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总有奸臣想害我-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庶出的女儿,想攀高门不太容易;下嫁的话,崔家也不会同意。

    高不成低不就,其实是最难办的。

    崔倩闻言,娇羞的低垂着头:“姑母又拿我说笑。”

    她抬眼一瞥,就看见顾长梅正和崔洛打闹,崔洛似乎在避让他,顾长梅却总去夺崔洛手里的暖炉。

    这一刻,崔倩很羡慕崔洛,她也想跟顾长梅靠近的,论家世,地位,相貌,有谁比顾长梅更适合为良配呢?

    可是姑母从来都没有那个意思,祖母也不帮着她,大概是觉得她这个庶女配不上承恩伯府的公子吧!

    崔倩悄然收起了失落之意,乖巧的站在崔老太太身侧。

    崔老太太笑道:“倩姐儿是该说人家了,心兰,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崔心兰是伯夫人,人脉广,认识不少贵圈的妇人,谁家儿子或者侄儿没有娶妻,她了如指掌。妇道人家,没事聚在一处,就喜欢聊这些话题。

    这时,崔倩心头猛然间咯噔一跳,她又偷偷瞥了一眼顾长梅,承恩伯府的两位公子都没有说亲,无论是哪一个,都比隔壁吴家的大少爷强。

    就是不知道姑母是怎么想的!

    崔心兰喝了口花茶,暖了暖胃,道:“有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对方有没有那个意思。要不,等元宵那日相看如何?”

    崔倩是云英未嫁的姑娘家,被人谈及婚事,她不宜插嘴。

    实则,此时此刻,已经开始心头堵闷了。

    听姑母这话,根本就没有想到顾长青和顾长梅!

    果然是不将她这个庶女当回事么?!

    顾长梅拉了崔洛出来,“屋子里都是一群女人,你我这样的气派公子,最好不要和她们待久。”

    崔洛默认了自己也是个‘气派公子’,问道:“。。。。。。。。对了,表哥那日可曾与你说过什么?”

    顾长梅想了想,大概知道了崔洛指的是哪件事,他无所谓的笑道:“嘿…………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看把你吓的,我大哥他无非是谨小慎微,你不用放在心上,再说了周家满门被诛,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咱们就算那天真的听到了什么又能怎么样呢!”

    崔洛也想没心没肺的活着,可她做不到像顾长梅这般潇洒,她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崔家的将来!她自己更是不能再有半分闪失了。也不知道前两世她死后,崔家到底怎么样了?

    顾长梅道:“崔洛,元宵那一天京城有舞龙大赛,你在杭州偏远的小乡村里顶多只见过花灯,等那日,我带你去看看什么叫闹元宵。”

    崔洛含糊应下,没有太大的兴致。

    崔心兰和顾长梅是第二日用过午饭才离开了崔府,临走之前,顾长梅反复强调了元宵之约。

    崔倩站在石阶下,目送着马车走远,面容低沉。

    崔洛对她的心思十分了然。

    但承恩伯府怎会娶一个庶出的女儿呢!顾长梅根本就无娶妻的意愿,顾长青那张冰山脸更加不可能。崔洛觉得,这世上压根就没有适合顾长青的女子,谁要是嫁给他,还不得受一辈子的‘冻’啊!

    *

    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大明开国不久,太/祖/皇帝钦下诏谕,将灯节时间延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万民安泰。

    元宵节对大明百姓而言,意义重大,几乎是举国欢庆。舞龙灯,踩高跷,猜灯谜。。。。。。等诸多活动,应有尽有。寻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也不乏有人出来凑热闹的。

    这一日,崔倩相看,崔洛本打算留在家中,但顾长梅一大早就从承恩伯府赶过来,在崔家随意用了午饭,就拉着崔洛去了皇城最为热闹的长街。

    当马车抵达时,天色已经渐黑。

    可以这么说吧,顾长梅今天一直都在奔波的路上,但他似乎兴奋异常,丝毫也不觉得累。

    承恩伯府离着崔府可不止两个时辰的车程!沿路的驿丞估计都快认识他了。

    顾长梅压根没有察觉到崔洛脸上的诧异,他道:“到了酉时,会有猜灯谜的游戏,今年拔得头筹者能得二百两银子,而且赛规有所变动,期间可任人添置彩头,上不封顶,不过只要输了一次,之前所赢的银子也会尽数扣除。”

    崔洛问他:“你最近。。。。。缺银子?”不然,天寒地冻的,他的热情竟如一把火,如此之高!

