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焕之足足比她小九岁,连骨骼肌肉都没有发育完全,整个人精瘦精瘦的,听说只接受过两个月的正规田径训练,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而她呢?她从八岁上体校,一路走过来,能进入省队的都已经是普通人中特别有天赋的存在了,可是这些天赋却不足以让她以此谋生。省队的工资都是跟着成绩定级的,她一天做不出运动健将级的成绩,就一天得领这九百多块钱的工资。而且就连这工资都已经领不了许久了,毕竟她已经二十五岁,没几年就要考虑退役的人了。
有时候也在想,每天训练得这么苦,图什么呢?去外面端盘子难道不比现在挣得多吗?练到肌肉酸疼膝盖水肿,可是就是跑不快,她有什么办法呢。好不容易最近状态好,可以在训练中偶尔跑出11秒8以内的成绩,江省女子短跑实力不济,她这个成绩已经算数一数二了,而且她的200米和跳远成绩也都看得过去,省队虽然不缺钱但也不愿意在没可能的项目上浪费钱,她能兼项派她一个去当然比几个弱势项目分别派人再统统一轮游要强。
张莉暗自规划着再努力训练巩固几个月到明年2月去参加室内田径锦标赛,跑出11秒8以内就能进决赛了。到时候不得奖都没关系,她有了运动健将的称号,工资能往上调一级,退役后安置费都能多拿点,以后找工作,别管是当教练还是体育老师,曾经进过全国田径比赛决赛都是个很好的亮点,甚至就在省队内部,进过全国前八名还能在成绩降下来之前吃一段一类灶呢。
可是这么美好的计划在昨天破灭了。本来她去参加比赛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昨天刘教练却突然宣布要来个十六岁的高中生,选拔赛随随便便就能跑11秒81,比她在正式比赛中的成绩都要好。
不,甚至陈焕之训练时成绩稍差教练都会派她去,毕竟她年轻有天赋,又有无限的可能,区区一个室内田径锦标赛,又不是全运会,有什么要紧呢,教练为了锻炼她给她积累经验,说不定明年半年的田径比赛都会派她去。
十六岁,有天赋。
张莉默默地想,她也曾经是十六岁啊,可是天赋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就这么残酷呢。
从长远看,陈焕之的兼项可以说是必然的。事实上无论男女,许多优秀的100米运动员都因其自身强大的腿部力量、爆发力、弹跳力而同时是优秀的200米、跳远运动员,比如曾经的百米飞人卡尔刘易斯,同样也曾是称霸沙坑的跳远之王,虽然被迈克鲍威尔的895米光环遮盖,但在鲍威尔创造出这项世界纪录的同一天,刘易斯也在超风速的帮助下跳出过891米的最好成绩。
但是100米这个项目的影响力是所有其他项目都不能比的。
就说刘易斯,都知道他是传奇百米飞人,但是不是体育爱好者的有几个知道他曾经连续四次获得奥运会的跳远金牌?可以说要不是1991年鲍威尔的惊天一跳,那同为体育项目,刘易斯在跳远上的统治力和地位一点都不逊色于百米赛跑。
又比如刚过去的04年雅典奥运会,都知道百米金牌得主是加特林,那知道200米金牌得主是克劳福德的人有前者十分之一多吗?
这当然不能怪观众不关注200米赛跑,而是绝大多数人除了奥运会这样的大赛,本来就不关注田径这样无法职业化的运动。只有百米赛跑因为它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迸发出的极大激情、代表了人类的生理极限等意义,才得到了超出于田径比赛之外的关注。
所以如果要在田径中选一个最具代表意义的项目,那非百米赛跑莫属。
前文提过,江省有钱,可是江省田联在田坛的地位却与他们的经济地位一点都不相称。投掷类的项目一直是华北人称霸,跑步类又有云贵川争雄,跳跃类项目的冠军在以上几省瓜分的基础上往往漏出来一点还花落黔粤等省。所以江省体育总局再有钱,面对亲生的泳联时再大手大脚,面对田联的时候也不由得勤俭持家。
这让田联的领导怎么能不着急?
