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汉子的乱世求生路-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子最好的一年,虽说做了不少体力活,但是往年哪能吃得饱饭哦。再说忙完这阵子天也就凉下来了,大家伙可以好好的松快一整个冬天了。”

    见村长们这么说,谭景明也就不再坚持了。有心想给村民们增长增加工钱,但是也不太好给的太多,毕竟斗米恩升米仇,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听村长说,村民们收获的粮食大部分是要用来交税收的那么,村民们手中应该没有什么粮食了。给钱是不太方便,但是可以给粮食证,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师徒两人最不缺的也就是粮食了。

    师徒两人早就想过要给这些村民们一些帮助,这个时候送他们粮食正好也是急人之所急。想清楚这些,谭景明对各位村长道。

    “各位的大恩大德,仲某在此感谢了。既然村民们手中的粮食都会用来缴税收,那么此间开荒一结束,凡是参加开荒的人,男子一百斤粮食,女子50斤粮食,老人和孩子25斤粮食。这些事作为奖励,工钱是另算的。”

    听陈谭景明这么一说,村长们也都很高兴,他们即使是作为村长家里其实也是相对好一些而已,粮食也还是缺的。如此一来,青山脚下着大大小小的12个村落,终于能过个丰收年了。

    村长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也不耽搁,直接就回去了,说好第二日一早,开荒工作继续进行。

    果然,村里的人们听村长带来的消息后,都高兴的不行,先生虽说让他们回家休息,但是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庄稼人哪知道什么休息呀,猫冬的时候自然就是休息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休息是要遭天谴的。

    另外还有一点,他们是见识到玉米的产量了,但是产量更高的红薯,他们却还没有见识到,已经迫不及待了。

    整个荒地的红薯面积其实是比玉米还要多的,红薯的叶子是可以食用的,在此之前他们都吃过。另外家里养了猪的,也都吃过这个叶子。至于在地底下埋着的红薯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村民们尽管都很好奇,但是都按耐着不动。

    第二日一早,村民们像往常开荒的时候一样,早早的就来到开荒的地方。红薯大家之前毕竟都没有接触过,所以都不知道怎么样去收获红薯。等萧文英茵将特制的农具分发到各个男人的手中时,大家还闹不明白这个奇怪的农具是怎么『操』作的?

    这个时候,谭景明当仁不让的做起了示范。这个农具叫做铁叉,它的外形有点像到山字。谭锦明用力的将他『插』入泥土中,脚还在上面踩了一踩,然后用尽力气将它翻起来。比男人们两个拳头握在一起还要大的红薯,就这样被翻了出来。

    谭景明毕竟不是专业做农活的,所以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是这并不妨碍现场的男人们学习,都是做惯农活的,谭景明也只是示范了几次,他们也就明白了要领,接着便有模有样的『操』作起来。

    萧文茵在一旁看着同时也做一些指导。

    “大家在挖红薯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尽量不要挖破红薯,一旦破皮的话,红薯很难保存。捡红薯的时候也要注意,外皮完整的放在一边,破损的也放在一边,大的和小的也分开放。”

    “文姑娘放心吧,大家都是做惯活的,这些事情大家都会注意的。都是庄稼人,最看重粮食了,他们最见不得浪费粮食的了。”一旁忙着做饭的大娘笑呵呵的道。

    萧文英左右看了一下,果然没用提醒大家也都是分开放的,同时挖红薯的男子们也都注意着尽量不挖破红薯。除了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拿捏不住,到了后面,几乎没有出现破了的红薯了。

    第一波红薯挖出来的时候,谭景明师徒也想让大家伙尝一尝红薯的味道。午饭后,萧文茵特地找了做午饭的『妇』人让他们煮了整整五大锅红薯。

    村民们听说是免费给他们吃的都很高兴,第一次吃红薯的人就被这种软糯的甜甜的味道所吸引,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们,他们的牙口不是很好,煮出来的红薯又软又糯,还很甜,最得他们的喜爱。

    有些大人吃了两口,尝了一下味道,就偷偷的将红薯藏了起来,他们想要带回去给自家的孩子尝一尝,年龄大的孩子基本上都在荒地这边做活挣钱,而年龄小的孩子只能在家里头。

    谭景明和萧文茵都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两人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做饭的『妇』人们又煮了一次红薯,这一次是整整十大锅。等到一日的劳作结束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两个大红薯,家里有孩子的也可以额外多拿一些,村民们都很感激有些老人和『妇』女还偷偷的抹起了眼泪。

    萧文茵明白,尽管他们刚刚收获粮食,但是家里几乎已经没有余粮了,都靠着开荒种地的这些工钱去买粮食吃。在荒地上的这些孩子,还能混一顿饱饭,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就只能吃些剩饭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一日都是开心的,村民们惊讶的发现,红薯的产量果然是比玉米要高很多的。但是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玉米是可以作为主食吃的,红薯的话,听先生说吃多了容易烧心,不过也是个不错的食物,很是耐饱。

    村民们花了仅十天的时间,就将地里的红薯全部收获了。看着堆积成小山一样的红薯,村民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没日没夜的这么劳作,说白了不就是为了一口饭吗?如果自家地里头也能产出这么多红薯日子还会那么难过吗?

