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从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自己一个人在屋里还很是焦躁,一点也看不下去。可是只要待在李嗣身边,看着李嗣淡定的样子,他自己心好像也静下来了。
“那边应该是考生太多了,所以摩擦自然也多了,从文哥你少去那边,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客栈里复习才好。”
李嗣挺直着背,一手捧着书,光看着,也能另人心静下来,怪不得李从文喜欢跑过来和他一起看书。
“我知道啊!我那天只是过去找光良兄他们,结果在那半个时辰中,就有三对考生吵架,也不知道光良兄他们是怎么住下去的。”
“行了,别人的事儿少管,赶紧看书,明天就是院试的日子了。”
李从文脸上有些悸悸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李嗣现在才十岁,但是他感觉李嗣现在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比去年见过的主考官还要有威力得多。
所以,连他爹的话都不愿听的李从文,倒是非常听李嗣的话。
第二天,是院试的日子,众人一大早便起身了。
卯时开始,李嗣众人便已经等考棚门前等待检查入场。这次的检查格外严格,不仅得仔细核对相貌,考棚这里还会出现为他们作保的廪生,双方要互相指认,以防出现冒名顶替等作弊的行为。
之前考县试和府试的时候,还能带抹布啥杂七杂八的,这次却是什么都不让带了。纸张和笔都由考场这边统一发放,食物更是只能靠衙役送饭。
所以最后众人还真是两袖清风地进去,不过,他们领取号牌的时候每个人都交了二两银子,作为考试时用的笔墨钱。
李嗣被带到一旁搜身检查,以防夹带。他当然是没问题啦,只是觉得这样搜身有些别扭。
李嗣进去之前回头看了一眼考棚外面乌压压等候的人群,心中感慨了一声,这次的考生果然多。再看到李文东傻兮兮地朝着他笑,李嗣点点头,闲庭信步地走进去了。
待到所有人都入场了之后,又拜过孔子像、听学政讲话等一系列程序后,各位考生才各自来到自己的号房。
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为正试,第二场为复试,这次可不是考一场就出来,而是要直接在考棚中待三天才能出来。
这次考场虽然不让他们带东西进去,但是号房中一些基本的必需品还是替他们准备了,被褥之类的考场都备有。
李嗣看着这窄窄的号房,还有短短的床,说是床,其实就是几块木板拼起来的,铺上一张草席便成床了。
李嗣暗自庆幸自己现在才十岁,若像李从文和赵光良他们那样的身高,都不可能伸直腿睡觉。
李嗣有些嫌弃地抖了抖那被褥,老远他就闻到了一股霉味,果然是这被子上传来的。幸好他有先见之明,穿了一件厚的长袍,晚上的时候凑合着眯会儿就行。
环视一周后,李嗣真心觉得考到秀才就足够了,要知道后面考举人,考进士更加艰难呢!
不过李嗣觉得自己运气还是极好的,分在门口,对比一下那分到臭号的考生?听说往年还有被熏晕的呢!毕竟靠着厕所,那可是连饭也吃不好。
不久,衙役们便开始下发试卷了。李嗣先检查有没有错漏和重复的,发现没有问题后才开始审题。
第一场的考试内容题量很大,不过里面的内容李嗣很是熟悉。虽然他这一年以来只顾着修炼,但是凭他的脑子,已经记在脑中的内容是不会忘记的。
中途吃了一顿衙役送来的午饭,一荤一素,菜色只能算一般。而且已经全部冷掉了,不算可口,但是勉强果腹了。
吃饭午饭之后,因为来来往往有监考的官员,所以李嗣也只是站起来走动了一番。
之后又开始做题,这些题对于李嗣来说倒是不难,主要是量大。他写了一下午,终于在晚饭前把答案都写出来了。
吃过晚饭,趁着天色还不算暗,李嗣点上号房中那半截蜡烛。然后检查了一下自己写好的答案后,再开始试卷上誊写一遍。
待他全部写完,发现考场内到处都是蜡烛燃烧的画面,这个时候监考官来回走动的次数更加多。因为天色暗下来,更加方便作弊。
李嗣看见主考官负着手领着一堆身穿官服的官员从他面前走过至少有五次了,看见李嗣那么认真,而且年龄也不大,还停留在他这边看了一会儿。
这几天李嗣的精神也算是比平时稍紧绷,所以他在把所有试卷都凉干之后便躺下了,没想到,很快便睡差了。
第二天早晨,一向早起的李嗣很早便醒了,只是这木板床实在睡得不舒服。李嗣感觉手脚都有点发麻,运行了一下功法,待整个人都精神了,才开始用号房中那盆中的冷水擦一下脸和手。
慢慢的,大多数考生也起来了,因为考场中不能大场喧哗,所以大家都是轻手轻脚的。只是李嗣耳朵灵敏,所以才能听得清清楚楚。
由于李嗣前一天已经把所有的卷子都誊写完了,所以他只是把试卷拿出来再次检查了两遍,发现没有什么错误,才好生放好。
他习惯低调了,并不想早交卷出这个风头,便故作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到了正午时候,衙役们才开始收席卷,第一场就这样结束了。吃完午饭之后,稍作休息了半个时辰,便开始下发第二场的考卷。
这次的题量比第一场还要大,连李嗣这样速度快的,一天都没有写完,待第二天快正午的时候才誊写完。
中途还有考生受不住压力崩溃大叫的,直接被衙役给拖出去了,李嗣摇摇头,这古代的科举还真是难啊!
