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陈七却是个长情的,妻子屡次要给他纳妾,偏他说有没有孩子这是老天爷定的,若他注定不能有孩子,那就没有吧,但纳妾却是不行的。
直到开宝元年,成亲七载,妻子才终于怀了身子,一举给他生下了个儿子。虽然之后几年并没有再怀上,陈七也没有不知足,有了这么个儿子对他来说也不算遗憾,从此便更心满意足的过上了老婆儿子热炕头的日子了。
谁知,过了五年之后,妻子又开怀了,这一回就跟送子娘娘附身了似得,接连又给他生了三个女儿,虽然都是丫头片子,但只要是妻子生出来的陈七也不嫌弃,最后更是在太平兴国元年时又得了个老来子。
陈七的妻子是荥阳郑家的旁支之女,前朝黄巢之乱之后,许多世家都在乱世之中被伤及了根本,有的甚至直接覆灭了,荥阳郑氏更是被乱匪祸害,血脉十不存一。
郑氏的父亲是荥阳郑氏旁支一个小家主,是个颇有成算之人,见世道混乱,便乘着地利之便,投了当日的后周世宗柴荣,受到了重用。
可惜陈桥兵变时站错了队得罪了,因此,当要给自己的得力属下赐婚时,为了讨好便把自己的一个庶女推了出来,嫁给了陈七。
要知道前朝时,讲究世庶不婚,就连前朝的皇家想要与当时的世家通婚,都是会被拒绝的,到了如今,为了身家前程,让堂堂世家女嫁给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侯爷,就算只是庶女,也算是从侧面证明了世家的凋零。
但世家毕竟是世家,这种封建社会,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她受教育的程度。世家出身的郑氏嫁给了陈七之后,把静安候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儿子出身之后,更是一肩担起了儿子的教养。
陈七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没读过书,定然教不好儿子,便把两个儿子的教育权都直接让给了妻子。
果然,在郑氏的教导之下,两个儿子都能算的上人中龙凤。静安候的爵位以后是由长子继承的,虽然武将的兵权都已经集中到皇帝手中了,但并不代表朝廷就不需要武将了,静安候是武侯,自然长子必须要走武道。
因此,郑氏便寻了郑家一个真正有本事的门客,来正经教长子从小习武,兼学习用兵之道。多年后次子出生,注定不能继承爵位,她便把次子送到娘家的家学读书。
果然,两个儿子都不负所望,长子陈彦年纪轻轻便被入了龙禁卫,做了他老子的老本行,成了天子的近身侍卫,而多年后,十八岁的次子陈熙也小小的年纪便考中了进士。
郑氏为了改换门庭,又为两个儿子分别求娶了另外两个没落世家的女儿,又让女儿们嫁入了当朝的新贵之家,从此陈家便真正改换门庭,如前朝的那些世家般有了自己的底蕴。
到此为止,陈家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子嗣不旺吧,但偏偏这一点,老天爷对陈家就是比较吝啬。长子成婚多年,便只生了一个儿子,后来虽生了几个女儿,却没有老子的好运再生出一个儿子。
而到了次子这里除了生了个儿子陈适之外,便连女儿也没有了,因为或许是次子习文比较体弱的原因,就在陈适六岁时,外放做官的陈熙受命治水,巡视堤岸之时不小心掉下了水,虽被及时救上来了,但一场风寒却要了他的命。
陈适虽幼小失祜,但依附着待他如亲子般的大伯长大,倒也没受多少委屈,陈家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高门贵族了,他却并没有沾染上京城纨绔子弟的坏习性,从小就被送到岳麓书院读书,与他老子一样也是小小年纪就中了进士。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陈适被选为庶吉士,入了翰林院,更被钦点为太子讲师,正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母亲为他求娶了老师的女儿,也是从小与他青梅竹马的季氏。
成亲一载便生了长子,两年之后又怀上了第二胎,若不是当初那一场劫难,他的人生可说是很圆满了。
或许是因为他父亲的前车之鉴,虽然他是习文的,但也从小跟着大伯家的大哥习武强身,便是在书院的那几年,他也没放下过武艺。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听说妻子被山匪劫走之后,才会带着家里的侍卫配合着官兵直接去缴了山匪的老巢,可也正因为他越俎代庖,让朝里的政敌找到了借口,弹劾了他。
害得他被贬到了千里迢迢之外的福州,许氏是季氏的姑表姐妹,老太太为了年幼的长孙,执意要为陈适找一个合适的续弦,原本最合适是季家这边再嫁一个女儿过来,但偏偏季家没有适龄的女儿,便聘了季氏的姑表妹许氏。
别看当日陈适已经被贬到了福州,但他出身静安候府,算得上是王公子弟了,对于普通门第的家庭来说,还是很趋之若鹜的。
因此即便是续弦,许家那边也是欣然同意的,而翩翩公子自然是人人都爱的,许氏自然也对这个前表姐夫现夫婿很满意。
明知道自己嫁进陈家主要的任务是照顾和教养陈家的长子陈潇,但许氏也没有丝毫的不满,何况陈适即使对她没有太深的感情,但夫妻相处还算是相敬如宾。
许氏向来都很守自己的本分,把丈夫的长子当成自己亲生的一般爱护,几年后对找回来的次女也一样尽心照看,对于丈夫的前院的事务更是坚持不越雷池一步。
所以陈适很多时候都不小心就会忽略了这个妻子的存在,就好像这一次女儿身世转折的事情也一样,便也忘记了跟许氏交待一声。
第21章 云裳回陈府()
李老爹翌日一早便到了陈府求见陈适,正恰逢陈适还未出门去衙门,两人便见了面。
李老爹的来意陈适大致也清楚,只是见李老爹这么快便已经与云裳说清楚了,只觉有些意外的惊喜。
热情的请李老爹进了会客厅稍坐,让人奉上了茶水,便听到李老爹询问什么时候接云裳回府时,他才想起昨日一整天他都忘了跟许氏交待一声,让她准备给云裳住的地方。
但这于他来说并不是为难之事,便回道,“不瞒老哥,我自然是想越快把云裳接回来越好,不知老哥您觉得哪时候方便?”
