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棠锦-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心,越发烦心!

    陆毓衍淡淡笑了笑,压着声儿道:“母亲,那是丹娘。丹娘没有做过糊涂事,儿子身边也没跟着什么莫名其妙的姑娘家。”

    孙氏愣怔,一时没反应过来,来来回回想了想,下意识道:“她还活着?那镇江……”

    听陆毓衍简单说了说,孙氏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她压根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之前的那些气恼也好,不满也罢,一下子化作了担心和惭愧。

    小姑娘家,受了这么多磨难,委实叫人心疼得紧。

    “那你就更别拦着我了,”孙氏急切道,“趁着给你送被子铺垫,我也去瞧瞧她,可怜见的。”

    谢筝不方便入陆家拜见孙氏,孙氏要去驿馆,亦是今晚上最合适。

    陆毓衍没有再推辞,颔首应了,被孙氏催着去祖母老太太屋里那儿问了安,又匆匆回来用了晚饭,一道往驿馆去。

    松烟直盯着清苒看。

    他进不了内院,哪怕离清苒姑娘就隔了几面高墙,也见不着那俏丽的身影。

    不曾想,孙氏要去驿馆,这叫松烟乐开了花。

    驿馆之中,谢筝用过晚饭,在庑廊下一圈圈走着消食,就见竹雾快步过来。

    “二爷回来了?”谢筝问他。

    竹雾点头,道:“是二爷回来了,夫人也来了。”

    谢筝刚要迎出去,闻言脚步一顿,梗着脖子,愕然问道:“谁来了?”

    “夫人来了。”竹雾重复了一遍。

    谢筝的笑容全僵在了脸上,脑袋一片空白之前,倒是闪过了陆毓衍说的一句话。

    他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

    公爹陆培元,她已经见过了,现在轮到婆母孙氏了。

    车马劳顿了小半个月,刚进驿馆歇了一两个时辰,还没顾得上好好养养精神,她现在算不算是个丑媳妇了?

第一百四十章 醉汉() 
要说谢筝一点都不慌乱,那是骗人的。

    见陆培元时还好些,她心里存着,要说的,都是案子的事情,可面对孙氏就不同了。

    谢筝捏着指尖,心跳扑通扑通的,没一会儿,见陆毓衍扶着一位妇人进来,她只觉得肩膀都硬了许多。

    陆毓衍一眼就瞧见了炸去年在庑廊下的小姑娘。

    饶是她强作镇定,那也是虚张声势,内里虚得一塌糊涂。

    陆毓衍看得明白,不自禁弯了唇角,目光亦柔和许多。

    分明是个谈论血腥案子能面不改色的姑娘,在见他父母时,却是紧张又焦虑。

    这也是因为她在意他吧。

    这么一想,陆毓衍的心情愈发愉悦,沉沉湛湛的眸子落在谢筝身上,笑意清晰。

    谢筝睨了他一眼,许是叫他的笑容感染,短短一瞬,不禁轻松许多,尤其是对上孙氏的眼睛时,她心安多了。

    陆毓衍的桃花眼是随了孙氏的。

    那样一双眼睛,温和如春风一般,孙氏的眼神里又饱含着关切,叫谢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顾氏。

    天下的母亲,大抵都是这个样子的吧。

    谢筝默默想着。

    庑廊下不好说话,谢筝跟着竹雾给孙氏见礼。

    孙氏颔首应了,起身进了屋里,吩咐嬷嬷重新铺床收拾,自个儿在桌边坐下,朝跟进来的谢筝招了招手。

    谢筝刚走到跟前,双手就叫孙氏握住了。

    在外头时,光线昏暗,看得并不仔细,孙氏这会儿认真瞧了瞧,只觉得谢筝的五官与小时候变了不少。

    虽说女大十八变,但如今这样,倒是让孙氏认不得了。

    既然萧娴认得,那身份定然是不会错的,孙氏道:“再近些,让伯母仔细瞧瞧。”