第40章 结束()
前两天,李嗣还注意注意两边的,以前对面的考生。到了第三天李嗣根本就没有心思看其他人了。因为连上个厕所都是急急忙忙的,哪里还有时间管别的。
不过像那种动静大的,例如身体原因晕倒了好几名考生,李嗣还是注意到的。
终于到了交卷的时间,李嗣坐在位子上等待专人来收卷,因为两袖清来的,所以倒是没有什么东西要收拾。
“我还没有写完,能否再给我点时间,很快的。”
“不行,赶紧把卷子上交,不然将取消你这次的考试资格。”
李嗣耳朵太好,所以虽然隔得老远,他还是听得一清二楚,原来是一位考生因为时间到了,但是卷子上的题并没有做完,所以苦苦哀求着。
可惜制度就是制度,再怎么哀求都没有用,所以最后还是交了上去。在场的考生看见如此场景,有些许同样没有写的考生,倒是不敢再祈求什么了。
不过也不怪考生如此不理智,因为院试这一关如果过的话,那么就是真真正正的秀才了,算是有了功名。即使是最低层次的那一个,可是也可以正式成为“士”这一阶层了。大家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当排队走出考棚的那一刻,李嗣只觉得浑身放松,快步地走向等在外面的李文东身边。李嗣因为排的号比较前,所以他是第一个出来的,李从文他们都还在后头。
“四娃,怎么样?很累吧?赶紧先上马车上等着,我们等从文出来再一起走。”李文东看见自己儿子好好地出来,那可真是松了口气。
要知道刚刚看见好几个考生一出来就晕倒在地,把他吓得够呛,生怕李嗣出什么状况。毕竟李嗣从小身体就不太好,虽然这几年没有什么毛病,但是还是让李文东担心不已。
“爹,不用担心我,我没事儿,我和你们一起等从文哥。”李嗣笑了笑,对于李嗣来说,这种考试只是精神上有些疲惫,身怀修为的他身体一点问题也没有。
倒是李光武和李文东两人在外面等的人,这大冷天额头上还冒着汗,可见有多紧张。李文东这会儿看到李嗣安全出来,倒是还好些,李光武平时走南闯北的,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很紧张。
又再等了半个时辰,才看到李从文有些瘦弱的身影,突然李从文的身影一晃,李光武赶紧冲上去扶住李从文。
李嗣和李文东也连忙上前去帮忙,李嗣看着李从文苍白的脸色皱眉道:“赶紧把从文哥扶到马车上休息。”
好在李从文只是累了,倒也没有完全晕过去,只是一下子放松了精神所以有些恍惚。所以到了马车上,只稍作休息,很快便恢复了点精神。
两人也顾不上赵光良等其他好友了,留下一名下人向赵光良等人说明情况,便驾着马车先回客栈了。
因为来考试的人太多了,所以路上还堵了不少时间,幸好旁边有一些衙役在疏通。好不容易回到客栈,几人先把李从文扶到房间休息,李嗣也想直接躺在床上休息。
不过,李嗣还是强迫自己先洗漱一番,连续三天待在那样的窄小的地方,李嗣觉得自己身上都闻到臭味了。
本来还提前给他们准备好的吃的最后也作罢了,因为两人都直接睡着了,一直到第二天两人才陆续醒过来。
李嗣还以为应该是他先起来呢,没想到他一出房门,就看见李从文兴奋地朝着他走来。
“嗣弟,你醒来了?赶紧的,我们先去吃午饭,然后去一趟光良兄他们那边呗!刚刚光良兄派人来请我们过去呢!”
“从文哥,看来你精神恢复得不错嘛!”李嗣避开去赵光良那边的话题,说实话,他真不太想去。
他已经三天没有修炼了,光靠星光戒反馈给他的那一点灵力,修为根本一点也没有进步。而且考都考完了,他有信心这次可以考中秀才,而他也不想再继续考下去。
再者说,他因为年纪小,所以每次去那样的场合,他永远是最被忽略的那一个。所以去不去参加文会也没有关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也不需要什么人脉。
他是不需要人脉,以后可能也不怎么和那些人相处,所以没必要去。但是,李从文和他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出意料的话,李从文这次考得应该不错,不然李从文也不会这么兴奋啦!
