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相养妻日常-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念头憋了两天,渐渐盼得有些疯魔了,这日蹴鞠回来的途中瞧见宫里的三清殿,还特地去上了两炷香,祈求皇后能给他生个太子。上完了香,犹觉不够,索性决定在三清殿请道长打醮求福,遂命人分头去将京城有名道观的道长们请进皇宫。

    这任务分派到羽林卫,诸小将各领一观,分到韩征头上,恰是跟韩家常往来的玄真观。

    他当即领命往玄真观传旨,将圣旨传到,因观主问候太夫人的身体,不免闲话两句,喝了两杯茶出来,就见唐解忧站在门口,朝他微微一笑,“二表哥。”

    “表妹?”韩征稍觉意外。

夺妻() 
玄真观是京城外小有名气的道观;里头修行的都是坤道;因太夫人年轻时常跟观主往来;结了不浅的交情。如今的观主虽甚少出入高门;因每年都受韩家香火钱;这回唐解忧受罚;韩镜便将她送来这里。

    唐解忧在观中过得清苦;卸下华服美饰,头发在顶心挽起,衣裳颇简素。

    韩征脚步顿住;“表妹是来找观主?”

    “是找二表哥,带你去看样东西。”唐解忧侧身让开路,“请。”

    韩征从前对这位表妹的印象很不错;继唐解忧三番四次生事;毕竟有些戒备,只道:“我还有公务在身;改日再看。“

    “改日太晚;表哥不会后悔吗?”唐解忧压低声音;“是关于姨娘的。”

    “姨”韩征愣了一瞬;猛然反应过来;目光微紧,盯住唐解忧。

    唐解忧微微一笑;“请。”

    说罢,回身下了阶梯;走在前面。

    韩征站在檐下;盯着她的背影迟疑。

    他当然知道那位姨娘是谁。幼时懵懂不知事,他跟韩蛰一处在杨氏膝下长大,同吃同睡,兄弟感情和睦,也常去外祖杨家做客。即便韩府、杨府众人都没说过什么,他也能感觉得出来,在旁人眼里,韩蛰比他重要得多。

    他最初以为那是因韩蛰兄长的身份,直到七八岁才明白缘由。

    ——韩蛰是杨氏亲生,而他却是那位叫姨娘的人生的。

    韩征用了很长的时间接受这事实,年纪渐长,疑惑也越来越多。

    后来他实在忍不住,跟韩墨问起那位姨娘,才知道她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死了。韩墨没说太多关乎姨娘的事,只说夫人对他视若己出,跟亲生儿子一样疼爱,叫他别再问这些事,免得夫人伤心。

    韩征也没再问,毕竟杨氏待她很好。

    且多年相处,即便没有血缘,母子间也情分不浅,他是真把杨氏当亲生母亲敬重的。

    但不问,并不意味着忘记,他做不到无视生母的存在。关乎姨娘的事始终压在心底,年纪渐长,听说过别家主母妾室乱七八糟的事,见过别家男儿的嫡庶之别,韩征也愈来愈深的意识到他跟韩蛰的不同。这些念头随同对姨娘越来越重的好奇,始终被他压在心底,不敢表露,更不敢探究。

    生母固然恩重,养母却也为他费尽心思,韩征知道轻重,不愿辜负。

    而此刻,韩征看着唐解忧的背影,浮上脑海的,是当年韩墨的欲言又止,眼底愧疚。

    那位姨娘,毕竟是她的生身母亲,他也实在好奇。

    韩征迟疑了片刻,抬步跟过去。

    昏暗的偏殿里,经幡长垂,香烛高烧。

    唐解忧带着韩征进去后,顺手掩上屋门,目光落在一层层供着的福位上,“我在道观里,不止要听经抄书,偶尔也会跟着道长们点香烛,这间偏殿也是前阵子才进来的。二表哥,可瞧见熟悉的名字了?”

