游天外,身侧行来两位年轻宫女,附耳过来与她轻声说:“姑娘,陛下召您至后殿一聚。”

    “在哪儿?”唐宛宛喜上眉梢,跟自家娘亲说了一声便跟着两个丫鬟走了。唐夫人都没来得及问她去见谁,宛宛就走远了,一时哭笑不得,寻思着不是陛下就是太后,也就放下心来。

    出了后殿又行不远,便见前头有一片明晃晃的灯海。初时以为是灯笼,行得近了才看清这些竟全是各种模样的花灯。缠在树上的灯绳拉了长长一条,数千盏别致的花灯挨挨挤挤挂在绳上,将从景运门到隆宗门之间这小半里地照得恍
://145673 。
手机阅读请点击://14567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