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棠锦-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一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住在里头。

    那妇人衣着打扮像是大家出身,买了几个丫鬟和壮实的老妈子,也就没人敢打院子里的主意。

    妇人自称是安广财的妹妹,与夫家闹不和了,一气之下让兄长置了宅子,搬出来住了。

    她毕竟年纪在那儿了,也没人把她当作是安广财养外室。

    住了一两年,后来有马车来接走了,大约是与夫家谈拢了,又回去了。

    这宅子自从那之后就空了下来,隔了一两年,有人来清理一回,前一回有人来打扫,还是前年的事情。”

    谢筝听完,问道:“那安广财买了宅子就没出现过了?那妇人有没有过,夫家是哪儿人,叫什么?”

    “十八年前住在这里的邻居,过世的过世,搬离的搬离,也就剩下一两户,但时间太久了,记不清后来安广财有没有出现过。倒是那个妇人,离开后就再没回来。哎,对了!”赵捕头一拍脑袋,道,“从前在这里当过差的丫鬟婆子,其中有一个是镇江人,我当时刚打听出来,还没来得及去问话,谢大人就出事了。再后来,李三道结了案子,我也没办法再查。”

    陆毓衍敛眉,到:“那就去问问看吧。”

    坐着轮椅,出入总归有些不便,陆毓衍与谢筝就先回了府衙,让赵捕头去打听。

    下午时,赵捕头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带到了书房里,是当过差的那一家已经搬走了,这位老妪是他家邻居。

    老妪姓张,年过花甲,头一回进衙门里,整个人都不自在极了,低着头哆哆嗦嗦的,听是大人要问话,进来就要跪下。

    陆毓衍朝谢筝抬了抬下颚。

    谢筝会意,搀住了张老妪,道:“妈妈莫慌,我就是问些旧事,我们去边上吧。”

    对这个年轻姑娘家,张老妪放松了些,连声应了,她不肯做椅子,搬了把杌子来坐下,道:“姑娘想问谷家大娘子的事情呀?我与谷家是邻居,年纪也差不多,还晓得一些。”

第一百七十章 规矩() 
谢筝在张老妪身边坐下,请她慢慢讲。

    张老妪眯着眼睛,回忆道:“谷家大娘子命苦,爹娘早死,看她兄嫂脸色过活,被兄嫂嫁给了个员外家当妾室,收了不少银子,后来那员外死了,夫家不肯养她,把她赶回了娘家。

    我与她是一道长大的,我比她好些,嫁了个知根知底的,娘家婆家一个胡同头,一个胡同尾,没搬过家。

    大娘子回来后,小时候相熟的姐妹们早就嫁得远远的,也就是我,还住在那儿。

    她就常常来与我说话,说家里生活不容易,兄嫂刻薄。

    十八年前,城里那安家要买下人,她兄嫂直接就将她卖过去了。

    她在里头做了一年多的活,直到主家离开镇江,她身子骨不好,主家没带上她,让她归家了。

    她跟我说过几次,主家那妇人脾气不大好,规矩又重,最早的时候她们各个都被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几乎是日日骂着教她们规矩,很是严苛。

    但主家的心倒是还不错的,月俸给得足,吃穿上也没小气过,熬过了最初因着规矩不对被扣月俸的一两个月,后来赏钱也不少的。

    要不是主家要离开,她倒是宁愿跟着主家多做两年,比看兄嫂脸色强。”

    谢筝问道:“她有没有说过,主家是哪儿人?离开时又去了哪里?”

    张老妪摆手,道:“她有一回与我说过,主家神神秘秘的,只知道是姓安,夫家姓甚名谁,她们谁也不晓得。

    倒不是没有问过,主家发了回脾气,后来就谁都不敢问了。

    便是来接回去的时候,也没有说过去向。

    不过,依她看,有这么重的规矩,只怕不是京城就是旧都出身了,一般的人家,哪里会有那么多讲究的?

