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家吃了午饭,唐曼宁很有眼色的去和王家四姑娘下棋去了,独独留下了唐曼春和十七太太说话。

    曼春问起如今青州那边的情形,得知老太太身体还算康健,就笑着点了点头,“老太太身子康健就好,路途太远,我也不能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丁氏笑了,“你和你娘长得这么像,老太太知道了,也想念得很呢。”

    曼春迟疑了一下,看着丁氏,有些话在舌尖绕了几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丁氏这样伶俐的人,哪里看不出她的为难?脑筋一转,便将她的心思猜出了几分。

    “你既然叫我一声舅母,我也厚着脸皮应下了,有些话虽然说出来有些不太妥当,可这会儿也并没有别人,你听了若是觉得不顺耳,就权当没听过得了。”

    曼春赶紧道,“舅母不必这样说,倒叫我惭愧了!”

    丁氏看看她,试探着小声问道,“你……有没有听过你亲娘的事?”

    曼春心口一窒,轻轻点了点头,“听过一些,但也不多。”

    丁氏拍拍她的肩膀,“我听人说,你这些年在唐家过得着实不容易,这原也不是长辈们忍心不管你,实在是……你舅舅他们没本事,得罪不起人家,没法子,只好委屈你了,你、你不要恨我们……”

    没想到丁氏会这样说,曼春沉默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眼眶有些泛红,她哽咽道,“舅母别这么说,人活一世,都不容易,我又怎么会恨你们?”

    丁氏感慨地叹了口气,“老太太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护住你娘,”她看看曼春,抚着她的肩,“这些事儿,原本是老一辈子做的孽,与你这小丫头有什么相干?”

    原来,那一年曼春的生母小王氏的长兄王五老爷中了进士,好消息从京城传回后,一时间阖家欢庆,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都送来了贺礼,可谁知没过多久,喜筵尚未散尽,就传来了王五老爷得罪了本家,被人打断了腿的噩耗——只因为他不肯为本家子弟让路,放弃庶吉士的馆选考试。

    王家本家的另一位嫡支子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只是不如王五老爷的名次靠前,庶吉士馆选本就不好考,几乎不可能在同一届里出现一家两兄弟,王五老爷和那位嫡支子弟都要参加馆选,这就意味着必然有一人要被涮下,王五老爷是家中的长子,不到四十就中了进士,他又如何肯将大好前程让与人?尤其还是个不如他的。

    王五老爷脾气硬,拒绝时许是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被对方记恨报复,让人蒙了头暴打了一顿,也幸而医治及时,未曾落下什么残疾。

    之后,京城本家对青州十房态度大变,又有人借机落井下石,青州王家的生意受到了影响,粮食卖不出去,又受人打压,青州王老太太就带着女儿以给本家三太夫人贺寿的名义去了京城,希望能和本家和解一二。

    本家三太夫人对于“欺负自家人”的王五老爷是万分恼怒的,根本就不见这青州来的母女俩,任凭青州王老太太使了多少力气,不见就是不见,可后来本家三太夫人却不知怎的变了说法,她只提了一个要求:要求当时正值青春年华的王玉萱(后来的小王氏)跟随堂姐——本家三房嫡出二姑娘,陪嫁到唐家。

    一个把妹妹送到高门做妾的进士又怎么能被读书人尊重呢?

    不等青州王老太太想出法子拒绝,本家三房就已经把消息透露出去了,青州王家扭不过京城本家,只好含泪把女儿舍了。

    经过此事,青州王家元气大伤,两三年后,王五老爷养好了伤,走了恩师的路子,补了一处偏远县的知县,到如今兢兢业业,幸蒙上司不偏待,才慢慢熬出了头。

    “后来家里费了不少气力,才打听出来,原来还有一层缘故——你们太太那是个暴脾气的,在成亲之前曾经与闺中姐妹发生口角,被人抓住了话头,逼她立了誓要从家里挑一位庶妹陪嫁,说什么这样才能显出她的身份来,偏她相貌平平,不过是端正罢了,而她几个庶出姐妹都十分美貌,王家早已经将她们的将来都定好了,本家三太夫人孙女一大堆,她最娇惯的就是你们太太了,得知她办了这件昏事,就想着从远房旁支亲戚里找个合适的姑娘给她陪嫁,正好遇上老太太她们进京,你娘年纪相当,相貌也合适,脾气看着也软和,本家又有心给咱家一个难看,就定下了她。”

