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说。”叶悠悠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她爹叶贵追出来,可是很快,就有人把他拉了回去。
叶悠悠和叶贵离得很远,但不知道为什么,叶悠悠觉得他们的眼神对视上了,这样的对视让她很不舒服,扭头跟上了柳满红的脚步。
她知道,叶家人是算准了他们母女俩无处可去,没有粮食就是在娘家也不敢多呆。等着他们母女俩走投无路,乖乖回去,到时候认错认罚主动权就全在他们手上。
但叶悠悠怎么会让他们如意呢。
出了村子,叶悠悠让柳满红等一等,钻进了一片林子。农村的野外哪有什么厕所,都是找个林子一钻,柳满红很自然的帮闺女放哨。
柳满红看到闺女从林子里出来,双手还拽着一个口袋拖行,赶紧道:“这是谁家落下的东西吧,赶紧放回去,人家一准会回来找。”
“这是我的东西,让花妮帮我藏的,娘拿着带到外婆家,我们就不会饿肚子了。”叶悠悠把口袋打开给柳满红看,三十斤白花花的大米,香的让人恨不得生着就吞下一把。
柳满红咽了咽口水,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不是就是这,这怎么行,赶紧送回去,罗家不是让咱家赔吗?”
叶悠悠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娘,罗家是让老太太赔,管我们啥事。您和爹风雨无阻天天下地,挣的工分,换成粮食和钱该有多少,您吃到数了,还是您闺女吃到数了。还不是拿去填大伯和小叔家的嘴,凭啥咱们饿的半死,他们天天吃饱饭啥也不干。这就是我的,我就是喂猪喂狗,也不会还给他们。”
叶老爹一听就惊了,“这么多。”
“家里刚被罗家敲了一笔,哪儿还有钱。”老太太是真没钱了,大儿子的工资一个月只交十块钱,剩下的要供着两个孩子读书,这是老头子准了的。
家里正经下地挣工分的,就是老头加上二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当然,现在只剩下老头和叶祥。
这个时候的十块钱当然不少,但大儿子一家三个人都要吃家里的口粮,这钱就一点也不多,甚至不够了。
叶祥笑道:“大哥能不能先借一点应个急。”
叶茂还没吭声,金翠忍不住从屋里窜了出来,“凭啥弟妹的工作要咱们掏钱,要是掏钱,那工作也该归我。”
要是他们两口子都成了城里人,孩子的户口就能跟到城里,一家子吃供应粮,想想就美。
叶祥也不生气,依然笑呵呵的,“嫂子当然可以去,反正是公开招考,有初中文凭就行。”
金翠压根不识字,听了这话,“呸”了一声,扭回了自己屋。
叶茂朝着金翠的背影嚷了一句,“滚。”然后对着叶祥说道:“老娘们在寻思啥呢,就当她放屁。”
叶祥嘿嘿笑着,“婆娘嘛,都一个样,咱们是亲兄弟,还能为了一个婆娘坏了情份啊。”
第48章 一环套一环()
此为防盗章;购买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阅读;请支持正版!
