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俏厨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淑见到她这样,惊得脸色都白了。她在阮家十余年,腰板竟然还没有阿俏的一半儿硬。

    阿俏这样一起身,满祠堂的人都惊呆了。直到她已经走到了祠堂门口,阮正源老爷子的声音才在阿俏身后响起:“写吧!阮阿俏——”

    此刻的阿俏,兀自背对着祠堂中的众人,但是终于停下了脚步。

    她嘴角情不自禁地就往上抬了抬:刚才那一瞬间,她就是在赌,赌阮家需要她多过她需要阮家;她也是在搏,搏这一回离经叛道之后,阮家再也无法用刻板的规矩来约束她、强求她。

    阮阿俏缓缓地转过身来,这时阮家族长已经扁了扁嘴,无所谓地提笔在族谱上工整写下三个字。

    阿俏便来到祖父阮正源跟前,冲他深深地一躬躬了下去。

    稍后阮家的子子孙孙一起在宗祠内的祖宗牌位跟前行礼。二姐阮清瑶与阿俏都是小辈,并肩排在众人之后,跟着前面的人一起向牌位鞠躬。

    阮清瑶一撇嘴,斜过眼看了看阿俏。

    “恭喜你,得偿所愿啊!”阮清瑶将声音压得低低的,一面打量阿俏的短发,一面语带嘲讽。

第13章 阮府佛跳墙() 
听见阮清瑶那句满是嘲讽的“恭贺”,阿俏眼一眯,老实不客气地回敬回去。

    阮清瑶精明敏锐,早先她只是根本没把阿俏放在眼里,而现在略一回想,阿俏此前动的一番心思,阮清瑶便全看透了,所以才会恭喜她“得偿所愿”。

    阿俏则知道自己这一番“做作”瞒不过阮清瑶,只不过她顺利进入阮家,对阮清瑶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阮清瑶才会选择在人前不发一声,只在阿俏耳边讥刺一句。

    阿俏则干脆暗示阮清瑶:她一样知道对方的秘密,若是阮清瑶折腾,对她自己也没好处。

    阮清瑶听见,白了阿俏一眼,终于转回目光,不再理她。

    而阿俏立在阮清瑶身边,记起上辈子的事,心里有点发酸:在这阮家大院里,阮清瑶与她各取所需,原本至少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如果阮清瑶不曾刻意插手她的婚事的话

    上辈子阮清瑶牵线,给阿俏介绍了一个未婚夫。阮家在因阮清瑶的大力推介,就在阿俏并不知情、从未见过对方的情况下就做主给两人订了婚,可没过多久,对方便寻了个借口干脆利落地退了婚阿俏也因为这一挫折,对婚姻之事倍感绝望,后来便毫不犹豫地“梳起”,发誓终生不嫁。

    虽然后来阮清瑶被人所骗,死得凄凉可怜,可是一码归一码,这辈子阿俏重回阮家,她不打算给阮清瑶任何伤害自己的机会。

    *

    从阮家宗祠出来,阮老爷子将阮茂学与宁淑叫去了书房商议了好些时候。宁淑从书房出来,径直去寻阿俏。

    “来,阿俏,我带你去见识见识阮家做席宴客的地方。”宁淑喜孜孜地说。

    阿俏明白,她认祖归宗,正式进了阮家。阮家这才算是接纳了她,允许她参与“阮家菜”的经营。

    宁淑带着阿俏,绕过阮府大宅,来到宅子北面的一条街,再从街北大门中进来,进门便是一座巨大的楠木厅,厅前悬着匾额,写着“与归堂”三个大字。“与归堂”南面则傍假山、临池水,堂外花木遍植,景致清幽,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阿俏对这里非常熟悉,知道这就是阮家宴客的地方。

    阮家菜号称“翰林菜”,除了是因为创始人本人被点了前朝翰林以外,也因为阮家菜式原本发端于“孔府菜”。此后阮家菜又吸纳了江南一带“随园菜”和广东粤菜的精髓,将南北之风都融于后厨,再加上阮元煦、阮正源两代家主各自将文人习气带入菜式,更令“阮家菜”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到了阮正源的时候,阮家开门宴客,一开始的时候每天只做一席,而且每席必定要留给阮正源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以显示这不算是阮家在“做生意”,而是在飨客雅聚。

