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摊主笑道:“客官看好了,这就是我家的凉面,绝对爽口开胃,您们可以用竹签先试吃一下。”
一个有着厚刘海的年轻人就拿出了一把竹签和空碗,让别人试吃。不过却没有人上前。
那个小汉子拉着爷爷挤进人群,看见可以试吃,立马叫嚷道:“我来我来!”
厚刘海的年轻人笑着拿了两根竹签给他,再夹了一筷子凉面放到碗里递给他。
小汉子用竹签呼呼地一下就将那一小筷子的凉面吃下去了,吃完他双眼就亮了,“好吃!爷爷,我们吃这个!”
老汉看孙子喜欢吃,无奈道:“老板,你这凉面多少钱一碗啊?”
摊主答道:“小份的五文钱一碗,中份的六文钱一碗,大份的七文钱一碗。”
老汉道:“那给我们来两碗小份的。”
“好嘞,小份凉面两碗!客官是要微辣、中辣还是很辣?”
“微辣。”
“客官请那边坐,稍等一下,马上就好。”
听小汉子说好吃,周围也有人忍不住去试吃起来。
面条入口爽滑,微辣微酸,味蕾一下就被唤醒了,而里面的黄瓜丝和那豆角清脆爽口,被这炎热夏季封存了的胃口一下就被打开了。
“唔,是不错啊!”
“老板你那凉皮又是个什么味道?可以试一下吗?”
“可以可以,喏,这一碗就是凉皮了,各位尽可尝尝。”
“这凉皮味道也不错,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给我来一碗凉皮,我喜欢吃这个!”
“唔唔,这个好开胃,这大热天,我一家子都不怎么有食欲,小孩都瘦了!老板,给我来两碗凉面,一碗小份的,一碗中份的!”
“”
试吃过的人胃口都被吊了起来,一整个夏天过来,他们的胃口都快麻木了,现在一被刺激打开,顿时觉得肚子饿得不行。
两张小桌子很快就坐满了,最开始试吃的爷孙俩互相看一眼,笑眯眯地飞快吃完起身,将座位让给了别的客人。
“老板,结账!”小汉子特别豪气地将十文钱给了老板,还冲他眨了眨眼睛。
老板,也就是余清泽忍俊不禁,将钱收下了。他身后的常乐看着爷孙俩,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爷爷和小弟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老板,你这个豆角怎么做的?很好吃啊!”一位客人夹着碗里的酸豆角,问余清泽。
余清泽笑道:“这是我家腌制的酸豆角,别人家没有的,秘制的!”
这么一说,那客人也知道做法是问不出来了,便道:“这豆角可以卖一些给我吗?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余清泽边熟练地煮面条,边答道:“行啊,七文钱一斤,您看要多少?”
客人吃惊了,“那么贵啊,市场上豆角才五文钱一斤。”
余清泽道:“就是卖的这个味道。”
那客人考虑了一下,道:“行,先给我来一斤。”
余清泽冲常乐一笑,道:“乐哥儿,给客人称一斤酸豆角。”随后他又交代客人,酸豆角拿回去不可放久了,最好尽快炒了,不炒也可以就这样吃。
常乐眨眨眼,从坛子里捞出一斤酸豆角,称好用油纸包好递给客人,又接过来七文钱。
早上余清泽叫他再搬一坛子上板车的时候,他想到有人会单独买酸豆角,但没想到余清泽卖那么贵,就腌了两三天,就比鲜嫩的豆角多卖了两文钱一斤!
好赚钱!
看见酸豆角可以单独买,其他客人也纷纷这个半斤那个一斤的买起来。
不到一会儿,那一大坛子酸豆角就被卖光了。没买到的客人还很遗憾,都向老板预定明天来买。
常乐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可比卖新鲜的豆角还赚钱呢。
看见常乐开心的模样,眼睛里仿佛盛着星星,很是好看。余清泽心中微痒,握着竹笊篱的手紧了紧,咧开嘴也忍不住笑起来。
常浩和常爷爷还没走,两人在街上溜了一圈又回来了,先前那一批人吃完走了,也就没什么人认识他们了,他们就回来帮忙了。
余清泽没让他们忙小摊子的事,让常爷爷带着常浩去菜市场买萝卜,他之前看到有人在卖,酸豆角好卖的话,酸萝卜肯定更加好卖,便让他们有多少买多少。
酸豆角酸萝卜这两样,过不久肯定就会被别人看出来怎么做的,得先赶在别人都知道做前,先赚它一笔!到时候价格降下来了,就不那么好赚了。
看他们这么忙,常爷爷就一个人去买了,让常浩留下来帮忙。
常浩小叭叭嘴甜,人也机灵,还不认生,有他帮忙,余清泽和常乐倒是真的轻松了很多。
“客官,您再来碗绿豆汤吗?清凉解暑,只要一文钱一碗哟。”
“不是送的吗?”
“客官,前五十个顾客是送的,您这已经是第六十八位了呢。很便宜的,只要一文钱,保您一整天清清凉凉,来一碗吗?”
