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集市,换了肩上的这一袋子新粟。
换陈粟的话,能够多加一斛。比彘自己是无所谓的。他能面不改色地将树皮树叶吃下去果腹,如果他真的饿的话。
但是他换了新粟。他想让从前习惯了精食细脍的大乔能吃的尽量好一些。山中有打不完的野兽,自己更有用不完的力气。换一袋新粟,于他来说不过是多打几张动物皮毛的事而已。
前些天运气不错,他猎到了一张很漂亮的狐皮,皮毛整齐,油光发亮。原本想硝好自己留下到冬天给大乔用的,但大乔不要,定让他拿到集市卖了。他只好听她的。早上卖了皮毛后,还剩点多余的钱,顺手就给大乔扯了几尺布。
回去后肯定要被她说的。但是比彘很愿意让她教训自己。
离村里还有二十余里的路。他看了眼开始西斜的太阳,怕回去晚了大乔会担心,更加加快了脚步。就在这时,对面来了一列人马。十来个身穿赭衣,腰间佩刀,手里执矛的兵丁赶着一队被绳索串联在了一起的人,慢慢地往县城方向走来。最前头的那人骑马,应该是个兵头。队伍里那些被绳索捆住了手的都是男子。除了壮年,有白发老叟,还有几个看起来是才不过□□岁的瘦弱少年。
“军爷,行行好,放了老朽吧……老朽都要满五十了,如何还能行军打仗?”
一个老头被身后的长矛顶着被迫前行,不住地回头苦苦哀求,兵丁道:“登记造册你家三个儿子,如今一个也没在伍,显见都逃了,儿子不来,老子代替,天经地义!”
老头哭泣:“军爷有所不知,老朽三子,长子在延佑七年死于薛使君征伐青州,次子定康三年同死于征战,幼子去岁生病暴卒,亭长可代老朽作证。老朽走了无妨,家中还有个婆子卧病在床……”
兵丁不耐烦,抽了老头一鞭:“叫你入伍你便入伍,家中饿死,入伍还管饱饭!啰里啰嗦做什么!”
老头吃痛,不敢再呼了,抹着眼泪,脚步踉跄地往前而去。
比彘知道,这是徐州刺史薛泰又在强征兵丁了。在县城集市里,他就听到近旁之人在议论这事。
他从笠檐下看了一眼伤心哭泣的白发叟,再看向老者身后几个被串在了一起、衣衫褴褛目光茫然的孩童,终于还是收回目光。
徐州薛泰是淮水流域势力最为雄厚的世家军阀之一,常年用兵。打仗要死人,死人了就要补充兵源,壮丁没了,竟连老叟和孩童也不放过了。
比彘很同情这些被迫强征入伍之人,但是这种事情,并不是他能管的。
大乔还在家中等他回去。
他压了压帽檐,加快脚步朝前走去。与当头的兵头擦肩而过时,兵头却注意到了他,长戟横了过来,挡在了他的胸前。
“何人?”
“猎户。”
“抬起头来。”
比彘慢慢抬头。兵头撞见他那只绿眸,一怔。随即以戟尖戳他肩上的布袋:“里为何物?”
“粟。”
但是布袋已经被戳破了,黄色的新粟从破口里簌簌地漏出了出来,撒了一地。
兵头上下打量比彘:“随我入伍!”
比彘不动:“军爷放过。我非本地之户,无应召入伍之责。”
兵头哂笑:“你可知使君不日便兴兵攻伐兖州?我爱惜人才,才邀你入伍。兖州地大物丰厚,一旦攻下,财物女子,唾手可得。你竟不愿?”
