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只小猪大都是白色的,还有一只背上有一块大人巴掌大的灰斑,一只是脖子上有两块灰斑。母猪是白色,下面猪圈里有两头猪是黑色的。
又看了另外的两个猪圈,最后,郑氏挑了五只小猪羔,三只白皮猪,两只带灰斑的。
王大锤就跳进猪圈把五只小猪羔都抓了出来。上称称了称,一共是一百零二斤。每斤是五十五文钱,价银一共是五千六百一十文钱。
罗冉就掏了五两银子又数了六百一十文钱给她。
郑氏买的不少,还是直接付现银,一次抓五头小猪羔子的人家不多见,更不用说钱付的这么痛快的了。
王大锤媳妇高兴的接过钱,王大锤还用了自家的车帮着将小猪羔送回了家。
家里的猪圈是新建的,就在菜园子边上,挨着墙。距离前院后院的房子都有一些距离。
猪圈一边的墙是院墙,这边都是用剩下的碎砖垒成的,猪圈地面上还铺了一层砖头。又拉了一车的土回来,厚厚的撒在猪圈里,形成松软的地面,猪最喜欢在这样的地上打滚。
在猪圈一个墙角,地势较高,上面再搭一个简易的棚子,留着给猪休息并且避雨的地方。。
第150章功名()
第15章功名
猪仔就有魏氏来照顾了,猪食主要喂的就是麦糠稻糠秸秆等等。&;&;还有剩饭菜泔水等。
果树林里的几百只鸡鸭鹅,过年的时候没有少卖钱。不过罗冉今年没有打算扩大规模,还是几百只。
今年又多了一个十几亩地的鱼塘,除了原来那个鱼塘里留下来的鱼苗虾苗蟹苗,已经和外面预定了足量的鱼苗虾苗蟹苗。
现在的三个大鱼塘荷塘面积已经不以后再赚的钱都用来买庄子种田,毕竟种田为本。
这边忙活着,文宣也去参加县试了。县试的地点就在县城,因为其管辖的地方紧挨着府城,所以县城就在府城边上。
罗文宣都不用提前出,直接当天早上天还没有来亮,郑氏就起来做早饭,罗有礼起来收拾马车。吃晚饭,一家人就送了罗文宣进考场。
考场来参加考试的人很多,有像文宣一样的十来岁的,也有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考场附近车马都不许靠近,都是直接停在远处,考生提着考篮过去。
县试是由知县主持,出题人也是知县。在科举考试中,这是第一关。县试过后还会有四月左右的府试,府试通过之后便是童生。
童生也可以参加五六月的院试,当时通过之后便是秀才。现在罗文名就是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称为了一名秀才。
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秀才美每年的中岁考优等的,每月都有廪米拿。而做了秀才。可以一边继续念书一边教授学生,赚取束脩。非常若是被大户人家请去,不仅有束脩,连吃穿住也会包下来。俭省些,养活一家人都不成问题。
几天后,县试终于考完。文宣却是没有松一口气,立马投入到府试的考试准备中。
考试成绩出来,罗文宣果然是中了,三十多名,总共录取了一百多名,算是中上。
罗冉家也没有怎么声张,只是自家人小小庆祝了一番。罗文宣又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奋战。再次带着全家进的希望进了府试考场。
果不其然,府试也中了。罗文名已经取得童生的头衔了,这才算是迈进了人的行列。
当然只有取得了秀才功名,才能被人称为老爷。
