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美食大亨-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刘海的年轻人笑着拿了两根竹签给他,再夹了一筷子凉面放到碗里递给他。

    小汉子用竹签呼呼地一下就将那一小筷子的凉面吃下去了,吃完他双眼就亮了,“好吃!爷爷,我们吃这个!”

    老汉看孙子喜欢吃,无奈道:“老板,你这凉面多少钱一碗啊?”

    摊主答道:“小份的五文钱一碗,中份的六文钱一碗,大份的七文钱一碗。”

    老汉道:“那给我们来两碗小份的。”

    “好嘞,小份凉面两碗!客官是要微辣、中辣还是很辣?”

    “微辣。”

    “客官请那边坐,稍等一下,马上就好。”

    听小汉子说好吃,周围也有人忍不住去试吃起来。

    面条入口爽滑,微辣微酸,味蕾一下就被唤醒了,而里面的黄瓜丝和那豆角清脆爽口,被这炎热夏季封存了的胃口一下就被打开了。

    “唔,是不错啊!”

    “老板你那凉皮又是个什么味道?可以试一下吗?”

    “可以可以,喏,这一碗就是凉皮了,各位尽可尝尝。”

    “这凉皮味道也不错,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给我来一碗凉皮,我喜欢吃这个!”

    “唔唔,这个好开胃,这大热天,我一家子都不怎么有食欲,小孩都瘦了!老板,给我来两碗凉面,一碗小份的,一碗中份的!”

    “”

    试吃过的人胃口都被吊了起来,一整个夏天过来,他们的胃口都快麻木了,现在一被刺激打开,顿时觉得肚子饿得不行。

    两张小桌子很快就坐满了,最开始试吃的爷孙俩互相看一眼,笑眯眯地飞快吃完起身,将座位让给了别的客人。

    “老板,结账!”小汉子特别豪气地将十文钱给了老板,还冲他眨了眨眼睛。

    老板,也就是余清泽忍俊不禁,将钱收下了。他身后的常乐看着爷孙俩,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爷爷和小弟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老板,你这个豆角怎么做的?很好吃啊!”一位客人夹着碗里的酸豆角,问余清泽。

    余清泽笑道:“这是我家腌制的酸豆角,别人家没有的,秘制的!”

    这么一说,那客人也知道做法是问不出来了,便道:“这豆角可以卖一些给我吗?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余清泽边熟练地煮面条,边答道:“行啊,七文钱一斤,您看要多少?”

    客人吃惊了,“那么贵啊,市场上豆角才五文钱一斤。”

    余清泽道:“就是卖的这个味道。”

    那客人考虑了一下,道:“行,先给我来一斤。”

    余清泽冲常乐一笑,道:“乐哥儿,给客人称一斤酸豆角。”随后他又交代客人,酸豆角拿回去不可放久了,最好尽快炒了,不炒也可以就这样吃。

    常乐眨眨眼,从坛子里捞出一斤酸豆角,称好用油纸包好递给客人,又接过来七文钱。

    早上余清泽叫他再搬一坛子上板车的时候,他想到有人会单独买酸豆角,但没想到余清泽卖那么贵,就腌了两三天,就比鲜嫩的豆角多卖了两文钱一斤!

    好赚钱!