    待到阮正源年纪渐长,宁淑开始主理阮家的后厨,阮家开始稍稍扩大了经营规模,从每天一席做到了每天三席。“与归堂”的正厅与左右两翼各自布置成了雅间,各间席面互不打扰,但是规矩依旧不变,每一席都留有阮正源的一个位置。老爷子也每晚会出来与众宾寒暄,略坐一坐,之后便离席。

    宁淑带阿俏在与归堂里转了一圈,便带她穿过一道窄窄的风雨廊,推开门,就是上回阿俏为阮家人制作早茶席面的大厨房。

    还未进厨房,一股子浓香扑鼻而来,阿俏便知道阮家已经在开始准备晚上的席面了。

    “高师傅,今天晚上的‘大菜’是什么呀?”宁淑热情地向在灶上忙碌着的大厨打招呼。

    被被宁淑称作“高师傅”的人阿俏也见过,知道他叫高升荣,是阮家礼聘的大厨。阮家操办席面,基本上是阮正源指点,宁淑盯着,高师傅亲自动手。

    这高师傅为人木讷,话不多,手艺却很好。然而上辈子阿俏进了阮家不久,这高师傅就辞了工离开了。那时阿俏的厨艺还不足以支撑阮家的席面,阮家仓促之间无人能接替高师傅,再加上竞争对手崛起,曾一度令阮家的生意大伤元气。

    “阮府佛跳墙!”高升荣见到宁淑母女进来,随意地瞥了阿俏一眼,言简意赅地回答。

    佛跳墙本就是一道名菜,乃是将鲍鱼、海参、鱼唇、裙边、鹿筋等十几种名贵食材各自烹制之后,汇聚一坛,浸入绍酒与高汤,文火煨制数个时辰,才得一坛“佛跳墙”。因其开坛时浓香四溢,有“佛闻弃禅跳墙来”之说,才得名“佛跳墙”的。

    而这“阮府佛跳墙”与别处菜馆的成品更加鲜香浓郁,秘诀就在高汤上。

    阿俏立在厨房正中,一眼扫过,就见到灶上顿着好几口大锅,知道高师傅已经熬好了晚上用菜的高汤。她与母亲进厨房之前闻到的香气,正是从这高汤锅里源源不断涌出来的。

    阮家菜里,光高汤就分成若干种:就如那鸡鸭高汤,能分别吊出头汤、二汤,头汤配以鸡蓉再吊,又能吊出色如清茶一般的“清汤”若干。“佛跳墙”那上好的原料用这样的高汤煨制,自然更加鲜香浓郁。除了鸡鸭高汤,阮家另有专门吊制火腿汁、干贝汁,以及素高汤的手艺。

    宁淑见阿俏出神地打量厨房里的陈设,脸上露出些微笑,轻轻拍着阿俏的脊背,笑着说:“阿俏,你爷爷已经发话了,让你先别忙灶上的活计,先去读书。以后阿俏把书念出来,再给娘搭把手,一起将家里的生意打理好,可好?”

    阿俏还未回答,那位高师傅不由便飞快地回过头,扫了阿俏一眼。

    阿俏略觉得有点儿奇怪,不过想着高师傅听说主家来了新人,感到好奇,原本也是常事,便没在意。

    *

    到了晚间,宁淑舀了一小碗阮府佛跳墙,装在一个小小的瓷盅里带给阿俏。阿俏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过这样香味浓郁的食物了,她只就着一碗洁白晶莹的米饭,吃了个津津有味。

    宁淑眼神温柔,坐在一旁望着吃得香甜的阿俏,小声问:“阿俏,家里已经拿定了主意要送你去念书,你有没有想过,想学些什么?”