    而且,那主家怪嘞。

    银子很多,搬到镇江时带来的几个大箱笼全部都没打开过,衣裳、首饰,都是到了镇江之后新做的,屋里的摆设也全是新买的。

    咱们镇江城的东西,哪里能入得了富贵人的眼?

    后来好些东西都是让去旧都采买的,这才算合了那主家的心意了。”

    谢筝听罢,略一沉思,道:“那位大娘子也搬走了吗?”

    “前几年过世了,她兄嫂觉得晦气,搬了家。”张老妪叹了口气。

    谢筝又问:“主家的规矩到底怎么样的,她跟妈妈说过吗?”

    “有说过的,”张老妪叹了口气,“就是十多年了,我这把年纪,一时半会儿还真什么都不记得。”

    张老妪皱着一张脸想了许久,站起身来,道:“说是站要这么站。”

    她往边上走了两步,拘谨得站直了,不晓得是她学得不地道,还是年数久了,记岔了些,谢筝看在眼里,只觉得这动作别扭得厉害。

    再多的,张老妪也说不上来了。

    谢筝道了谢,又塞了几个铜板给她,让赵捕头送她回去。

    书房里,陆毓衍坐在罗汉床上,翻看着案卷。

    谢筝进去,一眼就瞧见他紧紧皱起的眉头,不由问道:“怎么了?”

    陆毓衍朝她招了招手,指着几子上厚厚的案卷道:“李三道查案,比陈如师还省力气。”

    谢筝失笑。

    陈如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也比谁都明白,李三道远远比不得。

    “最初时还好些,恐怕是眼馋这镇江知府的缺儿,表面上总算平平整整的,等朝廷定了唐砚的知府位子,李三道不能升官了,后头的案子都拖拖拉拉,稀里糊涂的,唐砚初来乍到,接到手里时,只怕脸都黑透了。”陆毓衍摇了摇头,“我猜唐砚那儿,还堆着不少没办完的案子。”

    谢筝替陆毓衍准备了纸墨。

    墨香浓郁,陆毓衍将案卷上看出来的问题一条条列出来。

    谢筝等他写完了,才与他说张老妪的话。

    “旧都、京城出身?若那位安妇人当真是安广财的妹妹,那她祖籍蜀中,她的夫家是旧都、京城人士吧。”陆毓衍沉思一番,复又摇了摇头,“安广财是个很普通的药材商人,他的妹妹若嫁到旧都、京城,会嫁给官宦人家吗?”

    谢筝一怔,细细品了陆毓衍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即便那安妇人高嫁入官家,若不是世家望族,哪里来得沉重的规矩?

    普通小官人家,不讲究那一套。

    可若是高门大户,安妇人的出身不足以为妻,可若是妾室,她离家之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银子?

    安广财做药材生意,也没有沉甸甸的银子能给到妹妹手中。

    再退一步,安妇人是名门的妾室,与嫡妻不合,可她当时都四十多了,哪家嫡妻会吃饱了撑着,把四十多岁的妾室赶出门,还让男人掏出大量的银子把人养在外头?

    若是十几岁的,眼里容不下,还勉强说得过去。

    谢筝拧眉,道:“那她哪里来的银子,哪里来的规矩?”

    陆毓衍的指间点着桌面,道:“还有一种妇人,重规矩,有银子。”

    谢筝想了想,灵光一闪,道:“各府里的教养嬷嬷?”

    公候伯府、簪缨世家,后院里都有不少老嬷嬷们,多年伺候主子,规矩自然不会差,又极为体面,逢年过节的赏银也丰厚,能给自个儿存不少的养老银子。

    可那些嬷嬷们,一般会在府里伺候到年老,四十几岁就出府的,倒是少见。

    在镇江住了一年多,又叫马车接了回去,也不晓得是接回了主家,还是去了何处。

    哪怕是有这么一个猜测,但也无法细细查访,旧都、京城多少世家,想寻一个快二十年前离开的老嬷嬷,谈何容易?

