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传统餐厅厨子们的日子愈发难过,他们费尽心力开发菜品,去争夺那仅有的1000名老食客,费力不讨好,老食客也要很努力才能在餐饮街的角落里找到他们的餐厅。”
“此时,老食客也开始离场,他们去别的餐饮街了,这里不适合他们。”
“新食客的涌入却从未停止,快餐店不断推出新的快餐和促销。”
“新食客们的口味自然也会慢慢提高,开始有新的美食追求,开始瞧不上快餐,但这个速度是很慢的,而每天1000名新食客的涌入,却是立竿见影。”
“所有厨子都反应过来,得新食客者,得天下!”
“又过了一段时间,饮食街灯火通明,火爆非凡,各种品牌种类的快餐店几乎占领了整个街道。”
“在这浮华的背后,是一位位老食客与老厨子的黯然离场”
“最懂新食客口味的那些厨子,成为了这条街的霸主,越低的美食门槛越简单的味觉刺激越有效,相反,过于苛刻的美食信仰,过于深邃的美食理念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对口味简单纯粹的理解,对新食客立竿见影的营销策略成为了这条街最难能可贵的天赋。”
“但总有一两个奇葩厨子。”
“他们无视了所有纸醉金迷,他们只做自己的菜,什么都不管。”
“即使过去了一个月,一年,二十年,他仍然在那个角落里,做着他独有的菜,他每推出一个菜品依然人满为患,他几乎成为了老食客们仅有的精神寄托,他的菜里,并不仅仅是美味,更有一种再不能重现的昔日味道。”
“他很牛逼,他没有输,没有被餐饮街的新时代击败,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黯然离去,他是最牛逼的。”李烩定睛看着蒲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爱着你!
说到这里,李烩又不禁黯然神伤:“但他,改变不了这条街,他仅仅是老食客们的精神寄托罢了,他仅仅是这条饮食街快餐时代的一抹光辉。”
蒲树也看着李烩,不觉间掏出了一盒蓝色0。8中南海,他的身份抽这种烟略显掉价,但这是最经典的,他抽了20年。
他同时递给了李烩一根。
这一根,还是不要拒了吧……
李烩接过香烟继续说道:“这条街上仅有的老食客们总是悲叹,现在的橱子们是怎么了,浮夸啊,没有厨艺啊云云,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永远有各种各样的厨子,永远有法式大餐也有路边烧烤,并不是厨子们一起变蠢了,仅仅是主流食客们的需求变了。”
314 当然要听啊!()
“老食客与老厨子们,变成了一个小众的,可怜的,孤傲的群体,他们目睹着自己视为信仰的美食向快餐滑坡,他们像怨妇一样发出痛苦的呻吟,却没办法改变这条街的客观规律,”
“值得庆幸的是,客观规律是美妙的,它没有自己的意识,一切遵从规律。”
“仔细想想,新食客们虽然不断涌入,但之前的新食客们口味也在慢慢刁钻,慢慢成为老食客。人总会成长,这不可能是一个无限快餐廉价化的滑坡,飞速改变过后,终将有新的稳态,这就是演化与博弈中最精妙地方——一切演化终将走向稳态。”李烩比划道,“在这个餐饮街模型中,有一个始终贯穿的矛盾——‘食客们口味的偏差’。”
“因为这个,老食客与老厨子们黯然离场,因为这个,新食客喜爱的快餐成为主流,懂得快餐的橱子们大行其道。”
“同样可以因为这个,也可以让快餐没落。”
“我们用不严谨数学工具解决这个问题。”
“设定不妨粗暴一些,我讨厌微积分,相信你也讨厌。”
“假设新食客入场的时候美食品味是0,他们每在餐饮街吃一天,品味+1,当他们品味达到100的时候,成为老食客,将摒弃快餐去吃法式大餐和满汉全席,同时每天1000名新食客涌入的规则不变。”
李烩从桌子上拿出纸笔画出潦草的公式。
“稍作计算,第十天的时候新老食客比为10:1,快餐滑坡疯狂提速。”
“第99天的时候,滑坡进入最大加速度。新老食客比为99:1,快餐店与大餐店的比例进入最悬殊的情况,对老食客们和老厨子们来说,这是冬日最寒冷的那一天——冬至日。”
“第100天,局势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第一批进场的新食客成为了老食客。在这一天,新老食客比变成99:2,不过局面并不会有太大改观,橱子们没那么快调整,风气也没那么快变化,争夺新食客的竞争依然在加剧。”
“第101天,99:3。”
“如此继续,直到第197天,新老食客比神奇的变成了99:99,一比一!”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仿佛春回大地!”
“局面终于变化了,争夺新食客与争夺老食客变成了利润相同的事情,率先转型做大餐的橱子们尝到了甜头,过多的老食客们云集在过少的大餐店!”
“老食客们的冬天结束,春天到了。”
“第198天,99:100,老食客们反超了!”