“那来一碗吧。”
“”
有了小叭叭,绿豆汤都卖得多了许多。
小吃摊在临近中午饭点时掀起了一阵热潮。
这北大街上,本来就人来人往人流量大,除了行商,当地人也都爱到这边找吃食。
人们一看这么多人围着个小吃摊,还是个新鲜吃食,吃过的人还都说好吃,便都忍不住来尝试一下。
有住的近的,还干脆回家带着家人过来让他们也尝尝,更有甚者还有人迅速回家拿了碗来买了回家给家人吃。
这大热天的,一旦有人尝过凉面凉皮的味道,人们就再不想去吃那热乎乎的汤面了。被炎热的夏天折磨了那么久的食欲,终于又看到了曙光!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北大街有家新吃食,叫‘余记一口鲜’的卖凉面凉皮的小吃摊,而且味道很好的传闻,短短半日便由北大街开始蔓延开来。
这北大街上,卖吃食的铺子不少,光是面馆就有五六家,其中又以王记面馆和刘记面馆生意最好,两家也是多年的竞争对手。
刘记面馆的老板叫刘良平,是个瘦高个;王记面馆的老板叫王安福,胖乎乎的,看起来很和善。
此时,王老板正站在刘记面馆门口,抱着胳膊跟老对手一起看着斜对面生意火爆的凉面小吃摊。
“你怎么看?”王老板下巴朝小吃摊抬了抬,说道。
第35章()
您的v章购买比例不够;请耐心等一会儿吧
“叔么。”余清泽点了下头叫了一声;看了常乐他们一眼,发现他们脸色都不是很好,便淡然道:“出去走走;消消食。”
“噢;消食好消食好。”文丽等余清泽走进堂屋,凑近他,问道:“小伙子你是哪里人啊?今年多大了?可已成亲?家里还有什么亲人?怎么到牛头村来了”
他身边的小哥儿也偷偷抬眼瞅着余清泽。
余清泽被这一连串问题砸得头晕;连忙伸手阻止文丽,很忧愁地道:“叔么;我今年已经28了,家在北方,来的路上行李都丢了,现在身无分文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哦这样啊。”听到余清泽说现在身无分文;年纪还那么大了;文丽顿时失去了兴趣,脸上的笑容都淡了许多。
然后;他就转身;对常爷爷和常乐说道:“爹,乐哥儿;你们再考虑考虑啊;那边对乐哥儿很满意;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还有;这是那边今天给带过来的礼物。”
文丽从怀里拿出一个小木盒子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一个包裹在绒布里的银手镯。
“瞧,这上面的花纹多好看哪,很配咱们乐哥儿。乐哥儿,来,戴上试试。”说着,文丽拿起银手镯,一手又拉起常乐的手就要往他手上套。
常乐赶紧挣脱开,退后一步,朝文丽摇手。
“哎哟,你这孩子,还害羞,总是要嫁人的嘛”
常爷爷瞪向文丽,道:“嫁什么嫁!小乐不是说了不答应了吗!你要再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说着,常爷爷就去角落里找扁担。
常乐和常浩看着没动,余清泽赶紧往旁边让了一下。
“诶,爹,你这是做什么?我也是为了乐哥儿好,他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不嫁吧诶诶诶,别打别打,我走了我走了”
文丽边叫嚷着边往外跑,那小哥儿见了,也赶紧跟着跑,途中还回头又瞅了余清泽一眼。
“等等!”常爷爷大喊一声。
文丽以为老爷子改变主意了,高兴转头。
“把东西拿走!”常爷爷指着桌上的空盒子。
文丽赶紧又跑回来把盒子拿走,走时还咕哝了一句:“爹,你别这么顽固啊”
文丽还欲再说,常爷爷一扬手里的扁担,他赶紧呲溜着跑了。
等到文丽两人出了院门走了,常乐才上前将常爷爷手里的扁担接过来,放回到角落里。
常爷爷叹口气,转头对余清泽道:“让你看笑话了。”
余清泽摇头,并没有回答,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事情不是他能打听或者插手的。
“对了,户籍的事情你问了村长了吗?他怎么说?”常爷爷问道。
余清泽摇头,道:“不好办,说是在村里买一亩田,就可以上报办理,但是,一亩田需要五十两,得先赚钱。”
常爷爷闻言,叹了口气,安慰他道:“慢慢来吧,总有办法的。实在不行,就去偏远点的地方,那里的田没有这么贵。”
余清泽点头,转身将手里的两块木板递给常乐常浩,这是他托村长用些边角料给做的。
“这是什么?”常浩接过木板问道。手里的木板大约一尺宽,两尺长,四周钉着小木条。
余清泽答道:“给你们写字用的。”
听到是给他们写字的,常乐常浩瞬间转移了注意力,看着木板,有点儿怀疑,写这上面又擦不掉,写完就没用了,还弄四个小木条框起来做什么哦。
余清泽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笑着道:“不是让你们用柴火头去写,是往里面装上沙子或泥土,写完就可以抹平继续写。”
说着,余清泽又补充了一下,“最好用细沙,方便也干净。”
两兄弟恍然大悟。常浩高兴对常乐道:“哥,明天中午我们就去河边装些沙子回来!”
