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轶哥儿一出生便是贵胄公子,从小精心教养,文武皆通,何惧长房?

    林夫人当初尽管也是唐家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来的,可她是继室,当时侯爷膝下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除却她前头的临安公主所出的两子一个病死一个失踪,只一个唐妍送到了宫里养着,余下皆是庶出,但其中无病无灾长大的只有红姨娘生的唐芳和唐蔷和王姨娘的独子唐辎。

    跟别家相比,真不算多。

    在林氏看来,像林家或方家这样的家族,不论男孩儿女孩儿,好好教养,嫡出有嫡出的尊贵,庶出有庶出的用处。

    野心这种东西谁也不会缺,端看你怎么用。庶子若是争气上进,可以倚之为臂膀,若是不争气,也不过是打发些许分家银子,不疼不痒的。若是因为担心庶子逾越,就将庶子不当人看,一有出头的机会便要打压——除非嫡子是烂泥扶不上墙!

    便是庶女,不缺吃穿的养着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待长大了,或是送进宫里为家族挣脸面,或是嫁到别家联姻,哪怕是个窝囊废呢,只要不丑不残,又有侯府的招牌,换些聘礼来总是成的。

    可太夫人待这些孩子虽说从来不打也不骂,但是也不怎么管,根本没把这些孩子放在眼里,就跟不是唐家亲生的似的,就那么冷着,从来也不关心一二。

    她以为太夫人就是这样的冷淡性子,后来时日久了,加上她生了女儿和儿子,才发现太夫人不是不疼小辈儿,她只是势利眼,且也瞧不上庶出,在她老人家看来,庶出的孙子孙女还不如她养的鸟儿金鱼讨喜。

    不过,别看太夫人那个样子,那几个孩子的嫁娶倒是都不错。

    唐妍因她那个获罪的母亲,十来岁就被送进宫里交与惠妃养育,幸而她自己争气,成亲之前被封了个县主的尊号,嫁给了安国公李家的嫡次子李龄,这李龄管着市舶司,如今已经是第二任了,可谓有圣宠有家世有资财。

    唐芳嫁了前尚书王覃之子,王覃死得早,王守研家里虽说穷些,却在清流中颇有人望。他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比唐辎还早三年入官场,在吏部坐得稳稳当当的,家里连个姬妾都没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全是唐芳所出。

    唐辎娶了母家表姐,王尚书的侄女,王家的嫡出姑娘,如今不止儿女成群,官位也一级级的往上升,三十多岁就是大理寺少卿,这就不单单是他姻亲得力,也是他自己有本事。

    和唐芳同胞的唐蔷虽说是远嫁,又是做继室,可夫家也是一方豪强,前头那位太太没有留下嫡子,她一去了就是当家太太,有手段,肚皮也争气,生下两个儿子都顺顺当当养大了,如今更是夫贵妻荣成了安丰伯夫人,一世尊荣不在话下。

    然而,除了三节两寿的往来还算得体,肁氏却跟这些人都不亲近,她不想一想,除了她娘家成国公府,若是安国公李家、两个王家和新贵安丰伯鄂家都能在轶哥儿的事上帮衬一二,哪怕只是一两句好话呢?

    侯爷有时候不免偏心这个偏爱那个,韩姨娘生的唐轸和唐辙,太夫人虽不喜欢,可侯爷做主给他们寻的岳家也都不是白身,吴氏和田氏且不论人品如何,至少两人嫁妆丰厚,胜在实惠。

    说起来,唐轸和唐辙是养到十来岁的时候才被接进府里的,而那韩姨娘至今还因着太夫人的反对而住在外头,是侯爷拧不过太夫人吗?未必。

    是因为太夫人说话管用。

    肁氏哪怕只有太夫人一半儿的眼界,她也可以放心把家事交给她。

    林夫人怀疑是不是之前她对肁氏的管教太轻描淡写了。

    肁氏是不是以为她现在有了儿子就有底气了?可除了肚子里正揣着的这个,她膝下也只有一个桂哥儿,怎么就觉得她能动得了长房?