    看见酸豆角可以单独买,其他客人也纷纷这个半斤那个一斤的买起来。

    不到一会儿,那一大坛子酸豆角就被卖光了。没买到的客人还很遗憾,都向老板预定明天来买。

    常乐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可比卖新鲜的豆角还赚钱呢。

    看见常乐开心的模样,眼睛里仿佛盛着星星,很是好看。余清泽心中微痒,握着竹笊篱的手紧了紧,咧开嘴也忍不住笑起来。

    常浩和常爷爷还没走,两人在街上溜了一圈又回来了,先前那一批人吃完走了,也就没什么人认识他们了,他们就回来帮忙了。

    余清泽没让他们忙小摊子的事,让常爷爷带着常浩去菜市场买萝卜,他之前看到有人在卖,酸豆角好卖的话,酸萝卜肯定更加好卖,便让他们有多少买多少。

    酸豆角酸萝卜这两样,过不久肯定就会被别人看出来怎么做的,得先赶在别人都知道做前,先赚它一笔!到时候价格降下来了,就不那么好赚了。

    看他们这么忙,常爷爷就一个人去买了,让常浩留下来帮忙。

    常浩小叭叭嘴甜,人也机灵,还不认生,有他帮忙,余清泽和常乐倒是真的轻松了很多。

    “客官,您再来碗绿豆汤吗?清凉解暑,只要一文钱一碗哟。”

    “不是送的吗?”

    “客官,前五十个顾客是送的,您这已经是第六十八位了呢。很便宜的,只要一文钱,保您一整天清清凉凉,来一碗吗?”

    “那来一碗吧。”

    “”

    有了小叭叭,绿豆汤都卖得多了许多。

    小吃摊在临近中午饭点时掀起了一阵热潮。

    这北大街上,本来就人来人往人流量大,除了行商,当地人也都爱到这边找吃食。

    人们一看这么多人围着个小吃摊,还是个新鲜吃食,吃过的人还都说好吃,便都忍不住来尝试一下。

    有住的近的,还干脆回家带着家人过来让他们也尝尝,更有甚者还有人迅速回家拿了碗来买了回家给家人吃。

    这大热天的,一旦有人尝过凉面凉皮的味道,人们就再不想去吃那热乎乎的汤面了。被炎热的夏天折磨了那么久的食欲,终于又看到了曙光!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北大街有家新吃食,叫‘余记一口鲜’的卖凉面凉皮的小吃摊,而且味道很好的传闻,短短半日便由北大街开始蔓延开来。

    这北大街上,卖吃食的铺子不少,光是面馆就有五六家,其中又以王记面馆和刘记面馆生意最好,两家也是多年的竞争对手。

    刘记面馆的老板叫刘良平,是个瘦高个;王记面馆的老板叫王安福,胖乎乎的,看起来很和善。

    此时,王老板正站在刘记面馆门口,抱着胳膊跟老对手一起看着斜对面生意火爆的凉面小吃摊。

    “你怎么看?”王老板下巴朝小吃摊抬了抬,说道。

    刘老板哼了一声,不屑道:“上不了台面,成不了气候,不足为虑。”

    王老板挑了挑眉,笑眯眯道:“人家一来可就把咱们的客人都抢走了。我那儿起码少了两成的客人。”

    刘老板斜他一眼,道:“怎么,王胖子,你怕了?”

    王老板点点头,道:“有点儿,我去看看去,你去不去?”

    刘老板冷哼一声,转身回面馆,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不屑。

    王老板看老对手不去,自己悠哉悠哉去小吃摊了。

    刘记面馆小二见王老板去了,又见自家老板抻着脖子在窗户那儿往那边看,便问道:“老板,要不要过去看看?听说卖的是什么凉面凉皮,味道挺好,咱好些老顾客都去吃了呢。”

    刘老板听到小二的话,顿时站直身子,皱眉挥手,道:“去去去,什么事都有你!”说着又往那边瞅了起来。

    小二闻言,转身,翻了个白眼瞥了下嘴,扯下自己肩上的布巾就要进店去。

    “诶诶诶,回来。”刘老板一下又将小二叫住。

    小二转回身,脸上迅速堆满笑容,谄媚道:“老板,啥事?您吩咐。”

    刘老板皱眉看了他一眼,不甘不愿地抬着下巴点了那边的凉面摊一下,道:“你去,买一碗回来。”

    小二问:“是买凉面还是凉皮?”

    刘老板暴躁道:“你脑子白长的!都买!快去!”

    “好好好,小的这就去。”小二陪着笑,又道:“老板,您看,那个面钱”

    刘老板摸出十文钱扔给小二,怒道:“快去!”

