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赵匡胤从太后宫中出来,急匆匆的赶到这儿,马车已经驶出去好远了,。
又不好发作,只能望着眼前寂寥的景色,道:嘉敏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急,就连等朕来送你一下都不行吗?
第一百六十一四章 重回南唐()
马车“咕噜噜――”飞快的驶出了皇宫。
赵匡胤站在城楼上,远远的俯瞰,已经看不到马车的影子,独留下无尽的离愁与伤悲。
自己是武夫,还没有什么能如此牵动自己心。
若是当初自己把她留下来,是不是此刻就不必如此的悲伤呢,嘉敏,希望你到了南唐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
周嘉敏不忍掀开帘幕往后望去,皇宫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那段让自己纠结了八年的感情也将渐行渐远,而那个男人终究还是只能深藏于自己心里笑揽美人回人间。
有了这些侍卫的护行,还有赵匡胤给自己的令牌,这一路,出奇的畅通,无论经过哪个城门关口,都是畅通无阻。
御书房,李煜正在批阅着奏折,心中却是极其的烦乱,周宪病重,日渐憔悴,眼看着已经撑不过一月,而周嘉敏和李瑞却又迟迟不见归来,派去北宋打探消息的人,也全无收获,只道他们在宫里,平日里连探视都非常的难。
突然御书房的们被轻轻的推了开来。
小顺子一脸的喜色,气喘吁吁的便迎了上来,道:“皇上――”
李从嘉见他如此开心,心中不解,最近因为皇后的病情,整个后宫都笼罩着一层阴云,此刻他竟如此的开心,莫不是――
还未想罢,小顺子,便急切道:“皇上,好消息,好消息啊――”只是故弄玄虚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到正题上来。
“是不是哪宫的娘娘有有喜了啊?”自己今日都陪在周宪的身边,后宫能有哪位妃嫔怀了身孕,那才是怪事呢。
“不是,是瑞王爷和周小姐回来了――”
李瑞一听心中乍喜,忙把手中的奏折放到了一边,这宫里。还有什么消息比这个消息还要令人振奋的呢。
“真的吗,瑞弟和嘉敏真的回来了吗?”可是心中期盼了这么久,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却又不敢相信了。
“这种事情奴才怎么敢乱说呢,此时他们的马车估计已经到了宫门口了――”
“听说是北宋的皇帝亲自派人送他们回来的呢――”
“快,快给朕备轿,朕要亲自去迎他们回来――”
顾不得那些礼仪,李从嘉放下手中的事情,便像个孩子似的,高兴的往御书房外去了。
只是常用的轿撵迟迟未到。李从嘉实在等的有些着急了,便道:“小顺子,我们不等了。随我一同去宫门口迎他们吧――”
“可是――皇上您乃是万金之躯,怎么能――”平日里走远路,可都要用轿撵抬着的啊,今日怎么能让皇上自个儿走呢?
还未待小顺子回过神来,李从嘉便已经往宫门口去了。小顺子只能加快了步子,跟了上去。
远远的,便见一辆朱红色,缀满了各色宝石珍珠的华丽的马车正往这边驶来。
见皇上来了,马夫忙一声长呵,将那马车停了下来。
李瑞和周嘉敏从窗口看见是李从嘉来了。忙下了马车,行礼道:“皇兄――”
“皇上――”
李从嘉笑着一一扶起:“你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皇帝。嘉敏。你们在北宋过得可好啊?”
“皇兄放心,臣弟和嘉敏在北宋得赵匡胤的照顾,过得都很好,就是我们实在太想念南唐,太想念皇兄您了――”
“朕也很想念你们啊――”
正说着。皇帝的轿撵也来了。
李从嘉道:“这儿风大,我们回宫再说吧――”
小顺子先搀扶着李从嘉上了轿撵。轿撵抬起,那马车才慢慢跟在后面驶向了后宫雷武裂天。
坐在轿撵上,李从嘉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身边走着的小顺子,道:“小顺子,嘉敏和瑞弟刚回来,皇后病重的事情先不要告诉他们――”
“可是周小姐一回宫肯定是要去看皇后娘娘的啊――”
“你就说,皇后回周府省亲去了――”
“那周小姐若是要回周府呢?”
“这个朕自有主张,况且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周府离皇宫路途甚远,朕也不会让她回去的――”
“那皇后那边呢?”
“皇后那边也先不要通知吧――皇后的身子刚刚稳定了些,还是不要过于激动的好――”
“皇上考虑的甚是周全,奴才照办就是了――”
随着轿撵慢慢停在了瑶光殿的门口,那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
周嘉敏由李瑞搀扶着下了马车。
接着就要往中宫方向去。
“皇上,臣女想去看看姐姐,还请皇上恩准――”
李从嘉面露难色,道:“皇后说思念周大人和周夫人,昨日刚刚回周府去了――”
“什么,姐姐回周府去了?”
“是啊――”
“那我这就回去看姐姐,况且,我也真的好想父亲跟母亲了――”
“可是现在天色已晚,再加上,你们上次在路上遇到劫匪的事情,朕又怎么放心让你独自回周府呢?”