院试又比县试府试难得多,所以当时罗文名也是考了两次才过。这次府试过后,罗文名就去了府城,直接住在了莫先生的家里,这一段时间就有莫先生教导。
别看莫先生现在清闲在家,当年也是中了进士,得了一甲,是京城有名的才子。并且做了十几年的官,要罗文宣的,当然轻而易举。不过这些罗冉家都不是很清楚,反正只知道莫先生有功名教书很好就是了。
当然在罗冉每天都往府城送好吃的之后,莫先生恨不得罗文宣每天都住在莫府。
这天,罗冉摘了一大篮子的榆钱,回到家,让郑氏做榆钱饼。就是余钱掺了玉米面白面,和均匀,然后在锅上贴饼子,是庄户人家一道特色的吃食。
厨房的大铁锅里,已经炖上了菜,是大骨汤熬煮的海带豆腐,刚烧开了锅,这个时候贴饼子正好。
热腾腾的玉米面榆钱饼子,非常的香,金黄的玉米面,绿色的榆钱,使得这饼子甚是好看,玉米面的香加上榆钱清清甜甜的香,简直是热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又做了几样菜,装进食盒里。
罗有礼刚吃完饭,就被郑氏催着赶紧驾车送去莫先生和罗文宣那。
外面包着几层,天气又暖和,即使到了莫先生那,也不会凉。
“你哥哥,怎么还不回来?”郑氏坐不住,在屋里转悠。
“娘,哥哥刚下考场,还要拜会先生县令等。到下晌才回来的。”罗冉被郑氏转的头晕,开始劝道。
“也不知道这几天吃了多少苦,不行我得去熬点骨头汤,给你哥哥补补。”郑氏说。
“娘,你不是已经顿了老母鸡汤,怎么还要熬骨头汤?”现在锅子上还留了大半锅的鸡汤呢。
“多熬点,你哥哥想喝哪种喝哪种。”郑氏说完就直接又回厨房了。
罗冉也不再劝,反正最后什么汤都会便宜了自己。嘿嘿嘿。
不过胳膊上肥嘟嘟的肉,罗冉不只是高兴还是苦恼了。
下晌的时候,在郑氏千盼万盼之中,罗文宣终于回来了。
罗冉见哥哥的笑容,就知道哥哥这次挥的不错,有把握能中。
果然,过了几天,到了放榜的时候。罗家人早早的就在城里等着呢。郑氏虽然焦急成绩,但是不让罗冉和文生两人挤上去,怕被挤着踩着。
罗有礼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自己的名字和数字还是认得的。所以罗文宣和罗有礼两人去看榜。
罗有礼有些兴奋,激动的搓搓手,倒是文宣,表现的很淡定。
等贴榜的差役把榜单贴上去,周围看榜的人就开始挤了上去。好大一会,就听见罗有礼的声音,中了中了。
第十九名。比县试成绩还要好。
当即,在酒楼里定了几桌席面,带着回家。刚到家,就听见报喜差役的敲锣打鼓声。
两个差役确认了一番姓名地址无误之后,就报喜说罗文名中了秀才第十九名。罗有礼赶紧上前把准备好的荷包递了过去。荷包里分别装了五两银子。
那差役接到赏钱很是高兴,说了好话,直接推了茶水,还说去下一家。罗有礼就给恭敬的送出门去。
差役的身后,好些人也都纷纷朝罗文名罗有礼郑氏行礼报喜,满嘴的吉祥话儿流水似地倾倒出来。好像是不要钱似得的好话说的人高兴。不过这些话还真是要钱的。。
第151章不会起名字了()
第151章不会起名字了
罗冉几人都明白后面的这些人是来混喜钱的。一般的中秀才举人进士,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些人就是专门子啊榜单附近等着,若是知道哪家中了榜,他的穿戴的利利落落的去,说几句吉祥话。
讨赏钱,这样的人,一般人还得罪不得。