    顾长梅觉得,他和崔洛的交情已经到了可以穿同一条裤子的地步,毫不隐瞒,道:“还不是因为我大哥,我真担心他扣了我的月银。”

    崔洛:“。。。。。。。表哥都是为你好。”她违心安慰了顾长梅一句。

    不远处,舞龙灯已经开始了。

    龙灯大多都是用竹、木、布、彩纸扎成,龙衣一般用黄、青、白、赤、黑五色,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从首至尾“龙珠”左右摆动,有如巨龙婉蜒前行,其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不过,今晚的花灯也尤为惹人注意。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品种繁多,制作精巧。

    崔洛的目光落在一盏五连珠琉璃彩灯上面,随着它的晃动,上面的人像也随之幽幽灵动了起来,若影若现,似是活了过来。

    这时,身侧突然有人伸手去摘那盏灯,并吟诵道:“耀眼宏图灯映月,动人春/色画中诗。”

    声音太过耳熟!

    崔洛侧目,就见一身形挺拔的男子站在自己几步远处,穿的竟是类似于魏晋时期的束腰广袖的袍服,上面还有浮动的暗青色银丝,绣工精湛。

    这人面带银色半脸面具,只能看见他的眉眼和宽阔的额头。

    顾长梅瞧出了崔洛也喜欢那盏琉璃灯,上前一步:“这个我要了,你先放下!”他语气不太和善。

    银面男子的目光随意在二人身上扫了一眼,非但没有将花灯放下,而是漠然丢下一块金花银,转身就走了。

    以顾长梅的性子,自然是要追上去,将他想要的东西抢过来:“喂!我说你这人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先来后到是什么意思么?!”

    崔洛拉住了他,“长梅!不过是一盏花灯,被人买走了就算了。”她总觉得适才那人非富即贵,宁可少一事不可多一事。

    二人齐齐往银面男子望过去,不一会就见他消失在了人潮涌动之中。

    这厢,银面男子正一手提着花灯,欣赏着自己今晚好不容易寻到的东西,有人在他背后轻轻一击。

    “沐大人!真巧。”萧翼的折扇抵在了沐白的后背脊梁骨上。

    沐白身子一滞,一晚上的好心情在听到萧翼的嗓音后消失殆尽。

    沐白先是愣了一愣,转身时,挤了一丝笑意出来:“呦是萧侍卫,的确是巧了,怎么?今晚不用御前值班?”

    萧翼现如今在金吾卫任职,身兼禁宫侍卫,日常保护帝王安全。而且他今日穿的是常服,并非是从宫里出来,又或是特意换了一身衣袍。

    萧翼答非所问,同样回以一笑:“沐大人倒是有雅兴,詹事府出了那么大的事,沐大人还有心思逛花灯。”萧翼的目光落在了沐白手中的琉璃灯上,接着笑道:“不知沐大人能否割爱?”

    沐白唇角猛地一抽。

第34章 元宵迷情() 
顾长梅也给他自己和崔洛各买了一张面具。

    他戴的是黑白两面的俏书生脸谱;崔洛的则是何仙姑的面具。

    顾长梅觉得何仙姑很适合崔洛。

    尚未到猜灯谜的时辰;两人正好没有用晚饭,便挨着长街找了间买豆腐脑的铺子。

    元宵这一日;依旧寒风凌冽,这个时候要是喝上一碗热乎的芝麻油豆腐脑会是一种极佳的享受。

    顾长梅和崔洛还没踏入铺子;迎面一男子疾步匆匆的走了过来,险些三人就撞上了。

    “是你?”顾长梅指着沐白道;他所戴的银色面具虽然常见;但他一身衣袍却是大明百姓极少会穿的。而且像他这样的儒将之范的人也着实难以碰见。

    沐白露在外面的一双眸子里似乎窜起了火苗,本来心情就不佳,被顾长梅指着鼻子;他更是不悦:“干什么?干什么!让开!”