    百余个福位,很快就能扫遍,韩征的目光停在右侧边上,一动不动。

    那上头写的是赵姨娘的名字,韩墨曾跟他说过,他记得。

    他心里揪紧,两步跨过去,站得更近。

    “表哥猜猜,这福位是谁供的?”唐解忧抬眉,缓缓道:“我问过道长,是舅舅。”

    “他?”韩征陡然回头,死死盯着唐解忧。

    丫鬟出身的姨娘自然是卑微的,不上家谱不进宗祠,偌大的韩府,甚至不曾为她设个灵位,她活过的痕迹,几乎尽数被抹杀。韩征每年祭祀,也是跟着在宗祠祭拜祖先,只会在偶尔跟着礼佛时,在心里默念生母,给她上柱香。

    他万万没想到,在道观这座僻静偏殿里,竟然会有她的福位。

    韩征心绪起伏,目光陡厉,转头盯着唐解忧。

    “我知道表哥感激舅母教养的恩情。但你真的不好奇,舅舅为何偷着在这里设福位?舅母对你那样好,真是出于好心?”唐解忧瞧着韩征的神色,没敢激怒他,只道:“这件事,表哥总该查清楚不是?”

    韩征神色变幻,缓缓逼近,拧眉道:“挑唆离间?”

    “算是吧。”

    “原因。”

    “二表哥看不出来?”唐解忧嗤笑,“我想做的事,她处处阻拦,挑唆大表哥,拦着我进银光院。自从傅氏进门,她更是步步紧逼,将我赶出府,连外祖母的颜面都不顾。表哥觉得,我不该恨她?”

    “是你咎由自取。”

    “傅氏进门之前,我做过什么吗?她看我不顺眼,我就躲在庆远堂,不敢去戳她的眼,安安分分,何曾做错过一星半点?是她横加干涉,将傅氏捧着在大表哥跟前卖好,我只是不甘心!那么两件小事,就值得她赶我出府,来受这种苦?”唐解忧背过身,“闹到这田地,我也没指望再回府去。往后去了别处,也不会求她任何事。但二表哥,她凭什么作威作福?在上欺压婆母,在下谋害姨娘性命,还假仁假义地”

    不忿的声音戛然而止,韩征欺身近前,扼住她两颊。

    “看在姑姑的份上,奉劝一句,祸从口出。”

    唐解忧有一瞬惊慌,旋即盯着韩征不语。

    半晌,韩征才松开她,声音冷淡,“即便傅氏不进门,你也进不去银光院,这跟夫人无关。你所谓的小事,在府里而言都是大事。祖父罚你在此自有他的考虑,奉劝你认真思过。”说罢,丢开她,开门疾步离去。

    风呼呼刮过廊庑,韩征愈走愈快,出了道观,纵马疾驰下山。

    脑海里一时是韩墨给赵姨娘的福位,一时是杨氏慈和的笑容,一时又是韩墨的满眼愧疚,欲言又止。

    胸中像是有两股气强闯碰撞,他蓦然转了方向,疾驰到悬崖边勒马。

    “啊——”

    山风卷着吼声,在崖间回响。

    玄真观的事,韩征没跟任何人提起。

    回到府中,他一切照旧,因韩镜有意放他在沙场历练,这回韩墨任招讨使南下,便安排他在身边跟着。韩征也欣然应命,简单收拾了行囊。

    正月廿四日,父子二人带着随行官员出京,杨氏亲自送至长亭。

    两人顺利离京,韩蛰没了顾虑,将近日所查田保的罪证逐个梳理。

    至廿八日,永昌帝也将道长们齐聚皇宫三清殿,为皇后腹中的孩子打醮祈福。法事要连做三天,永昌帝为显隆重,还命重臣及内眷亲往宫中。来韩家传旨的内监特意交代,因甄皇后颇喜欢少夫人,请杨氏进宫时务必带着她。

    韩家目下有意跟甄家交好,为甄皇后祈福的事,怎能不去?

    杨氏早早就备了福礼,到得那日,便跟二房刘氏一道,带着令容入宫。因入宫时女眷不能带太多随从,韩蛰得知后,便让令容带着飞鸾,又命飞凤跟在杨氏身旁。

    为皇后祈福的法事,自然格外隆重,前晌道长们设坛,歇息的间隙里,永昌帝也在靠近三清殿的长清宫设了清淡宴席,并命乐工奏雅乐。

    因后晌还有法事,众人侍宴毕,还得陪皇帝坐着。

    高阳长公主早就在人群里扫见了韩家女眷,因小声提醒,“皇上。”

    永昌帝随她目光瞧过去,立时想起另一件要事,遂命人召令容见驾。

    令容不知何故,依命过去,进了珠帘,屈膝行礼,拜见帝后、贵妃及长公主。

    高阳长公主笑着觑她,“皇上瞧瞧,是她吗?”

