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人,正是一年多前,青州饭馆事件的受害者,那个死去的小孩的阿么和那个跳河的老板的夫郎。
两个夫郎将去年的事情一一说给蔡大人他们听了,随后,蔡大人将两人带回了蔡府安置。
第139章()
案件审完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傍晚了;冬天天暗得快;刚到酉时;天色就已经见黑了。
现在码头的船只也停运了;五里坡过来作证的村民们这会儿也回不去了,余清泽便特意请了曹远和他们村里的人到饭馆去吃饭。
曹远是已经尝过余清泽的手艺的,便欣然同意了。
其他的村民本来对这边就陌生;也就只能跟着曹远曹明两兄弟;见他答应了,也便跟着他们一起;到时候吃了饭;再到县衙安排的客栈住就行。
因为下午升堂,饭馆下午便没有开门,大家都到县衙去看审理案件了。退堂后,家在城里的伙计都回家了,牛头村的伙计都回了店里。
守店的小树见到他们回来;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便猜是成功了;他兴奋地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快给我说说。”
大松说道:“你是没看到,可精彩了。你进来,我跟你说啊”大松拉着小树进了厨房,一边洗菜一边巴拉巴拉地便将过程给小树说了一遍。
小树听得哈哈哈拍腿大笑;道:“活该!这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人啊;这叫什么;狗咬狗,一嘴毛,哈哈哈!”
“可不是!你指认我,我指认你,什么一家人,真正的一家人才不是这样的。”
“幸好他们是这样的啊,不然这事情哪里能这么快就出结果。”
“那倒是。”
其他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余清泽在大厅里安排好了曹远他们,进到厨房,看见乐哥儿挽着袖子准备开始炒菜,便过去接过他手里的锅铲,问道:“累不累?你今天没怎么休息,要不要现在去休息一下?待会吃饭我叫你。”
因为去看审案,乐哥儿今天针灸回来只休息了一会儿。
乐哥儿摇摇头,比划道:没事,已经缓过去了,待会蔡大人他们还要过来,我们得快点了。
“真不累?”余清泽又确认了一遍。
乐哥儿点头,又从他手里拿过锅铲,比划道:别拿我锅铲,去拿你自己的。
见状,余清泽便洗了手去炒起菜来。
退堂后,蔡管家就已经跟他说了,晚上蔡大人会带两位主事大人过来吃饭,应该还会有县衙几位大人作陪,另外,蔡大人还说了,要他作陪让他先不要吃饭。
这会儿趁着蔡大人他们还没来,他们可以先把五里坡村民的菜和他们自己的饭菜都做出来。
“余老板,你看看,这水量够不够?”洗完的一个叔么端着药罐进来让余清泽看看。
余清泽看了眼点头道:“可以,麻烦叔么了。”
那叔么笑道:“麻烦啥,这么点儿事。”说着,她端着药罐到后院去熬药了。
“大哥,外面有客人见咱们开了门,问咱们这会儿开不开店?”家宝进来问道。
余清泽扭头答道:“今天不开了。”
“哦。”家宝应声出去跟客人说去了。
伙计们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余清泽、乐哥儿和家宝一起炒菜,很快便将曹远他们那一桌的菜给做了出来,又将他们自己晚饭要吃的菜给做了。
曹远他哥和其他村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一时除了说‘好吃’之外,也想不出其他词来形容了,都只闷着头吃。
曹明倒是跟曹远感慨了一下,他道:“余老板这手艺,我们真是这辈子都赶不上了。难怪贾孝仁要这么对付余老板,都在一条街上,有这种味道,他那儿的生意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曹远点头,道:“是啊,余老板这手艺,无论到哪里都不怕没生意。”
余清泽他们刚吃完饭,蔡大人处理完了后续事情就带着两位主事大人和洛大人他们过来了。
余清泽亲自带着他们上了楼,引到了准备好的雅间。
点好菜后,蔡大人对两位主事大人介绍余清泽道:“黄大人、李大人,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们说过的余清泽,那脚踩打谷机和风谷车也就是他想出来的。”
两位大人看着余清泽都有些惊讶,这不就是今天公堂上的原告嘛。
“阿泽,这位是户部主事黄大人,这位是工部主事李大人,他们俩是奉命过来了解一下新农具的。”蔡大人又跟余清泽介绍了一下。
“余清泽见过黄大人、李大人。”余清泽拱手弯腰行了个礼。
黄大人笑道:“本以为能想出那等农具的,应该是务农经验丰富的村民,想不到竟是余老板。”
余清泽笑了一下,心道我可想不出这些农具,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不过这显然不能说,他便找了个借口答道:“余某也是因为看着大家收割很辛苦,灵机一动才想到的。”
“余老板大才啊!”李大人称赞了一句,然后道:“若余老板有时间,李某想跟余老板请教一下那个脚踩打谷机的原理。”
这个话题说起来就久了,蔡大人赶紧道:“李大人,这会儿不着急,先让他去炒菜,我今天带你们来这里主要是尝尝他的厨艺的。等明天,我们去牛头村,你看到实物了,再请教不迟。”
李大人闻言,点头道:“这样,那行。”
蔡大人便问余清泽:“明天你有没有时间跟我们一起回村里看看?”
