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渣夫重生了-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被杀的永安侯是杀鸡儆猴的例子,南黎人提起永安侯就色变,导致关于前朝的事很快在南黎消失,所以年大人这一辈之后的人对南黎的事情知道的极少。

    谢氏的亲祖父是前黎朝永安侯卫彦君,曾是掌着实权的苏南总督,苏南之地至今还能在整个南黎乱七八糟的情况下保持着繁盛的假象,全靠着当年卫彦君在任期间打出的底子,可见其才能。

    然而,黎朝末年官场浑浊不堪,末帝喜欢启用那些会拍马屁但完全不懂实干却又非常喜欢指手画脚的人,总而言之,上行下效,这些臣下除了拍马屁之外,其他方面和末帝行事作风十分类似。

    六十年前,苏南遭遇洪灾,按理此处属于现在的南黎先皇,当初还是前黎朝苏王的封地,应该由苏王来处理。但末帝听了一个宠幸的下臣说有好法子可以治理洪灾安置百姓,做法新颖,末帝觉得非常之妙,便直接将那下臣封为巡抚,为最喜爱的儿子来治理灾患。

    可实际上那下臣不过是个纸上谈兵之辈,哪里懂得治理灾患,偏他权利最大,想当然的安排下去,比如既然水退不下去,何必费大力气排水呢,直接把淹没的地方做成稻田不就好了?既能省力,又能提高粮食产量;再比如,苏南这么多美景吸引人,这隔几年就会见到的大水也是一大特色,可以专门搭出一处坚固的堤岸供文人骚客观景赏玩,当然要收费用,这样一来,每次发水还能挣些银子,不用朝廷拨款总之,种种异想天开的法子。

    卫彦君几次的据理力争和阻止,偏对方权利最大,争执不下的时候,就会换来呵斥和藐视圣上的罪名,因为这些法子圣上看过也觉得好

    这种乱七八糟的做法自然是不可能的,当洪水停留太久开始滋养出各种毒物引发大规模疫病;在洪水中强行建筑堤坝的百姓死伤过半后,那所谓的巡抚也知道自己闯了祸,然后把剩下的烂摊子甩给卫彦君自己跑回了京城。

    也不知道他怎么跟末帝说的,之后末帝竟然把现在的北黎先皇,当初的黎朝太子派来治理苏王的封地

    卫彦君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太子,从一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顺从和敬佩,因为传言中太子爱做实事的事情并非虚假,然后在太子和苏王夺嫡的时候站了太子,而且作为实干派的人物,为太子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后来太子勉力夺位成功,苏王溃逃,身在苏南的卫彦君还没来得及回到京城,就被苏王手下的龙江知府扣住了一家老小,待苏王逃回苏南后,卫家被以儆效尤第一个血洗

    那时谢氏的父亲卫高轩还不到十岁,被卫彦君的挚友:一位当时的护军谢参领利用职务之便用路边快要病死的乞儿换出逃过一劫,好歹给卫家留下了一点血脉。

    卫家被处决的时候,卫高轩便站在人群中死死的看着一家人被刽子手砍掉头颅,血流成河。

    不过南黎先皇核实侯府人口的时候,还是发现少了人,开始全国戒/严,通缉寻找卫家逃出的人丁。

    年正宏为官多年,已经从寥寥数语中听出了其间的惊心动魄,“既然卫高轩被乞儿替出,人头上应该是对的,所以,卫家还有其他人逃出?”