“可是皇上――”
“朕答应你,明天一早就送你回周府看望宪儿和周大人周夫人,好吗?”
周嘉敏低着头,想了想,道:“那好吧,那皇上是否已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姐姐和父亲母亲了呢,臣女离开的这些日子,他们肯定非常记挂臣女――”
“朕早就已经派人通知了皇后和周大人周夫人了,来,快到里面坐着吧,这一路风尘仆仆的,肯定累坏了吧――”
说着,小顺子便将李瑞和周嘉敏迎进了瑶光殿。
自己没在的这些日子,李从嘉每天都会派人来打扫整理,所以,整个瑶光殿依然干净整洁,而且飘荡着阵阵暖香,看香案上,沉香还刚刚燃了一点点。应该是李从嘉刚刚派人来点上的。
“对了皇兄,北宋皇帝,让臣弟给您还有太后带了些礼物。来人那,快将车上的礼物拿下来吧――”
说着,小顺子便带着两个太监往外去了。
只见一个小太监的手上拿着一个不大的四方的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颗硕大通透的,价值不菲的夜明珠。
后面的太监抱着的是一个四方的红色锦缎盒子,打开,里面装着的是一串上等的玛瑙项链。
下一个抱着的盒子稍微大了些。里面装着的是一盒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后面一箱箱几本上都是珠宝首饰之类的。
然后又捧下来,几个堆放在一起的盒子。
李瑞上前看着里面稍稍有些大,还被捆绑在一起的指着解释道:“这是北宋皇帝让我们带给周大人和周夫人的礼物――“
“北宋皇帝真是客气了六道天魔。你们在北宋的待遇一定非常的丰厚啊――”李从嘉笑道:“难怪你们乐不思蜀,在北宋待得都不想回来了――”
李瑞道:“哪里有,臣弟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想念皇兄的――”
“对了,这些东西。真的是北宋皇帝让你们带回来的吗?”
自从赵匡胤称帝后,整日忙于打仗,疏于朝政,但是却一打接着一个的打败了邻国,终于在这里立了根。只是每年自己都要向北宋进宫金银财宝,和上等的补品。‘
不知道。赵匡胤竟然会主动给自己国家带礼物,而且礼物都是极其的昂贵的。
李瑞接着道:“北宋皇帝真是宽恕大方,对我们也十分的照顾――”
“真的吗。若是他早点将你们放回来,那不是更好吗?”
“赵匡胤对我们南唐的态度现在还不十分的明确,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处于紧急状态,以防万一――”李瑞分析着南唐和北宋的军事境况。
“赵匡胤一统天下的决心,谁都知道。朕只是想让南唐的百姓,不要牵扯太远了。若是可以,朕倒是很想为了南唐的百姓,向赵匡胤臣服――”
“臣服?赵匡胤能答应我们的臣服吗?”李瑞想着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觉得他们野心勃勃,是断然无法接受自己的臣服的。
此刻已是深夜,外面的风刮得人凉飕飕的,屋子里面也能感觉丝丝的凉意。
李瑞回去换了身衣裳,又回来了,问道:“你家小姐呢?”站在门外的宫女,道:“她在里面跟皇上说话呢――”
李瑞便也走了进去。道:“皇兄,赵匡胤还有些东西让带给了太后,臣弟方才已经差人给太后送去了,臣弟这次去北宋,见北宋的皇宫内外都十分的朴素,想着这应该也是他们强国的一种方略,我南唐地处南方富足之地,虽然地域和人力都比不上北宋,但是若要论道经济的话,北宋时万万无法与我们南唐想比的,北宋之所以迟迟不灭我南唐,也定是想用我南唐来作为他的经济后盾,但是等赵匡胤灭了其他的国家,回过头来,肯定还是要灭了我南唐的,所以要想强国,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扩充军队,还是要节约国库开支,以备不时之需啊――”
站在一旁的周嘉敏也插话道:“是啊,北宋的皇宫的确简朴的很,不仅御花园没有我们的大,而且里面的摆设什么的也比我们这儿要逊色了许多,他们从皇上太后,清一色的都穿的十分的朴素――”
“是吗。若是真的可行,我也觉得一该在我南唐竖起请见节约的标致,尽量减少我们的开支――”
“嗯,朕就依你们的,明日便派人过来修缮一下。”
“勤俭节约是我们汉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朕一定会身先士卒,做好你们的好榜样的――”
“皇上深明大义,只是这么做有些太过委屈了皇上了――”
“委屈什么,只要能够富民强国,抵御外敌,朕做这一点小小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边境已经多日没有良将守卫了,不知瑞弟你――”
“皇上放心,臣弟明日便启程去边城――”
“嘉敏,你今天舟车劳顿了一天,还是早点休息吧,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说着李从嘉便带着李瑞离开了瑶光殿。
第一百六十五章 母 子谋略()
“瑞弟,赵匡胤,真的暂时不会攻打我们南唐吗?”刚才在瑶光殿,为了不让周嘉敏忧心,便只是随便问了问。
“北宋现在正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南汉,应该暂时无瑕顾及我南唐――”
“那就好,那你此次去边城,一定要加紧练兵,朕也会在朝中抓紧筹集粮饷和必要的军备,为抵御北宋做好充分准备的――”
“只是我南唐是小国,兵力人力有限,怕就是我们倾尽所有的人力物力也无法与日益壮大的北宋一搏啊――”李瑞担忧的望着李从嘉。
“皇帝的意思是?”
