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筝歌-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紧急,范文程唯有按照她的计划,前去给豪格通风报信。

    海兰珠转头嘱咐身后的二位侍从道:“你们在外面等我,不必跟来了。”

    醉花楼内,灯火盎然,迷人,酒客熙攘。

    多尔衮却是无心这大好的光景,正四下张望间,只听身后一声轻唤,“王爷留步。”

    多尔衮一诧,目光落在了海兰珠身上,神情十分古怪。

    “宸妃娘娘。”

    多铎也是见过她的,她和皇太极办典礼时,多铎曾在自家府邸上大肆摆宴为他们二人庆贺。

    “在宫外,就不必拘礼了。”

    海兰珠穿过人群,走到他们二人跟前道:“今日难得遇上,二位王爷卖我个面子,去厢房喝上一杯如何?”

    多尔衮目光扫向四周的酒客,几乎人人腰间都别着佩剑。

    他原打的是守株待兔的算盘,却没想到今晚形势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而最棘手的,无疑是他面前的这位绝色美人了。

    多尔衮笑答:“娘娘有邀,我受宠若惊。”

    “那就请吧。”

    海兰珠莹然一笑,便邀他二人在到了一处正对着歌舞台的厢房。

    三人心思各异地在茶桌前坐下,多尔衮招呼小厮麻利地端上了几壶好酒来。

    落座了没一会儿,多铎便好似心不在焉,在多尔衮耳边嘀咕了几句。

    多尔衮听后是朗声一笑,“哈哈,你既然心急,就先去找你的相好吧,就留我在这陪宸妃娘娘喝酒吧。”

    海兰珠脸上挂着笑,嗔道:“怎么,豫亲王着急要走吗?这么不赏我的面子”

    “娘娘有所不知,咱们豫亲王在这醉花楼可有位老相好,是个朝鲜来的歌姬,异族风情呢”

    多尔衮一推多铎的肩,多铎立马会意道:“对!也不怕娘娘见笑,我心里记挂得紧,今日本就来迟了,怕她被别的酒客给包了去还请娘娘见谅。”

    “什么样儿的朝鲜歌姬,倒是也带来与我瞧瞧呀。”

    其实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对方的算盘,却也互不拆穿,而是默契地继续你来我往地演着。

    这时,一个老鸨模样的艳俗女子一把搂上了多铎的肩膀,调笑道:“哎呦,这不是十爷嘛黄姑娘可念了你一晚上了,你怎么才来呀?”

    多铎是春光满面,忙不迭起身道:“告诉黄姑娘一声,爷这就过去了。”

    海兰珠心中计暗暗算着时间,她好歹也拖延了一时半刻,豪格他们眼下当是已经顺利脱身了才是,遂没有再加阻拦。

    “既有美人在等着,我也不能坏了王爷的好事”

    海兰珠俏皮道:“自古红颜,刹那芳华,最是等不起的王爷还是快些过去的好。”

    多铎很是欣喜地告辞,便跟着那老鸨去了后院。

    多铎走后,多尔衮也不必再端着了,气定神闲地问道:“娘娘近来可好?”

    “托王爷的福,自然是极好的。”

    “要见娘娘一面,真是比登天还难啊今日遇上娘娘下凡,当真是我的荣幸。”

    “王爷赞誉了。”

    海兰珠也十分客套,“王爷今日怎会有这般雅兴来此?”

    “雅兴我天天都有。”

    多尔衮知道她是明知故问,见招拆招地反问道:“娘娘呢,又为何挑了今夜来此?”

    “今日是册封大典,自然有不少王公入京,王爷瞧瞧这周围若不是恰逢举国同庆,平日里我又岂能这样随意的出宫?”

    她答的是真话,若非皇太极今晚要设宴见客,她当真是寻不到机会出宫消遣的。只是没想到,竟会撞破了他们精心布置的一出局。

    多尔衮自饮自得,盯着台上的舞姬瞧了半响,才道:“娘娘和肃亲王关系很好吗?”