    小二排了会儿队才把凉面凉皮买回来。

    刘老板让小二将两只碗端进了面馆后面的一个休息间。随后他慢悠悠地坐下,看着碗里红红绿绿的,不屑道:“嗤!就这么个卖相,只有点黄瓜丝和豆角,一片肉都没有,居然还卖五文钱!那些人是没吃过面吗?”

    小二心里嘀嘀咕咕想着人家再不好吃也生意火爆,脸上却很慎重地取过筷子递给老板,附和道:“就是,他们也太没眼光了!”

    刘老板很满意小二的识趣,接过筷子,一脸不情愿施舍般地开始吃起来。

    开始,他还带着挑剔的意味嫌弃的表情,准备吃过一口再好好地‘评’一下。

    谁知一口吃下去,他没能说出话;再一口吃下去,他皱起了眉;眉头皱着皱着,就不知不觉地将一碗小份的凉面吃完了。

    “老板,如何?”小二在一边小心地问了一句。

    如何?还能如何!

    刘老板心情极其不好地推开面前的空碗,将另一碗凉皮拖了过来。

    凉皮这种东西,他还没见过,不过还没等他研究出来做法,一碗凉皮又不小心被他吃完了!

    意识到的时候,刘老板脸都黑了。

    心理的打击远远超过了生意被抢的不爽。

    偏偏这时候小二还极其没眼色地又问了一句:“老板,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你没事做了吗?还不出去做事!”

第27章() 
您的v章购买比例不够;请耐心等一会儿吧爷孙俩对视一眼;都在余清泽的眼神中看到了认真。

    常爷爷道:“你说。”

    余清泽很认真地跟两人说道:“我想借住在家里一段日子,我会按月支付房租,等我手头宽裕了;找到合适的地方,我再搬出去。”

    没想到余清泽说的是这事。

    常爷爷摆手道:“你住着就是;就一个床铺的事;什么房租不房租的,不用。”

    常乐也点头。

    余清泽自然是不肯白住的;他无奈道:“爷爷;乐哥儿,你们这样,我就不敢在家里住了。”

    常爷爷瞪眼;“什么敢不敢的,你不是教小乐和小浩写字了吗?不是还说要教小浩学功夫吗?就当束修了。说起来;还是我们占便宜了。”

    余清泽失笑;“要这么说起来;乐哥儿还救了我的命呢爷爷。”

    “那不是一码事,不能混一起说。”

    余清泽很坚持;常爷爷态度更强硬。

    双方来往了几个回合;无果。

    常乐看他们两人争来争去,抿着唇在一边笑。

    见说不过老人家;余清泽只能道:“爷爷;我是认真的;我不能白吃白住,希望您能理解。”

    常爷爷看了他好一会儿,随后叹口气,道:“罢了罢了,你爱给就给吧。”

    余清泽笑了,又道:“我不知道这边的租金,您看,一个月一两银子够不够?”

    爷孙俩都被他这大手笔给惊到了。

    常爷爷干巴巴道:“咱们家可没有客栈的条件。”

    余清泽道:“我可是把吃的也算进去了。”

    常爷爷摆手,“就地里那些东西啊,不值几个钱,大家都种,拉街上去卖,都卖不动喽。”

    余清泽当没听见,一锤定音,“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个月一两银子。我先交三个月的。”

    余清泽拿出布包,不知道三两碎银子是多少,干脆拿了三贯铜钱递给常爷爷,“爷爷,给您。”

    常爷爷无奈接过,然后随手递给常乐。

    余清泽看出来了,家里管钱的,是常乐。于是,他又跟常乐说道:“乐哥儿,这些银子能请你帮我保管吗?我也没地方放,过几天双抢结束了,我再拿回来,到时候我想去城里做些小生意。”

    常乐有些为难,这么多银子,万一丢了

    常乐看向常爷爷,常爷爷点了下头,道:“帮他收着吧。”

    常乐这才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进了房间。

    常爷爷看着余清泽,问道:“你想到城里做生意?”