蔡大人的邀请,余清泽自然是不会推迟的,他点头答道:“可以。”
“饭馆这边要不要紧?”蔡大人问道。
“一天没事,我会安排好的。”
“那行,那明天一早我们来接你。”
余清泽下去厨房,跟家宝他们说了下明天自己要陪大人们回村里,因为乐哥儿要去针灸中午太累做不了菜,家宝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就让饭馆明天歇业一天,让家宝带着小树大松他们明天专门卖腊味,不开店。
炒了一桌好菜,余清泽便上去陪大人们吃饭。
两位大人自是对余清泽的厨艺又大加赞赏了一翻,直言从没吃过这等美味,一下对余清泽的观感就更好了。
不仅想出了那么棒的农具,做菜的手艺还这么好!
席间,黄大人看着洛明达,感慨道:“这半年不见,感觉洛大人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李大人也点头,道:“是,变化挺大。”
洛明达笑着问道:“哪里有什么变化?还不是一样,也就半年,能变到哪里去?”
黄大人摇头,道:“洛大人此言差矣,半年时间,有时候真能改变一个人,单看他经历了什么了。”
洛明达笑笑。
李大人就说道:“今日洛大人在公堂上一步一步引着几个犯人和证人说出事实真相,可谓才思敏捷,出类拔萃。”
这要放半年前,黄大人和李大人可是完全想象不到京城里有名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洛明达还能有这样的一面的。
闻言,蔡大人也点头称赞了一句,道:“今日这案子审得不错。”
洛明达听了几位大人的表扬,顿时高兴起来,他道:“唉,几位大人是不知道,这政务里面啊,我就最喜欢审案子,就这个最有趣,其他的政务都烦得很,幸好有县丞他们在。”
县丞和主簿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这洛大人也是怪,其他县令都不喜欢审案子,就他看到一堆政务文书就打瞌睡,一听到门外的鼓被敲响了,立即精神了。
这县衙里的案子,大的有关人命的案子不多,但许多一些百姓鸡毛蒜皮的扯皮事情,这洛大人居然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审得有模有样。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桐山城这半年来的案子倒是都没有积压下来的,反而还处理了一些以前的旧案。
蔡大人听了就笑道:“既然你对这方面有兴趣,那往年积压的案子,有时间你就一一处理了罢。”
洛大人闻言就瞪眼了,道:“蔡大人,不带您这么压榨下属的,我也就说了那么一说,您别当真啊。”
蔡大人笑起来,说道:“我还真是当真了。这样吧,离过年还有一个来月,你就再,处理三个旧案吧,等过年我来检查。”
洛明达:
众人笑。
两位主事大人吃得心满意足,各位陪客也是酒足饭饱。
离去前,蔡大人又特别提醒了余清泽一句:“我今天听了审案,那贾府的人霸道惯了,怕是不会善罢甘休,既然养了那么多人,你们这段时间内还须小心些,谨慎点。”
余清泽闻言,郑重点头说道:“多谢大人提醒。”
蔡大人道:“需要我调几个人给你吗?”
余清泽想了想,蔡府是有护院的,蔡大人身边也有护卫,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当然好,就是:“会不会影响到您和府上?”
蔡大人小声跟他道:“这个没什么,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以后,贾府没那个能力再找你麻烦。”
余清泽挑眉,蔡大人这话有深意啊
他便道:“好,那就麻烦大人调几个人给我。”
当晚,蔡大人回去后,便点了四个人让他们去找余清泽。
余清泽将四人分开,两个看小吃店,两个看饭馆,只要晚上他们睡觉后看着就可以。如此,他们和畅哥儿他们晚上便能安心睡觉,白天也有精神干活了。
因为多了两个护卫,晚上乐哥儿泡澡的时候,余清泽和乐哥儿便注意了些,出入都注意关好房门。也幸好这段时间他们不能同房,不然有两个陌生人在饭馆里,还真有点儿不方便。
第二天,余清泽陪着蔡大人他们回村里去看农具和作物了,乐哥儿也跟畅哥儿去了薛府治疗。
等他们走了没多久,大河拖着两个大木桶和一大包的东西回来了。
第140章()
“大河;你回来了?你们这次怎么去了这么久?”小树在门口卖腊味;看到大河拖着板车回来;过去帮他推了一下。
大河擦了下头上的细汗;将板车拖到门口;跟小树说道:“说来话长。小树,你先帮我把那两木桶给弄下来,我这不好放下来。”
这板车上放着两个大水桶;里面装了七八分的水;他拖得小心翼翼地,避免水溅出来弄到后面的麻袋上;这从码头到聚福楼;路程并不太远,但他却在这大冬天的出了一身薄汗。
“好。”小树说着就想上手去抱,却发现太重自己抱不动,他看了一下,皱眉道:“这是什么啊;贝壳吗?好重!”