    海兰珠揣着明白装糊涂道:“王爷为何这么问?”

    多尔衮勾起唇角,“若非如此,今晚为何会为他掩护?”

    “何以见得?”

    多尔衮尝了一口上好的佳酿,怨声道:“娘娘从前可从没给过我好脸色看啊今日却突然邀赏脸相邀,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既然彼此都心照不宣了,海兰珠也就没必要再演下去了。

    “睿亲王,你若卖我个人情,今晚的事情回宫之后,就不要大做文章了。”

    “娘娘放心,豫亲王没那份心思,他是真的来此地寻花问柳的。而我呢”多尔衮会心一笑,插科打诨道:“我对娘娘是一片痴心,你有所请,我如何舍得拒绝?”

    “王爷的话,我能信几分?”

    “我既然答应了,就会做到。这次的事情,我可以三缄其口,但娘娘也知,皇上不喜欢别人做阳奉阴违的事情。好端端的死人变成了活人,这种事情到底是瞒不住的”

    “王爷放心,肃亲王那边该怎么收场,我会去劝说的。”

    海兰珠心里明白,这件事情若被捅了出来,对肃亲王、成亲王都会是很大的打击。尤其是这肃清的风波才过去不久,如果再旧案重提,无疑是撞在了皇太极的枪口上。

    而另一边的多尔衮,心里也有自己的权衡。

    肃亲王毕竟是皇上的长子,他手中虽握有证据,但真将此事捅到了御前,难免会被皇上猜忌有挑拨之嫌,倒不如从了她的提议。

    三思之后,多尔衮举起酒盏,“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言为定了。”

    “一言为定。”

    海兰珠一杯饮罢,也不愿久留,起身告辞,就听多尔衮在身后谓道:“谈完了交易就走,娘娘还当真是够冷酷无情的”

    海兰珠停住了步子,回望多尔衮道:“王爷先前的问题,我可以回答。”

    她对上了他笑里藏刀的目光,用有些迫人的语气警告道:“我的确与肃亲王感情深厚。所以,无论王爷今后想做什么都好,我可以不在皇上面前说一言一语,但王爷若执意要与我身边的人过不去我定不会容忍。”

    ****

    第二日清早,豪格与范文程如约来到了关雎宫觐见,并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皆如实相禀。

    原来那日豪格赶来东宫找她商议,不过是他和范文程串谋好的一出戏,便是为了博取同情,也好促成皇太极的信任。

    而那位嫡福晋不仅没有被豪格亲自手刃,而且正避世宫外,如今也活得好好的,不过是换了个身份。

    海兰珠虽然生气他们瞒而不报的行径,但内心却对豪格的决定给予了肯定和包容。

    至少他还是守住了这一份纯良,没有因权利之争而遁入污浊。

    而她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昨晚的醉花楼的场子里,看似热闹熙攘,而其实大多的酒客都被两拨人给承包了。

    一拨是肃亲王和成亲王的人,另一拨便是睿亲王和豫亲王的人,这些人中除了门客侍从,就是一些雇佣来的江湖人士。

    好在昨晚最后是化险为夷了,否则怕会是刀剑相见,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只是,睿亲王的话当真可信吗?”

    昨晚的事情,豪格仍是心有余悸,“他会在醉花楼守株待兔,证明他知悉我的一举一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晋书云,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他们已经打草惊蛇了,现在是敌明我暗,依我之见,睿亲王眼下当是会按兵不动才对。”范文程分析道。

    “范学士所言不假。但是豪格,只要这件事情一日没有尘埃落定,你就一日不能松懈”

    海兰珠端着一碗清茶,细细品着,“与其让他留着这个把柄在手中,倒不如先发制人。”

    “怎么个先发制人?”