体育怎么发展?花钱!
成绩怎么提高?花钱!
花钱了未必有效果但是不花钱肯定一点效果都没有呀!
给中小学生组织比赛选拔人才要不要钱,聘请有名的教练要不要钱,改善运动员伙食聘请营养师要不要钱,买高科技的训练、检查器械、哪怕是塑胶跑道需要更换了要不要钱?就算是发现了个好苗子想好好培养也要钱呀。
但是想要钱,就得先拿出成绩来。
这就是个闭合的环。
想要成绩先得花钱,想要拿钱就得做出成绩。
所以多年来田联领导一直在寻找这么一个能拿出耀眼成绩来的天赋奇才来作为发展田径百年大计的吉祥物。
而陈焕之就是那个被江省田联选中作为未来领军人物的吉祥物,之一。
虽然她刚来训练了短短一个多月,但是负责径赛的总教练副总教练每个礼拜都会拿到她的训练进度报告,他们也是经过反复开会研究,才痛下决心不管以后怎样,现在先让她专心提高百米成绩。
4x100米接力,只她自己意义不大,还需要许多时间练习传接棒配合。200米虽然也是无氧运动,但对速度耐力的要求更高,而陈焕之很明显是短时间爆发力强、极限速度高的选手,即使以后短板被弥补,教练们也并不看好她在200米这个项目上能有100米上一样美好的未来。跳远更别说了,存在感透明的小项目,虽然陈焕之进队体测的时候立定跳远就能跳两米八,可以说弹跳力惊人,但跳远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肢体控制能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速成的。
综上所述,田联的领导们等了这么多年现在一点都不急功近利,在他们看来,与其多点开花,不如精益求精,只要明年4月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进入前三拿个牌子,就肯定能被选拔入国家队参加12月的多哈亚运会,17岁上亚运会,地方上的省运动队最大的成绩就是能为国家队输送这样的人才呀。
听了上面那一长段解释后,陈焕之也已经明白,很明显,包括刘鑫源在内的整个教练组的意思都是这样,在她百米项目上做出足够闪耀的成绩之前,既不会有人教她其他的项目,她也休想在其他项目上场刷经验。
刘鑫源还在继续唠叨她,“你别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先把脚下这座山爬了行不行。你现在这个成绩在你这个年龄段来说算不错,但是在全国都不算顶尖选手,更何况你还放过大话要超越李雪茹,李雪茹18岁就得了第一个全国冠军了,而且那可不是什么限制年龄的青少年赛段冠军,成绩11秒28。你要真觉得自己精力过剩咱就加练,什么时候你全国冠军了,11秒28了再来讨论这个兼项的问题。”
18岁,11秒28
陈焕之不吭声了,她去继续训练了。
女子100米的国际运动健将级标准才11秒38,在中国,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能够达到国际运动健将级标准,就意味着有了登上国际赛场与世界各国好手同场竞技的实力,而能够在18岁就做出这样的成绩,即使是在强手辈出的美国,也足可称为天才横溢了。
和背着系统金手指的自己相比,她才是真正的天才吧。
可是这个真正的天才在她运动生涯的后期饱受伤病困扰,今年的退役之战更是落得个复赛最慢的黯然谢幕。
陈焕之默默地打开自己的系统,现在的她已经有507公斤了,但以她的身高而言,这个体重属于再增加5公斤也要被教练嫌弃太瘦的那种。而这两个月狂吃猛练的政策倒是在属性上表现明显,她的体质、强壮、爆发、灵活属于训练的重点,都有了大幅上升,尤其前半个月,锻炼效率比在校田径队的时候提升了很多,后半个月不知道是属性越高越不好提升,还是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是没有用的,各个属性上升速度都在放慢。即使如此,她现在的属性比起学校运动会时的自己,也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体质:16
强壮:17
敏捷:16
耐力:12
爆发:19
弹跳:16
灵活:17
说真的,她现在不用开技能,凭自己都能跑到12秒1左右,也就是跟常年训练的吕瑞嘉差不多水平,而她从开始校运动会后开始训练到现在,还不足四个月。
原来的她有这么适合跑步吗?