    “咱们老太太就这一个闺女,打从京城回来,就像老了十几岁似的,哪怕孩子们都孝顺,我也知道,她这十几年来没有一天过得舒心……”

    曼春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家恨情仇,看十七太太提起婆婆哭得伤心,她只觉得心头仿佛堵了一团棉花。

    从王十七家出来,她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唐曼宁不知丁氏和她说了什么,不好问,也不好打听,总之家里和王家的事唐曼宁也隐约听说过一些,不过并不清楚实情,也没人敢在她面前嚼舌,想来想去,想着妹妹打小儿没怎么出过门,便打算领她去街市上见见世面,干脆先不回家了,跟底下人吩咐了一声,就对曼春道,“我新得了个香料房子,正缺几味香药,陪我去香料店瞧瞧吧,你还没见过胡商长什么样儿吧?”

    唐曼宁领着妹妹去了街市,让人找了间相熟的铺子,那铺子店面极其宽阔,内里楼上还有雅间,她们虽不是常客,但谁也不会将她们当作寻常客人对待,姐妹俩带着一群服侍的人跟着个妇人进了雅间,在雅间里一边喝茶一边选货。

    曼春对这些香料并不怎么上心,她意思着挑了些**、安息香,约莫着值个二十来两银子,就住了手,唐曼宁催她,“怎么就这么点儿?你要什么,我买给你。”

    “不用,”曼春笑了笑,随意找了个借口,“我要合一味香饼,只差这两味,用量也不多,别的等要用了再买也是一样的。”

    唐曼宁要了几味白檀香、鸡舌香、青木香和零陵香,还问有没有龙脑香,看样子不是寻常香方。

    “姐姐是要合什么香?”

    唐曼宁朝她眨眨眼,“等合好了分你些。”

    没等她们挑完香料,姐妹两个就听到外头传来说话声,似乎是有新客人。

    唐曼宁对那招待她们的妇人指了指几个装香料的盒子,“我们要这几个,别的都拿走吧。”又让李嬷嬷跟那妇人出去瞧瞧,看外头来的是什么客人,她们这会儿方不方便出去。

    等了一会儿,那妇人捧了茶盘进来,又上了几味新点心,“外头来的是位大主顾,二位小姐不如再歇息一会儿?”

    李嬷嬷附在唐曼宁耳边道,“外头站了不少人,还有差役,瞧着像是衙门里的人,我打听了,他们老爷姓董。”

    唐曼宁有些吃惊,“府尊大人不在衙门里好好待着,怎么来这儿了?”

    李嬷嬷摇摇头,“前呼后拥的,这店里的掌柜亲自捧茶招待,恐怕不是老主顾就是有大生意。”

    唐曼宁想了想,决定在雅间里多待一会儿,“先把账结了吧,一会儿等他们走了,咱们就赶紧走,不要被人找麻烦。”

    李嬷嬷领命而去。

第87章 再见董大官人() 
李嬷嬷领命而去。

    她们这间雅间正好处在二楼走廊的拐角,走廊上有一立柱恰好挡在门前,屋里就剩下唐家的人,唐曼宁站在门边悄悄开了一条缝,借着立柱的遮挡倒不用担心会被楼下的人注意到。

    楼下大堂里已经清了客,一名官员做派的中年男子坐在正堂中间的主位上,她们进来时见过的那个胡商掌柜正低头哈腰的站在下首,桌上摆了一溜儿木盒,还有两座不小的香山子,那掌柜不时的用双手托起一只盒子,低声和那男子说着什么。

    唐曼宁转身朝妹妹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看,小声告诉唐曼春,“外头坐着的那个,看到了没?他是董家姑娘的父亲,就是董知府,咱家一向和他家不对付,等会儿等他走了,咱们再出去。”

    唐曼春点点头,见姐姐示意她看,好奇之下便顺着门缝看了一眼。

    只是这一眼,却顿时令她如遭雷击。

    这不是在水月庵里与新庵主眉来眼去的董大官人吗?