    谢筝会意,微微弯腰,眼珠子转了转,道:“怕叫人认得,跟萧姐姐身边的妈妈学的装扮。”

    孙氏恍然大悟。

    难怪呢,还真不是她眼神差,而是没往那处想。

    孙氏这趟来时,原本还想问些镇江事情,话到了嘴边,又觉得她半点帮不上忙,又何必让谢筝再苦闷回忆一次,便干脆什么都不提了。

    虽然抹了妆,但眸子还是炯炯有神,清亮沉静,可见谢筝心性。

    孙氏放心许多,拍了拍谢筝的手,道:“眼下状况,行事总有委屈之处,你又是个姑娘家,不比他们爷们粗糙,只能万事将就些。你是个有韧性的,总会好起来的。”

    谢筝点头。

    夜色渐渐深了,孙氏没有多待,与陆毓衍交代了几句,起身回府了。

    松烟自告奋勇送了孙氏几人回去。

    夜幕中的旧都,半城寂静,亦有半城热闹,随风飘来的曲调与京中全然不同,另有一股味道。

    回驿馆时,浓浓的夜色之中,松烟不知不觉走岔了路,等察觉到时,已经不知道怎么绕回去了。

    松烟敲了敲脑袋,若是白天,找路不难,偏偏是夜里……

    好在这条街也算热闹,左右还有几家酒肆客栈开着门,他走向最近的一家,刚迈过门槛,就有一人满身酒气、踉踉跄跄撞过来。

    那人身量不高,似是醉了,撞了人都不知道,在门槛上绊了一脚,往前扑出去,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没摔在地上,又摇晃着走了。

    松烟不至于跟个酒鬼计较,揉了揉被撞痛的肩,与迎上来的店小二问了回驿馆的路。

    那店小二颇为热心,与松烟走到大街上,对着街道好一通比划。

    正好与那酒鬼离开的方向一样。

    松烟亲眼瞧着他又撞了两三个过路的百姓,最后拐进了一条小胡同里。

    翌日一早,谢筝收拾好出了屋子。

    竹雾去街上买了点心回来,皱着眉头与几人道:“昨儿个夜里死了个人。”

    谢筝诧异,陆毓衍亦转眸看过来,问道:“怎么死的?意外还是凶案?”

    “应当是意外,”竹雾道,“就离驿馆不远的内河里,早上叫人捞起来的,也不知道昨儿个吃了多少酒,在水里一夜了还是一股酒气,怕是醉酒失足落水。”

    四人一道往河边去。

    附近的百姓有不少来观望的,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些什么。

    那落水之人被摆在岸边,水渍一地,衙役仵作都已经到了。

    陆毓衍扫了一眼,压着声儿与谢筝道:“前头那个穿青色袍子的,就是陈如师,他边上那个是应天府通知金仁生。”

    谢筝顺着陆毓衍的视线望去,虽然从前不曾见过,但只看穿着打扮,也能猜到两人是官身。

    陈如师背着手,脸色铁青,咬牙与仵作道:“查清楚些,到底是不是失足!”

    话是这么说,陈如师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苦苦哀求,这可一定要是失足啊,千万莫要是凶案。

    偌大的应天府,偌大的旧都,整日说太平那也算太平了,可偏偏,今日不太平!

    昨儿个巡按御史才进城,今日天一亮,立刻从水里捞起个人来,还离驿馆就两条街,想瞒都瞒不住。

    这像话吗?这一点也不像话!

    “老金啊老金,”陈如师叹道,“你说,怎么会这么倒霉!”

    金仁生低着头,面无表情看着仵作查验,没有应声。

    陈如师没得到回应,越发不爽快,只好去催仵作。

    仵作道:“死前醉酒,身上没有别的外伤,不像是与人争执过……”

    “行了!”陈如师打断了仵作的话,吩咐衙役道,“去弄弄清楚这人姓甚名谁,让他家里人领回去吧,哎,饮酒伤身,醉酒丧命,怎么就不懂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陈如师的眉梢微微一扬,心里总算舒坦了些。

    没有外伤,没有争执,那就是失足的。

    他管这管那,管不到老百姓吃饭睡觉、花钱吃酒,人生处处有意外,他也拦不住意外丧命的。

    如此甚好!