毕竟上辈子一直在走头脑发达的好学生路线,从来没关注过自己肉|体的能力极限在哪。陈焕之自己也摸不清,这到底是开发了自己本来就有的潜力,还是系统加身的那一刻她就不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一个稍加锻炼便有无穷巨力从骨血中、肌肉下喷薄而出的怪物。
陈焕之用力地摆动着双臂、迈动着双腿,没关系,她愿做一个身躯强健敏捷的怪物,而不是一个腰部以下形同不存在的真实的人。
陈焕之安分了下来,老老实实地训练,刘鑫源也就兢兢业业地教。
江省虽然也属于江南,但早晚的气温也降到了0c左右,天气对运动员的训练影响太大了,更容易受伤,但也更容易储备体能增强肌肉耐力。刘鑫源和他的助理教练像是勤劳的牧羊犬一样,每天赶着她们跑出去,溜上两圈就又迫不及待地赶回室内训练。每次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延长到了40分钟,训练内容也做了调整,更偏向于心肺功能和耐力方面,强度也有所降低,即使如此,也偶尔有人肌肉拉伤。
而陈焕之,刘鑫源观察了两天,发现她受到天气的影响比其他人小得多,就很欣慰地加强了她的耐力训练同时,继续延续着原本的力量训练计划。
陈焕之每天一边痛不欲生地练,一边欣慰于增长的属性点,连做梦都能梦见刘鑫源不断说,“好休息时间到,再来一组!”
就这样,时间很快就跨过了元旦,步入了2006年。中学生运动会1月7号在粤省羊城开幕,这个季节也只有粤省这样南国的城市还能继续进行室外的田径比赛了,虽然上头不太重视,但领队的洪竟成还是执意让运动员们提早过去备战,毕竟天气、场地甚至饮食和住宿都需要时间来适应,那些常年四处跑着比赛的运动员还好,可这次比赛的年龄上限是18岁,里面还有超过二分之一都是吕瑞嘉这样的半业余运动员。
1月4号出发那元旦的假期自然是不了了之了。陈焕之很郁闷地给妈妈打电话通报元旦不能回家——她每周只休息半天,而陈妈妈是轮休,有时候一周半天都轮不上,自从那天送她来到省队,她们虽然每周通电话,可还一次面都没见过。
“也好,反正我元旦也得值班。”陈妈妈接着电话开始翻日历,“我到时候直接请假去看你比赛吧。1月8号初赛,10号决赛?我请不下来三天假呀。”
“初赛没什么好看的,决赛来就行。”
“行,”陈妈妈很痛快,“反正坐飞机也没多长时间”
“别!”陈焕之尖锐地打断了妈妈,她轻咳两声调整了一下声音,力持镇定,“别坐飞机了,飞机好危险的,要不就别来了,反正就个小比赛”
“啊?”陈妈妈有点疑惑,“飞机挺安全的呀。”
“一点都不安全!”陈焕之怒道,随即反应过来,软语哀求,“这样吧妈妈你别过来了,时间太紧张了,就看我跑十几秒,不值得啊,而且你过来看我好紧张的。”
陈妈妈:我心脏那么大的女儿也会紧张?哎哟好可爱哟。
挂断妈妈的电话后,陈焕之茫然地在床上躺了两分钟,随即穿上外套出门了,正围成一团看电影的三个人听到门响,吕瑞嘉百忙之中抽空问了她一句,“你干嘛去?”
