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写信,倒是也巧,李嬷嬷就在这时送了信来,信是从京城来的。

    唐曼宁一看字迹就知道是母亲写来的,她笑着告了罪,去了东厢书房。

    这封信有些厚实,她一目十行的看完,皱起了眉,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在桌前坐了会儿,就叫了李嬷嬷进来,“除了这一封,老爷那里还有没有别的信?”

    李嬷嬷也不清楚,“我这就去问问。”

    过了一会儿,李嬷嬷回来了,说道,“问清楚了,老爷那里也有,已经送去书房了。”

    唐曼宁沉吟片刻,“太太要老爷安排人送我回京城,还要我把妹妹和两位姨娘也带回去,你说,这事怎么办?”

    其实说起来,她其实无所谓回不回京城,只是母亲让她把妹妹和两位姨娘也带回去,着实令她有些为难。

    不知道母亲在给父亲的信里会怎么说服父亲。

    李嬷嬷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唐曼宁看了她一眼,“我知道你是个心里有主意的,你也知道我不喜欢韦嬷嬷,有韦嬷嬷在,你想在太太跟前出头不容易,何况有时候太太做的一些事其实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这话说的,李嬷嬷惊得直接跪下了,“姑娘请慎言!”

    唐曼宁说这些话,意思已经很直白了:在一些事情上,她很不赞同她母亲的想法,甚至有些抵制。

    “我知道你是个忠心为主的,也能办事,要不然曾外祖母也不会把你给了我母亲,只是她有时候容易偏听偏信,又听不进别人的劝,你这些年兢兢业业的踏实做事,在韦嬷嬷这样的人面前还能不犯大错,我就想着你是个难得的,将来我离家的时候把你要走怎么样?”

    唐曼宁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嬷嬷,继续说道,“去年的时候母亲就想带我回京,当时我病了,心里也着实放心不下妹妹,怕她跟我回去了受委屈。如今母亲重提此事,恐怕不会再放任我们留在泉州,你要不要跟我回去?”

    李嬷嬷心里想着,大姑娘只说二姑娘,不提对两位姨娘的安排,是什么意思呢?不打算带两位姨娘回去?因此她就说道,“两位姨娘身子渐渐重了,老爷恐怕不会答应,等回了京城,太太问起来恐怕又要生气。”

    唐曼宁笑了一下,“嬷嬷起来说话。你说的也正是我心烦的,这件事老爷和太太只能有一人满意,我夹在中间算什么事呢?索性我谁也不管,他们要怎么做决定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干,姨娘那边原不是什么大事,好了,将来不过是一份银子分出去,坏了,就当弟弟妹妹与我无缘,我还能为了他们去跟老爷太太闹?那也忒傻了。”

    李嬷嬷放下心来,心道大姑娘倒是比太太聪明,也明事理,便道,“姑娘心里有数,也需得和老爷和二姑娘商量商量,总得各自情愿才好。”

    “你放心,我知道。”

    唐曼宁回去了,黄明珠问她,“怎么?看你,脸色可不太好,遇到什么事了?”

    唐曼宁笑笑,叹了口气,“今天就在我这儿吃吧,我已经叫人备了席面,咱们好好敬一杯。”

    黄明珠打趣道,“咦?该不会是你也要定亲了吧?若是定了亲,我们以后岂不是不能常见面了?”

    “哪里呀!”到底还是小姑娘,唐曼宁微微红了脸颊,“是我母亲来信,要我回京。”

第105章 主仆之义() 
自从接到了王氏的信,唐辎考虑了几天,将两个女儿叫到跟前,把王氏的信给她们看了。

    “你们母亲的意思是叫你们尽早启程,免得等到天热了路上受罪。”

    曼春打从心里不愿意走,在父亲身边的日子自然比在太太身边轻松得多,也不用整天担心自己被算计,虽然知道父亲可能已经做了决定,可她还是忍不住问道,“能不能不回去?”