    阿俏想了想,开口说:“娘啊,在浔镇的时候我跟外公学过不少书,该认识的字都认识,上回我进爷爷的书房,见那里头好多书我也都读过”

    其实这是她托上辈子的福:上一世她刚到阮家的时候,阮家虽然急需人手,可是祖父阮正源还是坚持让她念完了不少国学典籍之后再开始学厨,那一本随园食单她几乎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说“阮家菜”原本是书卷气满满的文人菜、“翰林菜”,原也不无道理。

    “所以,我想拜托娘看看哪家学堂肯收我这样的学生,直接去学学些算术与算账之类的课程。”

    上辈子阿俏就是个算术渣,一看账目就头疼。她在阮家好些年,一心忙着提升厨艺,却从来没过问过阮家的财务,待到阮家家底都被人掏空了还不自知。这辈子,她自然不肯再重蹈覆辙了。

    听阿俏这样说,宁淑反而有些失望。

    “你外祖父都告诉我了,说你自幼聪慧,年纪不大就识了几千个字,你有信哥哥懂的都未必有你多。我原本与你爹商量,想送你去女校读书,看看能不能直接从高中开始读起。”

    “像二姐那样,读到高中毕业,然后在家天天玩儿么?”阿俏笑嘻嘻地回绝了父母的好意,“娘,阿俏还是想学点儿能学以致用的东西。”

    宁淑听到“学以致用”四个字,有点儿心动,觉得女儿毕竟还是懂事,晓得替父母着想。可她还是犹豫了一会儿,迟疑地道:“这省城里的世家千金,极少有到学堂去学算术记账的,大多都是去女校,也有请了师傅到家里自学的。”

    阿俏几乎失笑:“娘啊,咱们千万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儿,可别提什么世家千金了,您就把咱家想成是个开饭铺的,这样想,是不是就觉得没什么了?”

    宁淑一想,可不是么?

    再想想阮家的规矩,虽然阮老爷子每天都要到各桌席面上去坐一坐,寒暄两句,以示这不算是营业,不过是自家宴客。然而仔细想来,这难道不就是欲盖弥彰?

    宁淑听阿俏将自家说成是个“开饭铺的”,说得既直白又俏皮,实在忍不住,“嗤”的一声笑出来。

    母女两个正说着,忽听外头一阵喧闹,好像是两个小丫头因为什么事争执起来。

    “是常小玉,还有”阿俏仔细听听,补充说,“还有小凡。”

    她脸色有点儿沉,听外头的动静,该是常小玉不经允许,就拿了小凡的一双棉布绣鞋。

第14章 炖金银蹄() 
“小凡,常小玉总是这样直接拿旁人的东西么?”阿俏开口问她的贴身女佣余小凡。

    此前阿俏出面,帮小凡从常小玉那里将那一双棉布绣鞋给讨了回来。常小玉见阿俏义正词严地开口,心里虽然不情愿,但倒也不敢违拗阿俏的意思,一面犯嘀咕,一面将东西还给了小凡,末了还对旁人说小凡眼皮子浅,绣鞋那样的东西也跟个宝似的收着,她们娘儿俩在阮家大院里拿过的,样样都比这金贵。

    阿俏听说这话,就去询问小凡。小凡想了想,说:“大约小玉觉得这也是我从三小姐这儿拿的,所以她拿我的也没什么。”

    阿俏听了,眉头更加紧皱了起来。她想不到阮家仆佣,竟然是这个风气,不经旁人允许,这不叫“拿”,这叫偷啊!

    “其实常婶儿还经常从厨房拿些值钱的食材出来,带到城里的南货店换钱。这阮家大院里,就属这母女俩过得最滋润了。”小凡一向对这对母女看不过眼,撅着嘴说了一句。

    阿俏的眉头就此皱了起来。

    “阮家菜”名噪一时,很大程度是因为阮家推出的菜式都是用最上等的食材精工细作而成。而阮家做一席席面,成本极其高昂,就比如那四头的上等吉品鲍,可能阮茂学当文员一个月的工资也未必能换得来一小篓。上辈子阮家因为要维持这样“豪气”的席面,一度连帮佣都请不起。

    阿俏倒没想到,这种难以为继的局面,竟然也是因为家里有着这样吃里扒外的“蛀虫”。有了常婶儿常小玉这样的做样子,阮府其他仆佣自然也有样学样,而阮家生意入不敷出,就将是眼前的事儿。

    然而阿俏心里也清楚为什么宁淑对常家母女如此宽容,几乎宽容到了“放纵”的地步。这常婶儿原本是阮清瑶的亲娘嫁给阮茂学的时候,带来阮家的陪房。而宁淑只是继室,若是动了常婶,不止阮清瑶面子上不好看,若是常家闹到阮清瑶外祖家去,连阮茂学脸上也挂不住。

    所以宁淑选择了息事宁人,甚至平时还会刻意讨好,送些布匹尺头之类。可没想到常婶儿一家气焰如此嚣张,暗中竟然打起了阮家名贵食材的主意。

    阿俏坐在桌前,琢磨了半晌,然后去找宁淑。

    “阿俏,你想要独力做一道菜,请阖家的仆佣一起尝一尝?”宁淑睁大了眼,吃惊地问,“真的有这个必要么?”