    这一日秋高气爽时节,已经可以说是进入深秋了,但是在荒地上的村民们,个个都喜气洋洋的,因为这一日是发工钱的时候。平时,虽然获得第一的村庄是有五两银子的奖励的,但是那毕竟是奖励给集体的,没有自己拿在手里的那种踏实感。

    谭景明师徒是故意选这一天发放工钱的,因为荒地里种植的粮食都已经收获起来了,接下来开垦的地今年是不会再种植了。辛苦了大半年的村民们,是时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早在京城活动的时候,萧文茵就悄悄地换了不少银子,对萧文茵来说,她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

    一个小匣子里面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另外一个里面装的是满当当的铜板。师徒两人分工协作,谭景明负责拨算盘计算工钱,萧文英则负责发钱。

    村民们都自觉的排着队,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因为这次开荒,可以说每个家庭都几乎全员出动了,除了家里有年龄太小的孩子需要照看的。所以当初在制作每日出席情况的时候,特意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最先发放工钱的村子是山尾村,因为这个村子离得最远,所以他们是第一个发放工钱的。第一个来领工钱的是一个特别贫困的家庭,家里的成员只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以及三个孩子。大的是个男孩大概只有十岁左右,中间是一个女孩,约莫有七岁,最小的男孩只有三岁。

    一开始他们这个家庭是没有办法参与开荒工作的,因为没有一个壮劳力,后来还是萧文茵开放了条件,让老人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他们家才有机会到这里。来开封之后,他们一家可以说是过了一段舒坦日子,至少每天在荒地上能够吃一顿饱饭,不用担心饿肚子,家里的粮食也能省下来。

    一家子都特别感谢谭景明这对师徒,要是没有他们。老两口估计也快要支撑不住了。小孙子刚刚出生那一年,他们的父母就意外去世了,这三年来,他们是又当爹又当妈,既要照顾田里,又要照顾孩子日子是比艰难中还要艰难,他们都担心自己哪一天不在了,这些孩子就没活路了。

    等到能够来开荒了,他们的心才踏实下来,至少今年是能过去了。

    他们此时正紧张的站在萧文茵师徒两人前面。谭景明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的响,老两口看的是一阵一阵的紧张。年龄最小的小孙子已在『奶』『奶』的身边睁着朦胧的大眼睛盯着前面这两个人看。

    没一会儿,谭景明就算好了他们家的收入情况。这个可是第一个领钱的人家围在周围的人群都紧张的盯着唐景明。

    老人家,你们家一共出席了五个月零十一天期间没有人请假。三个人是领的,七文一天的工钱,两个人领的是五文一天的工钱。合计起来是四两银子并991文。

    这样的数字一说出来,周围的人群瞬间炸开了。就是五个多月的时间里,这老两口并三个半大的孩子,就能够赚得近五两银子,那他们家可不得更多?

    老两口显然也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银子,老『妇』人红着眼眶,用袖子不停的抹着眼泪,这个场面看着挺令人心酸。

    边上的『妇』人拉拉老『妇』人的袖子:“大娘哭啥好日子在后头呢,今儿是高兴的日子,得高兴起来。”

    “对哩!对哩!好日子在后头呢!”老『妇』人嘴上这么说着,眼泪还是控制不住。

    萧文茵在听到师傅报出的数字之后,就开始拿钱,二两纹银的两个加上一个五钱的。剩余的441问就直接给铜板了。

    老爷爷作为一家之主,颤抖的手,结果了萧文英给的纹银和铜板,在一边的账本上按下了红指印。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紧紧的盯着爷爷手中的银两他们知道,这是一家子人的希望。

    老两口拿到钱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对着师徒,两人就跪了下来。嘴上不停的念叨着,多谢先生的大恩大德。

    师徒两人被这个阵仗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扶起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演这样一幕,所以整个工钱发放的过程就显得有些缓慢。从中午到晚上,天都快黑了,也才将将发了三个村子的工钱。还有另外九个村的工钱还没发呢!