“橱子们骤然发现了这个趋势,开始钻研大餐菜品。”
“滑坡触底反弹。”
“到第298天,局面已经变成了99:198,一比二!老食客们占据优势!”
“第397天,一比三!”
“大餐店进入辉煌时期,快餐店也没问题,依然有他们的市场,只是更多的餐厅属于老食客了,竞争焦点重新从快餐回到了大餐,橱子们不得不钻研厨艺,追求极致的美味,以得到老食客们的眷顾!”
蒲树掐灭了烟头:“总该有个完结。”
“当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随便设定一个数字,就设定成500吧,食客的寿命。”
“这样算的话……到第500天,第一批老食客永远离开。”
“此刻起,老食客与新食客的数量就进入了纯粹稳态。”
“99:402,大概是一比四,需要500天进入稳态。”
“当然,这里面每个数字都可以随性赋值,赋值的变化会影响结果值,但结果本身是不变的,终将进入一个稳态,快餐店和大餐店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是被某种单一的美食独裁。”
“呼……”蒲树不由得叹道,“放在现实,其实里面还有很多变数,比如新食客涌入的的量不一定是守恒的,在变快或者变慢,新食客口味的变化速度也因人而异。”
“当然,没法做到太精确。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她热衷于追求精确,她尽量贴切现实情况,以智能手机每个月的销售数量为新用户涌入数量标尺,创造了一个超级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一个尽量贴切现实的结果。”
毫无疑问,做这么蛋疼计算的人一定只有唐雨落了!
“想听。”蒲树像懵懂少女一样露出了渴求。
“按照她的计算方法,新食客与老食客数量最悬殊的那一天已经过去了,冬至日已经过去了,那大概是一个月以前,韩范宣布暂时淡出娱乐圈去国外学表演的时候,《全民的名义》最热播的时候,《亡者农药》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时候。”李烩说着笑道,“这里面最逗的地方是,衡量新食客最重要的标尺,竟然是智能手机销售数量的增速,智能手机好像是一张入场门票。”
李烩说着又拍了拍蒲树:“而你,就是那个,从第一天就一直在这里做菜的老厨子,你的死扛是整个饮食街为数不多的亮色,过去的20年都不曾让你褪色,我知道你老了,但请你再慢些老,至少等到夏天。”
蒲树也释然笑道:“仔细想想,咱们好像差了20多岁啊。”
他说着突然发现了什么不对:“虽然这一段很振奋,可跟黑不黑人好像没关系?”
“我可以用名人效应提速,我做的一切就好像是催化剂。”李烩点头道,“通过不断的黑,鼓动不断的黑,加速让人们厌恶快餐,我不仅是个厨子,还是个卑鄙的质检员外加公众号。”
其实所谓的名人效应效率有限,真正提速的……是毒鸡汤呐!通过强行灌毒鸡汤让萌新变成老油条!
蒲树皱眉道:“可是快餐也没那么烂,偶尔都是要吃的。”
“当然,快餐本身是没错的,我只是讨厌其强权独裁霸占整条饮食街。”李烩最终着重说道,“这不是正义,是自私,只因为我是个老食客,我想多吃大餐,我能吃饱的话才懒得管快餐,我可能偶尔还会因找不到快餐店而抱怨。”
“就是这点让人不舒服,非要把一切都归于自私么?”蒲树有些纠结地说道,“我们是人,没那么自私。”
“我刚刚洗澡的时候就在烦这件事。”李烩有些痛苦地抱头道,“我们说话的时候极尽歌颂人性,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兽性,即便是我也在这两端的拉锯中十分痛苦,这件事我永远搞不定……这好像……没答案。”
“有本小说里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是的,生存繁衍貌似就是一切,到底有没有那么一种东西凌驾在这上面?”
“我记得你在节目里谈到了二维游戏?文化与艺术的光辉也许是超越时间的。”
“不是这个。”李烩摇头道,“恰恰相反,这种文化层面上的二维游戏,恰恰是衣食无忧的产物,是一场建立在生存基础上的游戏。能战胜自私与本能的,必然是另外一种东西,不能是宗教,需要是一种可以现实存在并论证的东西。”
“好了……我只是来反对你黑人的……不用说这么多,我年轻时也喜欢瞎想,但后来发现很多结论随着年龄自然而然就来了。”蒲树尴尬起身,“另外,我也看过了《千年绳结》,我曾经的一个歌曲小样跟这个很配,你要不要听?”
“听!!!”
315 越来越怕了!()
陷入选择困难与难解难题的李烩,十分确信自己真的要开始少撕哔,要多干了,他有限的经历与理解已经难以支撑走火入魔的思考,至少要先全情投入把《千年绳结》完美诠释。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投入就陷入了新的滋扰。
游轮上与蒲树和乐队合作的视频成为了新的惊艳。
当时很多人都在用手机拍摄全程,流行最广的一个版本是钢琴手亲自拍摄的,他本来是把手机架好拍摄自己留纪念用的,却莫名其妙记录了李烩的全程表演以及他与蒲树之间的每一个眉来眼去。
李烩全程左右开弓,手嘴齐下,对任何乐器信手拈来,除去过于清澈的嗓音外,还有可怕的N倍速《野蜂飞舞》!