    太有必要了!——阿俏心里想。

    治家不严,才是败家的根本。眼下看来常婶儿从阮家夺去的,不过是蝇头小利,可若是等到将来内忧外患的时候,再想起要治理家风,就已经来不及了。

    宁淑却没想到那么多。她只觉得女儿初来乍到,大约也是想给家中的仆佣们留个好印象罢了。她为了让女儿能在这阮家里树立一点自信,立即就答应下来,并且按照阿俏说的那个时间,将阮府上下的仆佣们一起召集到了厨房里。

    这时候还没到准备晚间席面的时辰,高师傅还没有来,厨房是阿俏一个人的。她比家里的仆佣们都早到了一阵,已经将“金银蹄”两件主料猪蹄与火踵准备得差不多了。火踵就是火腿蹄,炖制之后颜色金黄,便是“金蹄”,而新鲜猪蹄色如白玉,就是“银蹄”了。

    仆佣们听说“新来”的三小姐要给大家一起做一道菜尝尝,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过来,心想这十几岁的小姑娘能做出什么样的大菜来。

    阿俏已经将火踵在炉火上燎过,四面燎焦之后,火腿独有的腊香立即在整个厨房里弥漫开来。至于那些新鲜猪蹄,阿俏也早已洗刷干净,一个个整齐地放在竹箩上晾着。

    这时候阮府的仆佣们已经都到齐了。宁淑有心让阿俏大展厨艺,干脆退出了厨房,独自一个留在风雨廊里,悄悄从门缝里往内窥视。

    阿俏见众人到齐,自己立在厚重的案板跟前,手中提着一柄厚背厨刀,眼光在厨房里环视一圈。阮府的仆佣们不知阿俏为何捡了这个时候叫他们来,都默不作声。

    只听阿俏开口:“我初来乍到,到了这个家里,觉得好些规矩都特别新鲜,与我素习所知的不大一样,看起来我还需要各位多多关照”

    众仆佣开始明白:原来这三小姐是因为新来的缘故,所以要给众人一个见面礼。

    “所以我今天特地为大家一起做一道本地出名的大菜,炖金银蹄,请大家都尝一尝。”阿俏眉毛一挑,见到常婶儿与她的女儿常小玉都挤在最前头,当着阿俏,这母女二人脸上就都挂着谄笑。

    “小玉,劳烦你,去取一只猪手给我!”阿俏客客气气地说。

    常小玉眼珠一转,见到竹箩里摆着的猪蹄,一个个洗剥得干干净净,白里透红,也不嫌腌臜了,伸手取了一只,笑嘻嘻地递到阿俏面前。

    哪知阿俏突然左手扭住了小玉的手腕,右手中的厚背大刀一抬,手起刀落,只听“嚓”的一声——

    “啊!”厨房里发出一声尖叫,却不是常小玉,而是常婶儿,她见到阿俏挥刀,冲着常小玉白白嫩嫩的小手就剁了下去,吓得心胆俱裂,高声尖叫。

    宁淑立在厨房外面,看见了也吓了一大跳,刚想推门进屋,却听见阮老爷子在她背后低声说:“再等等!”

    宁淑一定神的功夫,厨房里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常小玉脸色苍白,身体摇摇晃晃,立在阿俏的面前,显然也是受了一番惊吓,吓得不轻。

    阿俏却挑挑唇角,笑着说:“来,小玉,将这剖过的猪手拿给大家看看,这用来煮金银蹄的新鲜猪手就要这样,蹄尖儿要剖成两半,但是猪手还要连在一起。”

    常小玉像是做梦一样,看着自己的手,和手里的猪蹄。只见那猪蹄尖端已经被切开,但是她手握住的部位却还连着。就在刚才那一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