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干净,她方才迅速盥洗出来,也是不能沐浴之故。
韩蛰手势顿住,“疼吗?”
“不是很疼,但不能”令容脸上火烧似的。
韩蛰颔首,滚烫的手掌滑到小腹,暖热透体而入,将月事里轻轻绞着般的微痛化开。他俯身含着令容唇瓣摩挲,意犹未尽却极力克制,半晌,才将身体挪开。未尝到蚀骨销魂的滋味时,调息养气的功夫绝佳,如今娇妻在怀,要强压欲念,就颇吃力了。
韩蛰眼底浓云未散,声音沉哑,“忍不住。”稍想了想,又补充道:“还看了你的书。”
居然还讹上她了。
令容眼波娇嗔,韩蛰却伸手,握住她柔弱无骨的手掌。
“过两日补上。”他说。
报仇()
次日清晨用过早饭歇了会儿;众人启程往金州去。
令容还在月事里;不好骑马;管事便备了轻便马车;宋姑怕令容路上不适;还在车厢底下备了炭盆;陪同在侧。
韩蛰跟傅益则各骑骏马;英姿挺拔。
出了别苑往南,走的却是僻狭小路,而非官道。
令容猜得是因唐敦的缘故;倒也不觉得诧异,只靠了个软枕,将侧帘挑着出神。
进了正月后天气日益和暖;郊外虽还是冬日里百草凋尽的枯黄模样;明媚春光下却也焕发生机,鸟雀在林间草地蹄鸣腾挪;扑棱棱地飞过树梢;轻扫过马车厢璧。
侧前方两匹通身油亮的骏马并辔而行;韩蛰一袭墨青锦衣;肩宽腰瘦;姿态劲拔。
傅益气势不及他,茶色衣裳随风微动;比从前的玉面郎君更添刚硬之态。
崎岖山路间车厢微晃,令容困意袭来;撑不住眯了片刻。
恍恍惚惚地梦境袭来;许是因想到了唐敦,许久不曾入梦的凄风冷雨袭来,哪怕隔了三年,那种清晰的痛感记忆犹新。彼时让人梦魇惊恐的场景,此刻仍叫人害怕,铁箭铮然颤动,仿佛听见宋姑的声音,她猛然惊醒,睁开眼就见车帘撩起,韩蛰就在外头。
他骑在马背,微弓着腰,伸手给她,“到了。”
令容“唔”了声,起身钻出车厢,就着韩蛰的手,被他拉到马背上。
骑马的姿势不太舒服,但别骑太久也就无妨,因山间风大,宋姑又取了披风给她,韩蛰帮着围上,命车夫在此等候,却骑马往前走。
绕着山路走了一阵,眼前陡然开阔,山峦巍峨起伏,山脚下却是片极大的采石场,周围挖得满目狼藉,连同绕过附近的河流瞧着都是浑浊的。骑马站在半山腰,采石场的情形尽数落在眼里,里头人如蝼蚁,或是采挖,或是搬运,有恶吏挥鞭驱使,如驱刍狗。
令容眼中猛然刺痛,下意识瞧向临风立马的傅益背影,他也正望着采石场出神。
眼泪倏然滚落出来,猝不及防,令容不敢抬手擦,任由泪水滚落脸颊,被风吹得冰凉。
前世此时,哥哥也是在这里服役。
石场地处京郊,宋建春在京城的手段哪能跟田保相比?伯府养出的玉面郎君被风霜磋磨,也是在此烈日之下,任人驱使,冬寒夏暑,独自承受苦累。
令容曾央求宋建春带她去瞧过一回,彼时傅益的容貌至今铭记——黝黑瘦削的脸颊,粗粝带伤的手掌,肩膀的衣服磨破了,里面必定有厚厚的茧子。傅益却笑着安慰,说熬过那几年就去潭州,好生照看她。
她却至死都没能再见到他。
泪水愈掉愈疾,带着山风凉意,有两滴落在韩蛰手背。
他收回手,看到上头清晰的泪痕。
他觉得诧异,皱了皱眉,手臂圈着令容,探头看她,“怎么哭了?”
“风大”令容吸吸鼻子,垂首掩饰,温热的泪便又落在他手背。
这着实异乎寻常,韩蛰探头去瞧,见她脸颊上满是泪痕,杏眼里堆满水光,朦胧可怜。
“哭什么?”他又问,低沉而关怀。
令容迟疑了下,自知这回哭得突兀,那些事不便解释,只低声道:“没事,就是觉得后怕。夫君带我来这里,是唐敦就在此服役吗?”