    余清泽点头:“我想弄些小吃食去卖。总得找个营生。”

    常爷爷皱眉道:“你的户籍证明不是丢了吗?去城里做生意需要用的。”

    余清泽‘啊’一声,道:“我都忘了这件事了。爷爷,如果要把户籍落到这里,需要怎么弄?”

    常爷爷皱眉想了会儿,道:“衙门里好像有个专门的部门管这块儿的。你可以问问村长,他应该知道。”

    “好的,我问问。”

    “你想入籍到我们这里?牛头村?”

    “是,这里很好,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入到这里。”

    “有眼光!当年我们村的十几户也是看这里很好,便在这里定下了。一晃,就十几年过去喽。”常爷爷想起往事,忍不住有些感慨。

    余清泽好奇问道:“听说你们是战乱时迁过来的?”

    常爷爷点头,吧嗒一口旱烟,眼神有些悠远,“我们本来在清河北岸的青州,那边被战乱破坏得非常严重,大家都过不下去了,听说南方战乱没这么严重,才想方设法一起渡河来到了这边。”

    大盛朝是结束了前朝的战乱才建国的,刚建国十五年,这事儿余清泽听说过。

    “是啊,战乱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具体的余清泽没经历过,他只能感慨了一下。

    常爷爷吐出一口眼圈,又叹口气,很心疼地说道:“小乐的伤就是那时候弄的,唉”

    余清泽很想问下具体怎么回事,不过看到常乐出来了,他便及时住了口,然后回房间拿出换洗的衣服,对常乐说道:“乐哥儿,麻烦你给我提一下水了。”

    常乐笑着点头。

    第二天早上,余清泽看到常乐摘回来一大粪箕的豆角,吃早饭的时候就问他。

    常乐有些发愁地表示,地里长得太多,最近又没空出去卖,就摘回来晒,不然全都老了。

    余清泽又问了下他们这里豆角大都是怎么个吃法,得知一般就煮着吃,然后吃不完又卖不掉,就晒成干豆角。

    粪箕里的豆角都很鲜嫩,余清泽想了想,问道:“乐哥儿,家里还有空坛子吗?有沿的那种。”

    常乐点头,好奇得看着他,问他要做什么。

    余清泽说道:“腌酸豆角。”

    “酸豆角?”常浩好奇地问,“好吃吗?”

    余清泽点头,道:“很开胃的,很适合夏天和冬天吃。”

    “比干豆角好吃吗?”干豆角冬天的时候经常吃,常浩有些小嫌弃。

    余清泽笑道:“不一样的味道,我腌一些你们试试,如果觉得好吃,咱们还可以腌一缸放到冬天吃。”

    听到好吃,常浩就开心了,举双手赞成:“腌!”

    余大哥说好吃,肯定就是超级好吃!他现在对余清泽有种盲目的崇拜,特别是在吃的方面。

    于是等吃过早饭常乐他们爷孙三人去插田了,余清泽就在家里做酸豆角。

    坛子洗净放着自然晾干,又选出鲜嫩的豆角摘掉头尾,洗干净晾干水,烧一小锅开水放凉。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直接倒入小半坛凉开水到坛子里,豆角放入,全部没入水中,加入量稍多的盐,就完成了。

    余清泽想了想,又放了几个青椒进去。其实如果有萝卜,酸萝卜也好吃,不过现在是夏天,乐哥儿他们没有种夏萝卜,倒是还可以摘些苦瓜回来浸着。

    最后盖上盖子,将坛子边沿倒上水防止进入空气,放在阴凉的地方,过个两三天就可以吃了。

    既然已经做了酸豆角,余清泽又将那几条黄瓜做了个简易版的酱黄瓜。

    中午常爷爷说把昨天村长送来的那条鱼煮了,余清泽想起在这里吃的第一顿饭,那鱼的滋味

    “让他们享受一下真正的鱼的美味。”余清泽自言自语了一句。

    家里没有生姜,能去腥的只有米酒,放点醋也能去腥,不过还不够。余清泽正发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