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人都不见得会喜欢粥。
宋令仪是为了陆怀瑾和陆离考量,这才熬了粥;但担心牧场其他人吃不习惯,所以她又制作了煎蛋、煎饼以及烤香肠。那叠起来好像摩天大厦的煎饼大楼,足以满足牧场其他人的早餐需求;如果不够的话,还有牛奶和麦片。
“真的吗?”听到陆离的形容,大家都有些迟疑。虽然说,陆离烹饪的料理大受欢迎,但事实上,的确有许多料理不是他们喜欢的类型,就好像每一次的煲汤,他们不抗拒,却也不狂热。现在,眼前那一锅神秘的食物似乎也是如此。
不过,空气里飘荡着浓郁的香气,让人忍不住开始分泌唾沫,确实让人蠢蠢欲动。
“也许我们会不喜欢,但至少要给我们尝试的机会,不是吗?”最后还是兰迪开口说道,“就好像鱼一样。我们以为自己会不喜欢,但最终呢?”
陆离哑然失笑,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好吧,如果你们想要尝试的话,我自然不能阻止。但相信我,你们不会喜欢的。”从各个角度来说,粥都不是他们会喜欢的类型。
刚才的交谈有些快速,宋令仪听懂了大半,但还是有些细节不太确定,陆离向她解释了一下,“他们想要试试看,我警告过他们了。”这让宋令仪笑了起来,“放心吧,你留一份给爸和你自己就好,不用担心我,打一份给他们尝尝吧。”
宋令仪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熟练地从锅里打了一碗粥起来,放到了旁边的灶台上,友好地说道,“小心烫。”
大家面面相觑,然后同时都举起了右手,表示自己想要尝试看看,这让陆离哭笑不得,“伙计们,不要胡乱尝试陌生食物,好吗?说不定你们就踩到地雷了。”
可是大家根本不在乎陆离的话语,兰迪第一个走了上前,用勺子舀了一口,放进了嘴巴里,但还没有来得及咀嚼,就因为太过烫口,整张脸都皱了起来,那滑稽的模样就好像马戏团里的猴子,惹得旁边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宋令仪也是不由莞尔,“我说了,小心烫。”
兰迪不断跳脚着,口齿不清地惊呼着,“烫!烫!烫!”好不容易稍稍冷却了一些,他这才细嚼慢咽地开始品尝了起来,可是表情却十分奇怪,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太烫,还是因为口感。
所有人都注视着兰迪,满头问号,但兰迪却依旧在咀嚼着,说不出话来,那模样……着实太过滑稽。
158 煎蛋能手()
在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之中,经纪人扮演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他们不会亲自参与到任何一个电影制作环节之中,但却能够掌握电影的发展命脉,真正地堪称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幕后军师。
将经纪人繁琐复杂的工作简单归纳起来,那就是中介,他们为演员寻找合适的电影项目,同时也为电影公司推销合适的演员,并且为演员争取更高的薪资酬劳。许多人都不了解经纪人的工作,认为他们不过是依靠一张嘴皮子而已,但事实上,好莱坞真正高端的经纪人,他们的业内地位绝对不比任何一位制片人差,甚至于许多导演、演员都必须讨好巴结他们。
举例说明的话,“阿凡达”准备开拍了,詹姆斯…卡梅隆(James…Cameron)放出风声想要寻找合适的演员,那么,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寻找业内的顶尖经纪人,由这些经纪人进行衡量挑选,然后递交一份候补演员名单提供挑选,接下来才是演员的发挥时间。
换而言之,不是随便的演员都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即使是像汤姆…克鲁斯(Tom…Crusie)那样顶级明星,没有给力的经纪人,他的消息来源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不要说那些二线、三线的演员了。
一般来说,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全新设立的大项目,基本都掌控在那些顶级经纪人手中,资源牢牢掌控,从不外泄,剧组人员的选择始终圈定在一个特定范围,是否给新人机会,还是力推某位演员,又或者是以一个顶级演员带动旗下数位配角演员,初步挑选的权力都由经纪人拍板,从导演到演员再到编剧,乃至摄影师等等,都是如此——除非是像迈克尔…贝(Michael…Bay)拍摄“变形金刚”时那样,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挑选新鲜人。
反过来也是如此,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听说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Gonzalez…Inarritu)正在筹备拍摄新作品“荒野猎人”,他想要出演,那么也是由经纪人出马去洽谈,甚至是安排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又或者莱昂纳多现在想要拍摄一部商业电影,经纪人立刻着手于各大电影公司联系,取得最新最全最好的项目,由经纪人经过初步挑选之后,再交给莱昂纳多。
可以这样理解,越是高级的经纪人,手中资源越多;电影公司希望通过这些经纪人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演员,演员也希望通过这些经纪人寻找到更加优秀的项目,经纪人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中转站,无数消息和资讯在他们手中消化,然后重新分配,成为奠定一个电影项目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经纪人,可以让一名演员彻底脱胎换骨。比如说,观众总是好奇,为什么又是他/她?好像过去一年之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名演员,商业电影也是,艺术电影也是,无处不在。这就是经纪人的功劳了。
