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个叫做钱珊珊的女孩子对她影响可谓不小。
钱珊珊是陶玉兰工作的那家棋牌室的老板的女儿,在小县城里算是有钱人家,她自己本身容貌条件也不错,在育林高中是惹人注目的一员。
正因如此,钱珊珊总喜欢把原身看作自己的“丫鬟”,对原主呼来喝去,叫她跑腿买东西或是帮忙自己抄作业都是家常便饭。
原身也曾试图反抗过她,可很快就遭到了以钱珊珊为首的数个小团体孤立排挤。
最重要的是,因为原身的反抗,陶玉兰的工作也遭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母亲工作为难,原身只能无奈地“讨好”钱珊珊,跟在对方屁股后面做她的跟班。
她没有父亲可依靠,也不愿陶玉兰为她担心难过,对高中时期所遭到的种种欺负全都藏在心里闭口不提。
但原身并不是唯一遭到校园暴力的人,也不是受侵害最严重的人。
真正对她人生影响极大的是另一件事。
她高中时也曾有过说得上话的人,那个叫做冉雪的女孩子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冉雪是个家境普通的女孩,父母都去了大城市打工,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小县城里。冉雪长得很漂亮,育林一中的学生曾在贴吧里把她评为校花,暗恋她的男生一大把。
很多孩子的恶意往往比成人更可怕,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
有的女孩子年纪轻轻面容天真,却敢随手十几巴掌打在别人脸上,还伙同男生扒掉同性的衣服拍照录视频,笑嘻嘻地四处传播侮辱性的流言。
冉雪被人施以暴力手段欺辱,对方四处传播她的半裸照散布她援交的谣言,扰的她不得安宁。
最终,她不堪流言压力在学校跳楼身亡,花儿未绽放便匆匆凋零。
那个下午,体育课上的苗杪正被钱珊珊故意拿羽毛球砸着玩,耳边却突然响起了一群人惊恐的尖叫声。她下意识回头,便看见冉雪以诡异扭曲的姿势倒在血泊里,成了她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画面。
后来校方用强硬的手段压下了跳楼事件,并对外宣称冉雪是忍受不了高三压力而跳楼,责任与校方无关。
亲眼目睹冉雪的死亡对原身冲击极大,再加之长期遭受校园暴力,让她开始患上了社交障碍症,只能把自己藏进书本的世界中。
聪明的头脑与优异的成绩最终让她成功地飞出了育林县,原身不负母亲和老师们的期望,考上了帝都有名的大学,并在毕业后被招聘进一家不错的企业工作。
她拼命工作赚钱想要让母亲享福,然而虽有着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能力,却还是在社交障碍上栽了跟头。不论自己平常多么努力地主动加班熬夜,得到晋升提拔的却总是那些能力不如她却比她能说会道的人。
第38章 丑小鸭(2)()
这一次;杪杪不是万众瞩目的时代巨星;也不是被娇宠在手心的豪门千金。
她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和许多普通人一样有着相似又不相同的辛酸与无奈,苦苦挣扎着想要抓住一丝幸福的光芒。
房门“吱哑”一声被推开;忙碌了一整天的陶玉兰终于回到了家;沾了油烟污渍的廉价短袖衬衫被汗水打的半湿。
“妈。”苗杪唤了一声,踩着拖鞋跑上去帮她把手里提的菜接了过来。
“今天买菜的时候张婆送了我把韭菜;明天妈给你烙肉饼吃;你不是前些天喊着想吃饼。”
苗杪看了眼自己敦实的身材;连忙摇头道:“还是算了,最近天天吃肉我都长胖了。”
“你马上就中考了,多吃点没得事。”陶玉兰说完,洗了把脸后跟女儿坐在窄小的桌上吃饭;一边吃一边聊天。
她很注重女儿的饮食健康,尤其是苗杪今年初三面临升学压力;陶玉兰几乎每天都要在菜里添点荤腥给她补充营养。中午学校有小饭桌;苗杪只有晚饭会在家里吃,陶玉兰这么喂下来她整个人都胖了一圈。
陶玉兰这么关心她;苗杪没再吱声,只是悄悄地减少了自己的食量。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她也一样。
“今天回来这么晚,是不是钱伯伯又留人了?”