家里正经下地挣工分的;就是老头加上二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当然;现在只剩下老头和叶祥。
这个时候的十块钱当然不少;但大儿子一家三个人都要吃家里的口粮;这钱就一点也不多,甚至不够了。
叶祥笑道:“大哥能不能先借一点应个急。”
叶茂还没吭声;金翠忍不住从屋里窜了出来;“凭啥弟妹的工作要咱们掏钱;要是掏钱,那工作也该归我。”
要是他们两口子都成了城里人;孩子的户口就能跟到城里;一家子吃供应粮;想想就美。
叶祥也不生气;依然笑呵呵的,“嫂子当然可以去,反正是公开招考,有初中文凭就行。”
金翠压根不识字;听了这话,“呸”了一声;扭回了自己屋。
叶茂朝着金翠的背影嚷了一句,“滚。”然后对着叶祥说道:“老娘们在寻思啥呢;就当她放屁。”
叶祥嘿嘿笑着;“婆娘嘛;都一个样,咱们是亲兄弟,还能为了一个婆娘坏了情份啊。”
说着意有所指的朝着叶贵看了一眼。
然后心中冷笑,金翠真要是放屁,你刚才咋不拦着她说话呢。还不是想试试,但凡有一点门道,这工作只怕都会被老大家的抢到手。
“只招女的,不招男的呀。”老太太想到自己儿子,明明这么聪明能干,在乡下种地,真是可惜了。
“这回不招男的,全要女的,纺织女工嘛,是细致活。”叶祥也可惜,要是招男的,他一准去啊,他可是初中文凭,能写会算。
就是女的,也不多招,意思意思招几个而已。名额太难得了,但他势在必得。
“茂啊,你咋说,这可是个难得的事。”老头子用烟斗敲了敲桌子。
“爹也知道,我负担重,这些年也没咋攒下钱来,这样吧,二十块,已经是我手上全部的积蓄了。”
叶老头点头,“行,到时候我拉下老脸,去找几家凑凑,也就差不多了。祥啊,五十块,咱农民家庭,也就这个能力了。”
“够了,谢谢爹,谢谢大哥。”也不提还钱的事,反正没分家,有爹娘作主,叶祥心安理得。
叶贵坐在当中,真是如坐针毡,他手里一分钱没有,就是想帮忙也没有办法。
“贵啊,你欠家里的五十块钱,啥时候能还?”老头直接问上了。
“不是说年底算工分”
“算工分的时候?你自己心里没数啊,你和你媳妇一年能挣多少工分,能不能有五十块,还有十五斤粮食呢。”
老太太恨恨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老二生的最老实,又有一把子力气,留在家里干活最合适。偏生娶了个搅家精,闹着要分家。
“那,那咋办。”叶贵也知道,怕是凑不够的。
“咋办,还用我教你啊,你闺女多大了,在家闲着当娇小姐呢。你当是地主家的闺女啊,不用下地干活。赶紧的,明天就给我下地,去挣工分。”多一分是一分,反正出力气的人不是她。
“二妞还小。”
“小什么小,就你家闺女金贵,谁家的女孩不跟着下地挣工分的,年底不把钱还上,就给我把房子腾出来。”老太太打断叶贵的话,起身赶着他,要他回去说清楚。
叶祥起身送叶贵出去,拍着他的肩膀,“二哥,这是家里的大事,我们要是好了,也一样会拉把家里人的。就算你分了家,可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二哥。兄弟情份,分个家又怎么能分得断呢,你说是吧。”
“是,是。”叶贵除了是,几乎说不出别的话来。只觉得三弟说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动听的很,而且极有道理。
失魂落魄的叶贵回了自己家,柳满红看他双手空空如也,蹙眉道:“他们就这样收下了,也没留你吃点啥。”
叶贵不说话,柳满红终究还是起了身,去厨房给他蒸了两块红薯。
“她娘,跟你商量个事。”叶贵难得开口商量事,就连叶悠悠也觉得稀奇,从课本里抬起头看着他。
叶贵有些紧张,吞了口沫子道:“你看,咱家二妞也有十五了,出去上工,能挣一半的工分,要不然”
“姓叶的,你做梦。”柳满红正在厨房里给灶台添火,听到这话,尖叫一声,拎着一根烧着的木柴就跑了出来。
“是谁给你出的主意,打主意打到咱家二妞身上来的。你家大妞呢,建国呢,咋不见他们去上工挣这半个工分。”
一个成年男人上一天的工,是满工分,一个成年女人上一天的工,要打个八折,如果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上工,只能挣半工分,就是打五折。
村里头,父母都在的,很少会让孩子去挣工分。条件好些的,会送孩子去读书,条件差点的,让孩子做做家务,捡柴摘野菜,割猪草也就是了。只有那些父母不在的,或是特别不心疼孩子的,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挣工分。
所以柳满红一听这话,就来了气。之前没分家的时候,她都没让闺女去挣工分,现在都分家了,就更不可能了。
“咱都分家了,还提大伯家的事干什么。我不是不心疼闺女,可是咱们这情况,年底还要还钱和粮食,怎么算的过来。”叶贵说完了,又抱头蹲到了地上。
柳满红一怔,她没管过钱,不知道年底的工分够不够还,可是听丈夫的意思,是不够还吗?