安迪作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能力自然非同一般,堪称是业内顶尖存在,虽然他手下管理着数位大牌演员的经纪业务,但不定期地挖掘新人,又或者从竞争对手那里挖墙脚来壮大自己,这都是经纪人的日常工作之一。
“太平洋战争”开拍时,安迪就收到消息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放弃了内定的约瑟夫…梅泽罗,选择了一位籍籍无名的新人担纲主演,大家还小小地议论过一阵,不过“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一套电视剧而已,影响着实有限,消息很快就被遗忘在了脑后。
不久之前,HBO内部观看了“太平洋战争”,关于这位新人的讨论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听说剧集的五位导演都对这个新人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位天生的演员;就连同剧组的演员也纷纷表示,这位新人的天赋和表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吸引了安迪的注意,他不由有些好奇,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新人,又有什么样的潜力。
不过,这样的好奇不足以让安迪行动起来,业内人士有句话说得好,“好莱坞每天都可以涌现一百位天才,但一年都不见得能够诞生一位明星。”这片土地上,从来都不缺少天才。
这一次,安迪前来纽约出差,将在这里停留两天,今天晚上的飞机回去洛杉矶,在前往机场之前,下午有三个小时的空档,转念一想,他决定前来先驱村庄看看,只是路过。
见面之后,蓝礼给安迪带来了小小的惊喜,不是因为他的外形,而是他的谈吐,那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风趣,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大气风范。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可不是说闯就闯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在累累白骨之上建立起来的,蓝礼的这份气质,着实难能可贵,很有可能帮助他走的更远。
当然,仅仅只是“可能”。
“我知道你出演了’太平洋战争’,而且,我观看了内部试映。”安迪开口说道,这是假话,HBO暂时没有开放任何形式的试映。
“这是一个好消息。”蓝礼的眼底浮现出一抹亢奋的光芒,“我们辛苦了七个月的成果总算出炉了,看来,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亲眼观看到成品了。”
安迪的眼底闪过了一丝暗芒,蓝礼的表现十分正常,却又不正常——刚才谈话的重点难道不应该是经纪人的强大能力吗?“这是一部十分出色的作品,相信会像’兄弟连’一样,再次引发好评风暴的。”
“哈哈,我会交叉手指进行祈祷的。”蓝礼的回应依旧宠辱不惊,这让安迪越发玩味起来。
对于任何新人演员来说,遇到顶级经纪人的邀约,即使不是受宠若惊,也不应该如此平静。那么,蓝礼的表现如此淡然,到底是因为他对安迪的经纪人身份没有清晰认识,还是因为他对经纪人的重要性没有准确认知?
看着蓝礼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安迪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不高,那么就是第三种了,蓝礼也在掂量,只是,蓝礼如此成竹在胸,到底是因为自大,还是因为睿智?
不过,这并不重要。经纪人和演员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都希望选择更加出色的合作对象,共同谋求更高的利益。自大也好,睿智也罢,这都说明了,蓝礼是一个聪明人,这也意味着,双方未来的合作可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一个有目标、有野心、有信仰的演员,往往能够在好莱坞走得更远。
“你希望成为明星?”安迪第二次提起了类似的问题,试图进一步试探。
蓝礼微笑地摇了摇头,“不。”这个答案让安迪的眼神微微闪了闪,有些意外,“我希望成为演员。”
安迪的笑容绽放了开来,不自量力,又或者说,理想主义者,“真正顶级的演员都是明星。”
“但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是演员。”蓝礼的回答无缝衔接。
安迪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停顿了片刻,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的眼睛,试图窥探隐藏在眸子背后的情绪,他看到了自信、坚韧和毅然,“这个世界上,天才有很多,但不是每个天才都可以取得成功;同样,这个世界上,梦想有很多,但往往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在好莱坞,梦想是最廉价的东西。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摊开双手轻轻耸了耸肩,“我想,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不是吗?”
没有愤怒,没有激昂,没有冲动,甚至没有辩解,蓝礼的回应着实让安迪眼前一亮,他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仿佛弥勒佛一般,“我没有办法反驳这一点,不是吗?”顿了顿,安迪再次开始试探,“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演员?杰克…尼克尔森(Jack…Nicholson)?还是汤姆…克鲁斯?”