“有个手笨的女娃子打破碗了;他给所有人都留下来教训了好半天。”陶玉兰语气平静;显然对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了;“你又不是不晓得他那个脾气,一丁点儿小事都要冒火好久。”
苗杪垂眸,这就是平民小百姓讨生活的辛酸。
陶玉兰从小在农村长大,跟苗父是通过相亲结婚的,她生苗杪生的早,今年才三十五岁。明明还年轻,青春的尾巴却溜得飞快,丈夫去世这五年她日常奔波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
钱珊珊的父亲是个脾气火爆又爱斤斤计较的男人,陶玉兰在他家棋牌室的小餐馆里干活也一直忍气吞声,苗杪想她能换个轻松的工作,却一时又无从说起。
苗杪不喜欢那个棋牌室,但她一个十五岁的初中生也做不了什么,她现在不是集团总裁,没法在天凉的时候叫人家破产。
陶玉兰只是小学文化,在县城里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已经不错了,纵然老板不好相与,至少还能挣点钱。如今县城里的多数青年成人都去了大城市打工,陶玉兰放心不下未成年的女儿,才继续留在了育林县。
工伤赔偿给的不多,但小县城消费水平不高,这二十万省吃俭用的话,她把苗杪拉扯成人还是没问题的。
苗杪的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跟着儿子住在其他县,离育林县有些远,她在育林一中上学,老人们也没啥精力和工夫照看她。陶玉兰如今和婆家的关系不好,婆婆怪她命硬克死了自己的儿子,又嫌苗杪是个女娃,这些年来双方关系冷淡的很,母女俩生计上的困难主要靠娘家的支持。
但苗杪知道,隔阂产生的原因最大原因其实是那笔赔偿金。当年工地老板赔了二十五万,其中二十万都被陶玉兰紧紧捏在手里,她爷爷奶奶只得了五万块钱心里不舒服。
陶玉兰却不管婆家怎么说她,女儿还这么小,丈夫没了什么事都得靠她。苗老太不止一个儿子,她要是捏不紧这笔钱,早晚得被抠走花在其他孙子身上。
吃完饭,苗杪主动擦桌子洗碗,陶玉兰却不让她做这些,把她轰进了书房里去学习。
“你再过半个月就要中考,这阵子就别看电视了,专心去背课文。等放假了,随便你玩啥妈都不得管你。”
在陶玉兰的心里,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坚信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苗杪乖乖地钻进了小小的书房里做作业,虽说她在上个世界也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但初中离她着实太遥远了,温习课程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她上个世界的专业是理工科,初中的数理化题目对她来说都很简单,只要把文科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牢牢记住就不成问题。
复习课上的教室里枯燥又闷热,夏天的孩子们都有些躁动,苗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写完一套又一套的模拟题,整个人不动如山。课间时偶尔会有学生拿她的身材外表打趣,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什么也没听到。
等考上高中以后,这些同班的孩子仅有少数能与她再有交集。
这个年代的小县城里很多学生都是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了,还没成年就被拉去相亲的女孩子也不在少数,纵然有的孩子一心渴望继续留在校园,却也无法同生活的压力与长辈的思想作对。
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遭遇各有不同。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很悲哀,没比原身好到哪里去。
苗杪比他们幸运的一点是她有个看重教育的母亲,家里日子过的再穷,陶玉兰也没想过让女儿读完初中就去打工赚钱分担家庭压力。
苗杪不想辜负陶玉兰的苦心和付出,把那些简单又枯燥的知识复习了一遍又一遍。
大学有奖学金很普遍,此时国内设立高中奖学金的高校却并不多,但苗杪知道市内各县设有状元奖学金,不论市状元、县状元还是单科状元,学生和任课老师都能得到数额不一的奖学金。
原身虽然不是县状元,但也拿了三个单科状元,总共得了1500的奖学金。原身既然能做到,她这棵活了几百年的树没道理连小朋友都不如。
对家境贫寒的苗杪来说,1500块可不是个小数目。
尽管苗杪知道时代发展的轨迹会让这几年诞生无数的创业致富机会,可她现在一没学历二没资本,更不知道未来的彩票号码,走捷径跟走歪路也没什么两样。
真正的人才从来不需要为此扼腕叹息,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把握住命运的机会。
原身真的很有学霸的潜力,复习这段时间,苗杪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比其他人强出许多,记背课文都非常快。
填写中考志愿的时候,苗杪本来想直接选择市里最好、考取难度最大的高中,但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在第一志愿那栏里填了“育林一中”。
偶尔午夜梦回,原身总能忆起高中时代的冉雪的音容样貌,不论多少年过去,她都忘不掉当初那个对她释放过善意的女孩子。
天气越来越热,苗杪踩着六月的尾巴,于闷热简陋的教学楼里完成了一场又一场考试。
成绩在中考过后的一周时便公布了,苗杪有好几个科目都拿了满分,或者应该换个方式说,她除了语文、政治和历史以外的科目全都是满分。
开放式辩答题很难给满分,阅卷老师会象征性地扣掉一两分在苗杪的意料之内,但让她出乎意料的是,语文的成绩却比想象的要低了快二十分。