“现在尚未被北宋灭亡的国家全都在积极的向四周扩充自己的势力,我们南唐西邻楚国,东临吴越,南邻北宋跟南汉,楚国已经被北宋所灭,现在南汉又岌岌可危,而北宋虽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却也是我们无以抵挡的,所以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向东扩张我们的势力。吴越东临南海,向东已无退路,被我南唐环绕,所以要想拿下它,也并非难事――”
李从嘉面露难色,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南唐素来与别国无争,与吴越也是世代交好,若我们贸然向吴越发兵,恐怕会有违仁义之道啊,而且一旦发动战争,我南唐势必会有所损耗,到时候,更加不利于对付强大的北宋啊,朕倒是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尽可能的拉拢吴越,与他们结成盟友,到时候也可以联合一气对付强大的北宋啊――”
“可是吴越与我南唐素有仇怨,只怕即便是北宋攻打我南唐,他们也会袖手旁观啊――”
“吴越每年都会向我们进攻水产,珍珠等贡品,足可见。它是有意要与我们交好的,我们是万万不能因为一己之力就破坏了两国的友谊的啊――”
“皇上,您切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妇人之仁枉送了我南唐百年的基业啊――”李瑞苦苦规劝道。
“这个朕自有定夺,无论如何朕都不会违逆仁义之道的――”
“既然皇上不肯听皇帝的规劝,那皇弟就先行告退了――”
清宁阁,小李子为张太妃和李瑞奉上了茶,便关上门退了下去。
张太妃顾不得去品手中的茗茶,细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疼惜道:“瑞儿。你受了,是不是在北宋受了好多苦啊――”
李瑞宽慰道:“母后,儿臣哪里有受了啊。赵匡胤在宫中盛情款待儿臣,儿臣在那儿过得可好了,怎么会瘦了呢?”李瑞又怎么忍心告诉母后,自己在北宋入狱后又被赵匡胤给幽禁了起来,还差点丢了性命的事情呢?
“你又骗母后了。你以为母后什么都不知道啊,你跟嘉敏刚到了东都便被石守信带着的人绑去了北宋,然后被打入了大牢,若不是赵匡胤想利用于你,只怕你已经――”张太妃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后放心,儿臣自有分寸。儿臣若是没有摸透那赵匡胤的性子,又怎么敢贸然去北宋呢,赵匡胤是爱才之人。而且极善谋略,他是绝对不会浪费了儿臣这颗棋子的――”
“那他为何又会放你们回北宋呢?”张太妃不解的望着儿子我的美女职员。
“是因为嘉敏,他才肯放我们回来的――”
“因为嘉敏?”
“此事说来话长,儿臣以后再跟母后慢慢说吧,母后。儿臣不再的这段日子,太后有没有对您怎么样啊?”
“皇后病重。钟氏顾着料理后宫一并事务,并无暇来管我这个废人――”
“皇后病重?皇上不是说她回周府了吗?”
“哪有,她现在病的连床榻都下不了,哪里还能舟车劳顿回周府啊,这些定是皇上编来骗嘉敏这丫头的吧――”张太妃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而问道:“对了,瑞儿,你跟嘉敏的关系怎么样了啊?”
“还是跟离宫的时候差不多,母后您问这个干什么啊?”
“你都多大了啊,早就到了成亲的年岁了,就是不见有心仪的姑娘,这次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位姑娘,母后怎么能够不挂心呢?”
“母后,这些事情,儿臣自己去处理就好了,儿臣已经长大了,母后就不用再为儿臣操心了――”李瑞站起身来走到张太妃身后,为张太妃捏了捏肩膀。
“我哪能不操心啊,眼看着皇上已经有了几个皇子公主,而你连个在身边伺候着的人都没有――”
“母后,男儿当以国事为重,儿女私情当放在其后――”这些又怎么会是他的真心话,若是周嘉敏也喜欢自己,愿意嫁给自己,就是要自己放弃一切,哪怕是皇爷的爵位,自己也愿意。
“那你这次为什么要去北宋啊?”张太妃早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故意打趣道。
“母后,儿臣这次去北宋,只是为了了解敌情,打探一下那儿的风土人情,地势军事而已――”
“真的吗,那为什么身边还要带一个貌美如花的大美人儿啊?”
李瑞一下子被问住了,答不出话来,转移话题道:“对了,母后,儿臣刚刚问过了皇上对攻打吴越的看法,皇上看起来并不想作此一战,他主张与吴越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北宋――”
“吴越也是虎狼之士,怕是为了自保,还没等到我南唐主动攻打它,它就已经提前攻打我们了――”张太妃顿了顿,道:“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