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那叠资料上记载了鲁金刚这些年接过的生意,以及利用各种计策,吞下洛阳不少大家族的货物和店铺,而做这些事的幕后之人便是他鲁金刚。
“呵呵鲁老大”李旦摇摇头,感叹道,“其实本王倒是蛮佩服你的,作为一个小人物,却敢去拂五姓七家的虎须若是你暴露了,下一刻你恐怕就暴尸荒野了。”
“这这”鲁金刚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气定神闲,而是满脸惶恐,立即跪倒在地,急促道,“小的小的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兄弟们跟小的混口饭吃还请殿下高抬贵手,饶命啊”
鲁金刚不敢反抗,即使面前是个十余岁的少年也是一样,他丝毫不会认为李旦会没有防备,说不定待他出手,四周便会有暗器袭来,而他就身首异处了。
进不行,退就更不行了,即使他能逃得掉,只需李旦将手里的资料发往那几个大家族里,那他鲁金刚出门就离死不远了。
两难之下,鲁金刚明白现在能救他的唯有面前的小皇子了,遂终于低下了头。
李旦心头松了口气,想让混迹市井的桀骜不驯之辈效忠于自己,唯有狠狠挫一挫其人的锐气,为此,李旦发动了在洛阳能用上的全部力量,只为挖出一些足以置鲁金刚于死地的陈年旧事了。
虽费了些许功夫,但效果却是极好,李旦笑了笑,自顾道:“幸好你平日里没做欺压百姓的事,有时候还会为一些贫苦百姓讨公道不然你应该明白”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鲁金刚颤颤巍巍地望着李旦,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这般大张旗鼓地召见小的,不知有何吩咐”
“噗嗤”绿衣再也忍不住,握着嘴巴笑了起来。
李旦无奈地摇摇头,感叹道:“本王终于明白你鲁金刚凭什么能混得风生水起了,就凭这不要脸的功夫,嘿嘿颇有本王当初的风采啊”
“额小的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到了这会,鲁金刚已经放弃了思考了,弄不懂李旦的话语里哪些是好话,哪些是坏话。
“嗯”李旦笑过之后,定了定神,幽幽地叹道,“说出来不怕鲁老大笑话,本王自出生后,还是第一次来洛阳有时候啊,新到一个地方,没有眼睛,总是有些力不从心啊”
鲁金刚是个人精,眼珠一转,从李旦的三言两语间,已经大致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了,只是又低眉望向那一叠资料,便是身子抖了抖,不禁出声问道:“小的明白了,只是殿下有这般能力,为何还要小的呢?”
“呵呵鲁老大不要妄自菲薄”李旦眯起眼睛,饶有深意地道,“本王不可能一直在洛阳,迟早会回到长安,到那时你就是本王在洛阳眼睛明白了吗?”
“小的明白嘿嘿那这些”说话间,鲁金刚直起身子,搓着手,小心地望着地上能决定他生死的东西。
“嗯拿走吧”李旦大气地一挥手,应着。
“谢谢殿下”鲁金刚极为兴奋,刚想蹲下身子,捡地上的资料。
“等等”
第112章 古怪()
鲁金刚混迹洛阳这么年,大鬼小鬼都见过不少,虽没有真正与皇室中人打过交道,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皇室里的那点龌龊事,鲁金刚心知肚明,别看眼前的小皇子年纪不大,但若没有夺嫡的心思,他鲁金刚是不信的。
现在有把柄握在李旦手中,这让一向远离洛阳官场纷争的鲁金刚有点投鼠忌器。
虽说上了这条贼船再下来就晚了,但鲁金刚却明白跟着这个年轻皇子还有可能光宗耀祖,可若是让五姓七家的人知道了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恐怕他就唯有死无葬身之地了。
身处市井最底层多年的鲁金刚自然有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气势,才能爬到如今的地位,在心中确定了想法之后,他便已经进入了角色,面色一整,虔诚地行了一个大礼,沉声道:“殿下,小的这一身肉就交给殿下了!”