    少年的身份没有线索,院子主家的来历也不清不楚的,这案子仿佛是进入了死胡同里,想使劲儿都使不出来。

    谢筝叹息。

    也是,若是个容易的案子,父亲在时就该有进展了,也不会一直耽搁下来。

    让父亲苦恼数日,迟迟没有思路,她和陆毓衍来查,大抵也就是一个“运气”了。

    只是不知,在他们离开镇江之前,有没有那份好运气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腰牌() 
离开镇江城的那日,天色暗沉沉的,似是随时下落雨。

    陆毓衍养了半个月,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但依旧不适合骑马,便备了马车。

    唐砚带着一众官员送到了城外长亭,这才回城中。

    陆毓衍却没有急着走,撩开帘子看着秋意浓浓的景致,道:“再看一眼?下回再来镇江,就不晓得是什么时候了。”

    谢筝哑然失笑,倒是没有拒绝陆毓衍的好意,跳下了马车。

    往回望去,镇江城墙依稀可见。

    谢筝深吸了一口气,捏紧了收在袖中的手指。

    盛夏离开镇江之时,她想着要回来翻案,如今心愿了了一半,却是惆怅远胜喜悦。

    在镇江的这半个月里,唐砚整理了案卷,大街巷,全城百姓都在谈论着谢知府一家与李三道。

    谢慕锦在镇江为官五年,做事诚恳踏实,颇受百姓爱戴,七夕遇难之时,无数人骂谢筝不孝又失德,等李三道认下了罪过,一时之间又添无数叹息。

    李三道贪赃,谋害谢家又嫁祸给谢筝,自然是引来一片骂声。

    背负了污名的谢筝沉冤昭雪,众人又纷纷她命数不好,有陆家这样愿意替她翻案的婆家,却是早走一步,没有嫁过去。

    谢筝听了不少,别人骂她,她不觉得难过,叹她命数不好,她自己亦觉得如此。

    父母皆亡,又怎么能算命好、多福呢?

    可那些话语,到底也是旁人嘴里的她,并非她的人生了。

    听过了,也就过去了。

    倒是昨日里,谢筝去牢中见了林固的夫人。

    原本微胖、又爱打扮的妇人,只过了半月,就叫牢中的日子折腾得瘦了一整圈。

    谢筝取出缘客来里画来的画像,问道:“见过这个人吗?”

    林夫人起先并不看,等谢筝到林固已经卸了官身,如今被禁足在家中,等着上头发落,林夫人才转过头来。

    谢筝沉沉看着她,道:“巡按御史,举劾尤专,大事奏裁,事立断,你想让林固有什么结局?”

    林夫人哈哈大笑,笑得眼泪直流,良久,才擦了眼泪,抓着牢房的木栏,死死盯着画像,叹道:“我啊,我脱不了身了,但我不想要林固的命。我要他丢了乌纱,一贫如洗,我看看他搁在心尖尖上的人还会不会跟他同甘共苦。可惜,画像上的这个人,我从未见过。”

    谢筝挑眉,又问:“当真没有见过?他个头极高,身量很壮,七月初时来过镇江,李三道遇害那一日,也在镇江。”

    林夫人抿着干裂的嘴唇,犹豫着道:“这张脸,我没见过,但若个头高、身量壮的外乡人,七月初时,我曾在缘客来遇见过一个。”

    当时,林夫人与几个相熟的在缘客来用饭,离开的时候,那大汉正巧在大堂里。

    大汉背对着她们坐着,跑堂的二脚下不心,撞到了大汉身上。

    叮铃哐啷的,把大汉放在桌边的包袱撞到了地上,全散开了。

    “他的包袱里有一块腰牌,上头刻了什么,我是没瞧见,但镶着金边,一看就不是寻常官宦人家的对牌。”林夫人道,“那大汉骂了二两声,我们看他壮实,怕他火气上来了砸了缘客来,殃及池鱼,就先走了。”