    她以为她出身好些,唐辎和王氏就怕她了不成?

    别看太夫人时不时的犯浑,爱折腾人,可在正经大事上从不糊涂,手段厉害得很。

    就比如上个月把二姑娘献给宫中道士,这样没脸没皮的事,太夫人竟也一力压下了,为什么?

    只要丑事不叫人抓到把柄,于侯府而言就是利大于弊,一个庶女算什么?更大的代价太夫人也不是没舍过。

    这样的事她虽看不惯,可二姑娘毕竟也不是她的亲孙女,太夫人在府里一言堂,侯爷都不管了,她就更管不了。

    没想到二姑娘竟然跑了。

    长房还真是胆大。

    是不是也因为这个原因,太夫人觉得唐辎不听话了,所以这次才就势打发了他分家?

    长房既然能主动提出来搬出侯府别居他处,想来也是另有计较,如今闹成了这样,即便不能亲近,也不能叫长房对轶哥儿生出怨气拦他的路。

    昨天她要是没出门,有她拦着,也不至于让肁氏闹得这样难看。

    罢了,现在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轶哥儿媳妇是她选中的,儿媳做了孽,为了儿子,她也只能忍下来收拾烂摊子。

    只是桂哥儿的事还要从长计议,若肁氏这次生下的仍是男孩儿,就和桂哥儿一起抱过来养着,免得将来他们亲兄弟不亲近。

    若生下的是女孩儿,也需安排懂事的嬷嬷教养,可不能教成肁氏第二。

    林夫人心里着火似的,一宿翻来覆去直到四更天才稍稍眯了一会儿,醒来后她打发人做事,等给太夫人请安回来,便叫来肁氏和她说了些宴请宾客的安排,道,“到时候人多,叫奶娘可看好了桂哥儿。”

    提起桂哥儿,肁氏笑了,“是,母亲放心,已经叫人收拾了干净屋子,到了那天等见过了人就让奶娘嬷嬷们陪着桂哥儿在屋子里玩,人手是尽够的,上回您给我的衣料我叫人给他做了几件新衣裳,回头让他穿上给您看。”

    林夫人点点头,“你如今身子重了,总抱着他是不是太辛苦了?”

    肁氏抚着肚子,笑得甜蜜,“桂哥儿乖着呢”

    丫鬟进来报说肁家大太太来了,刚去了庆僖堂。

    林夫人一怔,看看肁氏,肁氏对于娘家来人并不意外,笑道,“前几日我嫂子就递了帖子过来,说长辈们惦记我,让她来看看我,倒是我忙晕了,忘了跟母亲说,母亲,我回去换身衣裳。”

    林夫人点点头,面上没露出丁点儿不高兴,“你昨儿还喝了安胎的药,虽说今天好了些,也别来回折腾了,一会儿我让人领了你嫂子去瞧你。”

    吩咐丫鬟,“叫林嬷嬷替我去迎一迎。”

    又对肁氏道,“你这几天忙,把桂哥儿抱来我给你带几天吧?”

    林嬷嬷是林夫人的奶娘,在林夫人跟前很有体面,往常肁氏娘家嫂子过来,林夫人也都是叫林嬷嬷代她去迎客,何况这一段日子确实忙,等唐曼宁出嫁了,紧接着就是中秋节,林夫人在人前一向愿意给她体面,肁氏没怎么多想,听到林夫人说不用她再过来,一会儿让她嫂子去看她,想到自己顶着个大肚子可以少跑一趟,悄悄松了口气,笑道,“母亲疼我,这个时辰桂哥儿也差不多醒了,一会儿我送他过来。”

    林夫人嗔道,“你身子重,还折腾什么?过会儿我叫林嬷嬷去接他就是了,你放心。你嫂子在家也忙,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你和她好好说说话。”

    唐曼宁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就得到了消息。

    “搬出去?”她先是一惊,随即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凛,“怎么突然?”