韩蛰颔首,仍觉她目光似乎躲闪,瞒着他似的。
不过令容不肯说,这当口也不便深问。不远处,石场的管事已奉命将手脚铁镣尚未解开的唐敦带着僻静处,目不斜视地离去。
韩蛰扫了一眼,神色冷沉,微带薄茧的指腹将令容泪水拭了,收紧怀抱。
“别怕,我在。”他说。
令容点了点头,靠在韩蛰怀里,片刻后缓过来,瞧向远处的唐敦。
从前唐敦伙同唐解忧诬陷的事小,这回跟范自鸿合谋,却是危急性命。旧日噩梦不去,她心里终归难以踏实。只是唐敦毕竟是韩镜的人,韩蛰对韩镜素来敬重,不知会如何处置。她抬起头,两眼微红,“夫君打算怎么处置?”
“先算你的账。”韩蛰沉声,催马前行到傅益身旁,招呼道:“走吧。”
背风的山坳里,唐敦手脚皆戴了镣铐,站在荒草丛中。
京兆尹给的处罚不算重,他自知韩镜必会救他,到石场交接毕,听管事说要来这里,便跟来了。原以为来见他的是韩镜的人,却未料,竟是面色阴沉的韩蛰纵马而来,除了那傅氏随行,旁边竟还有傅益。
意外之下,唐敦稍觉惊慌,想逃跑,自知带着脚镣逃不过,只勉强镇定站立。
傅益的眼里却已攒足了怒火。
令容当时的担忧忌惮他全都记着,腊月底时得知唐敦与范自鸿串通,要谋害令容性命时,更令他怒火攻心。但凭他一人之力,哪怕能杀了唐敦报私仇,过后不止招惹麻烦,一旦被查清,受连累的仍是傅家。是以听了杨氏的劝言,忍耐至今。
此刻唐敦已是戴罪之身,他翻身下马,双拳紧握。
唐敦眼光扫见,当即厉声道:“做什么!”
“你说呢?”傅益冷声,挥拳便砸在他脸上。攒了十余日的怒气凝在拳头,出手又快又狠,唐敦手上戴着镣铐难以招架,脚下又被绊着逃脱不得,这一拳重重落在脸上,打得牙齿都松了,血腥蔓延。
唐敦唾出一口污血,举着双手镣铐,冷笑,“好歹也是军中同僚,这样胜之不武?”
“呸!”傅益满脸唾弃,自不会给他松镣铐,拳头紧握,照着他面门便砸过去。
唐敦的身手本就不及傅益,如今手脚被缚,躲闪艰难,招架无力,便只剩挨打的份。
傅益就跟习武时打木桩似的,拳打脚踢,招招挟带风雷,如雨点落下,又密又重。他本就是为算账泄愤而来,也不刻意伤他要害,使尽力气打够了,瞧着那鼻青脸肿摇摇欲坠的样子,狞目冷笑,腾身而起,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唐敦身躯高大,砸在地上,发出声闷响,浑身被重锤砸过似的,肋断骨折,疼痛难当。
傅益满腔怒气发泄殆尽,拍去手上尘土,居高临下。
“你劫持我妹妹时,就没觉得恃强凌弱?”
说罢,留他在地上躺着,大步走回。
韩蛰翻身下马,山风鼓荡,墨色衣衫猎猎。
“完事了?”
“嗯。”傅益向他双手抱拳,又问令容,“解气吗?不解气再揍一顿。”
这如同少年置气互殴般的架势让令容忍俊不禁,方才的情绪涌动平复,红着眼圈儿颔首,“解气。”
傅益咧嘴笑了笑,接到韩蛰眼神,便想牵马送令容先回,被令容按住缰绳。
“夫君——”她看向韩蛰,“唐敦活不成了吗?”