    按说隔了这么多年,唐曼春也不该再记得,然而曾经那位董大官人留给她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深刻,那种淫邪的目光,脏得让她想忘都忘不了。

    唐曼宁见她没有反应,不满地戳了她一下,把她拽了回来,关上门,小声斥道,“仔细让人瞧见!”

    唐曼春僵着身子,脸色发白,脑门儿上汗津津的,一双眼直愣愣的都不会动了,后头站着的丫鬟婆子们看不到,唐曼宁却是看得清清楚楚,她吓了一跳,赶紧扳着她肩膀晃了晃她,急道,“你怎么了?”

    唐曼春打了个寒噤,扭头看看姐姐,神色有些迟疑。

    唐曼宁更狐疑了。

    “没什么……就是想起董三姑娘那样的性子,她爹肯定更不好惹……”

    唐曼宁眉头一竖,“他敢!”

    唐曼春闭了闭眼睛,强忍下不适,额头抵在唐曼宁的肩膀上,“姐姐,一会儿咱们回去吧?……我不太舒服,头晕。”

    她使劲掐着手心。

    如果正面遇上董知府,她会不会忍不住愤怒?

    还有,既然董大官人就是董知府,那么他当初知不知道她是唐家人?唐家后来的遭遇与董知府有没有关系?

    曼春已经不敢想了。

    唐曼宁见她脸色越发不好,不知道她是怎么了,在这外头也不敢多问,就连忙道,“好,咱们不在外头逛了,一会儿就回去。”

    曼春顾不上去想怎么和姐姐解释,回了家,她喝了一碗姜茶就歇下了,半夜就发起烧来,烧得嘴唇都白了,唐曼宁去了李家请来了齐太医给她把脉开了方子,连喝了几天的苦药才把病给褪了。

    唐曼宁想起妹妹脸色苍白的样子,就打定了主意,以后再出门就尽量避开董家,免得再冲撞上,要不然妹妹也不至于生这一场病。

    下元节时府衙在清虚观包了场,要在这一天修斋设醮半日。

    因王氏不在,唐辎就把两个女儿托给姐姐唐妍,请她代为照顾。

    唐曼宁本来不想让曼春再出去劳累,唐妍一家也是要去的,知道她想和妹妹留在家里,就跟她说,“你们姐妹两个一年能出来几次?总拘在家里也不好,清虚观的老道倒还有几分看病的本事,和宫里的太医路数不同,到时候叫他们给开个养身的房子,何况病既然好了,就出来看看,好坏也有个名声。”

    唐曼宁脸一红,唐妍放柔了声音,笑道,“看来是听懂了,得了,就这么定了!这也是为你妹妹好,你劝着她些。”索性提前把姐妹俩接到李家,一行人从李家出发去了道观。

    一路上颇为热闹,到了道观,老爷们在前面斋醮,太太姑娘们在后头说话。

    唐妍因有个县主的封诰,便坐了主位。

    唐曼宁仔细留意着妹妹,见曼春瞧见了董知府太太,很是忍耐地皱了皱眉,倒没像那天似的脸色发白要晕倒了的样子,问她,“你怎么样?头晕不晕?”

