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不用。”安墨哂笑,实际上,之前吴氏一路买,每次挑货时,手上的东西必定是安墨和三丫分着提的,无奈安墨这副身体弱兮兮的,她来了后也没怎么锻炼,因此走两步便不行了。
一路走过来,三丫从安墨那里陆陆续续又分担了大半负重,实际上安墨手上就一个大纸包,里边的东西不重,就是体积大,不好拿,得抱着。反而三丫手上大包小包的零零碎碎,当然,最重那几样都是吴氏手里拿着呢!
安墨对三丫努努嘴:“你先进去吧!”
三丫略显迟疑,她觉得这次本来就是拜托安墨帮忙的,其实是不好再这么到处逛街到处买,偏生吴氏一买又买上瘾了,三丫一是劝不住,二是自己多多少少也跟着买了些不好说,因此她一路来对安墨挺不好意思。
怎么安墨这次上街都不买东西呢?!她平日里不是最喜欢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安墨见三丫迟疑,就劝她道:“快去吧,你不是说了这次要选自己喜欢的么?!再不进去,吴婶又替你做主了。”
三丫闻言,不再迟疑,赶忙进了布艺店。
安墨叹口气,将纸包往上提了提,换个姿势抱着,慢腾腾走过去。
其实也不是她不想买东西,而是若她再买什么东西,就真的都提不住了。
不过这回,到布艺店倒是能买上些东西,这肯定是她们今天逛的最后一家店了。这样买的东西到时候直接运到车上去堆着,也不用一路走一路拎了。
第四十章 蚕种()
等安墨磨磨蹭蹭的走进那家布艺店时;吴氏已和一个约莫四十余岁的妇人交谈起来,看她们和乐融融的样子以及时不时传来的笑声,显然相处得很不错。
安墨左右看了看,店里的人不是很多;今天也不是什么赶集的日子,平日里镇上逛街的人其实本就不多。
三丫正站在吴氏身后不远处,她身边有一张小小的桌子,桌子上堆满了些乱七八糟东西;正是之前吴氏买的那些。安墨走过去;一把将抱着的纸包放在那上边,这才略松了口气。
安墨捏捏两边臂弯;自己那点可怜的肱二头肌估计又要造反了。抬头;见三丫半天不吭声,安墨看过去,只见这小女孩嘟着个嘴;满脸不高兴呢!
安墨不禁一乐;碰了碰三丫;问她:“怎么了你;嘴上都能挂油壶了。”
“哼。”三丫从鼻子里出了口气;巴巴道:“娘就是不听我一回。”
先前,吴氏前脚进门三丫后脚就跟了进来,吴氏还记得要给女儿买布的事,拉着三丫比划两下选了一块布,奈何跟三丫看中的不是同一块。
“你小孩子家家能知道些什么。”吴氏显然听到了安墨和三丫的对话,她转头横了三丫一眼,指着手里的布:“这种色才正,你选的那穿不了多久。”
三丫其实不怎么敢违抗母亲的话,只是毕竟小孩子心性,虽不出言反抗,却一直抿着嘴不说话。
安墨无奈,凑到吴氏边上去看,原来吴氏手上扯着块布,还是块红布,那红色很深,是那种朱漆大红,颜色到是确实挺正的,只是
安墨笑了,她知道,三丫喜欢的是那种粉粉的红色,粉红、水红、桃红、杏红,她都喜欢,之前在她那儿挑东西都是按那个色系挑的,这孩子别看粗线条,做事也大手大脚的,内里居然有颗纯正的少女心。
不过,毕竟是小女孩么,这也正常。
安墨扯了那布,冲三丫道:“这布其实也挺好的,经看。”虽然一开始可能不会太喜欢,但看得久了,实际上这些老红、酒红比那粉色要经看得多,属于越看越好看的颜色。
三丫还是嘟着个嘴,闷不吭声,她可能觉得,安墨和她娘已经串通一气了。
“你看。”吴氏听了安墨的话,倒是高兴,她拿着布对三丫比划两下,而后数落女儿:“跟你说,你还不听,娘见过的比你见过的多多了,这颜色正,好看,你挑的那些个颜色跳的很。”
说着吴氏随手指了指之前三丫挑的那布,那是种类似水红却有更深一点的颜色,其实也挺好看的,不过不大适合三丫。
“其实你挑的颜色也好看。”之前和吴氏聊天的妇人也在一旁插口道:“只是,到底你娘挑的更好些,不仅好看还耐看,现在好多人都喜欢呢!”