    回头巡按御史要问话,他也不怕。

    仵作查验之后,衙役要将人抬走。

    松烟凑前几步看了看,不由瞪大了眼睛,退回来道:“爷,奴才昨夜见过那人,就在前头不远的酒肆里,醉得一塌糊涂的。”

    陆毓衍微微颔首,让松烟引路到了酒肆。

    忙乎到深夜的店小二打着哈欠听松烟说话。

    “我找你问路时,正好有个醉酒的出去,可知道他名姓?他死了,衙门里寻他家里人呢。”松烟道。

    店小二睁大了眼睛,瞌睡顿时醒了一半:“单老七死了?就昨晚上?”

    松烟点头:“我刚从河边过来,是他。”

    “啧!”店小二撇了撇嘴,“他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求仁得仁?

    谢筝与陆毓衍交换了个眼神。

第一百四十一章 忌日() 
许是店小二的声音大了些,惊动了店东家,微胖的白面商人从楼梯口探出了脑袋来。

    “大呼小叫什么东西!”店东家斥道。

    店小二干巴巴笑了笑:“说是单老七昨夜死了。”

    店东家的脸霎时间拉得老长,张嘴骂了声“晦气”,拂袖上楼了。

    这个反应,倒也不叫人意外。

    开门做生意,今日白天还没开张,先得了个这样的消息,实在不吉利。

    再者,昨日单老七到过酒肆,衙役少不得来查问,酒客们不爱与官府打交道,除了看热闹的,还能剩下几成生意?

    陆毓衍问那店小二道:“你说他求仁得仁?”

    店小二摸了摸鼻尖,眼睛直往楼上瞟。

    松烟会意,掏了些铜板与他:“大清早的也不消吃酒,弄几样清口小菜,再添壶茶。”

    来客上道,店小二喜笑颜开,招呼几人坐下,去厨房里端了几碟梅子花生,又切了半只鸭子:“这些菜色,不仅下酒,做零嘴儿也好。”

    大清晨的没其他客人,店小二便在隔壁桌坐下,与陆毓衍几人说道单老七。

    “客官昨日撞见他,是不是觉得就是个醉汉,又不体面?”店小二问松烟。

    松烟呵呵笑了笑,没说话,但面子上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昨夜天黑,但酒肆灯火通明,他看得清楚,那醉汉一身衣服皱巴巴油乎乎的,少说也有十天半个月没有换洗了,浑身一股酒气,简直能把人熏晕过去。

    “别看他那个样子,放在一年前,那也是咱们旧都里头有些头面的行商人。”店小二道。

    依店小二所言,一年前的单老七与现在截然不同。

    单老七在城里有两座宅子,在最热闹的南大街上有一家做成衣的铺面,店里的蜀锦、江南丝绸,挑花人的眼,铺子里的师傅手艺都不错,哪怕价格有些贵,但生意一直不错。

    他不仅有钱,还有名声,月月供着几家善堂,也资助了十来个穷书生念书,相熟的人家遇到困难,他也是最热心的。

    “那时候,没人叫他单老七,都喊‘七老爷’。”店小二道。

    单老七年纪不大,生意红火,有人劝他出银子捐个官,他说自个儿没那个本事,不如省下银子在供几个书生,也许能供出个进士老爷来。

    单夫人是单老七的表妹,夫妻青梅竹马,婚后儿女双全,日子好得不得了。

    天有不测风云,单老七去江南采买料子,十四五岁的儿子突然病重,请去的大夫连连摇头,同胞妹妹去城外寺里给兄长求签,马车翻下了山,当场就没了。

    单夫人当即就厥过去了,没两日,儿子也没熬住。

    等单老七从南边回来,儿女都已经没了,连单夫人都因伤心过度一病不起,没撑到见单老七最后一面,也过了。

    单老七高高兴兴归家,哪想到妻子儿女都不在了,压根扛不住,整个人都垮了。

    “哪里还有心情做生意?”店小二摇了摇头,感慨道,“整日里就喝得酩酊大醉,最初那半年,要死要活了好几回,被人救下来了。他吃醉酒的时候跟我说过,‘不想活,活着没意思,但自个儿了断,也没那个勇气’,过一日算一日的。