    唐辎道,“你们都是大姑娘了,听话——等回了京城好好孝顺长辈们,府里的规矩比这边儿多些,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只要在长辈们跟前把规矩守住了,遇事不要强出头,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那怎么能一样,”唐曼宁不满的嘀咕了一句,“老太太和祖父祖母又不喜欢我们这一房,回去了也是受人白眼。”

    唐辎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轻斥道,“你啊,怎么脾气和你母亲一样,直来直往的,让我怎么放心。”

    唐曼宁眼眶就红了。

    曼春一见,连忙插话道,“虽说太太催的急,可也得仔细准备了才好动身,您看怎么安排才好?”

    唐辎的意思,她们这一去,多半不会再回泉州了,叫她们将自己的东西都收拾齐整,全带回京城去。

    一听这话,姐妹俩明白恐怕几年之内是没法和父亲相聚了,都沉默了下来。

    唐辎不愿两个女儿难过,故作轻松,“快把眼泪收了,不必难过,用不了两三年,为父就能回京与你们团聚。”

    “过几天等我休沐,就去和你们大姑母商量商量,过些日子你们大表哥也要回京,到时候你们和他一起走。”

    唐曼宁觉得心口扑通扑通跳得厉害,她赶紧擦擦眼泪,红着鼻头,带着几分隐隐的欣喜和急切,惊讶地问道,“大表哥也走?不是才来了一年?”

    曼春悄悄戳了她一下,唐曼宁咬了咬唇,故作不解道,“他大老远的从京城来这边儿书院求学,只待了一年就要走,也太折腾了。”

    唐辎道,“明年的秋闱才是正经要上心的,出来游学不过是为了见见世面,早些回去也好,静下心来多读读书。”

    “也许能和大表哥同坐一条船回京”这个想法让满心离别愁思的唐曼宁心里好过了些,她坐直了身子,对唐辎道,“您也别哄我们了,如今把这个代知府的‘代’字去掉才是紧要的,少则三年,多则六年,不作出些政绩来,您怎么回京?”

    唐曼宁晃晃唐辎的袖子,嗔道,“等我们走了,您可别只顾着疼那两个小的,就把我们俩丢在脑后了。”——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很是理直气壮。

    唐辎哭笑不得,点了点她,“你呀,你呀!”

    唐曼宁道,“母亲要姨娘们也跟着回京,依我看倒不必如此,路途颠簸,还是留下吧。”

    这原就是该当的,不过唐曼宁能主动说出来,还是让唐辎心里宽慰了许多,“你是懂事的,回去好好孝敬你母亲,有些事不要和她多计较。”

    “那您还非要我回去,回去母亲肯定得教训我,嫌我不和她一条心。”唐曼宁心里这会儿倒也不怎么委屈了,就是忍不住要撒撒娇,“还是在这儿好,谁敢跟我说个不字?”

    唐辎笑着摇了摇头,“你们跟着为父在这里,的确没人敢让你们受什么委屈,可人活一世,哪有丁点儿委屈不曾受过的?”

    他从柜子里取出两只小箱子,沉甸甸的放在了桌子上,将箱子打开,里头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官制的雪花银,有五两的,也有十两的,“这是给你们俩在路上花费的,一人五百两,回去收好了。”

    刚说了“人活一世,哪有丁点儿委屈不曾受过的?”这话,转眼又给了这么多银子,从泉州到京城路途虽远,吃的喝的用的却都有家里安排,一路上哪儿用得着五百两银子?不过是变相的贴补她们罢了,曼春不知姐姐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是更不想走了。

    曼春带着满肚子的心事回了住处,童嬷嬷见守信家的和另一个婆子一起抬了个小箱子过来,就知道里头的东西不轻,等接过来,还是被它的重量吓了一跳。

    那箱子不算大,曼春就把它锁进了架子床里。

    童嬷嬷问,“果真要回京城?”