360°无死角超级天才偶像的名声无可争议的坐实。
即便是行家,也没法在演奏技艺上对他有丝毫质疑。
甚至名家们都不得不送上褒扬。
【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不当一名钢琴家的。】
【这口琴展现的口活儿真的是三十年的功力!仔细看他肚子的震颤。】
【单簧管没什么可说的……】
【没人说他的声音么?太苏了啊,超级迷人啊!】
李烩的名声也随之愈发无敌,此时《最后的净土》(之一)在湘港高价拍卖的新闻也传来,传言是被某国内收藏界大佬拍到的,此时已经开始有人送上更高的叫价,甚至去催促组图第二幅快些拍卖,但大佬根本不在乎叫价,李烩也完全不急着卖。
真正滋扰人的,还是接连不断的节目邀请与音乐合作。
《XX歌王》之类的节目发现了这颗超级流量吸金石,不断为李烩开价,一些电影主题曲也尝试性邀请李烩加入创作。
之前震惊美术界的画作带来的滋扰十分有限,因为那本就是一个低调小众的圈子,可一旦献声,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及其大众的需求,开价最高的《XX歌王》已经报上了接近八位数的出场费。
在巨大流量的吸引下,甚至李烩的亲朋好友也开始受到影响,说客们开始接近他们以图说服李烩出场,王晨个人的烦躁更是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好在坚韧的蒲小圆扛下所有火力,只为给李烩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
与此同时,《瘟疫公司》与毒鸡汤本身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条时间线上的世界走向,接班的小鲜肉大投入套路大作连续滑铁卢,在舆论数据的显示上,这些作品和明星依然是最炙手可热的,但在实际收益效果上,却愈发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这个落差使资本方愈发难以相信数据的真实性。
这直接导致汉尼拔的新事业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需求。
他对大企业秘密开放的“数据分析”业务开始应接不暇,他创造了整个水军与虚假的数据体系,现在则在拆穿这一切!他向李烩吐露,一旦竞争对手足够强大,他将立刻对民间大众开放端口,免费提供一部分指数功能,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数据。
当然,水军和数据制造者的套路也在不断升级,这就像是一场黑客与网络安全团队的大战,永无宁日,那个美好的,数据绝对真实的时代,强制提高攫取难度完善规则,将数据作假等同于欺诈处理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因为有太多的人,根本还不在乎眼前数据的真假。
无论是李烩还是汉尼拔,都在等待一个契机,并为此积蓄力量。
就像“饮食街”的触底反弹一样,在饮食街中,这个节点在老食客增速反超的时候,而关于数据作假是否愈演愈烈的节点,在唐雨落的计算中大概在两年后,这涉及执法成本与社会效益损失,那又是一个更深的社会学套路了。
当然,唐雨落的各种计算从认识李烩后都在遭遇打脸,貌似每一个节点,都比预想来得要早。
哼,完全没有计算毒鸡汤的催化效应,不过是个普通的学者而已。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烩虽然闭关修行《千年绳结》,但关于他的新闻始终没有停止过,比如他频繁与蒲树出国去录音室,成双成对墨镜出行……
这直接导致唐雨落输掉了赌局,李烩的GAY倾向已经高达3。9了!
不声不响新的一年来临,李烩仅有的假期也在工作室中度过,从宅在家变成了宅在工作室。
与此前电影节试水的短片不同,这次的电影是要在商业和名誉上负责的!
然而舒淑并没有放过李烩,他在李烩喝茶养神的间隙也缠着他进入了休息室。
“你不能每一项都超预算!”舒淑的压力是更大的,“音乐制作不要总往国外的录音棚跑!原画合格率不要这么低!特效制作不要买那么多技术!连配音都给超了!你不能把每个配音演员都送去岛国培训两个月!那个费用已经超过本身配音费用的几倍了!还有!只是一只猫而已,你为什么要请岛国最贵的女声优去给电影里的一只猫配音!最初的策划书说的好好的,每个项目都详细规划,总投资不能超过一亿两千万!现在进度才75%,就已经快两亿了!你让我怎么交代!”
“嗨呀,最初预算没考虑那么多。”李烩把茶杯推给舒淑,“别急,喝茶。”
“怎么能不急啊李爷爷!”舒淑欲哭无泪,“我大半年基本都在亲手抓这个项目,只抓这个项目,投资越多我越怕啊!”
“嗨呀反正有钱鹅辣么有钱!”
“可每个项目的预算是有限的啊,真的赔钱了,负责人也是要背锅的!”舒淑捂着额头道,“而且你在不断的营销,透露这部电影的制作有多么精良,先是放出配音演员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