    曼春摇了摇头,小声道,“我没事。”

    唐曼宁见她精神还好,就带着她避开热闹,只跟几位相熟的闺中密友小声说话,并不与人笑闹,太太们见她行事稳当,也有悄悄打听的。

    唐曼春第一次见到了传闻中那位被个妾氏压得抬不了头的毛通判太太,她原以为毛太太应该会是个懦弱的、不起眼的寻常妇人,谁知却和她所想的恰恰相反,毛太太个子很高,甚至比寻常男子还高些,她细眉大眼,身上的衣裳料子是正紫色的妆花缎,样式雍容大方,坐在那里腰挺得笔直,气质端正,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来,她的几个女儿也都随了她,都是高个子,相貌谈不上出色,言谈却都很得体,并不失礼。

    与唐妍并坐主位的还有董知府太太,她身旁站了个年轻妇人,容色美艳,服侍董太太十分殷勤,嘴里“母亲”、“母亲”的叫着,连丫鬟都不用,端茶倒水递点心,谈天凑趣说笑话,董太太无论说了什么,她都能帮衬上两句,对别人说话时偏偏又是一副当家太太的做派。

    唐曼春就有些纳闷,“那位是知府太太的什么人?”

    旁边就有人扑哧一笑。

    听人了旁人的解释,曼春才知道那殷勤伺候的年轻妇人就是毛通判家那位鼎鼎有名的妾氏邴氏。

    董知府太太并不怎么和毛通判太太说话,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接受着邴氏的奉承服侍,很多官太太都不太瞧得起邴氏,却也不敢太过亲近毛太太。

    那邴氏头上梳了个极其繁复的坠马髻,带了一头的珠玉金银,好像要跟毛通判太太较劲似的,连身上的衣料都是用的几近正红的织金缎,笑得张扬肆意。

    曼春心里有些不舒服,她悄悄跟唐曼宁耳语,“这也太没规矩了。”

    唐曼宁努努嘴,瞥了一眼董太太的方向,“之前你是不是以为她是董太太的儿媳妇?”

    曼春点了点头。

    唐曼宁不屑地瞥了一眼邴氏,“她原是董家的丫鬟,后来认了董太太做母亲。”

    曼春面露异色。

    她心里冒出个古怪念头,邴氏给毛通判做了妾,又是一副凌驾主母之上的做派,那毛通判难道要认知府太太为岳母?

    唐曼宁似乎看明白了她眼睛里的意思,轻轻点了点头。

    那邴氏虽是二十来岁的妇人,却声音娇嫩,比她们这些真正十多岁的小姑娘还会撒娇,她对董太太说,“母亲便是责罚于我,也是疼我呢!”

    曼春听了这声音,觉得身上汗毛直竖,打了个寒战。

    有人就很是不忿地小声道,“真丢人!”

    董太太却好像很吃她这一套,笑得得意极了,对众人道,“我这女儿别的好处且不说,孝顺是第一位的。”

    姑娘们中间有些人听了这话就去看董家的姑娘们。

    曼春不知道董家的姑娘们听到这句话心里会是什么想法,不过她也不打算去瞧这个热闹。

    除了几位时常在董太太跟前奉承的太太们有所应和,别人都只是笑笑便罢了,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示。

    唐妍低头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今儿天色不错,来的时候顺顺当当的,回去的时候也顺顺当当的才好。”

    那邴氏掩唇甜甜的笑了两声,忽然道,“县主才来泉州,妾身是小辈,却还没能给县主请过安。”就叫人端上来一盏新茶,双手捧着奉到唐妍跟前。

    唐妍其实很看不上董太太的狂劲儿,更不要提奴婢出身的邴氏,只是先前邴氏没怎么在她眼前晃悠过,她也就权当不知道了。

    如今邴氏摆明了要拿她给自己作面子,唐妍又怎么会跟她客气?

    何况董家明摆着冷淡唐家,那邴氏跟在董太太身边伺候,更是轻狂得不知自己姓甚。

    唐妍一挑眉,淡淡笑着瞥了董太太一眼,“原来这位是您女儿?我怎么听着她姓邴?夫家在哪儿?也在泉州?”

    董太太嘴角的笑意就有些僵硬,“是啊,她是我的义女。”

    众人都准备听她怎么介绍邴氏的夫家,就听她道,“她出身虽寒微了些,到底是极孝顺的。”

    看来是不打算明说了。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儿算是揭过去了,却突然听到毛通判太太的声音,“这位其实是我们老爷的二房,原是服侍董太太的,因她长得好,又会说笑话会唱曲儿,就送给我们老爷了,正经过了文书的妾呢,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