韩蛰沉目颔首,“你先回马车,别吓着。”
“我见过夫君杀人,添上他也无妨。”令容纹丝不动,漂亮的杏眼里是少见的执拗,“我想亲眼看他死。”她的声音很轻,因山间风大戴了帽兜,小小的一张脸藏在海棠红的帽兜下,她紧了紧披风,补充道:“也许他能结束噩梦。”
韩蛰微怔,旋即颔首,转身大步往唐敦走去。
方才的温和神情收敛殆尽,他健步踏过荒草,眉目渐渐冷厉。
唐敦浑身皆伤,躺在草丛里,眼瞧着韩蛰步步走近,神情沉郁,目光锋锐,不由胆寒,下意识往后退缩。身上伤口被牵动,污血溢出唇角,他久在锦衣司中,虽与刑讯之事无关,却知道韩蛰的狠厉手段,面上渐被惊恐笼罩。
韩蛰在两步外驻足,眉目阴沉,匕首出鞘,被他握在指间,锋刃沉冷。
这显然是要清算旧账,还是奔着性命来的。
唐敦未料韩蛰会置韩镜于不顾,牙齿都克制不住地打颤,“我是奉老太爷的命,不得不如此。”他竭力握拳镇定,却在韩蛰锋锐目光的鄙视下,越来越没底气,“少夫人终归性命无恙,我对府上忠心耿耿,往后不敢再”
“你忠心于祖父,确实难得。但你要伤的,是我妻子。”
“我只是奉命行事,无意伤害少夫人。这些年蒙大人提点,往后必会忠心尽职”
“锦衣司铁律,妄为是非,不听调令——”韩蛰打断他,神情冷硬,足尖抬起,踩在他胸口,寒声道:“如何处置。”
妄为是非,不听调令,犯者斩之。”
唐敦面色煞白,睁圆双目,骇然看向韩蛰。高健魁伟的身影岿然而立,半边脸被春日和暖的阳光照着,半边脸却被巨石投了阴影。他连眉头都没动,手腕蓄满劲道,匕首脱手,朝唐敦甩下。
惊骇的目光骤然凝固,唐敦挣扎了下,却没能再有半点动静。
韩蛰垂眸,匕首柄上缠枝错金,是当年韩镜赠予他的,随身携带多年。
他只扫了一眼,便转身离开,任由唐敦连同匕首留在寒风阴影里。
山坳里荒僻无人,疾风拂过,衰草起伏摇动。
韩蛰处置已毕,眉目冷沉,瞧都不瞧那把匕首,转身疾步走开。
令容瞧着远处茅草半掩的衣衫,内心里始终绷着的弦悄然松懈。见韩蛰姿态决然,似全不顾及唐敦身为韩镜心腹的身份,跟从前对韩镜的恭敬避让态度迥异,心念电转之间,有个猜测浮起,叫她无端想起个人来——杨氏。
豁然()
骑马走远;风鼓动衣袍翻飞;带着清冷寒意;马车底下有炭盆;倒是熏得和暖。
宋姑在车旁候着;扶着令容进了马车;见韩蛰撩起衣衫;随之进去,便识趣地落下车帘,绕到另一侧车辕;坐在厢外。
里头有软枕薄毯,令容吹了凉风,随手取薄毯盖着;靠在韩蛰怀里。
“害怕吗?”韩蛰揽着她。
“不会。”令容摇头;贴在他胸前,“多谢夫君。”
韩蛰沉眉不语;手臂收拢;将她紧紧抱着。
令容缩在他怀里;琢磨着方才那念头;迷迷糊糊睡了一阵;醒来时见韩蛰仍保持最初的姿势,满身冷厉却已收敛殆尽;不由唇角微翘。
前两回瞧见韩蛰杀人,她着实心惊胆战;噩梦连连;这回亲眼看着唐敦丧命,心里反而觉得踏实,无可畏惧似的。
旧日惊恐忌惮随之远去,唐敦丧命后,如释重负之余,她竟然佩服起杨氏来。
唐敦和范自鸿暗中勾结的私心被察觉,凭杨氏的本事,大可以设法避开,化于无形。
杨氏却成竹在胸,将计就计,又调杨家人手暗中襄助,将她藏在京郊别苑。
令容最初以为,杨氏如此行事是为对付范家。
直至韩蛰拿着韩镜亲赠的匕首杀了唐敦,弃之不取,曾模糊闪过的猜测才豁然清晰。
韩蛰终究是要做皇帝的,这回冯璋生乱,事出仓促,虽未能如前世般将韩蛰推上帝位,却已予他常人难及的威望,一旦相权在握,锋芒必然更胜从前。