    永昌帝端坐龙椅,因常年贪乐纵欲而略微无神的目光在令容身上打量两圈,颔首道:“朕记的不错,就是她。”因问令容出身八字。

    令容满头雾水,却不能不答。

    永昌帝听罢,笑意更浓,“是了,就是她!这是谁家的小夫人?”

    “皇上不认得,这位是锦衣司使韩大人的。”高阳长公主笑答,瞧向珠帘外,就见韩蛰端坐在矮案后,身姿笔直挺拔,冷硬俊朗的脸偏向这边,正留意珠帘内殿动静,遂跟永昌帝对视一眼,叫田保召韩蛰近前。

    珠帘之内都是后妃,韩蛰不好进去,只在帘外拱手行礼。

    永昌帝面带笑意,“朕为皇后的事操心劳累,昨晚在三清殿睡着,竟梦见神仙亲至,说皇后怀的子嗣关乎国运,须请有福之人在三清殿修行,才能保国运昌隆,福延万代。今晨跟长公主提起,才知道确有其人,正是眼前这位少夫人。”

    他满口胡诌,韩蛰当然不信,眸光微冷,躬身不应。

    永昌帝续道:“三清观里平常空着也不好,朕有意赐法号请她入宫修行,如何?”

    皇帝是怎样性情,韩蛰一清二楚,听见这番胡诌,立知其意。

    他抬眸,站直身子,“臣以为不妥。”

    “这可是有福气的事。”田保见永昌帝递来眼色,当即帮腔道:“当初是蒙皇上赐婚,她才能进京,想必冥冥中自有天意。为皇后修行祈福,是关乎国运的事,韩大人不愿意吗?”

    田保深蒙永昌帝宠信,虽有锦衣司立案,却因罪名未定,加之皇帝执意维护,如今官职未变,仍在御前风光伺候。

    当着诸位重臣的面,还有意拔高声音。

    韩蛰出生入死,震慑百官,原就没太将这昏君放在眼里,怎肯受此羞辱,分毫不退,“不知皇上如何断定,她便是神仙所托之人?”

    说罢望向帘内,锋锐的目光径直落在皇帝身上。

    田保见状,当即激道:“皇上亲眼所见,韩大人这是何意!”

    将死之人,出言刺耳,韩蛰充耳不闻,只看着永昌帝。阴沉的眼底强压怒意,见永昌帝欲开口,他忽然抬手掀开珠帘,跨步入内。

    众目睽睽之下,他缓步上前,将令容护在身后。

    见惯杀戮刑罚的人跟养尊处优的皇帝宦官截然不同,他虽拱手行礼,脊背却刚硬挺直,威仪冷厉。

    这举动着实狂妄,永昌帝既惊且怒,睁大眼睛瞪着他。

震怒() 
珠帘内片刻安静;上至帝后;下及宫女宦官;都将韩蛰的凶狠眼神看得分明。

    大名鼎鼎的锦衣司使;在内廷也有着凶煞的名声。

    气氛片刻僵滞;永昌帝享乐惯了;不太会应付这等场面;只盯着韩蛰,欲拿身份威逼。

    旁边高阳长公主见状也是惊怒,“韩大人这是做什么!皇上召你近前了吗?生辰八字相合;皇上梦中曾见相貌,确信无疑。为国修行祈福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你要抗旨不成!”

    韩蛰“哦”了声;声音冷硬。

    “既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自须慎重,臣以为;当命户部查过清册;兴许皇上想要的另有其人。且内子已有身孕;不宜在三清殿修行;请皇上见谅。”

    这便是摆明不给;且强闯内闱,肆无忌惮。

    永昌帝大怒;想要发作,对上韩蛰满身冷硬;再瞧见底下端坐不语的韩镜和诸位朝臣;到底底气不足。

    ——前年赐婚时他便知道,倘若韩家当众抗旨,他其实束手无策,只是那回庆幸,韩蛰给了面子。如今时移世易,韩蛰果真当众抗旨,而底下重臣竟无一人指责他的狂妄行径,永昌帝憋着满腔怒气,反而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君臣沉默对峙,令容站在韩蛰身后,眼观鼻,鼻观心。