    沐白的半边脸是遮住的,但渊渟岳峙,文情并茂的气度犹在。不像是个会出言不逊之流。

    顾长梅可不顾什么礼节,见他手中并无琉璃花灯;问他:“灯呢?你丢哪里去了?”

    不提花灯还好;一提到自己看上的那盏五连珠的琉璃灯;沐白气的大口呼吸,因着口被面具盖住,鼻孔出气都不顺畅了。

    他抬手就要去推开顾长梅,崔洛忙将顾长梅拉开,任由沐白朝着长街另一侧扬长而去。

    顾长梅从来都不知道见好就收;指着沐白的背影;张开嗓门大声嚷嚷:“你最好别让我再碰见你!我的东西;你也敢抢?”

    他的东西?!

    刚才萧翼也说那灯属于他!

    沐白走出没有几步,闻声后抬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那里面正翻江倒海的跳动。

    想了想,他又止了步,今日不能就这么回去了!

    待他转身时,顾长梅和崔洛已经走进了小铺,点了两碗葱花豆腐脑,上面还腾起袅袅雾气。

    顾长梅见崔洛失神,问:“崔洛,在想什么呢?不过是一盏花灯,一会咱们再去挑挑,许能找到更好的。”

    崔洛诧异于顾长梅竟然到了此刻还在纠结花灯的事!

    “没想什么,我就觉得刚才那人很面熟,但我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崔洛如实道。

    顾长梅闻言,被一口豆腐脑给烫到了,咧了咧嘴,“他戴着面具,你怎会觉得熟悉?崔洛…………长的好看的人未必是好人。当然了,我除外!”

    崔洛:“。。。。。。。。。。。”顾长梅跳跃的思维让崔洛一时失语了。

    或许只是她多心了?

    她每次都是重生在了青葱年华时,对上辈子的人的记忆却停留在十几年后,如果真的认错了,也实属正常。

    虽是时隔几年,有些人的变化也会很大。

    *

    猜灯谜在当下算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每年这个时候都能吸引大批的文人雅士踊跃参加,其中不乏文臣和入京进学的士子们,更有周边府县赶过来凑热闹的人。

    时人常用“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来形容灯谜。

    故此,灯谜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考验的便是学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大明,猜灯谜又被称为“反切”,“弹壁”,“春灯谜”等多种别称,但其玩法基本上与南宋时候无异样。

    崔洛与顾长梅从豆腐脑店铺里出来,沿街一路扫荡各色吃食,一根冰糖葫芦竟让承恩伯府的二公子为之狂喜。

    崔洛古怪的看着他啃的欢哨:“你没吃过?”

    顾长梅反问:“怎么?你吃过?”

    崔洛:“。。。。。。。。。。”到底谁才是‘穷小子’?!

    到了时辰,一阵钟磬声凌空而响,游人纷纷往挂满花灯的擂台而去。顾长梅的相貌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但他抢道的时候,别有手段,不一会就抓住崔洛的手腕,二人成功挤到前排,崔洛在他身后没有受到半分拥挤,这大概是长的瘦弱的唯一优点。

    站定后,顾长梅仰头看着擂台的火红场面,一盏盏花灯,光线红艳且迷乱,让人望而心神向往。

    “崔洛,快要开始了,你有把握赢二百两银子吧?书院开课之前的花销就靠你了。”顾长梅毫不客气的将‘压力’推给崔洛。

    不过,崔洛也很喜欢猜灯谜。

    前两世,拜裴子信所赐,崔洛无比熟练的掌握了猜灯谜的技巧。他是无时不刻不将崔洛当作假想敌,除了日常切磋学时之外,像猜灯谜此等文人雅士的文字游戏,他更是不厌其烦的找崔洛比试。

    崔洛从回忆里清醒,道:“我尽量!”