苗杪偷偷摸去网吧查了查公布的标准答案,却发现自己的回答和正确答案差不多,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分数都扣在作文上了。
她中考作文是在附和要求的情况下以校园暴力为主题的,内容写的有些深刻,虽表达的比较隐晦,批判性的语句却不少。
苗杪后来看了看展示到网上的几篇优秀满分作文,发现自己的文章与别人积极向上充满阳光与希望的风格不同,很快就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正是因作文分数的差距,让苗杪以三分之差和省状元失之交臂。
但陶玉兰还是高兴的直掉眼泪,她知道女儿从小就很优秀,却没想到苗杪会给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除开单科状元奖励的两千块钱以外,苗杪还凭借市状元的身份拿到了两千块钱奖励,加起来一共四千元。
“杪杪能干,一下子就能拿妈七个月的工资了。”陶玉兰吸着鼻子眼眶发红,越发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苦累都没白受。
“妈你放心,等我大学毕业以后,一定每个月挣十倍百倍不止的钱回来。”苗杪神色认真。
陶玉兰却当她这是在哄自己开心,能翻一倍她就很欣慰了,十倍百倍简直不敢想。
但她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眸,还是笑着配合道:“好,妈相信你能有那一天。”
想起苗杪以前说过想要个手机,陶玉兰又道:“你之前不是说想要手机?也对,你都上高中了是该有个手机的。”
“但是妈挑不来,等会儿我给你小舅打个电话,过两天叫他带你去看看。”
苗杪的小舅在市里的电器城工作,这些方面懂得比他多,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陶子宁立刻就点头爽快地答应了。
但苗杪却还想要台电脑,在这个年代有台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总去网吧不方便,更何况小地方的网吧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不过这个时候的电脑应该挺贵的,她记得班上好多同学家里都没有呢。
苗杪向陶玉兰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料陶玉兰犹豫了一下后很快就答应了。
“你只要好好读书妈妈什么都给你买,不过你得保证买了电脑以后不会和别家小子一样天天打游戏,不然妈就是把电脑送别人也不再留给你的。”
为了孩子花多少钱陶玉兰都不会心疼,尽管买一台电脑会花掉她半年的工资收入,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苗杪要成材。
陶玉兰总能从去过大城市的成年人们口中描述外面世界的开阔与美好,也对电视里那些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抱着向往之心。
陶玉兰想,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苗杪不行。
第39章 丑小鸭(3)()
“乖乖;你咋个好像瘦了。”陶子宁见到外甥女的第一眼;开口便是这句话。
听到小舅的话,苗杪脸上有几分欣喜,最近她也觉得自己好像瘦了点;全靠着之前那半个月的缩减食量。
“是不是读书太辛苦了?你考个市状元也给舅舅争光了;来拿去多买点好吃的。”陶子宁从有些旧的衬衫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就要往苗杪兜里塞。
苗杪连忙阻止他的动作,陶子宁的工资也不高;一个月才拿三千多块;又要养孩子又要养老人;这钱她不忍心拿。
“小舅不用给,我考状元拿了好多奖学金。”
“我知道,但这是舅舅的一片心意。”陶子宁微微一笑,坚持着把这五百块钱放进了苗杪的劣质卡通单肩包里;“将来你有大出息,就是对舅舅最好的报答了。”
“谢谢小舅。”苗杪看着他瘦弱的身板;鼻尖微微有些发酸。
“你大舅也直夸你呢;不过最近乡下农忙,他们收稻子又要种稻子没空来县里看你。”陶子宁带着苗杪往电器城的二楼走去;继续说道,“家里的桃子都熟了;你外婆他们寄了一箱到县里,你们收到没?”
“收到了;很甜。”苗杪点了点头。
陶子宁有初中文化;所以在市里的电器城混的还不错;不过她的大舅却还留在乡下做农民,如今七月农民,外公外婆都下乡帮忙干活去了。
“这个粉色的你喜欢不?这是智能手机,你们这些小娃娃最喜欢的。”陶子宁拿着一个粉红色的样机左看右看,“触屏的,能上网。”
这个年代智能机刚刚才开始普及,但苗杪所在的小县城里使用率还不算高,她撇见那三千多的标价,连忙摇了摇头。
“这个太贵了,我买个便宜的就好。”剩下的那部分钱,她想用于购买一台中档的电脑。
陶子宁见她有自已的主意,便由着她选了个比较便宜的手机,又帮她办了张卡。
这部手机一千五百块钱不到,也是智能手机,只不过是半面触屏半面按键的设计,对目前的苗杪来说足够用了。
随后,苗杪又在电器城里花四千多买了个中档的台式电脑,陶子宁亲自抱着大纸箱随她做大巴回到了育林县帮忙安装。
苗杪的父亲不在了,总要有个男人来做这些事,他是这孩子的小舅,自然要靠他来帮衬。
好在这个时候的液晶屏已经广泛普及了,否则那种大屁股式的台式电脑扛起来能把人累坏,在这大热天里也是种折磨。
捣鼓完手机和电脑,陶子宁在姐姐家吃完晚饭便匆匆坐上晚班的大巴回去了。
苗杪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摸索起来,随着悦耳的声音想起,xp系统的经典画面很快出现在她眼前。
这个年代的电脑虽然旧,但苗杪却对操作方式和许多软件丝毫不陌生,靠着有些缓慢的网速,她终于下载安装好了数种今后会遇到的软件。
陶玉兰不懂电脑,但她知道苗杪学校里是有电脑课的,因此对女儿流畅的过分的操作并没有太多疑惑。
只不过面对这种昂贵的新鲜玩意儿,她本人还是蛮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