    发放一次空前师徒两人忙活了整整两天,没有想到看似简单的一个工作做起来居然也这么费力气。主要是这12个村的村民生活实在太苦,像第一位老人家那样,全家没有壮劳力的情况也不是少数。看得出来,青山脚下的这12个村落的村民都很感谢谭景明师徒。

    热闹闹的分钱工作结束了,紧接着的就是年前最后一搏,繁重的开荒工作了,整个荒地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剩余的也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了。

    因为马上要到冬天了,剩余的这三分之一的荒地,将不再种粮食,所以开荒的进程相对来说就快了不少。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坑,萧文茵干脆将它改为一个池塘了。那里的地势相对比较的低哇,方便蓄水不说,还能够为周围的田地提供水源,一举两得的事情,萧文茵当然不会错过。

    就这样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很快,似乎是转眼间青山就披上了银『色』的外装。冬天终于来临了。

    以往冬日是整个青山脚下,12个村庄最难熬的一个季节。但是今年不同了,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厨房都有柴火过了一个丰收年。

    这一年也是一个繁忙的年,谭景明师徒两人几乎将全部的心血都花费在了荒地上,除了偶尔进山采『药』,估计谭锦明都要忘记自己是位大夫了。

    萧文茵呢每日繁重的劳动也让他忘记了,身上背负的什么家国大事了?所以说,快乐的日子过得总是这么快。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得飞快,师徒两人在金山脚下的日子,过得轻松惬意,村民们对这对师徒都抱着非常大的善意,当然,互利互惠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做。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一村民们为师徒两人办事,赚了不少的钱,最少的一户人家也能赚十几两银子了。对于谭景明师徒来说,他们想要扩大红薯玉米这两个作物的影响力,少不得青山脚下这十几个村落的村民帮忙。

    现在青山脚下的村民都知道红薯玉米的好处了,不用谈,警民试图多说,他们自己就求上门来,希望能够得到这两样作物的种子。在第二年的时候,除了重一些水稻方便缴纳税收之外,剩余的空地上都种上了红薯和玉米。

    谭建明师徒两人收获了那么多的红薯和玉米,当然不是为了吃,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村民能够将这些新型的作物推广到外面的世界。

    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青山脚下这十几个村落,因为地处偏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他们很少对外联络,除非逢年过节,这样大的节日,他们才会结伴倒离青山大概需要3天多行程的镇上去采购一番以外,轻易是不会离开青山脚下的。

    所以很快师徒两人就发现,如果要靠这些村民,将农作物推广到其他地方,估计至少也得等个十年八载的。好在他们也不着急,现在最重要的是收获足够多的种子,这样,等到有机会将它们推广的时候,才能够有底气。

    现在的青山脚下已经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师徒两人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房屋是破破烂烂的道路是泥泞的乡间小路,几乎没有修整过。村民们的眼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都是『迷』茫愁苦的脸上,早早的就爬上了皱纹。孩童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在外面撒野,因为他们吃不饱肚子,哪来的力气去玩耍呢?

    仅仅是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整个村庄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村庄变得整洁不说,农民们的整个精神面貌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大家的脸上出现笑容,村子里有孩童的欢笑声,甚至偶尔还能听见到狗的叫声。狗在农村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之前青山脚下12个村庄,几乎没有一家养狗的养狗是要花费粮食的。

    听起来似乎有些搞笑,养不养狗,居然能够判别出一个村庄生活的水准。但现实就是这样,一年多以前,别说是养狗了,青山脚下的村庄的村民们能够把自己养活就不错了。

    没有经历过贪官酷吏的折腾的谭景明师徒,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不断的被刷新三观。师徒两人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朝廷将要结束,不是因为萧文英的出现,而是它从根子上就已经烂掉了。

    就拿谭景明诗图来说,他们自己是不差钱的,所以在开荒的时候,这些贪官也好,酷吏也罢。对他们最大的影响也就是费些钱而已。

    当然,这是他们一开始的想法,师徒两人都有一些脱离这个朝代的实际了,萧文茵是没办法,他本身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他了解的也有限,谭景明他是医生,他所接触的都是一些达官显贵,普通的百姓,他虽然也接触,但是他没有接触过底层的生活,所以师徒两人都忽略了人『性』的贪婪。

    青山脚下,地处偏远,离最近的一个城镇赶车也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够到达,按理说这个地方是很少会受到贪官污吏的影响的,但是秋收时节的时候,缴纳税收的时候是劈避不开的。

    就拿去年来说,秋收结束的时候,青山脚下12个村庄的村民都很高兴,因为今年因为帮助谭景明师徒两人开荒的原因,他们终于有钱了。但是高兴的日子,随着贪官酷吏的到来结束了。

    谭景明出于医生的职责,让村民们回家歇息两日在开荒。没想到征收税收的酷吏,这个时候上门了。那一段时间,前后有三天,萧文茵每天都能听到村里村民们无助的哭喊声。

    这个时候的生产力,一亩粮食大概能收到300斤就算不错了,青山脚下的地,不能说非常肥沃,最多也就能收个260斤左右,但是税收一亩地将要缴纳出去20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只有60斤,是属于这户人家的。

    换算一下,一家五口人,三亩地,一年到头只有180斤粮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还是其中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很多人加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