一般既然榜上有名,自然手头要比寻常大方,又要讨那好彩头,打发喜钱、赏钱是不会手软的。
罗冉就忙回到屋里,把准备好的碎银子让人散发下去。
那些人见赏钱丰厚,都连连道谢,嘴里面的吉祥话越加的讨喜了。
这时候周围的乡亲听说这事,都围了过来,向罗冉家道喜。
罗文宣都说了话,罗有礼也是高兴,大手一挥,说明天请客。
罗老爷子过来了,显然心情也是高兴的,不过到底是没有罗文名中举时高兴。
面对着文宣的时候,罗老爷子还有一些尴尬,毕竟一年前还说过罗有礼供养文宣读书还不如直接供养罗文名呢。
“罗老爷子真是有福气啊。孙子都出息,有两个秀才孙子,以后就等着享福呢。”
“孙子孙女都是好的。”
“这在方圆十里都是头一份啊。”
“可不是。还是罗家又读书人的根。你看看人多聪慧。”
罗老爷子当即笑笑,突然说,“文名和文宣两人都是兄弟,自当互相帮助。就是文宣有什么问题,文名也是要搭把手的。”
罗有礼听到老爷子突然说出这话,不知道怎么反应。
这是说文名没有少帮助文宣啊。毕竟是文名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罗冉撇撇嘴,真不想在这个大喜的日子和罗老爷子闹翻。
可是罗老爷子纯属的找不自在。
罗文宣:“各位叔叔婶婶大伯大娘,文宣能有今日,都是众位的帮助。明天家里酒席,乡邻们都过来。”
又转向罗老爷子说:“爷爷奶奶也过来。爷爷,虽然去年爷爷奶奶不想爹娘浪费银钱供文宣读书,甚至百般的阻挠。但今日文宣中了秀才,也是爷爷奶奶的孙子,要更好的孝顺爷爷奶奶。去年秋天家里新盖了房子,父母要接爷爷奶奶奉养,爷爷奶奶推辞。文宣想的是爷爷奶奶应该是不舍得文名堂哥的秀才之名。现在文宣也中了秀才,想请爷爷奶奶来我家里养老,从此让爹娘还有二房的几个孙子孙女好好孝顺您二老。”
“哎呦,原来那秦氏不愿意这二房的文宣读书啊。”
“那时候他们不是分家了吗?怎么还要阻挠”
“幸好这文宣是坚持读书啊,要不然罗家可就少了一个秀才啊”
“文宣也是孝顺,这一点像他爹娘。”
“是啊。考上了秀才还要奉养爷爷奶奶。”
“罗老爷子真是有福气啊,不仅几个孙子出息,这还孝顺啊。”
“就是啊,当时听说罗老二分家基本上算是净身出户呢”
“有礼兄弟就是个至孝的,这文宣也随他”
听到这些言语,罗老爷子脸色不是很好看。和文宣说:“我知道你和你兄妹几个都是孝顺的,我和你奶奶跟着你大伯一家住的习惯了。明天的喜酒我让把门几个都过来帮忙。”
郑氏:“爹娘这是说啥话,哪里用的劳碌大嫂和三弟妹帮忙。明天上午的时候爹直接带着一家人过来吃席就行。”
“是啊,爹,这边忍受都是足足的。”罗有礼也赶紧说。
罗老爷子知道这是不想让大房三房的人帮忙啊。心里五味陈杂,也没有说出话来。
送走了其他道喜的人,郑氏就说:“爹,刚听的文名中了秀才,就直接在府城订了一桌饭菜,爹也留在这吃饭吧。”
罗老爷子:“不了,我还是着家吃吧,家里做了我的饭菜了。”罗老爷子摆摆手说。
把罗老爷子送出门口,罗有礼回来才说:“唉,文宣,五个手指有长有短,你爷爷他就是心太偏向文名了。”罗有礼这样说着,明着是安慰文宣,实际上也是在心里安慰自己。
罗冉让陈春燕赶紧摆了带回来的饭菜,说:“爹娘,哥哥,咱们快些吃饭吧,都饿了呢。”
在私塾读书的罗文名听说罗文宣中了秀才,当时那个惊讶。心里连连说罗文宣瞎猫抓住死耗子,竟然还真中了。有得知他竟然在有名的致和书院读书,当即十分嫉妒。要是自己能进致和书院,那今年的举人考试不是更有把握?