比彘眸光微微一动,推开了还横在胸前的那杆长戟:“请军爷放过。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捏住了肩上粮袋的破口子,绕过兵头的马匹往前继续走去。兵头见他扫了自己的脸,恼怒起来,从后挥戟刺向他后心。比彘回头,单臂一把抓住了戟杆,一扯,兵头便被扯落下了马,跌的四脚朝天,恼羞成怒,喝令兵丁将他捉拿起来。那十来个兵丁立刻跑了上来,团团将比彘围住,一齐攻了上来。
比彘知今日事是不能善了了,放下肩上粮袋,劈手夺过了兵头的长戟,扫向围攻自己的兵丁。一阵恶斗,竟以一人之力将那十几个兵丁掀翻在地,受伤之人抱腿翻滚呼号,□□声此起彼伏。兵头没料到他竟悍如猛兽,心里恐惧起来,见他提着长戟朝自己怒目大步而来,看着就要搠死自己似的,大惊,爬起来翻身上马就落荒而逃。剩余兵丁见兵头都逃走了,哪里还愿再留下来自讨苦吃,跟着逃窜而去,转眼都跑了个精光,只剩下地上几支横七竖八还来不及捡走的矛刀。
这一场恶斗,看呆了那些民夫,见一众兵丁都逃散了,才回神纷纷朝比彘下跪磕头,称他恩公壮士,请求帮助松开绳索。
比彘捡起地上一柄落下的刀,上去割开了捆住众人的绳索。众人得以释放,朝他再三拜谢,鸟兽散去。
比彘捧回掉落地上的粟米,脱下外衣,连同那袋破了口的粮包住,重新背负上肩头,快步离去。
他回到村中之时,天将将黑,山中百鸟归巢,人也各自归家。大乔早就炊好了晚饭,正在篱笆门里翘首等着丈夫,远远看到他的身影出现在山道之上,跑着迎了出去。接回丈夫回屋,两人灯下一起吃了简单的晚饭,比彘告诉了她几句白天在县城里的见闻,只没提回来路上的意外,最后将扯来的布拿了出来。
大乔心里很是喜欢,嘴里却果然责备他胡乱花钱,比彘只是笑着让她教训。大乔最后还是收了起来,拿出了一双新纳的鞋。说他脚大,每天又爬山走路的,原先做的那双已经破了,让他换上新鞋。
月上山岚,春虫咕哝。两人年少,又刚结合了不久,难免总是情浓意密,几乎天天晚上都会*一番。今晚亲密缱绻过后,大乔闭目枕在比彘的胸膛上,问道:“夫君有心思在瞒我?我见你县里回家后,话都比平日要少。”
比彘一向寡言,原本就不多话,今晚却比平常还要少。
比彘迟疑了下,说道:“我在回来路上,偶尔听到话,说徐州刺史薛泰要攻打兖州。”
大乔吃了一惊,一下坐了起来:“我在家中,从没听说过我家于薛泰有怨,薛泰怎好好的突然要攻打兖州?你没听错?”
比彘便把路上意外简单说了一遍。大乔顿时慌张起:“我父亲若不知情毫无准备,如何是好?”
比彘道:“你莫慌。说不定只是兵头的一句信口之言。明日我再潜去县城打听一下。若真有此事,我便尽快去兖州传信,让使君有所防备。”
大乔这才稍定下神。比彘又安慰她。一夜等到了天亮。次日的一大早,比彘再次入城。天黑回来后,他告诉大乔,他白天抓了一个军官,审问后得知,这个消息确信无疑。
薛泰正预备粮草兵马,发兵十万夺取兖州。如今粮草已经成行,大军也不日出发。
……
这个月的十二日,东郡市井和平常一样,依旧熙熙攘攘,一派祥和。刺史府的议事大堂里,气氛却异常的凝重。
乔越、乔平和衙署里的一众谋士臣将,正在商议着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数日前,衙署里有人不具名告,说徐州薛泰发兵十万正往兖州而来,日行五十里,半个月内便到。
乔越起初还不相信。乔家与薛泰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更没有摩擦。薛泰虽野心勃勃,名声狼藉,但他的攻略目标,一直还在淮水一带,不知他为何突然要发十万大军来攻打兖州?立刻派出探子。今早流星马回报,称消息确是属实。薛泰大军已经到了腾地,再十来日便近兖州。