    这时,银面男子也不知从哪里挤到了前排,离着崔洛和顾长梅之间只有几人之隔。

    顾长梅发现了沐白的存在,桃花眼瞪了他一眼,朝着他竖起了中指。

    崔洛:“。。。。。。。。”他到底知不知道竖中指是代表什么意思?

    崔洛自动忽略了顾长梅的行为,但还是不由得多看了沐白一眼。

    熟悉,但还是记不起。

    沐白没想到又见到了崔洛和顾长梅,只能再度在内心叹一声:出门不利!

    又是这两个臭小子!

    再敢挑衅他一次,他肯定不会再顾及什么圣人纲度。

    顾长梅向沐白‘示威’之后,转而对崔洛道:“崔洛,那家伙竟然也想参加,一会你要给我争气,不要让他得半分便宜。”

    也不知道顾长梅怎的这么快就与那人结仇了?!

    崔洛笑了笑,因为周围人太多的缘故,街头吹来的冷意也消散了。她面颊微红。

    今年主持‘春灯谜’游戏的依旧是顺天府的府丞大人,顾长梅第一时间认出了此人,今年大年初四,此人还登门承恩伯府送过礼。

    顾长梅眼眸一亮,仿佛看到了一道隐形的‘后门’,抬起长臂就朝着府丞大人挥手。

    府丞大人并不是没看到他,现场数千人之多,保不成就有他的上峰家中的子嗣,他清咳了一声,尽量不去看顾长梅的方向。

    片刻,顾长梅也挥累了,似乎受了打击,桃花眼翻了一个白眼:“切!势利眼!”

    崔洛每次和他一同出来,真的很想告诉所有人,她跟顾长梅其实不是很熟。

    “。。。。。。。要是子信在就好了。”崔洛叹了一声。

    话音刚落,做侍女打扮,面遮轻纱的美服女子纷纷上了擂台,数十个美人,各个双手提着灯谜。

    现场一下子都安静下来了。

    这时候,府丞大人上前一步,“此番采用的是抢答赛,无时辰限制,彩头亦无上限,想要押注的现在就能开始了。”

    崔洛到了此刻才明白了规矩。

    擂台上所放的二百两金花银只是初始彩头,猜出多少灯谜,就按照比例赢多少银子,答错的人自然要掏银子。

    一旦参加者所赢的彩头超过了二百两,那输的一方就要开始掏银子了,如果一直输下去,怕是今晚只剩下亵裤回去。

    已经开始有人雀雀欲试,沐白撩了晋袍,爬上了擂台。他虽个子挺高,但似乎只是个文弱书生,顾长梅看着他有些吃力才登上了高台,‘噗哧’一下笑了出来。

    这厢,他也不管崔洛有没有准备好,双手握着她的腰,就将她提上了擂台。

    崔洛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给吓了一跳,等她转过身,一脸愠怒的看着顾长梅时,见他又朝着银面男子竖中指。

    崔洛:“。。。。。。。”因为站的高的缘故,在数百上千的茫茫人群之中,崔洛突然感觉有一道视线在她身上停顿了片刻,但她放眼望去,却见绝大多数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半刻之后,擂台上大约上来了二三十人,是第一波挑战的参赛者。

    府丞大人又亲自敲响了铜锣,宣布游戏开始。

    美人们得了指令,手中红绸卷顷刻间纷纷落下。

    每年的猜灯谜游戏规则都会有所更改,今年竟是抢答,崔洛觉得自己的反应够快。

    可能是受反复重生的刺激,她的神经已经会本能的条件发射。

    “固若金汤!”府丞大人朗声道,他已过了不惑之年,嗓音竟有半分阴柔。

    崔洛第一反应,这是一个猜地名的,固若金汤?这样的府县在历史上并不少,但在大明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