不出李旦的预料,罢了几日的早朝终于重开,而前一晚宫里便传来了讯息,要让李旦参与今日的早朝。
早早起床的李旦依旧做着习惯的晨练,只是前几年一直陪着他的薛仁贵父子如今都不在身边,一个已经镇守着西北,而另一个却留在了长安忙着自己的终身大事。
如今洛阳府宅里的侍女也很少,没有了往日里热火朝天地锻炼,倒是让这里的清晨冷清不少。
李旦收起了银枪,擦了擦汗水,在冷风里打了个寒颤,定了定神,接过一直立在一旁的绿衣手里的冰水,猛地灌了一口,笑道:“绿衣姐姐,过了今日,本王可能就会老师一样做个官迷了”
“咯咯殿下必定会马到成功的!”绿衣抿嘴轻笑,伸出纤手,宠溺地帮李旦整理着衣裳。
由于早朝罢了几日,官员们休息得生龙活虎,不少老头比李旦到得还早。
李旦冒险执意相送两位戴罪宰相的事迹早已传开,一路上不少大大小小的官员跟李旦打着招呼。这是原先不可能有的现象,也足见两位老宰相的影响力。
拄着拐棍的刘仁轨倚在石柱旁,到了人前,更是盛世凌人,隔着老远,便是招招手,让身为亲王的李旦自己过去。
这种可谓以下犯上的作为足够惊人,不少人窃窃私语起来,倒是李旦撇撇嘴,一脸不爽地踱步过去,自知这个老头是故意的。
在旁人眼里,这两人一直是势同水火,孰不知私下里这两人也是这般德行。
到了刘仁轨跟前,李旦知道旁人还在观察,便故意高声喝道:“不知刘公叫唤本王有何事?怕是不懂君臣之礼吧?”
李旦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又低声道:“你这老小子是故意的吧,下了本王的面子很得意是不是?”
“呵呵那还是等殿下能当上太子再说吧”刘仁轨的笑声里尽是讽刺,但其又低声道,“小子,有些不对,老夫有个当差数年的线人,告诉老夫流放在外的薛元超和魏玄同都已经回朝了”
“谁?”李旦愣了愣,自顾问了声,但下一刻,其又闭上了嘴,脸色大变,满是严峻之色,旁人看起来这二人定是因争吵而变了脸色。
刘仁轨到底是个戏精,见李旦垂首不语,便是也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薛元超和魏玄同两人名字,李旦自然听过,明白二人皆是大才,往后更是成为宰相,只是他们归朝的时间却比历史上又要提前不少,似乎今日的事又要有了变故了。
刘仁轨瞧着李旦的脸不断变化,心中微动,提醒道:“放心,到了关键时候老夫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此话一出,李旦立刻明白这老头的意思是直接站队,让朝堂的局势明朗化。
虽说情势有变,但还未到紧急时刻,而李旦也是定了定神,冷笑道:“刘老头放心,你还是安心看戏吧本王还年轻着呢!这次就走一步算一步吧要是真的不成,那也没事,以后机会多得是”
刘仁轨面露喜色,但口里却是道:“怎么?殿下,被老夫说到痛处了吧!殿下,你还是回府去改改坏毛病吧!朝堂不是一个纨绔皇子该来的地方!”
李旦也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二人势同水火的关系再一次在官场里得到了印证。
只有不远处的狄仁杰和李敬玄明白其中的意思,两人互视一眼,皆是微微颔首。
到了一旁的李旦正巧碰到了迎面而来的武家兄弟,虽过了几年,但这二人各有一只空荡的袖口倒是格外瞩目。
本就是不想与他们深交的李旦偏过头,目不斜视地想与他们擦身而过,却不想武三思主动拱手道:“殿下,下臣要提前恭喜你了”
“是啊,殿下年纪轻轻却能取得如此成就真是恭喜了”一旁的武承嗣也不甘示弱,凑上前附和着。
李旦并未被这连续的恭贺声烧坏头脑,而是冷静地回礼,笑道:“两位表哥好说,表弟我才疏学浅,还需两位表哥多多提点啊”
谦逊却不乏大气地回答让武家兄弟面色一窒,但还是尴尬地回着礼。
意识到这里情况的刘仁轨对着狄仁杰点点头,狄仁杰会意,便是移步到李旦身旁,望着走远的武家兄弟的背影,询问道:“殿下,怎么回事?”