    曼春点了点头,“先把行李一样样收拾着,这次去了京城,恐怕就不会再回来了……”她叫童嬷嬷去给王勤递话,让王勤明天来一趟。

    她不确定要不要把绒线铺子关了,或者直接转给十七舅母,毕竟有父亲在,她这铺子又一向经营的不错,要是就这么不要了,着实有些可惜。

    绒线铺子的收益比她当初设想的要好得多,再加上她卖绣品的钱,足够令她在京畿置办一处田产后仍有富余,到时候租个铺面,仍旧做绒线生意。

    若是把王勤留在这边,固然对铺子有好处,可等她回了京城,也需要外头有个像王勤这样能干的支撑着。

    这院子里服侍的人她打算全都带走,哪怕到时候府里不好安排,她也不打算丢下任何一个,只是宋大家的和小五母女两个不太好办,小五她爹宋大管家肯定要留在泉州守在父亲身边,要让他们一家分隔两地,曼春有些拿不定主意。

    因此她就把宋大家的和小五都叫了来,“过些日子我和大姑娘就要回京城了,这院子里的人我不打算丢下,只是你们若跟我走了,宋大管家那里孤身一个,我也不忍心叫你们骨肉分离,因此想问问你们,你们好好想想,是跟我回京城,还是留在这里,想好了告诉我。”

    宋大家的私底下早就得了这个消息,说两位姑娘可能要回京,不过对于曼春特地把她叫去询问,还是有些惊讶,也有些感触,就笑道,“全听姑娘安排。”

    这就是同意跟她回京的意思,曼春笑笑,“这一走,兴许几年都见不了面,还是回去商量商量吧。”

    宋大家的心里早就定了主意,也不争辩,点头应下了,倒是小五,等她娘走了,“我们既然服侍了姑娘,自然是跟着姑娘。”

    曼春笑道,“你舍得你爹,他未必舍得你呢。”

    小五撇撇嘴,“他眼里只有儿子,打发了我这个赔钱货,他才舒心呢。”

    童嬷嬷过来往她脑门儿上戳了一指头,“在这边儿没人管你,等回了京城府里,再这么大大咧咧的随便说话,仔细受皮肉苦。”

    小五跟着爹娘来泉州的时候年纪还小,没进过侯府,不知道府里的规矩之严,听童嬷嬷这么一说,她咋舌道,“难不成连说句话都不成?”

    “自然是不能随便说,无论什么话说出口前先想三遍。”童嬷嬷最担心的就是这小五,她脑子灵,心眼儿多,可胆子也大,去年挨了一回打,人虽稳重了,可时不时的冒出来个这样那样的主意,连她娘都不一定能管住她。

    第二天宋大家的来回话,说和她男人说过了,她们母女跟着二姑娘回京城。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曼春自然不会勉强她们,就把所有人都叫到了跟前,和她们说了要回京城的事。

    姚氏和春雁母女两个原本就是落难在泉州的,在曼春这里又一向勤谨,曼春自然不会抛下她们,可小屏、春波却是后来卖进唐家的,老家也不远,曼春就问她们要不要回老家说一声,若是家里愿意把她们赎回去,就尽快让家里来人。

    她说的大方,其实心里是很舍不得的,小屏自不必说,春波这丫头虽是后来的,平时话也不多,可情分却不是假的。

    小屏看看春波,见她低着头不吭声,就先开了口,“我叔叔婶婶巴不得把我再卖一回银子,我不回去。”

    大家都去看春波,她低着头,过了一会儿,竟无声地掉下了眼泪,“我……我……年后我爹来把我攒的银子都要走了,还叫我给他借银子,好给我哥娶亲……”

    小五跳了起来,“什么——”被她娘一把按住了。

    曼春按了按手,问她,“你想不想回去?若是实在想回家,我去跟账房说,免了你的赎身银子也就是了。”

    春波强忍着抽噎了几声,很坚定的摇了摇头,“回去也是一辈子吃苦受累,当牛做马还不得好,我在这儿,姑娘给我吃喝,大家也待我和气,月月还有银子,我不回去。”

    她这话也太直白了,一点儿不带拐弯儿的,急得春雁直给她打眼色。

    曼春暗暗点头,“你就不怕没了你的月钱,你家里人会饿肚子?”