就算李从文考不上,多参加些这样的文会对他来说也是有益的,所以吃了午饭之后,李嗣并没有拒绝,而是跟着他一起去了。
去了之后,李嗣发现这次参加文会的人太多了,竟然有将近八十多人。听说都是此次学问比较好的那一批,也就是去年府试各个县的佼佼者。
李嗣虽然年纪小,不过这次其中来的有好些个都和他年龄差不多,有两个甚至比他还要小上一两岁。
所以,李嗣顶多被别人多看了两眼,发现他看起来又瘦小,又清秀无害的样子便不再看第三眼了。
李嗣乐得坐在角落清闲,拒绝李从文要拉他上前的举动,独自一人吃着面前的小食。虽然有些凉了,但味道还真是不错。
看着文会上各个学子的千行百态,李嗣倒是看着看着觉得有点意思,不过在和李从文他们参加了三场之后,李嗣便表示不想去了。
李从文是不强求,而和李嗣渐行渐远的赵光良他们更加不会问这些,所以李嗣在放榜之前的这些天,倒是彻底清闲了下来。
于是,李嗣没事儿就待在屋里修炼,或练练大字,总之过得还挺充实的。
可是李文东他们不知道啊!拉着李光武的手直叹气:“光武啊!你说我家四娃是不是这次考得不好啊?”
正打算出门一趟的李光武不得不停下脚步:“不能吧?小嗣的学问可是比我家小子要好呢,我听我家小子说他这次考得不错,相信你家小嗣肯定更好。”
第41章 等待()
“是吗?可是四娃怎么也不和从文他们一起出去参加那什么交流会?整天闷在屋里看书,这都考完了,怎么还整天待里头?”在李文东心里,自己儿子能考上秀才就不错,根本没想着他再往上考。
既然现在已经考完试了,那不是应该放松,出去玩吗?尤其是像他家四娃这样年纪的孩子应该正是爱玩的时候,怎么他家四娃就喜欢天天闷在家中呢?李文东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就害怕孩子整天闷在家把自己闷坏了。
已经结束上午修炼的李嗣在屋里头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一时之间有些哭笑不得,感情他老实待在屋里头,还嫌他不出去玩?觉得他太用功了?
也真是没谁了,李嗣摇摇头,推门走了出去。
“爹,李叔。”
“哎,小嗣出来啦?今天天气不错,要不出去逛逛?”李光武被李文东那一说,也觉得李嗣太过沉闷了,所以也帮着劝导。
“嗯,我就是打算出去逛逛。”
“好好,去逛逛好,要不爹陪你一块去?”李文东一听李嗣要出去,高兴地直点头。
“不用了爹,我只不过是去买点纸墨,离我们这里挺近的。”李嗣一点也不喜欢逛个街还带着家长一起去。
“那好吧!那你身上银钱可还够?来,多带点银子,想买什么别不舍得买啊!”
“不用了爹,我身上的银子够了。”李嗣平时用到银子的地方几乎没有,所以这几年身上攒的银子还有不少。
看见李文东还要给他塞银子,李嗣连忙往外面走。
郡城大街上本来就很是热闹,再加上来参加院试的考生们都还未离去,都在郡城等待结果。所以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特别多,李嗣人小都被挤得不行,连忙找到一家笔墨店闪身进去。
结果发现就这平时不起眼的小小笔墨店,此时也有好几位学子在挑选。再加上李嗣人小,看起来不像是来消费的,所以一时之间根本就没有谁过来招待他。
李嗣也不在意,他更喜欢自己随处看看,有喜欢的直接买下就是了。
这家小店大概也就二十多平方,不过东西倒是挺齐全的,李嗣先是到买宣纸的地方,买了三刀纸。因为店小二此时都在忙着招呼其他客人,所以最后反倒是老板过来招呼李嗣。
“小相公,除了这三刀纸还需要其他的吗?”
本来李嗣想说不用了,结果眼睛定在了一个地方:“老板,麻烦把那方砚台拿给我看看。”
“好咧,小相公好眼光,这方砚台可是东庆出产的端砚,看这方端面砚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说着,又举起来递到李嗣手中,“小相公,您瞧,这方砚台纹理绮丽,一看就知道是好砚呢!”
李嗣一看,果然,那方砚台整体是墨绿色的,上面还有精致的纹理,很是绮丽。不过李嗣倒不是很喜欢这么复杂的,他一向喜欢简单大方的。
而且他看的砚台也不是这一个,而是它旁边的那一方黑色的,一丝花纹也没有的砚台。
显然老板以为是这方,毕竟两方放一块,谁都会以为李嗣指的是这块比较精致的。
李嗣正想告诉老板,他拿错了,旁边一只白皙纤长的手便伸了过来,把老板递过来的砚台给接了过去。
李嗣转身一看,只见一位身着华丽,年龄应该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男子很兴趣地观摩着那方砚台。这男子身边还跟着两名年龄相信的公子,几人对着那方砚台就讨论了起来。
李嗣挑挑眉,虽然这男子行为不礼貌,但是他本来也不想要这方砚台,所以面对老板歉意的眼神,李嗣倒也没说什么。
“老板,这砚台不错,多少银子?我要了。”那年轻男子转身把玩着手中的砚台,挑眉朝着老板说道。
老板脸上一喜:“徐公子,承蒙关照,一千两。”
那年轻男子倒是很爽快,直接掏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