    “是的,”邵元松道,“有个游学在外的庶子逃过一劫。那时北黎先皇听到消息后,要求尽全力搜救卫家后人。”可惜,被救回去的是个贪生怕死,仗着祖宗余荫作威作福的蠢货。

    因为南黎的通缉,卫高轩也再一次陷入危机之中,正好他大病一场瘦脱了形,那位救他出来的护军参领忍痛在他脸上划了一刀,毁去容貌,做了在路边捡回的义子,化名谢长安。

    护军参领孤儿出身,经常会怜惜路边无家可归的乞儿,也没人怀疑,倒也帮助卫高轩险险避开了危机。

    之后,卫高轩便没再想着逃走,而是坚持留下,要为家族报仇。

    卫家被毁,他没有可用之人,也不想连累恩人,便准备用别的法子报复南黎皇室。

    因为南黎杀了很多人,朝廷十分缺人手,他虽容貌有瑕疵,但因为武功高强,也破例跟随谢参领做了南黎的太子侍卫,开始了自己的细作生涯。

    北黎皇帝辗转收到他的书信,才知道永安侯府还有嫡系活着,一直劝说卫高轩回到北黎,永安侯的仇,北黎一定会报。

    奈何卫高轩心意决绝,为了尽快报仇,同时尽快统一分裂的南北黎朝,完成父亲当年国泰民安的愿望,执意留在了南黎。

    由于前苏王,南黎先皇姬开济的釜底抽薪,导致北黎十几年都没有恢复元气,最后北黎先皇就把目标定在了南黎太子上位之后,朝局动荡的时期。

    然而,他们没有等到太子继位,反而等到了如今的南黎皇上,当时的浩王,造反逼宫。

    每次皇位的更替都是血流成河,而这一次,作为太子侍卫的谢参领一家也没能逃得过。

    化名谢长安的卫高轩预感不妙,提早写了休书把娇妻幼女送走。

    那时卫高轩不知道卫家还有后人,自然要肩负起传宗接代的任务,所以在二十岁时娶了妻,对方就是年家姑娘,年正宏的姑母年巧巧,那时的年家还只是刚刚起步的耕读之家,卫高轩虽然称得上年轻有为,但容貌被毁,只能娶到这样的姑娘。

    卫高轩娶亲主要是为了延续香火,不过教养使然,娶妻之后也对妻子爱护尊重,可他更多的心力都放在为家族报仇、统一黎朝的事情上,和年巧巧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以至于成婚五六年,只得了谢宁宁一个姑娘。

    然后在谢氏五岁,年巧巧再度怀孕之时,写了休书,将妻子休弃回家,把女儿也赶出了门外。

    年大人已经惊住了:谢氏不仅是本朝“叛党”遗孤,还是北黎“逆贼”的后人,这种身份若被人知道了,不仅是谢氏要丢掉性命,整个年家怕都要不保。

    怪不得老太君宁愿叫谢氏为奴为婢,那么卑微的活着

    年大人把目光转向李嬷嬷,到这里为止,是邵元松知道的事情,那么往后发生的事情,就是李嬷嬷最清楚了,老太君那些奇怪的举动,就要在她这里寻找答案了。

身世(下)() 
年巧巧和卫高轩生有谢氏的事情北黎先皇是知道的;至于年巧巧有孕也隐约有猜测;卫高轩被现实磨砺的再冰冷坚硬的心;也为妻儿留了一块柔软的地方;那时写回北黎的信中自然也带出来了;所以北黎先皇猜测卫高轩可能又要有孩子了。

    所以;卫高轩出事后;北黎皇上一直派人寻找搜救两个孩子,邵元松在获得将军之位,征战南黎时也同样被细细嘱咐过。

    “谢姨娘应该还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吧?”邵元松问李嬷嬷。

    李嬷嬷听到这里;忽然泪流满面,“小姐并没有把孩子生下来”

    “小姐带着小小姐回来的十分突然,姑爷想是怕小姐不走;并没有告诉小姐可能要出事;所以当时非常绝情,可小姐始终不相信姑爷是真心休弃她的;老太君也十分疑惑;姑爷对小姐一向敬重;为人厚道;绝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然后没两天就传出了谢家满门抄斩的消息”

    “那天小姐枯坐一天;然后带着小小姐来找老太君,”李嬷嬷回想起那一天,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依然满心悲痛;“小姐说,即使被休弃,怕皇帝也不会放过她们母女,到时候还会牵连年家,她不怕死,因为有夫君陪着,但她舍不得小小姐跟着她走,所以求老太君收留,让她隐姓埋名也好、为奴为婢也好,只要能活着就行。然后,然后”李嬷嬷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但众人都知道之后的结果:年姑母自杀了,剩下了还懵懵懂懂的谢氏。