他赶紧又叫了大松过来帮他一起抬了下来。
“叫九孔螺,应该是挺好的东西;等余大哥回来让他看看,反正在那边卖得还挺贵的。”大河等他们将板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这才放下板车把手,抱起那个大麻袋进了店里。
“诶;小树;这个大麻袋不能见水;哪个是储物间的门?开一下。”大河走到后面,有两个房间,他不知道该进哪个?
他上次离开时,聚福楼还没开,他这还是第一次来。刚才他到了小吃店,里面认识的村民告诉他,余清泽和乐哥儿现在都住饭馆里,他打听了地址后,这才到了这边。
小树和大松在抬着一个大木桶进来,说道:“就靠近大厅的这间,门没锁,你进去就是。另一间是余老板和乐哥儿的房间。”
“哦。”大河看了一下,然后走到储物间门口,伸手推开们进去了。
“哎,大河,这木桶要放哪里?厨房还是后院?还是也要放储物间?”小树问道。
大河放下麻袋,出来,说道:“先放厨房吧,外面太冷了。余大哥和乐哥儿不在店里吗?怎么没客人?”
小树和大松将木桶抬进去,然后答道:“余老板带着蔡大人和两个京城来的大人回村里去了,应该下午会回来。乐哥儿去薛大夫家治病了,待会午时前会回来。”
“乐哥儿病了?”听闻乐哥儿去治病,大河皱眉问道。
小树出来,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小声解释道:“不是,他没病,那个什么,乐哥儿的孕痣不是颜色很浅吗?有个京城回来的大夫,说是专门治这个的,可以给乐哥儿调理身体,如果治好了,乐哥儿就能像其他的哥儿一样,生孩子了。”
“原来是这样。”大河听了眉头松开,放了心,道:“这是好事。”
他们成亲也许久了,也该考虑这个了。
大河看着眼前这两层的饭馆,装修得很漂亮,外面的腊味卖得也很好,他问小树道:“饭馆生意好吗?”
小树答道:“好得不得了,每天午时不到就有客人来占位置了,二楼的雅间,都要提前好几天才能预定得上呢。咱们每天都很忙的。不过前几天出了点事,这几天没怎么开门。”
“出啥事了?”大河问道。
小树便将香满楼的事情给大河说了一遍。大河听完有些惊讶,还有人给饭馆下药,实在是太坏了!
两人边说边将外面的另一个大木桶搬进厨房,这个木桶被一个盖子盖住了,只留了两个气孔,不时还能听到里面哗啦啦的水声。
“这里面是什么啊?怎么还盖住了?”小树问道。
“嘿嘿,一种你没见过的鱼。”大河笑道。
小树就好奇了,想掀开盖子看看,被大河按住了,说道:“会爬出来,等余大哥回来再看。小树,我还要去下码头,那里还有一桶死掉的,我去拖回来,等余大哥回来让他看看还能不能吃?”
“要我去帮忙吗?”小树问道。
“不用,就一桶。”
等到大河再回来时,乐哥儿他们刚好也回来了。
乐哥儿见到大河很开心,跟他聊了好一会儿,后来实在精神不济,这才去休息了。
家宝自觉接过哥夫的药包,给他去煲药了。大哥不在,他就要替大哥照顾好哥夫。
半下午时,余清泽他们回来了。
一行人两辆马车,洛大人和县丞也是一起去了的。晚饭自然也是在聚福楼吃。
余清泽下车看到大河回来,就双眼一亮,“大河?你回来了。”
大河摸着后脑勺,叫了一声:“余大哥。”
余清泽让家宝将几位大人请到雅间去坐,然后跟大河边往屋里走边问大河:“这次怎么去这么久?”从七月中旬出去,现在都十一月下旬了。
大河解释道:“嗐,这次可折腾了。我们本来去了北方,卸货后,我刚想去找有什么没见过的作物,我们船老板就接到了个紧急的订单,有一家船运的船忽然漏水了,那边的货就紧急让给了我们。我们就立马又装货,去了南边。”
“在南边那城呆了几天,那个地方靠海,作物并不多,不过海里的鱼特别多,可是老板接到的单子又是不回来直接到北方去的,我看咱们桐山好像卖鱼干的也不多,便直接在那边买了许多的鱼干,你看看,就是这一袋了。”
海产干货?
闻言,余清泽立马来了精神,将那个麻袋搬出院子里,打开看了起来。
最上面是两捆鱼干,晒得挺干,余清泽闻了下,又掰了一点尝了下,只有海鱼特有的咸腥味,没有霉味或者臭味,很是不错。
随后,里面是几个布袋子。余清泽全部拿了出来,一一打开看了,随即便惊喜了。
银鱼小鱼干、鱿鱼干、干贝,最后一个小袋子里,竟然是干鲍鱼。
“这也是在南边买的?”余清泽指着那一小袋干鲍鱼,问道。
大河看了一眼,道:“哦,这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