登基后独揽大权是迟早的事,以韩镜在府中的威信和三朝为相的刚愎霸道,韩蛰敬重祖父养育教导之恩,行事自然掣肘——先前唐解忧的事悬而不决,唐敦贬而起复,便是例证。
但潜龙在渊,蓄势待起,杨氏牵系着娘家的军权,未必愿意儿子处处被相爷压制。
先前唐解忧和太夫人的事上,已能窥见杨氏对韩镜暗藏的不满。
一山难容二虎,韩家走到这一步,这事终须挑明,好及早谋划,谁进谁退,各摆态度,免得韩蛰登基时,头顶上还压着刚愎的太上皇,顾虑掣肘。
杨氏不涉政事,却从后宅挑破,免了韩蛰悖逆长辈的尴尬,未必没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从前韩蛰处置唐解忧时,哪怕怒气盈胸,也特地请了韩镜过去,禀明事由,得到首肯后才出手。这回处置唐敦,却已不再收敛,足见态度折转,已非从前任由韩镜做主掌控的姿态。
而于令容,韩镜的杀心被挑明,暗箭化为明枪,往后韩蛰跟前说话行事更能少层顾虑。
这样的手段和心思,令容从前在娘亲宋氏和舅母阮氏身上皆没见识过,而今幡然醒悟后细细琢磨,敬佩之余,倒是启发颇多。
有杨氏这番心血,韩镜的虎视眈眈也不再如从前那般令人畏惧惶恐。
毕竟,她已不是孤军作战。
金州,靖宁伯府。
傅锦元夫妇听管事禀报说傅益带着令容和韩蛰回府时,忙迎了出去。
年前宏恩寺的事,因涉及靖宁伯府,也传到了傅锦元耳朵里。哪怕傅益随之修书回家,请府中稍安勿躁,无需忧虑,夫妇二人仍没法安心,而今听闻儿女归来,怎不欢喜?
疾步走至垂花门外,恰好碰上三人。
韩蛰经了这场战事,率军杀伐,斩敌夺将,虽愈发刚硬悍厉,神情态度中却收敛了从前冷沉阴郁。墨色织金的衣裳勾勒出劲拔姿态,他拱手行礼,口称岳父岳母,与初次来傅家时的隐然倨傲和生硬疏离迥异。
傅锦元夫妇纵然察觉不同,也来不及诧异,只将目光落在令容身上。
令容自去岁暮春别后,算来竟有快一年未见双亲,在京城时的诸般风波起伏尽数抛之脑后,她双手交叠在膝,盈盈行礼,春光下眉目姣然,气韵灵动,“爹,娘!”
宋氏身上锦衣杏黄,长裙曳地,貌美如旧,风韵愈浓,伸手将她扶着,将通身上下打量过了,眼底担忧未散,“没事了吧?”
“没事,夫君和哥哥都在,不必担心。”
“究竟是怎么回事?”宋氏毕竟挂心女儿,当着韩蛰的面也不掩饰,“好端端的,劫走你做什么?”
“是个误会。”令容睇了韩蛰一眼,搀着宋氏的手臂往里走,“那范自鸿有个弟弟丢了性命,以为跟我有关。我胆子小,平常甚少出府,他逮不到机会查证,便勾结人劫走我,想查个清楚。不过那与我无关,夫君已说明白,范自鸿也为此丢了官职,听说已回河东去了。”
背后纠葛太深,她能解释的只是这些,含笑说来,神态轻松。
宋氏松了口气,赞许般瞧向韩蛰,傅锦元亦道:“辛苦你了。”
“是我疏忽,让令容受惊。”韩蛰淡声。
客气寒暄之间相携入内,厅中奉茶。
年节过到初十,各家设宴摆酒,氛围仍旧浓烈。傅家虽不如旧时显赫,在金州也算是排得上号的门户,昨日已设了宴席招待亲友,走过亭台游廊,仿佛仍能闻到萦绕的酒香。
因去岁十月时宋重光跟江阴节度使曹振之女完婚,傅锦元特地带着宋氏去潭州贺喜过,宋建春升迁后诸事繁忙,今年倒没像从前似的亲至。不过令容出嫁已久的堂姐傅绾倒是回来了,带着两岁多的儿子。
已是后晌,令容兄妹回来得突兀,宋氏便先叫人摆了糕点凉菜,快些整治酒席晚间用。
令容同傅锦元说了会儿话,因听说傅绾明早要走,便留韩蛰陪父亲说话,她先跟着宋氏备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