    李嬷嬷擦了擦眼睛,缓了下情绪继续道,“对外是说母女俩都得急病去了,后来官府果然来了人,看到了怀着身孕的小姐尸体,老太君说小小姐也夭折了,因为年纪还小,不能入殓,当日便火化了,官差也看到了小姐灵堂中的骨灰罐子,警告了年家几句,就走了。”

    “年家第一次经历那样的阵仗,那段时间都风声鹤唳,不少下人都害怕,毕竟参与到朝廷党争,一个不小心就要丢掉性命,老太君仁慈,就把几乎所有的下人都遣散了。”

    这件事情年正宏有印象,他当时觉得完全没必要,朝廷既然已经警告过,并没有动年家,那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事。

    但如今他知道了祖母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谢氏名正言顺的出现在她身边,毕竟下人们大部分都认识身为外孙的谢氏。

    “后来老太君也大病一场,然后就在去大觉寺的路上“捡”回了一个和小小姐年纪相仿的小姑娘”

    “那时小小姐虽然已经记事,但小姐去世时让她受了不小的刺激,那段时间懵懵懂懂,犹如两三岁的幼儿般无忧无虑,”李嬷嬷想起本来应该千娇万宠的姑娘,成为了任人摆布的奴婢,心情也犹如刀割,“那段时间老太君夜夜以泪洗面,最后还是不舍得把她送走,决定就让小小姐把自己当做被捡来的乞儿,能做老太君的奴婢已经是莫大的荣幸。”毕竟没有心理落差,反而能活的更轻松吧。

    众人都有些沉默,老太君对待谢氏可谓用心良苦。

    “所以老太君一开始只是想让她做个开开心心的奴婢,一直在自己身边伺候,等到了年纪为她择一门好亲事嫁出去,众人看在老太君的面子上,自然也会给她体面。”大家的丫鬟确实也跟小姐们差不多了,年若开口问道,“后来是什么缘由,让老太君忽然对她那么苛刻?”

    “是有缘由。”李嬷嬷又流出泪来,深处袖子擦了擦道,“本来老太君以为这样也能让小小姐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可是随着年龄渐长,小姐的容貌越来越像卫夫人。”

    “卫夫人出身龙江孔大世家,是当时整个黎朝都有名的美人,嫁给卫侯爷后也经常露面做事,尤其赈灾的时候,也会率领整个龙江的女眷们出力,甚至直接出面安抚过百姓,所以龙江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小民,认识她的人不计其数。”

    无奈,老太君只能把谢氏几乎囚禁一般的藏了起来。

    “这就是我不能娶她做妻的缘由么?”年正宏也红了眼眶。

    “是,若是做了您的妻子,肯定要出面打点庶务,老太君怕还有认识卫夫人的人,让看出端倪。”李嬷嬷道,“所以只能让她做妾。”

    “当初周家来提亲,老太君很开心,一是觉得周家势大,也许在关键时刻能护住年府,二来觉得是大家族出来的姑娘,定然不会小家子气的苛待妾室,不曾想周氏不仅心胸狭窄,还心狠手辣。”

    是的,自从谢氏长大,老太君就没有想过把她嫁出去,风险太大了,所以跟了年正宏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唯一错估的,就是周氏的心性手段。

    那时的周家对于年家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自然不可能打听到姑娘的真实性情,所以到娶过门后,老太君才发现周氏并没有大家小姐的做派,可惜为时已晚,为了保住谢氏的性命,老太君反而不好多插手,否则引起周氏的反弹,直接让周家出面风险更大,因为涉及到外孙女的性命,老太君无比谨慎。

    老太君能做的,就是把李嬷嬷派过去,对谢氏进行严厉管教,让周氏挑不出一丁点的错处来

    谢氏的一生在今天展露在众人面前,老太君的反复无常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也许老太君的做法是成功的,谢氏这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是个捡回来的孤儿,能够不愁吃穿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从来未曾抱怨过。