“我去跑两圈。”
门关上后,吕瑞嘉问李媛和丁曼文,“明天就出发了,今天好不容易放半天假还要出去跑两圈,我就问你们服不服。”
二人点头,服的。
然而只有她们服是没有用的,能不能让教练服,让跟她一起站在百米赛道上的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就看这次比赛了。
第165章 165()
世界和平;请看到这一行的同志们12小时后再来虽然第一天有点尴尬;但四人后来相处得还不错,李媛自尊心强;心直口快,而丁曼文虽说有点爱占小便宜,但心眼不坏,吕瑞嘉更是对陈焕之一贯热情友好;用她的说法是;“我家里有钱,要不是我坚持;他们才不舍得叫我练体育呢。不过我挺喜欢的,而且我也不喜欢上学,我打算随便考个大城市的大专三本之类的,然后就开始创业。”
赚钱这个话题陈焕之喜欢,这个年代虽然年年报道毕业了多少多少大学生工作有多么难找;可是能够正面大规模报道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还没有后来那么严重;因此也还没有后来那样大规模地提倡所谓“大学生创业”。
陈焕之表示很有兴趣听听看吕瑞嘉发现的是不是未来二十年间的蓝海领域。
“健身房啊。”吕瑞嘉提起这个话题就双眼闪闪发亮,连说带比划,“我上大学是肯定要去望京或者海城的,目前只有大城市才有够多的小白领想去健身房。我夏天去海城旅游的时候就看了;健身房是不少;但是那里面那健身教练;我问他们点问题;那回答的都叫个什么呀。”
吕瑞嘉说着说着就来劲了;站起来似模似样地模仿道,“小姐,你看你这个腿属于肌肉腿,是没办法通过单纯的锻炼减下来的,必须还得配合饮食,来,这是我给你指定的专属于你的健身和饮食方案,一个周期两个月,私教课30节,一共只要8888元。我就一看他那个饮食方案,我去,那比练柔道举重之类的人赛前戒碳水疯狂脱脂那种方法还夸张,一天到晚除了蔬菜就是酸奶,吃的加起来不到600大卡,这要连吃两个月,眼都得吃成绿的,谁能坚持下来呀。可坚持不下来的就成了没毅力所以减不成肥,钱肯定不退呀。这就算了,毕竟也就坑个钱,这要万一真坚持下来,那就得进医院了。”
李媛和丁曼文都惊呼道,“太坑人了吧,他们有教练证吗?”
吕瑞嘉一摊手,“那就不知道了。”她格外忿忿地说,“而且凭什么一个一个个个都说我得减肥啊!我哪儿胖了!”
她说着把短袖往肩膀上一挽,做了个发力的姿势,手臂上的肌肉线条顿时显现,“1米73,57公斤,我们教练嫌我瘦的好嘛。”
另外三个女生笑得前仰后合,不过笑归笑,她们心里倒也明白社会普遍审美上运动员的体重都是属于超标的,岂不闻“好女不过百”?这仨人里面唯一符合标准的就是陈焕之,而她也被刘鑫源斥为太瘦,说你既然不减脂,那你总得增肌吧,现在每天中午吃饭三碗米饭起步,汤和菜另算。
吕瑞嘉等她们笑完了,接着说,“不过也有识货的,一见我就问在哪练的什么的。”她摊摊手,“但是太少了。”
陈焕之问,“那你是想在海城开那种高端的健身房?”
吕瑞嘉摇摇头,“不开高端的,就办那种便宜的,一千来块钱一年,但是教练得找专业的,体育学院毕业那种,不能拿着个饿死人不偿命的破方案骗钱。”她认真地说,“我爸答应先期投资我四十万,我明年高考完了暑假就去租房子去,器材可以从倒闭的健身房那里收旧的,然后找个红人的博客给我写软文,说所有教练都是专业体育人士,器械都是外国进口的,什么瑜伽啊课程都是免费的,谁来了都能学,每天还免费供应一份全麦三明治。总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