李老爹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才勉强说道,“老汉家什么时候都方便,裳儿向来都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只是如今失了以前的记忆,性子有些不定,还请陈老爷答应老汉,以后对这孩子好些,耐心一些!”
陈适郑重的承诺,“请老哥放心,裳儿是陈某的女儿,陈某以后一定会会将她当成掌中之宝疼之,爱之!”
李老爹像是终于放下了般,释然道,“好,那老汉回去后便把裳儿送回来。”
“不,不,”陈适忙摆手,“不敢劳烦老哥,陈某自当亲自去接她。”
李老爹坚持的摇摇头,“老汉想亲自送裳儿回陈府,当年我们夫妻二人一心想把季娘子的骨肉送回陈家,但因为种种失误,竟把两个孩子弄错了,这一次老汉定要亲自把裳儿送回陈府,才算是有始有终。”
李老爹这番话很坚持,陈适的的心情顿时有些微妙,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正色对李老爹说道,“那陈某就在府里恭候老哥了。”
李老爹点点头,站起身说道,“您放心,我会把云裳好好送回陈府的。”
说完之后,李老爹并没有马上告辞,只是立在那犹豫了半晌才说道,“想儿那边,陈老爷有打算了吗?想儿是如何说的?”
说道云想,却轮到陈适眼神一暗,但他不是个没城府的人,当即便说道,“陈某已与想儿商议过,想儿的想法是要回李家的,陈某自然也不会勉强她。”
听到这话李老爹总算舒心了一点,但陈适随即继续说道,“但却不是现在,早前想儿生了重病,如今病虽好了,但身子骨却也虚了,她小小的人,生场大病就像要了她半条命一般,依陈某之见还是让她在陈府养好身子再搬去李家不迟。”
李老爹张嘴想说让云想回李家养病,但却还是黯然闭上了嘴,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李家本就清贫,为了裳儿病又把本就很少的积蓄都用完了,现如今家里花用的钱财全是云想上回去留给家里婆娘的。
云想怕自己会不接受,只把银子偷偷塞给自己婆娘,等云想回了陈府他才知道云想竟给家里了留了二十两银子。
他很想不接受,既然云想是自己的女儿,那她便不应该拿从陈府得的银子给李家。但要把银子还给云想,现在他却做不到,因为李家实在太需要这些银子了。
虽然心里也发誓迟早要把这笔银子还给陈家,但此时的他却无法理直气壮的用着从陈府拿的银子,却还要厚着脸皮装作不知把云想接回去。
陈适看着李老爹一脸不自然的样子,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李家现今的财政情况他是尽知的。他眼睛一闪,便又说道,“老哥,还请您谅解陈某,想儿是我疼爱了两年的女儿,陈某实在不想看着她病怏怏的出府。再有”
他顿了顿说道,“再有,想儿一直是家母的心头宝,家母近日带着我家长子去了京城为我伯父贺寿,要到下月才回来,若是她回来后,见我把她的心肝肉弄丢了,也不知要如何排遣我。为了家母,还请老哥一定要答应让想儿先留在陈府一段时日。”
见陈适把自己母亲都搬了出来,原本就自觉理亏的李老爹便更说不出要把云想马上带回去的话了。
最终李老爹只能黯然接受不但要把小女儿送回陈府,还暂时换不回大女儿这样的事实。
李老爹回去了,陈适火速便往内院走去,他这一去却把向来总是波澜不惊的许氏吓了一大跳。
许氏微张着嘴,眼睛瞪得大大的,本来端在手里要递给陈适的茶盏“碰”掉在了地上,幸好地上铺着地毯,那茶盏在地上滴溜溜转了几圈缓缓停下,愣是没摔破。
不过此时许氏已经没有心思理会那茶盏了,神情呆愣的说道,“老爷,您说什么?什么女儿,您还有别的女儿吗?”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女儿要回来了,陈适这会儿心情特别好,一点都没计较许氏失态,反而煞有其事的解释道,“对,是为夫的亲生女儿,云裳,她要回来了,还要劳烦夫人为她收拾个院子安置。”
许氏更加不解,“亲生女儿,老爷,妾身记得云裳不是养大想儿的那个李家的女儿吗,什么时候成了您的女儿了?”