“嗯无事”李旦迟疑地摇摇头,皱起了眉头,叹道,“只是有些奇怪,老师,今日的状况可能不会太好”
就在这时,宫廷太监的一声尖锐的呼喊声打断了所有人的交谈,而那充满未知状况的早朝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落在后面的李旦跟随着群臣进到了太极殿里,找好了站立位置的李旦环顾四周,却发现不少生面孔站立的位置前挪了许多,这就意味着有些人的官职这几日提升了不少。
第113章 当面质问()
李旦心头微怔,便更加仔细观察,却见那人气质卓绝,浑身散发着书卷气,可见这人不是等闲之辈,而如此多的生面孔出现在朝堂,那么政事堂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即使现在政事堂混乱,暂时被武则天接管,但这人事上的大事刘仁轨一定是知晓的,而现在刘仁轨未能提前告知,那么这个老头一定是胸有成竹了。
果不其然,如今上朝有专门为刘仁轨设置的软椅,那个老头乐滋滋地侧依在上面,在不经意间朝着李旦使了个眼色。
李旦会意,放松了下来,既然这个老狐狸不以为意,那恐怕现在朝堂仍然还在掌握之中。
太子贤来得比以往都要晚,而其面色也是冷峻,想来他也明白今日的早朝上将有一番大战了。
随着太子的到来,帝党瞬间似乎有了主心骨,停止了交头接耳,纷纷挺直了身子,那阵势瞬间提升了不少。
李旦看得真切,不由得还是有些羡慕,毕竟在这个时代,名头的正统还是占着极大的比重。
李贤也注意到了李旦,破天荒地笑着点了点头,这倒让李旦有些受宠若惊,这似乎也是坐上新太子位置的李贤第一次如此和颜悦色地主动向李旦这个弟弟打招呼。
另一方面,在太子贤到来后,后党众人也沉下了脸色,只是凝视着互相打着招呼的李家兄弟。
一时间,这太极殿里的氛围凝重了起来,随着这帝后两党争端的日益加剧,连带着其余臣子都退避三舍,垂首不语。
“天后驾到”
就在此时,武则天的出现稍稍缓和了这大殿里紧张的气氛,毕竟这行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武则天扫视了一眼,瞅见依着软椅的刘仁轨,不禁笑道:“刘老年事渐高,本宫遂叫人添了个软椅,以后刘老就不用行礼了”
刘仁轨作为如今朝中的资格最老的臣子,武则天自然知趣,什么都没说之前,先给足了这老头面子。
刘仁轨颤颤巍巍地谢恩后,眯起眼睛,瞟了眼一脸自得的武则天,不懂这天后究竟要干什么,但潜在里的意思却是了解,就是要刘仁轨高抬贵手。
稍许,武则天望了望那些立于群臣中的新面孔,满意地微微颔首,叹道:“嗯,朝堂动荡,需要新的力量,本宫见这些官员都是满身正气嗯,刘老做得不错”
“老臣不敢居功还是天后最后把关得好”刘仁轨谦逊地摇摇头,抱拳垂首道。
武则天却面色一沉,瞥了眼郑重其事的刘仁轨,深切感觉到这老头是话里有话,似乎是讽刺她武则天把持权柄吗?
“咯咯刘老不必妄自菲薄”武则天柳眉一挑,岔开了话题,瞟了眼蓄势待发的帝后两党,却是话锋一转,娇喝道,“不过一些老臣对朝廷还是有贡献的,本宫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谁都有机会的”
说话间,武则天偏过头,对伺立一旁的太监点点头,老太监会意,便是尖锐地喝道:“天后有懿旨,传蒲州汾阴人薛振觐见!”