    两只手却悄悄在袖中捏紧,握出湿腻潮热的汗。

    即便早就知道韩蛰会篡权谋逆,她也没想到,韩蛰竟会在此时就毫不掩饰。不知道从前韩蛰为政事跟永昌帝对峙是何模样,此刻她站在韩蛰身后,却只觉心里砰砰乱跳,生怕韩蛰一着不慎,连累筹谋多年的大事。

    珠帘内皇帝恼怒,珠帘外众臣静观其变。

    能居于高位的人,除了似田保这等仗着宠信一步登天的奸佞,旁人大多都能看清形势。皇帝昏聩,宦官干政,四方蠢蠢欲动,朝廷能不生乱,全靠韩镜居中镇着。昏君所谓托梦一听就是假话,无非是看中人家少夫人的美色,垂涎觊觎,妄图收在身边占了。

    别人兴许就认栽了,可韩蛰是什么性情?

    他今日之权势地位,不止是相爷撑腰,更是一刀一剑砍出来,冷厉凶煞,凛然不可侵。

    不管他对那妻子是否有意,都不可能受这等羞辱。

    ——只不知那少夫人究竟是何等美色,竟叫这昏君铤而走险?

    半晌后,还是甄皇后轻咳一声,打破诡异的安静。

    她目光稍抬,透过珠帘瞧着斜对面的甄嗣宗,见那位点头,便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先命户部查访,过后再提不迟,皇上急什么。少夫人的婚事是皇上促成,如今她身怀有孕,也是喜事。前阵子皇上送了幅探微先生的真迹,本宫瞧着很好,便赐予少夫人,权做贺礼。”

    声音端庄温和,如春水流过,化开山河封冻。

    延庆殿离长清宫颇远,甄皇后怕气氛再度僵持,又小声提醒,“殿下,还有乐曲未演。”

    永昌帝到这步田地,气势已衰了下去,没吭声。

    他没坚持,高阳长公主不好强激,有些失望,瞥了韩蛰一眼,低头喝茶。

    甄皇后遂命人演乐,又请韩蛰和令容回席。

    夫妻先后退出,各归原处,范贵妃瞧着袅袅走远的背影,再瞧一眼永昌帝,唇边浮起冷笑。

    一曲奏罢,宫人正好从延庆殿赶回来,将画轴奉上。

    甄皇后含笑赏赐,令容亦婉声谢恩。

    女官手捧金盘,才出珠帘,就见中书令甄嗣宗缓缓起身,“探微先生的真迹世间难寻,不知皇后能否赐予臣等,一饱眼福?”

    探微先生的盛名人尽皆知,他的真迹更是万金难求。在座重臣多有收藏书画之好,闻言纷纷抬头,盼能一览。

    这是活络氛围的好法子,甄皇后瞧了永昌帝一眼,永昌帝总算找回点场子。

    “这幅寒山图是田保费尽心思为朕寻来的真迹。”他竭力不去想方才的不愉快,示意那女官将画轴送过去,“甄相随意观玩就是。”

    群臣有了好画,便请宫人搬来檀架将画悬起,称赞不止。

    永昌帝挽回些颜面,僵着的脸上也露笑意。

    众人挨个上前观玩,到了礼部徐尚书时,五十余岁的老者忽然“咦”了声,请旁边同僚稍让开些,身姿微矮,借着亮光细瞧画幅的角落。旁人观完就走,他足足瞧了半盏茶的功夫,才捂着双膝站直身子。

    他是京城有名的画痴,对探微先生更是推崇备至,家中藏有一幅真迹,奉为传家之宝。还曾在闲时著书,专考探微先生的生平故事及作画技艺成就,许多人读罢底稿,深为叹服。

    众人看他瞧得仔细,自然期待他能赏评两句。

    徐尚书也不负众望,清了清嗓子,语惊四座,“这幅画是赝品。”

    一语出口,众皆哗然,田保面色微变,永昌帝被人当众悖逆,脸色更是难看,骂得毫不客气,“徐尚书怕是老眼昏花,看错了。田保为这幅画寻访了五年,请名士鉴过,怎会是赝品。”

    “皇上恕罪,老臣这双眼睛看旁的能昏花,看探微先生的画作,却从不走眼。”

    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