    也就一年,家业全败了,宅子也归了别人,夜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

    他是身无分文的,我们老东家从前受过单老七的恩,所以他来酒肆里吃酒,都不收他银子。

    老东家总说,他这个样子了,连酒都喝不上,真的让他生不如死。

    你们跟我说他死了,我想着倒也不错……”

    虽说人生多有起伏,谢筝自己也经历了一夜之间天上地下,可各人苦痛都是不同的,家破人亡的悲剧,无论摊在谁身上,都是一场浩劫。

    对于单老七来说,如此也许是一种解脱。

    店小二一拍脑袋,道:“说起来我倒是想到了,昨儿个好像是单老七儿子的忌日,我昨天给他拿酒上菜时,他问我要了两个杯子,说要跟儿子喝一杯,我当时忙乎,也没细想,这么一说,可真毛得慌,别不是爹俩个喝着喝着,他儿子就把老子叫走了吧?”

    一面说,店小二一面拿手搓着胳膊,笑容讪讪。

    能打听的都打听了,陆毓衍和谢筝出了酒肆,不疾不徐往前走。

    “照店小二说的,单老七应当是失足。”谢筝低声道,“他从前没有与人结怨,如今落魄到这个地步,谁还会想要他的性命。”

    陆毓衍微微颔首,又绕回了河边。

    衙门的人都不在了,围观的百姓自然也散了。

    河岸边,只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盘腿而坐,静静看着河边,眉宇之间透了几分忧郁。

    听见脚步声,书生半抬起头来,看着陆毓衍道:“你也来拜别七老爷?”

    话一出口,他突然意识到陆毓衍的衣着装扮皆富贵,不是需要单老七资助的穷书生,他尴尬地笑了笑:“抱歉,是我眼拙了。”

    陆毓衍道:“我只觉得可惜。我的小厮昨夜被醉酒的单老七撞到,若他拉着单老七说道一番,甚至争吵一场,也许单老七就不会走到这河边,以至于落水了。”

    书生挑眉,大抵是没有听过这样的歪理,他失笑着摇了摇头:“我也觉得可惜,他分明说了昨日再醉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

    是说他生无可恋,一心求死了,还是他想要重新振作,不再用黄汤来逃避痛苦?

    陆毓衍直截了当问了。

    那书生叹息,道:“他想要重新站起来。”

    书生姓杜,家境穷苦,全靠单老七资助才能继续求学。

    杜生与单家女儿情投意合,一年多前,他得中秀才,求单老七应允婚事。

    单老七要添一个秀才女婿,笑歪着嘴同意了,却没想到,后来会出那样的变故。

    这一年里,杜生一直在开解单老七,收效甚微,他也没有放弃。

    三天前是单姑娘的忌日,杜生又好好与单老七说道了一番。

    “第二天天亮,他来找我,说姐儿给他托梦了,让他别在浑浑噩噩过下去,他这个样子,他们三人在地底下看着,真是难受极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府衙() 
勤奋、努力的单老七一直都是妻儿心中顶天立地的厉害人,突然得了女儿这么一句话,单老七醒了。

    他不想让他们失望。

    单老七从前教子极严,儿子十四五岁了,一滴酒都没让碰过,单老七总与他说,等他说了亲要娶媳妇了,他们父子不醉不休。

    如今已经没有那一刻的,单老七选择在儿子忌日里再饮一次酒。

    一来他们父子两人也碰过杯了,二来他往后就再也不沾酒,从头再拼一把。

    可偏偏就是这最后一杯酒,让单老七命丧于此。

    这大概是天意吧。

    从河边到应天府衙并不远。

    陈如师得了消息,带着手下众人一并迎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