“天后有懿旨,传蒲州汾阴人薛振觐见!”
太监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直传到宫门外。
薛振?
不少年轻官员似乎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不明白此人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天后如此看重,而一些老臣已经变了脸色,互相看了看,皆对来人忌讳莫深。
李旦作为穿越人,自然明白这薛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薛元超,是高宗一朝未来十年的名相。
此人素来以正直闻名,说起来李旦自家姑娘的爷爷上官仪便是这人的好友,只是不想这人却被武则天召入麾下了,实乃后党的一大助力啊。
在等待薛元超来的时间,武则天却是心血来潮为群臣讲解薛元超这位大才的事迹,言辞里极尽赞美之词。
若是旁人这般赞美,怕早已被人当做吹捧了,而以武则天的身份如此夸赞一个人,就值得深思了。
若是常理,此时应该讨论进入政事堂的人选,而李旦自己,连同帝后两党的人都未提到,武则天却如此大肆吹捧,恐怕这薛元超是要进政事堂了。
刘仁轨和狄仁杰也有所预料,不约而同地抬眼望向李旦,而李旦皱着没有,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一切如武则天所料,那薛元超还未现身,他就已经被所有人认知为归在后党一列了。
薛振比两日前在后宫寝殿里见武则天的时候多了一丝沉稳,换掉了之前赶路的粗布袍,换上了附和他身份的锦衣,倒是显出几分年轻。
“拜见天后!”因为要重新进入官场,这薛振也有自知之明,将脾气收起,规规矩矩地行礼。
武则天笑靥如花,饱含深意地道:“薛卿家离朝十年,今归朝便碰上如今朝堂混乱,还需薛卿家多多为朝廷贡献力量,稳定朝廷局势啊!”
“臣薛振领旨,必将竭尽全力!”薛振躬身受旨。
“薛卿家想要为朝廷效力,没有官职可不行,不如”
还未等武则天说完,薛振便是出声打断,高声喝道:“天后,臣十年后归朝,发现朝廷有些政策有瑕疵,待臣提出,解决后再授予臣官职不迟!”
“这”武则天面色一变,迟疑地望了眼如今资历最高的刘仁轨,似乎是犹豫不决。
武则天这一装模作样的做法早就被刘仁轨看在眼里,其轻咳两声,咳嗽道:“天后大可圣裁,而老臣听一听就好”
“嗯,既然如此薛爱卿有何本奏啊?”说话间,武则天还有意无意地瞟了眼李旦。
李旦心头一窒,便猜想到这薛元超可能要拿他开刀了!
果不其然,薛元超从袖口间抽出一份奏折,递给掌书记录的武团儿,再由武团儿呈给武则天。
接下来,薛元超转身面向李旦,先行了一礼,便是询问道:“殿下,朝廷如今施行的‘十二事’,在臣看来大半都是好的,特别是对于佛教的取缔更是精彩”
第114章 空谈误国()
不得不说,这薛元超确实厉害,完全是有备而来,毫不拖泥带水,一个问题便直指问题的要害。
在大唐这个时代,在科举制度的映衬下,读书人的地位可想而知,而有着工艺的人要与读书人获得同等的社会地位,在场的人除了现代穿越来的李旦,恐怕没人会赞同。
就算是能看出能工巧匠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的有识之士,比如刘仁轨,狄仁杰等人相对而言只是注意到了奇巧之术的作用,而对于有这种技艺的人,却还是有着倨傲的态度。
这正是李旦推行的“十二事”中的最难点,而薛元超目光如炬,看到并抓住了关键点,直切中心,引起了群臣的共鸣。
原本通过相送两位老宰相赢得的口碑在瞬间化为乌有,所有人都在这一刻似乎都站在了李旦的对立面。
须臾间,李旦抬眼望向主位上的武则天,却见自家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