    屋里还站着几位女官,听到这件事也不免愕然,但也只是几息之间就又恢复了镇定。

    屋里有宫中来的女官杵着,王氏又是好面子的,哪里好说得太明白?笑道,“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何况又不是分开住了以后就不来往了。”

    唐曼宁略一思索,问女官,“今早敦本堂叫人送来的东西记上了没?”

    女官答道,“正收拾着。”

    敦本堂可是林夫人的住处——王氏忙问,“敦本堂送东西来了?送了什么?”

    唐曼宁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色,对那女官道,“叫人把这些日子送来添妆的东西另抄一份单子拿来。我和母亲说会儿话,都出去吧。”

    等人都退了出去,王氏往外望了两眼,叫自己的丫鬟在门口守着,这才压低了声音的把头一天发生的事讲给女儿听。

    听完前因后果,唐曼宁脸色已是极为难看。

    王氏见了,心中顿时懊悔不已,故作高兴道,“你别担心,搬出去自己当家作主,比在府里时还松快。”

    唐曼宁勉强笑笑,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厌胜这东西,无论哪朝哪代,被它害了的,因它而死的,还少么?!

    她深吸了两口气,她定了定神,“搜出来的东西呢?”

    后文多赠送字数接作者有话要说

第225章 相邀() 
唐曼宁在这一点上和母亲想的一样; “既然那宅子不好住人,就先修着罢。”

    她低头想了想; “分居不析产,将来且有官司打呢,咱们便是不要; 在别人那里也落不了半句好; 索性这一回分说清楚。除了老太太说的那个小宅子和五千两银子,叔祖是什么意思?”

    王氏冷笑,“你父亲说什么‘好男儿不吃分家饭’!说得好听。你叔祖不开口,他能说什么?敢说什么?若是依着那些人; 他们自然巴不得咱们净身出户——那年我才嫁进来; 庆僖堂伸着手要管我的嫁妆,要不是你外祖家争气,我那几个铺子哪里保得住?还不全让她拿了去?若不是有那几个铺子撑着,这些年你们几个吃喝都要看人脸色,你父亲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做那抄公文的芝麻小官儿呢!”

    说罢; 王氏饮了两口茶水; 叹道,“我原道你四婶年轻气盛是个眼高于顶的; 没想到却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唐曼宁道; “忙过这一阵子; 等嫂子进了门,您就可以歇歇啦,犯不着和那些人置气; 气坏了自个儿又疼不到他们身上。”

    “你是没瞧见昨儿他们那咄咄逼人的样儿,真真是……说话再难听没有了,可老太太和侯爷一个字也不吭,偏心偏到家了。”王氏接过女儿的扇子来用力扇了几下,嗤笑一声,“我呀——我也想通了,在这府里咱们一家子就是那人人都敢踩一脚的受气包,你父亲这么些年读书科举做官,他们说过一句好话没有?给过一次方便没有?咱们沾过谁的便宜没有?反倒叫人恨上了!以后离了这里,咱们也不担这名声,也不占这便宜,他们也消停些,别总觉得咱们沾了天大的好处似的,有本事自个儿挣去!”

    王氏一口气憋在心里,在女儿跟前没什么顾忌,自然说了个痛快,说完了,又想起昨天回去后丈夫和儿子的劝诫,悻悻道,“你父亲的意思是你四叔毕竟是世子,又一向不管后宅的事,这次只怕也是叫人挑唆了,咱们不和他们争一时长短。你父亲如今还算顺遂,他们不敢让你受委屈——至于别人说了什么,你不用管,只要能在王府立住脚跟,我们就放心了。”

    唐曼宁知道母亲一向嘴上厉害,若任由她说下去,什么难听的话都能往外蹦,便连忙插话道,“给外祖母那里捎信儿了?”