    “主动跟你父皇坦白这件事情,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到时,我也会为你说说情的。”

    豪格有些左右为难,迟迟下不定决心,“可此事不单只牵扯到我一人,万一父皇动了怒,连着成亲王都得一并遭殃”

    范文程认同道:“王爷还是听娘娘一言吧,事到如今,主动坦白才是上策。”

    豪格懊恼不已,“我倒无妨,却是害了成亲王都怪我不小心!”

    “你是想现在受罚,省得夜长梦多,还是想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处处被扼制,不知何时还会被反咬一口?”

    她能帮他收一次场,难保下次还能这么幸运。虽然这是不得已之举,但起码能留住皇太极的信任,将整件事情的风浪降到最低。

第207章 风起云涌(三)() 
豪格与岳托二人瞒天过海;藏匿莽古济小女儿一事后;尽管海兰珠从中极力调解;。

    海兰珠和范文程本以为“以退为进”,能平息这场风波;堵住悠悠众口。豪格毕竟是皇太极的长子,即便朝堂上有人要开嘴炮;也不敢声势浩大地冲着豪格去;否则便是明目张胆的挑唆离间。

    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敢让豪格走这一步坦白的险棋。

    可真正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群臣仿佛得了授意一般;故意放过了豪格“欺君罔上”的罪名;而将炮火转向了受牵连的岳托身上。

    众贝勒指控豪格和岳托二人因莽古济一家被惩处;而对皇上怀有怨心。而岳托被上参的罪名,甚至有包庇莽古尔泰、硕托,离间济尔哈朗等亲王与众贝勒的关系还莫名多出了不少的呈堂供证。

    众叛亲离,百口莫辩的情况下;众亲王议定岳托为死罪。朝中也有少数觉得罪名定得太重;提出了质疑;认为成亲王毕竟位高权重,应当从轻发落;且许多罪证缺乏根据;难以立足,还有待审察。

    皇太极并非看不懂他们的意图,即使证据确凿;岳托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境况下,皇太极仍然选择从轻处罚。

    可朝堂上的那群狼,又岂会让到口中的猎物跑了?振振有词道,成亲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夺其奴仆,籍家。

    而整场事件背后的那个推手,云淡风轻,甚至不用动嘴皮子,就有一大群人替他将谋逆的罪名扣在岳托的头上。

    海兰珠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无论是进是退,是躲是避,她永远是出于劣势的那一个。明知主动权握在他的手上,纵观大局,却没有还手的力气。

    在这场角逐中,哪怕一个小小的污点都可能被无限的放大。人无完人,只要有心去查,谁又能真的做到完美无缺,毫无污点的呢?

    多尔衮布下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局,比当年努…尔哈赤为舒尔哈齐所设之局,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这是她迄今为止,遇到过最可怕的敌人。

    就当众臣以为皇太极要下旨降罪时,皇太极却突然换了口气,“朕平日里见诸位都挺和顺,今日倒有些咄咄逼人了。”

    皇太极这云淡风轻的一句话,令得殿下众臣面面相觑。

    “朕有言在先,谋逆一案翻篇不究,诸位揪着不放,还怎么息事宁人?”

    皇太极虽无心定岳托的死罪,但以示惩戒倒是不为过,本打算就此准许,但看着众人是同声一辞,愈演愈烈,临头想起了海兰珠在凤凰楼上的忠言。

    “礼亲王、成亲王还有已故的颖亲王,从继汗位到称帝是一直拥戴你的人呐”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皇太极,我只希望你不要做越王。”

    他从来不想做个薄情寡义的皇帝,他可以宽恕,然现在,却是众臣在逼他做越王。

    他手握龙椅把儿向下望去,而今这悠悠众臣,又有几人是忠心于他的?他竟不得而知。

    看着右边空空如也的位置,皇太极这才幡然悔悟,原来她那日说的话,关隘竟是在此。

    正如她所言,如今,连代善都不在。

    不仅是代善,还有莽古尔泰,德格类,萨哈廉现在到了岳托和豪格。

    一个是三次请命让他继位为汗的亲侄,一个是他苦心栽培的儿子包庇妻眷,乃是人之常情,证明他二人皆是重情之人。

    这一次,他当真是下不去手,于是又道:“朕以为仍是罚得重了,郑亲王和几位刑部承政商量一下,依照律法,该怎么罚。”