陈适轻叹一声,“说来话长,以后再与你细说吧,总之就是想儿与裳儿她们俩小的时候被调换了,其实云裳才是我陈家的孩子,而云想却是李家的孩子。”
“被调换了?”许氏依旧没反应过来,依旧重复着陈适的话,“是哪个调换的,老爷您又是怎么知道的。”
“好了!”陈适拍拍她的手说道,“我的夫人,你现在也别问那么多了,我以后再与你细说,现在就先去好好准备吧,李家那边说不得一会儿就会把人送回来了。”
幸好许氏向来是个冷静淡定之人,很快便收拾好了心情,马上就让人找来了府里的管家。脑子一转便有了主意,“老爷,您看把云裳安排在拙锦院边上的纤华院如何,她们姐妹从小一块长大,住的近些正好有个照应。”
陈适想了想,没把云裳失忆的事情说出来,一来说起来又是一大番话,白浪费功夫。二来,许氏说的对,云想和云裳从小一起长大,即便如今云裳失忆了,他相信两个孩子还是能好好相处的。
过了午时之后,李老爹便亲自驾着一辆牛车送云裳来到陈府大门。牛车是从邻里家借的,车厢上搭了个棚子,邻里平日用来接送些走远途的人来赚取辛苦钱。
怕牛车太过颠簸,李老爹特意在车中垫了床棉被,才扶着云裳坐进去。
李家大郎扶着李娘子站在大门口看着云裳上车,二郎三郎则站在他边上。除了李娘子,其他人都是李老爹从陈府回来告诉云裳结果时,才知道了事情真相。
李大郎隐忍这心中的不舍,他从小虽然被教着要对云想好,但心中却是知道云裳才是亲妹妹的,可现在视为亲妹妹的云裳要离开了,真正的亲妹妹云想却又归期渺茫,一时间他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很难过却有说不出来。
“二姐,”眼看爹爹坐上了车辕,要驾车离开了,三郎忍不住叫出了声,“你什么时候回来?”
云裳转头看着站在门边的一家人,醒来之后第一次仔细的打量他们。终于放下了醒来之后就一直板着的脸,“有时间,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这家人都算的上是好人,但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了,醒来到现在,吃过最好的东西就是一碗鸡蛋羹,实在是让人不能忍。
若是没有选择,那她也就算了,但她既然不是这家的孩子,而亲生的父亲又是个县令,那作何选择自然是不必多说。何况,她留在这个家里,也不过是增加这个家的负担而已。
在许氏雷厉风行的带领下,陈管家很快就领着仆人把纤华院整理了一番,这个院子其实是许氏原本为自己的女儿云婳准备的,这两年也经常打扫,慢慢布置些东西。
但先皇驾崩的消息传来后,她便知道她的夫君留在福州的日子不多了,作为以前东宫属官的陈适,太子登基了,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应该也要不远了。
因此把这个注定用不着的院子让给即将到来的云裳,也不算很为难。
下人通报了李老爹来了之后,陈适是亲自到门口接的云裳,这要是让外人看来,一个父亲到大门上去迎接自己的女儿,定会说他有违伦常。
但,作为一个心急如焚的父亲,此刻的他丝毫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他只是想快些见到自己的女儿而已,有什么好让人诟病的。
“裳儿,这便是你的亲身父亲,以后你就要跟着你亲生父亲一家住在这个陈府,我是个没用的,也没让你过上过好日子,今日亲自送你来见你亲身父亲,就算是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云裳抬眼看着眼前留着美须的中年美男子,开口叫道,“爹!”
这一声,不约而同让在场的两个老男人差点飚出老泪,一个是惊喜的,一个却是心酸的。
裳儿醒来之后就没叫过我一声爹呢,“裳儿,你以后要好好的,我我就先回去了。”李老爹眼睛红红的最后看了眼云裳,转身走向牛车。
第22章 纤华院()
“李老哥慢走,”陈适忙叫住李老爹,几步走下台阶,对着李老爹行了一个揖礼,起身说道,“李老哥,您把裳儿养到这么大,又亲自送她回来,如何能这么一走了之,还请一定要进府稍作,让陈某能微表谢意。”
李老爹有看了云裳一眼,这时她正好也转身看着他们俩,“陈老爷不必客气了,送云裳回来本就是老汉该做的,裳儿初回府上,定然很满乱,老汉就不多打扰了,告辞了!”
说完李老爹便不顾陈适的挽留,转身跳上车辕,驾着牛车往自己方向赶去。
陈适只能看着牛车慢慢离开,轻叹了一声便转身往回走,上了台阶便展开笑脸对着站在云裳说道,“裳儿,走,进府,爹爹带你去见你母亲,她给准备了院子,一会让她带你去,你看看有什么缺的,想要什么尽管与你母亲说。”
云裳露出了醒来以后的第一个笑脸,“好的,爹爹!”
“裳儿,这是你的母亲,也是你娘的亲表妹。一会儿就由你母亲带你去安置,你还病着就先去歇着,晚上陪爹爹一起用膳。”
许氏见到云裳之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