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痴缠,肆无忌惮……
望着眼前对她嫣然含笑的唐韵曦,她泪痕未干的脸上,正绽放着一抹柔美至极的笑容,脸颊边露出两个浅浅的迷人的酒窝,她的眸子里柔情满溢,她比画像上美得更加惊心动魄,文景年只觉自己如坠梦里……她富有四海,权倾天下,可是从未想过有一天,唐韵曦会喜欢上她。
作者有话要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第71章 定情()
文景年目不转睛地看着唐韵曦;生怕自己会错了意,她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不是还惦记;还惦记着你以前喜欢的人吗?” 说完;她就低下了头。
“你……怎么会这么想?”文景年听得出来;唐韵曦的声音微微变了,半响过后;她迟疑着声音;问道,“景年,是因为那个锦囊吗?”
听她亲口提起;文景年心里极是不好受;她突然偏过头,想往后撤开点距离,可是唐韵曦不松手。带着馨香的青葱纤指,轻轻抚上她的脸,搬正了她的脑袋,然后她头低下来对上了文景年的眼睛,她的眼中,柔情似水:“景年,那个锦囊中有一对玉镯,是娘亲过逝时留给我的。”
文景年愣愣地看着她。
“那个锦囊我曾赠予过他人,可是那日我去找寻,是因为不想失去娘亲留给我唯一的遗物。”唐韵曦的手轻抚过文景年的脸,然后纤指攥在她的衣襟上,声音低低柔柔地缭绕在她耳边“我知道,你是恼我了,是不是?”
文景年听出一丝不对,立刻抬起头,就见唐韵曦微微侧过脸,幽然晃动的火光中,似有晶莹的泪珠,擦着她的眼角一闪而过。文景年心中陡地一酸,只觉无论什么她此刻都不想计较了,她抓着唐韵曦的手放在自己胸前:“我没有恼你,韵曦……我永远都不会真的恼你的。”
文景年确实有难言之隐,她从小被当做皇子养,她学谋,学略,学权,学武,学帝王统御之术,学如何钳制臣子,学如何治理天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近乎学尽了一切需要掌握的能力,可是从没有人教过她,遇上了心仪的女孩子该如何表现。她从小便是被当做男孩子培养的,因而一般男子是如何对待心上人的,她便也学着如何对待,她恭谨守礼,她学着用跟其他男子同样的方式,表达她对唐韵曦的爱慕。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女孩子之间是如何相处的,所以当唐韵曦知道她的身份之后,她迷惘了,再次面对唐韵曦的时候,她几乎无所适从,加上又牵扯到了她最烦扰的‘情敌’,让她一时被激昏了头。
文景年愧疚地抚上唐韵曦含泪的眼角,很认真地想了会儿,忽然有些懊恼地轻声道:“这段日子,是我不好,我……我也许不知道女孩子之间,应该是如何相处的。”
唐韵曦红着一双眼,怔怔地看着她半响,突然‘噗嗤’一声破涕为笑了。这一笑,就如静寂的山岗上刹那绽放了漫山遍野的花朵,美得她身后的一切全都成了陪衬,竟把那天上的星星,也衬得黯淡无光,文景年几乎看地呆了,只觉一瞬间心潮沸腾,神智溃然。
文景年深情炙热的眼神几乎要将唐韵曦熔化,她不禁脸红心跳,含羞低下头去。火光下,她红红的脸柔媚娇美的小女儿态,让文景年心动神摇,一股热血轰然涌上胸口,恨不能立刻将眼前人狠狠拥进怀里去。谁知她刚伸出手才只碰到一片衣袖,唐韵曦却忽然一个灵巧地转身,像只俏皮的小梅花鹿,对她道“你现在知道怎么跟女孩子相处了吗?”说完,就咯咯笑着跑开了。
文景年一怔,随即便明白唐韵曦是在打趣自己,文景年立刻去追她,边追边大笑着叫:“别跑,韵曦,你别跑——”
两人追逐嬉闹,欢笑声很快传响在空荡荡的洞中,好似打破了这里多年悠远的沉寂。唐韵曦娇笑着在前面左躲右闪地跑,直到跑不动了,终于被文景年抓住了,被她一把揽进了怀里“哈哈,看你还往哪儿跑!”唐韵曦气喘吁吁,脸色绯红,额上也沁出一丝薄汗,她笑得眼睛弯成明月,脸颊上露出两个浅浅的迷人的酒窝,她的眼睛太美了,让人一看就会陷下去。文景年看着怀里的她,只觉得心旌神荡,魂不守舍。
文景年低下头,道:“快说,你还敢不敢取笑我了。”
唐韵曦忍住笑:“不敢,不敢了。”
文景年凝视着她未褪去红晕的俏脸,两人含情脉脉地对视着,情不自禁地一点点越靠越近,最终额头抵在了一处,两人耳鬓厮磨,彼此感受着对方温热的呼吸,文景年只觉一颗心剧烈地跳动着,整个人满足地仿佛都要飘飘荡荡起来。唐韵曦慢慢闭上了眼睛,文景年将她搂入怀里,几乎完全沉醉其中,却听到唐韵曦细声柔语地道:“景年,过去我跟你说过,我曾喜欢过一个人,你还记得吗?”