“奶想出这个主意,可真够替我们着想的。今年的工分不够,还有明年呢,明年不够还有后年呢?她一个老太太,急着要钱干什么?”
叶悠悠绝不相信这个主意是叶贵想出来的,老太太想让她去挣工分,她就偏不去。
柳满红也跟着点头,“咱们闺女说的对,这债本来就是他们赖在我们身上的,今年不够就明年。分家还要赚钱的,你们家也是独一份。”
叶贵只好把老太太要他们年底还钱,不然就腾房子的事说出来。
“老太太为啥急着要钱?”叶悠悠拦住准备发火的柳满红,总要有个原由吧。
叶贵又把纺织厂要招临时工,然后叶祥的老丈人在走关系的事说了出来。
叶悠悠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
“那也是你三婶,她进了厂子,对咱们家肯定是好事,你说是不是啊,二妞。”叶贵知道这个女儿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强硬的命令是不能够的,要哄着才行。
“大伯早就在厂子里工作了,他还姓叶呢,我除了看着建国哥大妞姐上学,还有啥好处。看看就是好处啊,那这好处可真没劲。”
叶悠悠鄙视的看着他一眼,就这水平还想哄人,自个儿玩去吧。
叶贵顿时手足无措起来,他说话的水平就这样,心里觉得家和万事兴,抬着自家人怎么也是好的,嘴里却说不出道理来。
柳满红直接熄了灶火,还蒸啥红薯呢,自己心疼他,他却去心疼欺负自己老婆孩子的人。
冷着脸告诉他,“姓叶的,我闺女又不是你们叶家的长工,不带这么欺负人的。这话不用提了,年底没钱就去我娘家住,你爱去不去。”
“咱们以前好好的,现在闹得连个自己的窝都快没了,有意思吗?”叶贵打心底里是不愿意分家的,可是爹娘强势,老婆孩子也强势,他没办法,只能妥协。现在出了问题,就开始找毛病。
“好好的?你确定是好好的?我和我妈每天都被饿的半死,你看不见吗?早上吃杂粮粥,你和爷奶还有叔伯都是一勺子到底,捞出干的。其他人是半干半稀,就只有我和我娘,浅着锅面捞一碗水,就算是吃过了。你摸着良心告诉我们,这就是好好的?”