吴氏更得意了:“看吧,死丫头,倔脾气,都说我选的好呢!”
“那您之前明明说了,这次我自己的布料听我的。”
见两母女争执上了,安墨有些无奈,干脆转头,也在那一排排布匹里翻翻看看。
其实刚穿过来没多久时,安墨也上街买过一次布,那次也是和吴氏一块的,只是那时是为了给自己多出来的新衣服做掩饰,二来安墨对镇上的门店也不了解,当时不是在这家店买的,而是随意在一家小店子里买了一些。
安墨本身也不是特别喜欢花俏颜色的人,因此当时就买了蓝白黑几种。当然,那白色是那种素白,并非纯白。
不过古代的布匹通常染色染得很深,就安墨眼前这一排纯色布匹,颜色都显得沉重,而且相对来说,颜色种类也不如现代丰富,花样也不多,因此她买过一次后,也没什么很大的兴趣了。
当然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买本地布料时,安墨没用上,她又不会做衣服,最后直接将买到的布料放到商城去换钱了,虽然材料不算多好,但半手工制品也有些价值,不过仅限于首次价格,因此安墨对布料这些这些不怎么上心。主要也是,她不大缺衣服。
不过听说,南边的手艺好一些,那边织出来的布要精致一些,不论是纹路还是颜色还是花样都比北边要好,不过那东西贵,镇上基本没有,只有进城里才看得到。
“哟!姑娘,你就是诚子媳妇吧!”之前一直和吴氏聊着天的妇人过来了,原本吴氏去教育三丫时,她去招待了别的女客,这回看到安墨,便过来和她说话:“你也来看布呢!”
“呵呵。”安墨其实也不是多么主动熟络的人,只微微点头一笑,道:“就看看。”
那妇人也不生分,熟络的很,当然,商人大多如此,她笑眯眯看着安墨翻看布匹,冷不丁道:“听吴嫂子说,你们要买蚕。”
安墨没注意别的,首先注意到了‘吴嫂子’这三个字,她暗自打量眼前的妇人,虽穿着打扮都很得体,可看着比吴婶年纪要大啊,难不成她比吴婶还小??
“对,我是要买蚕来着。”安墨点头,补充道:“是西域那边的蚕,要个头大的。”
说着,安墨歪头问那妇人:“您这里,手上有么?!”
“要西域的货呀!”那妇人微胖,面上一团和气,笑呵呵的样子让人看得特别顺眼,她只道:“你等等啊!我去问问我们当家的!”
说着,妇人走到店前边收钱的柜台边,和那里一个中年男子说起话来。
安墨耸肩,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是真的一点也不担心这老板没有蚕种了,商人么,有的生意做,只怕没有也会想办法有。因此,安墨现在想的是,买多少合适。
“那就是老王的媳妇,姓孙,人不错。”吴氏教训好了三丫,走到安墨身边道:“不过,她一般不做主,他们家都是她男人做主。”
安墨扫了眼那在柜台边边打算盘边听孙氏说话的中年人,也是一脸和气的笑,看着是个挺精明的人,不过不像什么强硬的啊。
“一般孙氏只看看店,陪人聊聊天。”吴氏接着补充:“那老王才是做生意的呢?!”