文景年身形明显一顿,所有理智瞬间归位,她抿紧了唇,然后重重地点了下头,就算化成灰,她恐怕也记得。
唐韵曦看着她的样子,忽然咬着唇轻轻地笑了,她将脸贴在文景年的胸前,左手微微攥住她的前襟,低了眼眸,柔声说道:“现在我要告诉你,我喜欢的人,是你。现在是你,以后也只会是你。”她说完这一句,面上已羞涩地绯红一片,将脸藏在文景年颈边。
文景年霎时间只觉胸口浮起一种酸酸涨涨的感觉,顷刻呼啸着填满了她的整个心房。她这么多年朝思梦想的愿望,她毕生的心愿,她曾以为穷极一生都可能不会实现的梦,忽然就化为了真实,她简直不敢相信。强大的喜悦瞬间铺天盖地般地箍住了文景年的整个身心,她激动之下竟双足一软,差点站立不稳,结结巴巴地道:“韵曦,这,这是真的吗?”她焦急地求证般看向唐韵曦,对上的是她眼里浓得化不开的情意,那一刹那,种种过往涌上心头,文景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她将唐韵曦紧紧揽入了怀里,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身体的颤抖,感觉着怀中和自己紧紧相贴的纤细而柔软的身体,文景年的神情有些像哭又有些像是笑,她仰起头看向洞外朦胧的夜色,只觉百感交集。这一生她觉得自己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不是她权倾天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登基为帝的那天,而是此刻,唐韵曦在她耳边告诉她,她喜欢她……她文景年将来便是覆了天下,也算不枉此生了。
唐韵曦脸贴在文景年的肩膀上,满心亦是浸在幸福之中。从悬崖上跌下到潭底,只一瞬之间,可是她的内心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心中对文景年的情愫,实已清清楚楚。在这世上,再也没有谁会把她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她对文景年亦以命相许,她的心属于文景年,无论她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还是一无所有的平民百姓,她都要永远跟在她在一起,她此生已别无他愿,只盼从今尔后,能与她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唐韵曦紧拥着文景年,她的眼角忽然滚落下几滴泪来,那嘴角却含着动人的笑,她闭上双眼,绯红的脸颊上露出两个浅浅的迷人的酒窝来。
火光映照中,紧紧相拥的两人,脸上都带着粲然的笑意,飘荡在她们周围的夜风,仿佛也染上了幸福的味道,缱绻萦绕着,万千相思在心头。
洞外,蓝蓝的夜空,正是月上柳梢头。
次日清晨,两人沿着山谷的形势,往最近的山崖处开始攀爬。
文景年将清凉的溪水灌入两片巨硕的叶片中,抬手擦了擦额上的薄汗,便起身返回山林间。举目望去却没看到唐韵曦的踪影,正在她焦急之际,上方传来唐韵曦清丽好听的声音:“景年,景年,我在这里,你快来啊!”