    春波的回答却出乎曼春的意料,“我娘早叫他们卖了,我就是回去了,早晚还要再卖一回……让奴婢跟着姑娘吧,姑娘不也说过,‘你们用心做事,将来该置办嫁妆的、该养老的,我一样也不叫你们难为’,只要我们忠心做事,一心一意的待姑娘好,姑娘不会亏待我们。”

    看着那双满怀期冀的眸子,曼春竟有些无言以对,当初她说这话的时候,是希望这些服侍她的人能够用心做事,不要轻易被人收买了去,她没想到春波竟把她的话一字一句背了下来,单纯地相信着。

    “是,这话是我说的。”

    她抬头看看眼前的这些人,“今儿我再说一遍,这院子里但凡是服侍我的都听着——不要怕,只要你们忠心做事,将来该置办嫁妆的、该养老的,我一样也不叫你们难为。”

第106章 告别丁氏() 
唐辎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和蔺先生提了女儿们要回京,不仅想继续聘请他为西席教授两个女儿,也想请他教小儿子唐棠读书,毕竟这位蔺先生德才兼备,年纪也合适,为人又有见识,哪怕是在京城,想再找着这样一位合适的先生也并不容易。

    蔺先生原也不是泉州本地人氏,唐辎与他相处得甚为和睦,又是个大方的,像这样轻松的活计在别处可不好找,他想了想,便拍板笑道,“如此也好,我也多年未曾回过京城了,正好趁此机会回去看看。”

    唐辎讶然,“先生家在京城?听口音却不像。”实在不怪他惊讶,因着蔺先生说过他祖籍重庆,他便一直以为老先生的口音是受了家乡话的影响。

    蔺先生道,“我幼年时迁居京城,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在南方久居多年,如今连口音都变啦。”

    两下一说,原来蔺先生的家就在离侯府不算太远的一处巷子里,唐辎灵光一闪,想起了那条巷子,那条巷子里的宅院虽然多是老宅子,却住过许多翰林,便不由带了几分谨慎,“二十多年前,翰林院有一位蔺老学士,不知是先生的……”

    蔺先生闻言,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神色微微有些黯然,“那正是家父。”

    “原来竟是故人!”唐辎肃然起敬。

    原来那位蔺老学士擅讲春秋谷梁传,唐辎少年时曾经有机会向他请教过,对其学问见识很是推崇,只是后来蔺老学士因言获罪被罢了官,未等回乡就病死了,着实令人遗憾。

    眼前这位蔺先生身长八尺,极为魁梧,唐辎印象里的那位蔺老学士却是个矮矮瘦瘦的干瘪老头儿,实在看不出是父子来。

    知道了蔺先生的出身来历,唐辎就更放心了些。

    曼春身边能用的人太少,这一去京城,还不晓得好有没有机会再回泉州。

    她考虑再三,决定关了铺子。

    她先是问了父亲,唐辎告诉她,那是她的铺子,随她怎么处置,她想着这铺子毕竟是租的十七舅舅家的,平时生意也不错,要了结的话还是要提前跟舅母说一声,便写了封信交给童嬷嬷,叫她去了丁氏那里。

    丁氏却正忙着收拾东西,知道童嬷嬷来了,对女儿说道,“你就照着这个单子让她们收拾,一样样的摆好别弄乱了。”

    童嬷嬷见了这边忙碌的情形,诧异得很。

    丁氏听童嬷嬷说明了来意,扑哧一笑,“哎哟,这可真是巧了,我们老爷才接到的调令,也要进京呢,这不,才刚打发人来告诉我,说三天之内就要启程,我正叫人收拾行李呢,来得及就和他一起走,来不及就再另雇条船,谁知道外甥女也要走?什么时候动身?早的话兴许能一块儿走呢。”

    童嬷嬷一听,高兴道,“舅老爷的嘉奖下来了?”

    丁氏脸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