前者是当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演技明星,后者则是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票房巨星,安迪的提问指向性十分明确。
“我不知道。’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我的第一部作品。”蓝礼的回答让安迪微微挑了挑眉,坦然而诚实,没有不懂装懂,这一份胸襟甚至比之前的印象还要更加深刻,“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挑战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可能。”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我是英国学院派出身的。”
安迪恍然大悟——英国学院派对演员的定义就是:胜任不同角色,千人千面,一名演员要可以胜任一千个乃至一万个角色,这才是表演;而不是那种专注于一类角色、或者只有某个特定角色能够入魂入魔的表演。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安迪出声感叹道,简短的两句话,透露的信息却让安迪十分满意。
蓝礼呵呵地轻笑出了声,显得轻松写意,“如果简单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了。”
这是对安迪刚才那桶冷水的反驳,狡黠而睿智,这又是另外一个亮点,安迪的眼睛因为灿烂的笑容而眯成了一条缝,“我开始怀念我的青春了。”潜台词就是,蓝礼不知天高地厚,仅仅只是凭借着青春时的冲动和热情,根本不明白现实生活的残酷。
蓝礼也是笑呵呵地回答道,“所以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
这是在讽刺他太过胆小、太过世俗、太过无趣了吗?这……着实有趣,太有趣了。安迪欢快地笑了起来,端起了面前的可乐,仰头一口喝完,然后就站了起来,微笑地说道,“如果我不想错过航班,那么我现在应该前往机场了。”
159 专栏刊登()
柯尔出去只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很快就进来了,扬声喊道,“十四,你的挂号信。”一般来说,挂号信必须本人签名,不过新布朗费尔斯是一个小镇,邮递员几乎认识每一家每一户的人,对柯尔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也知道柯尔和云巅牧场的关系,这才允许了柯尔代收。
“挂号信?”陆离看了一眼,但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来,“估计是学校寄过来的毕业典礼章程吧,可是,他们之前不是说发邮件嘛?为什么还如此麻烦。你放在旁边吧,我一会再拆。”然后,陆离又继续自己的煎蛋业务。
忙碌了好一阵,陆离总算是把鸡蛋全部煎好,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享用早餐。宋令仪熬制的粥果然足够入味,而且米粒不会稀烂稀烂,那咀嚼的韧劲比米饭还要更加好吃,干贝的香气已经完全融入到粥之中,每一口都是享受。
早餐享用完毕之后,宋令仪本来打算去洗碗,不过爱丽丝和玛丽安几个女生抢了上前,接过了洗碗的工作,气氛再次开始预热起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连续第二天的狂欢。
陆离此时才有时间拿起自己的挂号信,看了看地址,陆离就立刻明白了过来,“这应该是报社寄过来的报纸样本。”
美国的报纸系统是十分特别的,大部分报纸都是在当地发行,只有少数几份报纸是全美发行的,比如“纽约时报”就分为纽约版和全国版。像“纽约观察者报”就是一份只有在纽约当地可以买到的报纸,“纽约邮报”也是。当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人们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阅读新闻的方式,各大报纸都有网页版本,实时更新。所以,在德州也可以阅读到来自其他各大州的报纸。
“报社?”在嬉闹声之中,宋令仪第一个就听到了陆离的声音。母亲似乎就有这样一种能力,在人群之中辨识出自己孩子的声音,即使是再嘈杂也是如此。
陆离点点头,“恩,还记得吗?之前我不是提起过吗?他们愿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写专栏试试看。”
“啊,我记得,给你写三篇专栏的机会,对吧?”宋令仪在陆离身边坐了下来,然后回头扬声喊道,“怀瑾,过来,陆离的专栏寄了样本过来。”
拆开信封,里面果然是一份“纽约观察者报”,看看右上角的日期,这已经是四天前的报纸,墨水已经干透了,但依旧泛着报纸特有的香气。
“哇!”身后传来的惊叹声让陆离愣了愣,他回过头,就看到所有朋友熙熙攘攘地站在后面,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一个个探头探脑的表情,看起来好不热闹,这着实让陆离哭笑不得。
“十四,快,快打开看看!”“对,看看你的文章变成铅字之后到底是什么感觉?”“这真的太厉害了!我们身边居然也有人成为真正的记者了!”……
那亢奋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比陆离自己还要更加兴奋。原本陆离还有些紧张的,但看到朋友们的如此表现,情绪不由就释然了开来。
爱丽丝也站在人群之中,眼神里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当看到陆离的眼神时,她轻轻握了握右手,为陆离加油,然后视线落在了那份报纸上,示意陆离快点打开,迫不及待的神色让陆离也跟着兴奋起来。
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宋令仪和陆怀瑾身上,两个人的表情也有些凝重,陆离不由哑然失笑,“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等待通知书时的情形。”
看到陆离此时还有精力开玩笑,宋令仪也是不由莞尔,拍了拍陆离的肩膀,示意他打开报纸。
视线再次落在了报纸上,指尖居然微微颤抖,泄露了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