连忙向夫子请了假,回罗家。
找了罗老爷子,“爷爷,文宣读了一年的书就中了秀才,可见是文宣的夫子教的好。我这才得知文宣竟然在大名鼎鼎的致和书院读书。这致和书院是府城有名的书院,里面的夫子大都是举人进士的,都是有名的大儒。只是这致和书院的名额都是很难拿到的,不知道二叔一家怎么拿到的。爷爷,要是我也能进的致和书院,那今年的秋闱几多了几份把握。”
“那什么致和书院真有这么好?”罗老爷子问。
罗文名点头:“是啊,在那里读书的学子出来后最差的也是个秀才。爷爷就和二叔说说帮帮孙子,看能不能让孙子也去拿读书。”
“明个,我带着你去问问。”罗老爷子说。
“还有,爷爷,据说那名额有限,十分难得。若是只有一个名额被文宣占去,那怎么办?我想着文宣现在年纪还这几年也不会考取举人,不像我,现在都这么大了,今年都要考试。我想着要不然先让我在书院读几年,等有了功名再换文宣进去。”罗文名说。
罗老爷子点点头,说:“是啊,文宣现在才十二三岁,才读了一年多的书,距离举人考试还远着呢。明天我去和你二叔他们说说,让帮你争取一个名额,要是争取不来,就把文宣的线让给你,到时候你们两个都不耽误。”
听罗老爷子这样说,罗文名才放下心来,想着明天一定要争取一个名额,不管二叔家答不答应,罗文宣愿意不愿意。。
第152章书院名额()
第152章书院名额
酒席很热闹,基本上全村的人都来了。
罗老爷子带着罗家众人了,当然秦氏没有来,秦氏赵氏留下来伺候自己也没有来。郑氏还让人送了饭菜过去。
席间,自然是罗文名罗有礼罗老爷子村长等人一桌。
罗文名也知道要说的事情不宜外人在场,两人就打算等酒席结束后再说。
刚结束,喝的有点高的罗有礼便被罗老爷子叫着说话,罗文名和罗文宣两人也在一旁听着。
今天罗有礼心里特别高兴,就拉着罗老爷子说没想到文宣还能中秀才,以后就是再艰难也要供着文宣读书。
说了好多话,文宣在旁边听着都感动起来了。
罗老爷子打断:“知道文宣是个好的。只是现在文宣还今年的举人考试,也没有听说过有十三岁的举人的。文宣你是打算再过三年还是?再过六年考试?”
不知道罗老爷子为什么这么问,罗文宣还是笑着说:“打算再过三年试试。”
“是呢。你这还有几年呢,不着急。文名就比不过你,今年就要参加秋闱啊。老二,我听说文宣现在在致和书院读书,这可是个大书院啊。现在文名就快要考试了,要是也能进致和书院,那把我就更大了。老二,你要是有路子,就想办法弄一个名额给文名吧。”
罗有礼听到罗老爷子这话,酒也行了大半,说:“爹,你说啥?致和书院的名额?这个可是太难了,我哪里有什么路子。就是文宣,当时也是凑巧有的。”
“老二,我是你亲爹,你糊弄谁呢?怎么文宣能有名额文名就不能有?你在想想办法使点劲,要是弄来名额,你就有一个举人侄子了,到时候文名也会感谢你的,当然比文名多读几年书,也会拉扯文名一把的。”罗老爷子严肃的说。
罗有礼十分委屈:“爹啊,你这可是为难我啊。就是文名的当时的名额也是凑巧得来的。这可都不是儿子能够得找的事情。我这怎么也没有办法再弄一个名额。”
“好啊,老二,我看你是不把文名当做亲侄子了。”
这时候罗冉进来了,听到这话心里想,你们早就口口声声说着不把你和秦氏当做亲爹娘了,罗文名是哪根葱,还当什么亲侄子。当然那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