    济尔哈朗是个中间人,马上听懂了皇太极的意思,权衡考量过两方势力后,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夺成亲王和肃亲王的亲王爵号,豪格免除户部职务;岳托免去兵部职务,并罚雕鞍马二十匹,甲胄二十副,空马二十匹,以及一万五千两白银。

    这样的惩罚,不算太重,也不算太轻。既能平息众怒,又能给两位亲王留些颜面。

    皇太极思忖了一番,最后自己拿定了主意。

    “成亲王和肃亲王所犯之罪,是当引以为戒,众臣议拟处死罪,不为过之。念在他二人为我大清立下过汗马功劳,朕今日宽恕他二人。就依刑部所谏,成亲王、肃亲王二人以罪降为多罗贝勒,夺亲王封号,罢免户部和兵部职务。至于上罚的家财就免了吧。岳托罚银一千两,并归还硕托所罚奴仆,余者宽免。”

    殿下众臣不乏交头接耳之声。这样的处罚,任是谁看,也是轻重之轻了。

    豪格和岳托大为惊喜,本以为死罪难逃,却没想皇太极竟特赦了他们。

    皇太极望着堂下跪着的豪格与岳托二人,严诫道:“朕今日若真想惩处你们,又有何难?只是苍天眷佑,赋予朕命,登基为帝,朕心存仁念,望能与众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希望尔等今后竭力图报。”

    二人感恩戴德地叩谢道:“皇上仁德圣恩,赦免臣之死罪,臣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日后定当发奋勤勉,严于律己,为我大清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朕命你二人与睿亲王和豫亲王一道举师征明,以戴罪立功。”

    豪格和岳托赶忙领命,“臣等定不负皇上厚望!”

    多尔衮冷眼旁观着,原以为能一招制敌,没想到竟被三言两语的仁义之词给带了过去。皇太极不仅轻罚了他们,还善心大发,一并赦了之前硕托所犯之罪。

    如此来看,他当真是低估了礼亲王一门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了。

    散朝时,多铎忍不住窃窃道:“看来皇上已经起了疑心”

    多尔衮讳莫如深,“先前处置莽古济时,皇上可没这么大度怕是有人已经先我们一步,吹过枕边风了。”

    多铎了然,“我查过了,那晚在醉花楼,范文程和鲍承先也在,人是宁完我放走的。”

    “几个汉臣,也想翻天不成?”

    多尔衮轻嗤了一声,“既然如此,我们也不急,等打住了蛇的七寸,再剃掉这些边边角角也不迟。”

    ****

    海兰珠焦急地在关雎宫里等着消息。这主动坦白的主意是她给豪格出的,若真是害了他和岳托,那她也会自责不已。

    皇太极方踏入内殿,她便迎了上去,“你答应过我,无论如何都不会为难豪格的——”

    “朕没有食言。”

    皇太极拉她坐下,“但是众臣不肯让步,朕也唯有削了他二人亲王的爵位,夺六部之职,以平众怒。不过你放心,朕又派他二人率兵征明,只要此战能大获全胜,他二人有功,朕便即刻恢复他们的爵位。”

    “真的?”海兰珠有些难以置信。先前群臣闹得沸沸扬扬的,听说刑部都定议了死罪,若真这样宽大处理,皇太极一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

    “朕什么时候骗过你?再者,朕也有自己的考虑。”

    兵部和户部的掌事,除了岳托和豪格,眼下他当真还找不出更好的人选来。今日朝堂上所下达的,都只是象征性的惩戒,时效并不会太久。

    皇太极揉了揉她的微颦的眉心,喟然道:“朕今天在早朝堂上好好想了想,那日你所言实际句句在理,都是在为朕考虑。朕也知道,这盛京城里有人押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