村子前面不远就有条大河,叫清河,自西流向东,一直通向海边,也是大盛朝南北分界的一条重要河流。
常乐脸上满是笑意,点头答应得好好的。
然后第二天一早起来,常浩就看到院子里已经堆着一摊沙子在晒着了,还是湿的,显然刚弄回来。
等到中午回家,沙子晒干了,常浩迫不及待拿出两块木盘,将沙子都铺到了木盘里面,然后用手指一笔一划地写着这两天学的字——常浩,他的名字。
“余大哥,你快看,我会写我的名字了!”常浩将木盘端到正在摘菜的余清泽前面,问道:“你看我写得对不对?”
“我看看。”余清泽看了一眼,小少年写的字还有些散,形状也还不是很好看,但是确实写对了,他便伸出大拇指,表扬了他一下,“写对了,很棒!”
这两天,有空闲的时候,俩兄弟都在地上写写画画的,余清泽是知道他们已经学会了的。
常浩高兴昂头,问道:“我哥也会了,那晚上可以教我们新的字吗?我哥的名字?”
余清泽:“可以啊。”
等到吃完晚饭,常浩拿着一块木板和柴火头欢快地奔向余清泽。余清泽提笔,哦不,拿起柴火头准备写的时候,忽然想到‘乐’是有繁体字形式的,不像‘常’和‘浩’,繁体字跟简体字是一样的。
他下不去手了。纠结了一秒,他转头看向常浩期待的小眼神,问道:“不如我们先学爷爷的名字,等我办完事回来,我再教你哥的名字?”
常浩想了一下,爷爷的名字也是要学的,便道:“好。那今天可以学三个字!”
常爷爷名叫‘常大山’,简繁一体,非常适合拿来教学。
余清泽愉快地在木板上将‘大山’俩字和笔画顺序给写了出来。
“爷爷的名字笔画这么少呀?”常浩很惊奇,‘大山’耶,加一起才六划。
余清泽笑,“对,因为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你平常比划东西很大的时候,是怎么比划的?”
“就这么啊。”常浩张开双臂做了个大大的动作。
余清泽道:“你看你把你的胳膊伸直,再把双脚打开一点,是不是就跟这‘大’字很像了?”
常浩将脚打开一些,看看自己的身体,又看看木板上的‘大’字,很震惊,“一样的!”
正好这时大健来叫余清泽。
“好好写,我出去了。”余清泽笑着摸了下小少年的头,出门去了。
村长已经将秀才老爷请来了,此时正在堂屋里喝茶,家里的其他人村长都让他们先到老屋或者厨房里待着去了。
余清泽这是第一次见到秀才老爷余家耀。
斯斯文文的长相,身材清瘦,肤色比其他村民要白皙不少,但因为最近农忙,脸上能看出有着挥不去的疲惫,即便这样,他身上那种读书人特有的文雅气质,却仍是能让人一眼就清清楚楚地感受到。
村长给两人做了介绍。
余清泽客客气气地拱手道了一声:“见过秀才老爷。”
余秀才轻轻一点头,并没多说话。
三人坐定。
此时,余秀才将手边的茶水放到一边,然后从身边的箱子里取出自己的文房四宝一一摆到桌上,一边磨墨,一边道:“村长,这位小兄弟,你们将你们商定的具体内容先说一遍给我听,一条一条地说清楚,我再给你们写出来。”
村长去请人的时候就将事情跟余秀才粗略说了。于是,村长主要述说,余清泽在一旁补充,余秀才不时问一问,最后大约用了一个时辰,将合作契约书一式两份写好了。
两人看过没问题,各自签上了名字,按了手印,达成合作。
完成后,余清泽又不好意思地请余秀才给他写了个‘乐’字,还请他写了一首这边常见的用于启蒙教育的诗。
余秀才好奇地看着他。
余清泽便解释了一下是给常乐常浩识字用的,但自己水平有限希望他能答应。
闻言,余秀才想到学堂外那个总是探头探脑的身影,没再问,唰唰唰提笔写了一首诗。
余清泽拿起来一看,囧了,咏鹅。
确实很适合用于启蒙教育,没毛病。只是不知道这个异世写这诗的人,是不是名字也叫骆宾王?
带着一份契约书,一份‘教科书’,余清泽信心满满回到家。
有这两样东西,就可以用一段时间了,不仅能用于教常乐常浩,还能自学!
等什么时候去县城,再去书店买一本书回来自学!繁体字什么的,对于有了基础的余大厨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象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繁体字这种东西,你看着都认识,不多写几遍记住了,就永远是你的眼睛认识它,你的手却并不认识。
总之,余清泽乐呵呵回家教了俩兄弟常乐的名字,三人都非常高兴满意。
如此又过了两天,余清泽的脚伤好了,终于不用再借助‘第三条腿’,非常轻便。
这两天,常乐家剩余的两块田的稻谷也已经割完了,就剩下插秧,可是,常爷爷却病倒了。
第36章 (捉虫)()
您的v章购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