    其实邵元松觉得,谢氏可能忘记了当时的事情,但潜意识中一定知道老太君和李嬷嬷是真心对她好的,否则不可能对老太君那么依赖,对李嬷嬷的严厉管教也毫无怨言。

    邵元松安慰的拍了拍暗自抹泪的年若,对年正宏道,“太太明显已经起了疑心,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即便是捕风捉影,或者凭空捏造她都会做,而谢姨娘的身世根本经不起推敲,那玉佩,老些的人恐怕都知道,我想,我们需要早作打算。”

    “我们能如何呢?”年正宏抹了把脸,“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前往北黎,可是为了防止南黎人去往北黎,边境关卡极严,一旦被抓住就满门抄斩,我们都过不去。”

    整个南黎在京都和苏南之外都已经是千疮百孔,而北黎已经恢复生机,除了物资匮乏一些,百姓们大多安居乐业,所以有听到消息的人想过去北黎生活。

    可是南黎皇室对于北黎敏感异常,竟然在发现苗头后,杀了那些去到北黎人的家人,幼儿都没放过,如此重典,几次杀鸡儆猴之后,轻易再也没有人敢往北黎去,毕竟谁也不想赌上全家的性命。

    “若岳父信得过,此事交给小婿来办。”邵元松道,“毕竟此事若被发现,邵家首当其冲。”

    年正宏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年若已经想到了,“英王不是在商会那边筹到不少银子么?”

    是啊,若谢氏身份暴露,就算把年家满门抄斩能如何呢?但邵家不同,抄查邵家,获得的财富会成为夺嫡的关键,毕竟养军队、养细作、拉拢朝臣哪个不需要银子呢?

    年正宏看向年若的目光有些担忧,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样的事情呢?邵元松就是再喜爱年若,也不可能以一介商户的地位对上皇室,把整个邵家葬送,只要和年若和离,邵家的危机便可以暂时解除,至少不会落到抄家灭族的地步。

    年若意识到父亲的担心,不由一怔,她竟从未想过邵元松会跟她和离。

    邵元松看到年若的表情,心底升起一股愉悦,他的努力不曾白费,年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下意识的信任他了。

    “岳父不必担心,”邵元松道,“即使没有这次的借口,邵家也迟早是皇室的盘中餐,小婿早有打算。”

    年正宏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个女婿并不简单,谢氏的家世背景涉及前朝,世家大族都不一定清楚,他却如数家珍。年正宏叹了口气,忽然觉得自己这窝囊的一辈子,一事无成。

    从年府出来,年若能感觉到邵元松的心情非常好,不由皱眉道,“一个不小心就是抄家灭族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有啊!”邵元松扶着年若上了马车,笑嘻嘻的道,“你可以留在我身边了呀!”

    经此一事,不管有没有爱意,以年若的性子,一定不会主动再提离开的事情。

    年若一愣,她一直知道,这大半年来,他从来都把她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却没想到,他会把她看得重于整个邵家,心底日渐完善的壁垒,猝不及防的崩塌一角。

    年若皱起眉头。

    不,他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后路,即使没有她,邵家也迟早会面临抄家灭族的危机

    可是跟她和离,能让他的危机解除大半,顺便拖延时间,以他现在的能力,即使保不住全部家底,但至少能保住大半

    他已经在处理龙江城的产业,就像他说的,他已经开始在做准备了,所以和离不和离,对他影响不大

    邵元松不知道年若正辛苦的重建心理防线,坐好后就将人揽进怀中,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道,“这几天日夜守灵,累坏了吧,先睡一会儿,到了叫你。”

    靠在宽阔的胸膛上,听着耳边稳稳的心跳声,年若心中建设防线的动作不由停滞,他没说的时候还不觉得,他一说忽然就觉得好累,罢了,先睡一会儿再说吧

英王计划() 
连续几日的劳累确实让年若累坏了;心神放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