这家店虽然不小,但老王一直没请人帮忙,都是自己家里做着,最多就是近两年儿子长大了出去闯荡,才偶尔请人搬个货物做个散工。
只是因布艺店毕竟女客多一些,因此通常招待客人的是孙氏,老王除了结账或者男客来的时候,才会出动。
安墨点点头,表示了解:“哦!”
“我刚才都问了。”吴氏凑到安墨耳旁,小声道:“那孙妹子告诉我,他们也是偶然得到些蚕种呢,因数量不多,本来不打算卖,想先养着等蚕种多了再卖的,她还说,这消息没传去风声的,安墨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这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了,安墨也没想着事情这么巧,因她原本就是为了借个名义而已,所以,如果今天‘王记布艺’这里没有,她就去找什么张记、李记,只要找到有卖蚕的地方,就行。到时候和自己的蚕换一下,就不怕织不了布。
就普通的蚕的话,一条蚕只能结那么一个小小茧,要织成一匹布其实难得很,而且她们也不是大范围养殖,顶多是家庭或者说是个人养殖,因此一年能织一两匹不错了。
不过安墨买的那种蚕种,本就是改良培育出来的蚕,这种蚕是专门用来吐丝的,也就是说它没有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它能吐好几次丝,一旦丝吐完,它也不会化茧成蝶,而是直接挂了。
这种特殊品种是专门培育出来的,非常好养活,生命力强,不吃桑叶也能活,只是不吐丝而已,寿命比一般虫类要长,不过也没长多少,而且即使没有变态发育的过程,它们仍会产卵,作为产丝来培育最好不过了。
所以,虽然品种怪异了些,不过好用就行啊!
因此吴氏问话时,安墨只道:“运气啊!”可不是运气,随口一说,都能撞上。
吴氏先是疑惑的看向安墨,没过一会便像想通了什么一般,露出个恍然大悟的神色:“原来是这样啊!”
是哪样啊!安墨比吴氏还疑惑,她到底想到了什么。
就见吴氏撞了安墨一下:“肯定是他那蚕种出来时被你撞见了吧!”
上哪去撞啊!这么扯都能想得到,安墨哭笑不得,不过倒是没再解释什么,有些默认的意思。
没一会,三丫也凑了过来,也不知是不是吴氏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她这回到不似之前那般气鼓鼓的,只有些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吴氏接着又问:“安墨,你是不是有什么养蚕的法子啊!怎么那么确保一定能养好这蚕呢?”
当然是因为蚕种好啊,说明书说那种改良蚕好养多了,可不想这里的蚕那么脆弱娇贵。
只是安墨还没开口解释,三丫先不干了,她道:“娘,安墨什么都会,您怎么怀疑人家呢?!”
“什么怀疑,会不会说话,娘这是多问两句,保个安心而已。”说是这么说,吴氏之后却是对安墨不好意思笑笑,到没再问了。
隔了一会,那孙氏过来,小声对安墨三人道:“我当家的说了,蚕种能匀一半给你们,毕竟是老客户了,只是”
听到“只是”二字,安墨三人耳朵竖的更高了,但凡这些转折词后边跟着的通常不是好消息。
只见孙氏似乎为难的看了三人几眼,道:“价格方面可得贵些!”
第四十一章 王记()
王记布艺店里;不止安墨,吴氏被孙氏喊出来的价,吓了一跳。
“您也知道,那都是西域来的货;不说这路上的税钱,人力物力方面咱们就花费了不少功夫。”孙氏絮絮叨叨解释着:“我当家的弄到的其实也不多呢!”