乔越大惊,急忙召集商讨对策,众人莫衷一是,乔越更加无主。
张浦道:“主公休要惊慌。我有一策,可解此难。”乔越问究竟。
“薛泰素有恶虎之名,兵强马壮,又来势汹汹,兖州不可硬敌。如今须尽快派人将消息送去燕侯之处。魏乔两家缔有姻缘,他若不救,便是背信弃义,天下人共唾之。”
乔越顿时被提醒了,急忙命主簿修书,封了火漆,以快马日夜兼程送去魏劭之手。
徐州薛泰为何突然兴兵来犯,乔平也是百思不解。他并不十分愿意又向魏劭开口求救。上次因为任城周群来伐,自己只能送出去了心爱女儿。这回薛泰来征,又要去向魏劭求兵。倘若魏劭对女儿爱护,拼着也不过是自己这些个乔家家主没有脸面而已。但倘若魏劭对女儿无爱,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求助,恐怕只会令他更加看不起女儿,女儿在魏家地位也更轻贱。只是兄长懦弱,自己孤掌难鸣,十万大军压境,兖州又确实危在旦夕,只能闷闷不乐地回去,却不见了儿子乔慈,这才知道他不放心胞姊,竟已经瞒着自己随使者一道快马去往幽州了,大惊,急忙叫人去追,乔慈却早已一骑快马出了城门,哪里还追的回来?
……
是日,魏劭结束边城巡查,终于从马邑回到了渔阳。
这一趟他出去已经半个月了。马蹄橐橐声里,他穿过渔阳城池的北门,回到熟悉的这座城池。
他的心情颇不错。入城后解散随将,他也没去衙署,径直回了府,入西屋,进门却不见小乔,春娘也不在。问仆妇,才知道女君应邀去了城东的西王金母大殿,为那里的一幅王母壁画题字去了。
当下佛道共兴,民间除了信佛,也有许多人供奉道教。王母为女仙之首,庇佑风调雨顺。当地民众多年生活安稳,富户众多,于是集资修殿。徐夫人虽供佛,但听闻消息,也慷慨襄助。刚前些时候大殿落成,修的美轮美奂。大殿前又树了一面壁画墙,上绘王母神像。画画之人,就是前次来为徐夫人贺寿的“渤海冠冕”高恒。高恒当时受邀作画,也有意在渔阳留下自己的笔墨,欣然允诺。如今壁画将要完成,题字之时,他忽然想到魏府女君写的一手好字,若来为王母女仙壁画题字,与自己的画可谓相得益彰,锦上添花。他也是个妙人,想到便做。前两天登门造访。徐夫人得知他的来意,一口答应。徐夫人既然点头了,小乔也不拒绝,这两天就出门去了那边,今天过去,此刻还没回来。
魏劭便有些失望。心里也略感不快。面上却没表露半分。
他出去半个月,每天马不停蹄辗转各城,回来早就满身风尘,梳洗理毕仪容,换了衣裳,先去北屋拜望祖母徐夫人了。
徐夫人见他回来了,十分高兴,命他坐自己边上叙话。魏劭陪话,话也不多。只是偶尔附和徐夫人一两声。
徐夫人提及了朱氏,说刚前两日,允她从祖祠回来了。道:“仲麟,你母亲是我魏家主母。这便罢了,就是为了你的脸面,我本也不该如此行事。只是她此番所为实在太过。盼她牢记教训,往后莫再犯下糊涂。”
事情虽然过去已经有些天,但徐夫人此刻提起来,语气还是听得出来,带了些恼意。
魏劭又附和。
徐夫人闪目望了他一眼,想了下,面上露出淡淡微笑:“你当知道了吧,你媳妇儿,前两天祖母给借出去了。天也不早了,要是还没回,你去接她回来也是无妨。不必陪我老婆子在这里磨牙了。”
魏劭神色持重:“孙儿看情况吧。若无事,我便照祖母的吩咐过去。”
徐夫人点头。催他动身。魏劭拜了祖母,这才起身出来。
他走出北屋,脚步渐渐地加快。到了通往东屋的那条岔道口,停下来转脸过去望了一眼,迟疑了下,终究还是继续往前,最后径直出了大门,便吩咐人备马,要去城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36章()
《折腰》来源:
A ,最快更新折腰最新章节!