    说到这个,王氏精神好了些,“我叫人开库房预备表礼去了,你哥哥也去跟先生告假了,眼下你的事儿最重要,我走不开,让底下人去办也不放心,还是让你哥哥走一趟,只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轻易不出门,你外祖母又是个耳朵根子软的,顶好能请动你大外祖母,让她和你外祖母一起来。”

    对于王氏来说,娘家才是她最大的底气,这次的事情涉及到分家,就不可能绕过王家私下里处置。

    唐曼宁的外祖母是个不顶事的,可王氏的大伯母王尚书夫人却是个精干明白人,得知打算请她来居中斡旋,唐曼宁稍稍放下担忧,道,“既然要请了她们来帮忙,不如做的好看些,一会儿叫葛嬷嬷也去,把宫里赏赐下来的几样软糯点心和香露也一起给老太太送去。”

    王氏却有顾虑,“你是要出嫁的人了,就不要掺和这些事了。”

    唐曼宁道,“他们欺上门的时候,可曾顾虑过我?我这做小辈的不好插嘴,可总不能叫我眼睁睁看着您和父亲受辱!当初他们不知存了什么心思,把咱们这一房过继了,如今又要把咱们扫地出门,我倒想问问,是不是世上的便宜事都要叫他们占了!既然要分家,索性就分个清楚,区区五千两银子,一个破烂小院子,呵……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趁着我如今还算金贵,就是说几句难听的话,他们难道还敢拦着不让我嫁了?”

    “可是……”

    唐曼宁拉着母亲的手摇了摇,“老太太脾气再厉害,她也不能追到王府去拿捏我。”

    王氏想着女儿的身份毕竟与从前不同了,将来去了王府要管着一府之事,大大小小的事、形形色·色的人都少不了,如今不过是在分家的事上说几句话,只要谨慎着些,倒也不怕什么,权当练手了——便默许了,又道,“听说晋王已经出宫搬去了王府,显见得待你们成了亲是不用住宫里的,在外头总比在宫墙里自在舒坦,等家里搬好了,我叫人去给你送信儿,你觑着哪天得闲儿就回来看看……”

    自己还没嫁呢,母亲就惦记着她回家省亲了……

    想到以后要离开家,去和个陌生人过日子,唐曼宁微微红了眼眶,“母亲……”

    王氏也沉默下来,侧过脸去抹了下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转回身来,给女儿擦了眼泪,低语,“你好好的待殿下,不要和他争闲气,哄得他好了,凡事也容易些。”

    唐曼宁到底不愿母亲难过,点头闷闷地应了一声。

    自从她五六岁开始有了自己的院子,就没和母亲这般亲近过,此时不免有些不好意思,便换了个话头,“既然已经定了要搬出去,鄂家那边还是尽早知会,毕竟是咱家长媳,原该尊重着些,您不妨请了姑妈来商量商量,跟他家交交底,不管怎么样,大嫂在咱家是不会受亏待的。”

    王氏道,“这个不用你操心,今儿一早我就叫人送了帖子去鄂家,你父亲也邀了你大嫂的舅舅晚上一起去吃酒——你姑妈毕竟是你大嫂的继母,后娘难为,有些话她不好开口。”

    说着唐松的亲事,王氏突然想起来什么,道,“等你去了王府,先把身边的事收拢好,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你也不要和王爷多说,或求他什么,咱们自家的事自家解决,说多了,倒显得咱们家不懂礼数。”

    越是临近婚期,王氏心里越是担心,担心女儿嫁过去以后,若是晋王让她受了什么委屈,娘家没有本事为她撑腰——毕竟是龙子凤孙,以晋王的身份,唐家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这些话王氏说了不止一回,唐曼宁早听得会背了,虽然如此,她还是耐心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母亲。”

    唐曼宁有心想提一提曼春的事——她想,等搬了家,没有有心人盯着,是不是可以把妹妹接回来——可是看着母亲倔强的面容,话在嘴边绕了三圈,还是咽下了。

    王氏帮女儿看了看这些日子以来的礼单,又不厌其烦的给唐曼宁指点了些人情往来的诀窍,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大半,离开之前王氏又嘱咐她,“分家的事是瞒不住的,那几位宫里来的嬷嬷,你心里要有数。”

    唐曼宁看着略显憔悴的王氏,“母亲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叫人取来备好的两盒官燕,道,“这是宫里赏的,母亲每天用一些,好好养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