吴氏面上有些忐忑,虽她家里这两年看着好了,但紧接着要娶媳妇;娶了媳妇之候肯定还得扩建房屋;不然家里哪住得下,这一样一样都得花钱;钱是不经花的。
她还想着多给女儿准备些嫁妆;她当初就是因为没什么嫁妆,在婆家不受待见,连累的儿子女儿也不受婆婆重视;分家才吃了那么大个亏。
不过还是下次买吧;吴氏想着;要真的太贵;这事;也只能缓一缓。
比吴氏更紧张的是三丫,这事起因算是因她而起,若不是她想着肚兜那是,安墨也不会出主意,若不是她对绸缎心动,吴氏也不会被她窜说着过来。
而且这是首次吴氏想交代她办一件‘大事’,若是这件‘大事’在还没办开始就夭折了,那得多难过。
反倒是安墨站在那里,面带微笑,颇有些气定神闲的意思。
孙氏看了看三人的面色,心理有数了,她话锋一转又道:“要不这样,你们要是觉得贵,等我们先养着,到时候培的蚕种多了,你们再来买。”
这也是老王的意思,蚕种只第一批值钱,第二批第三批,大家都培养起来了,除非实在不会养出了大事,一般人自己都能培养出大把来。
这话一出来,吴氏倒是慢慢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孙氏讲的颇有道理。
见吴氏和三丫一脸‘其实这注意也不错’的神情,安墨赶忙问孙氏道:“具体是多少钱?”
“呃。”孙氏小声道:“我们当家说了,二十两,这是最低价了。”老王嘱咐她了,必须得咬死不松口,一点不能让步,不然就亏了。
二十两!!吴氏倒吸一口冷气,她全部积存的银钱也没这么多。
二十两??“呵!”安墨冷笑两声:“这匀出来的一半蚕种比两匹上好的蚕丝还贵,就是不知道这些蚕种要养上多久才能织上一匹绸缎了。”
孙氏面上颇不好意思,实际上她也被这个价钱下到了,奈何她当家的定死了这个数。并且他们弄到这蚕种的时候,确实是花费了些钱的。
安墨想了想,又问孙氏:“那你们这一半有多少蚕哪!”
孙氏道:“有一百二十余条。”一百二十条用来吐丝自然是不行,全部往死里吐也织不成一块布,不过用来育种,倒是够了。
等第一轮过后,这些蚕的数量能翻数倍,当然,前提是你照顾的好了。
“哦!”安墨眼珠一转,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那什么,一百二十条蚕有多少,能吐出多少丝,她一点概念也无呀!
和安墨一样茫然还有三丫,三丫觉得,一百二条不少了,当时她养蚕宝宝玩的时候,才养了三条呢?若是一百多条还不够的话,那她到时候要养多少啊??
这时,吴氏凑过来对安墨道:“安墨,不如咱们缓一缓,买第二批吧!”
安墨想了想,觉得也好,她虽然对银子没什么概念,但也知道二十两是个不小的数目了。而按照蚕与丝的比例来算,这种投入也太大了些,都不叫不合算,简直就是亏。
最后,也考虑到吴氏和三丫的接受能力,估计哪怕这回安墨买下这批蚕,她们也不敢接了。
因此安墨决定,先看看情况,她对孙氏道:“咱们过去和掌柜谈,可以吗?”
“可以的,可以的。”孙氏赶忙点头,而后引着安墨过去。
比起孙氏和善但有些没主见的性子,王老板显然精明一些,他一见安墨等人过去,都不用孙氏开口解释,就道:“两位夫人,是想买蚕的。”
没错,安墨梳的是妇人的发髻,因为比起头发披着,她更愿意全部扎着,不然她会觉得头重oo。
而且,这时代,普遍少女发髻是各种织辫子,普遍妇人发髻是各种盘发,相比各种奇葩的辫子,安墨觉得盘发更能接受些。
此时,安墨头上就带着先前李铖给雕刻的那只梅花簪,再没有其他装饰品,清爽的很。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安墨再稚嫩,衣服营养不良发育不完全的模样,也没人将她还认成闺女,这发型,一看都知道这位是嫁了人的。
好在,最近安墨也没那么敏感了,听见‘夫人’二字,只嘴角抽搐两下,便也接受了。
安墨摇头:“你的蚕太贵了,我就是想问”顿了顿,接着道:“我想问,你们这里收布匹么?”
“”王老板明显先是一愣,而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