西王金母大殿在东城门外,与郡国学相距不远,出城门走一二里路,不算远,也不是很近。魏劭没带随从,只自己单人便服骑马出城;来到le王母大殿。
因刚修成,内里有些细活没完,工匠在琢磨,所以如今没开殿,大门敞开着,门口一侧停了辆魏家的马车,边上是车夫和几个护随。
魏劭骑马靠近,远远就到距离大门不远的空地上,此刻聚了至少二三十的人,全是附近那所郡国学里学生子弟装束,年纪从十五六到二十多不等。这些人此刻不在国学里读书,却都跑到这里冲着大门方向翘首等待,还有人因占不到好位,干脆爬上了路边的一株树上。仿佛大门里面有什么大戏可看似的。
魏劭靠近了些。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在大门内里,并没觉察身后路上他的到来,依旧在那里议论纷纷。
“何时出来?都等了许久了!”
“应是快了。张兄痴迷书画。那高渤海应邀来做壁画,未完笔前不予人观。张兄实在心痒难耐,昨日到此,原是想找机会混入观摩高渤海画作,恰好撞见君侯夫人出来。据张兄言,‘何为倾国倾城?如斯是也!’”
边上一众学生被说的神往不已。
“君侯夫人非但有倾城之貌,也写的一手好字。连高渤海都邀她联袂题字,可见一斑。”
“听闻高渤海极欣赏夫人的字,道字体新奇,耳目一新。若兰叶舞风,秀雅不失从容,又见风神流宕。此等评价,实在令人神往。”
“若能早些见到夫人的字,一饱眼福便好了!”
……
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你一言我一语。
魏劭停下了马,眉头皱紧,神色也阴沉了下来。
“出来了!出来了!噤声!噤声!”
大门内里有爿绿色身影晃了下,仿佛有女子要出来。
爬在树头上的那个学生最早看到,嚷了起来。众人情绪立刻激动起来,相互推挤,争着要靠前往前看。结果看见门里不过出来一个体型略丰的中年妇人,无不失望,齐齐叹了一声。
魏劭早看到了,那妇人是春娘。她出来,从马车里取了件适合这暮春的湖蓝软绸薄披风,转身便又入内。
学生们空欢喜一场,失望过后,还不死心,继续议论着君侯夫人美貌,这时那个爬的最高的学生无意扭头,看到了身后路边停在马背上的魏劭,恰好从前魏劭入城他在路边见过,印象深刻,一眼认了出来,失声呼了声“君侯到了”,手脚一软,树枝也攀不住了,“噗通”一声摔到了地上,屁股差点没裂成两半。
其余众人闻声回头,看到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坐在膘马背上的男子,年轻,眉宇气度却极其威重,他两道目光射过来,顿时鸦雀无声,再没人敢说话了。
“尔等郡国学学生,不思应对学选,竟在此聚众滋事,真当学官空置?”魏劭冷冷地道。
如今国家官员的选拔方式,主要还是征辟举荐。除此之外,朝廷设了太学,地方各郡设郡国学,收当地才学人品出众的青年入学。学成通过应试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做官。
国学择选学生的标准,名义上虽然以“才学人品”两项来衡量,但实际,除了少数真正有才被破格录取的贫家学子之外,大部分都出自当地的世家或者豪门。这些郡国学的学生,无一不是当地世家或者大户子弟,平日无心上学,不过在国学里混日子而已,等着往后出去弄个一官半职罢了。国学里生活枯燥,昨天听说魏府的君侯少夫人亲自到西王金母大殿为壁画题字,貌美惊人,一个个心猿意马,今天趁了学官不在,一起跑到这里远远围观,盼着能亲眼看上一眼。不想人还没见到,被魏劭本人给堵着了,怎敢发声,一个个都垂手屏息而立,头更是不敢抬起,唯恐被他记住自己面目。
魏劭皱眉扫视了这群人一眼,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