    能出缘客来,谢筝想,林夫人不是诓她的,只是再往深的去,林夫人亦不出来了。

    谢筝也去问了店二。

    那二一脸无奈,的确有镶金边的腰牌,但他认得的字不多,那上头的字笔画挤在一块,他还没认明白,大汉就抢回去收起来了。

    线索断在了这里。

    空院子里死去的少年的案子也依旧毫无进展。

    哪怕他们在半个月里理顺了镇江的许多事情,谢筝依旧遗憾万分。

    再看了一眼远处的镇江城墙,谢筝转身要上马车。

    陆毓衍隔着车厢帘子唤她:“马车拘谨,你若不喜,还是骑马吧。”

    谢筝睨了他一眼。

    相较骑马,她自然是不喜欢坐马车的,但贪图爽快,把陆毓衍一人留在马车里,谢筝又觉得不妥当。

    她摇了摇头,还是上了车。

    马车行得不满,谢筝却有些困意,脑袋摇摇晃晃的。

    陆毓衍怕她撞到,一把将她搂了过来,箍着她的腰,亦闭目养神。

    谢筝半梦半醒,隔着车帘子,能听见花翘叽叽喳喳与车把式话的声音。

    她模模糊糊地想,这丫头是头一回离开镇江,对什么都好奇。

    又想起了自个儿刚到镇江的时候,也是半点闲不住,掀开车帘子,看见什么新鲜的,就与谢慕锦和顾氏个不停。

    睡梦里的画面来来回回的,现在过去都糅杂在一块……

    陆毓衍睁开眼睛,颔首看着谢筝。

    她的眼角湿润一片,眉心皱起,樱唇紧抿。

    定然又梦见了父母吧?

    有那么一瞬,陆毓衍想唤谢筝起来,让她从悲伤之中脱离,可下一刻,还是顿住了。

    无论谢筝多思念谢慕锦和顾氏,她也只能在睡梦之中与他们相见了。

    若连这一处都剥夺了,委实太过残忍。

    他舍不得她伤心,却也舍不得让她放下父母。

    抬起手,指腹轻轻擦过谢筝的眼角,动作轻柔温和。

    低着头,浅浅的吻落在谢筝的额头上,带着满满的怜惜。

    他想,梦里哭就哭吧,等醒来了,耐心哄着她顺着她,就不叫她哭了。

    谢筝直到过了正午才幽幽转醒。

    眼睫上粘过泪水,很不舒服,她下意识想抬手揉一揉,才发现自个儿的手被陆毓衍扣着。

    她轻轻挣了挣,这才抽出来,一面揉眼睛,一面问道:“我睡了多久?”

    陆毓衍拍了拍她的脑袋,道:“再过会儿,就能到旧都了。”

    谢筝讶异。

    她竟然睡了这么久?

    可分明,她以为才过去了一会会……

    下午时,一行人回到了旧都。

    陆毓衍让松烟去陆府送了口信,先回驿馆里收拾了一番。

    谢筝与花翘着话,驿卒跑着进来,拱手道:“姑娘,门口来了个杜秀才,是想求见陆大人,他曾经和大人有过一面之缘。”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道() 
杜秀才?

    谢筝一愣,细细一想,倒是想起来这一位了。

    当日单老七落水,她与陆毓衍就在河边遇见过祭拜单老七的杜秀才。

    之前,金仁生就认下了一连串的罪名,单老七的死也是其中一桩,杜秀才大约是为此而来的。

    谢筝进去问了陆毓衍一声,让狱卒领着杜秀才进来。

    杜秀才拱手行了大礼,沉声道:“我想当面来给陆大人道谢。我原本以为七老爷是醉酒失足,原来是被人谋害,他当时是真的想重头再来的吧,可惜没等到那样的机会。若没有陆大人的追查,大概也会如同之前遇难的人一样,被当作意外处置了。”

    陆毓衍请了杜秀才坐下,直言道:“来也是遗憾,是我迟到了一步。”

    金仁生认罪之时,陈如师气得吹胡子瞪眼,大骂了一通之后,问过金仁生,为什么要在巡按御史的眼皮子底下,添这种是非?

    自个儿背着一堆人命,想死就一边死去,做什么要连累应天府上上下下的官员?

    金仁生,陆毓衍进城那天,他不当值,不晓得巡按已经抵达,若不然,也不会蠢到动手杀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