二妞的记忆翻腾着,让叶悠悠止不住的难过。十五岁的孩子啊,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她的亲爹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好好的。
柳满红听女儿提起来,也红了眼框,家里的粮食都是老太太把着,锁在自己屋里,谁也看不着。
到了饭点恨不得一颗颗的数出来,分派给儿媳妇做一家人的饭菜。做完了,儿媳妇还不能吃,要等着老太太来分。
她和女儿只能分到最少最差的那一份,根本填不饱肚子。这些事,她总觉得过去了,就不要再翻出来伤了情份,可是听到叶贵一句好好的,她同样忍不住了。
叶贵嚅嚅不吭声,柳满红却直接揭开了他心里所想,“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娘俩又没饿死,就算好好的,是不是。只要活着,哪怕一个家里头,别人活的象个人样,我们活的不如猪狗,也是好好的,是不是。”
柳满红早就习惯了,只要自己一强硬一发怒,丈夫就象现在这样,头一低一声不吭,你打也好,骂也好,都随你。起初她觉得这是好事,说明他让着自己。
只是越到后来越发现,他哪儿是让着自己,他根本就是这么个性子。今天你不是他老婆,就是个外人,他也一样是这个性子。
“耶,姥姥好棒。”叶悠悠抱着姥姥跳了起来。
“这丫头,净是怪词。”王桂花收拾收拾,带着叶悠悠去了清水镇。
小湾村离清水镇不远,但走路也要近一个小时,王桂花熟练的去了村口,搭了村子里出去办事的牛车。到了地方,摸出一个水煮鸡蛋偷偷塞到赶车大叔的口袋里,“他叔啥时候回村。”
“下午三点,你们早点去镇尾那颗爷爷树下头等,我再把你们捎回去。”大叔摸着口袋里的鸡蛋,呵呵笑着。
“好勒。”叶悠悠响亮的应了一声,和大叔挥手再见。
王桂花牵着外孙女的手,见她并不象一般的农村小娃,到镇上看到什么都一惊一乍的叫唤,心里越发可惜,之前对外孙女实在关注的太少了。
“这个是你大伯上班的砖瓦厂,看到里头的三层小楼没有,是清水镇的独一份。”王桂花很熟练的告诉她,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最后拉着她到了镇上的供销社。
在这个特定的年代,所有的物资都由国营的供销社提供,一进去就是一组玻璃大柜台,气派又敞亮,里头待出售的货品排列的整整齐齐。
搁在一九七二年,这样的景象是极有视觉冲击力的。
许多人第一回见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发出“啊”的一声,先后退几步,再赶紧凑到玻璃柜台上,仔细看里头摆了些啥。
叶悠悠出生在一个超市随便逛的时代,当然不会被一个小小的供销社吓到。
没看玻璃柜台,反而抬头去看正中墙上悬挂着的主席相框,相框背后是一整张巨大的彩色洋画,上头印着暖水瓶,搪瓷盆和各种生活用具。
看在叶悠悠的眼里,具有一种魔幻的年代感。让她再一次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来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中国。
王桂花笔直走到柜台前,“同志,把那匹蓝色的布料给我看看。”
她要给外孙女做一身衣裳,现在是夏天,蓝色的裤子,白色的短袖,再给做双黑色的布鞋,别说在农村,就是去市里,也不土气。
“你有布票吗?”售货员斜睇着眼睛看他们,这一老一小一看就是农村人,这些老农民每回到镇子上,就得来供销社从头看到尾。
看什么都稀罕,就是不买,偶尔也有想买的,可又掏不出布票工业票,最后还是只能挂眼科。所以售货员一听王桂花要看布,第一时间就问她有没有布票,不然白看一场,要是再把布给弄脏了,她找谁喊冤去。
叶悠悠蹙了蹙眉头,对于售货员的鼻孔朝天,她很是不习惯。但王桂花却是极习惯的,拿出手帕包着的布票和钱,“不光蓝的,还有那匹白色的衬衣料子,也给我看看。”
售货员看到布票,这才和缓了脸色,把布料递出来给她摸摸看。
扯好布料又给叶悠悠买了铅笔和练字本,叶悠悠心中一动,“姥姥,我能买一套课本回家吗?不管开不开识字班,我都想念书。”
“没人教你咋念。”王桂花忍不住的笑,在她听来,这纯粹就是孩子话。
“我让小辛哥哥教我呀,还可以请别的知青哥哥姐姐教我,他们那么好。”她还白得了人家一把糖呢,当然好。
王桂花也想到了糖的事,不由“扑哧”一笑,摸摸她的头,“小机灵鬼。”
供销社没有课本卖,但是刚才卖布给他们的售货员,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线索,“课本啊,去废品收购站看看,他们那儿书多。”
“谢谢姐姐。”叶悠悠看在她给自己指出了一条明路的份上,原谅了她之前用鼻孔看人。摇着姥姥的手,“姥姥,我们去瞧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