文景年忙循声望去,就见唐韵曦正俏生生地站在前方的山坡上,挥着手朝她咯咯地笑。
“这儿好美啊,你看那边!”唐韵曦头靠在文景年的肩上,笑着向她指远方一片缭绕的云雾和漫山遍野的花海道。
难得没有宫廷礼教的束缚,两人的心情都无比的放松惬意,蓝天白云下,文景年和唐韵曦亲昵地紧挨着,站在山头欣赏着大小群山的美景,倾心交谈,灿阳照耀着他们年青的脸庞。
文景年看了一会儿那片山头,忽然觉得和京城里她发曾现的那片平原很像,她转头笑着看向唐韵曦道“韵曦,你有没有觉得,这儿跟我带你去过的京城郊外的小草原有些像?”
听了这话,唐韵曦仔细看了看,语气里不由带上了点点欣喜,“的确有些像呢!尤其是那片花海,都是漫山遍野的开满了花。”山间的清风拂过她神采飞扬的笑颜,如瀑的长发只在脑后由一根玉簪环箍着,清风吹动她的裙角和发梢,散在空中随风起落,落在文景年眼里,这才是真正美景不胜收。她情不自禁地紧握唐韵曦的手,动情道:“韵曦,今生今世能和你在一起,我再别无他求,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对你好,我会让你幸福的!”
唐韵曦缓缓抬头凝视着文景年,双目晶莹似含泪:“我相信你,我当然相信你,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都跟你在一起!”
文景年激动地声音颤抖,她的眼睛,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唐韵曦,她突然拉起唐韵曦的手,按在自己的胸上:“韵曦,你听到我的心跳了吗?它是为你而跳的……”她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举起右手朝向着天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笑着大喊道:“今日的天空,翱翔的鸟儿,还有这片青山都是我这句话的见证!”长长的回音在群山之间,不断旋回传荡……
感情的潮水汹涌澎湃,彻底冲破了世俗礼教的束缚,在这荒无人烟的山崖上,两人忘情地紧拥在一起。风儿清,水长流,愿他们的情能与这片广袤无边的青山常在……
唐韵曦从文景年怀里抬起头,望着空中一片山雀鸣叫着飞过,突然灿然笑道:“景年,这儿好美,我好想记住这儿。我跳舞给你看好不好,就在这儿,我为你一个人跳舞。”
在高高的山坡之上,唐韵曦优雅而欢快地舞动起来,只见她身姿轻盈,柳腰款摆,眉目含情,顾盼流转地笑在山河之中。她牵起华丽的裙摆与飘带在风中飞速地旋转着,犹如一只美丽的白鹭,羽化般交颈旋舞着,长长的裙摆飘飞在半空中,举手投足间巧笑倩兮,风情万种,令她身后的群山顷刻间黯然失色。她不时含笑凝眸望向文景年,文景年也痴痴地望着她,脉脉的情思在两人心中悄然滋长,过往的种种也在旋转的裙摆中流逝而过……
初初相见,落英缤纷里的少女温婉动人,抬眸一笑,便令她失了心神……
山坡遇险,两小无猜,是谁悉心保护了怀中的她……
身在草泽,胸怀家国,怎样的不屈挣扎……
御前抢婚,惊天动地,横扫千军,只为红颜一笑……
初登皇位,少年天子英姿勃发,一肩挑起天下……
后宫之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多少个遥遥守候的夜晚……
遇刺坠崖,生死相随,如何也不肯松开的手……
叹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卿。
此生惟愿,时光静好,细水流年,繁华落尽,与君同。
当日傍晚时分,皇城御林军于山崖半腰处找到了下落不明一天一夜的皇帝和皇后,文武百官御前迎驾,一万禁军集体下跪,山呼万岁。
皇帝回宫后,即下令彻查猎场行刺案,三个月后,刑部授皇帝命,于承阳殿前公布宣读,皇城副统领曹邦彦及部下余党当场于午门斩首示众,丞相李义山受其栽赃牵连,官降从二品,抄家查办,恭亲王涉嫌通契敌国,没收兵权,封号降为从品侯爵,待罪狱中,爵位由其长子承接。
益州和川州两大兵营守备奉命于东平边界驻扎,集结十万大军,直逼大食国都汉泉,大食国王储鲁斌于囚车押解途中自缢,鲁宸在乱兵中被乱马践踏而死。同年,大食国主带大臣在守城中请降。
第72章 雕像()
今天下以五国为大;分别为中原的文朝,南部荣澜国,北部蒙古;大金国,和西部的大凉国。五国之中,又以中原的文朝占尽地势;得天独厚;加之文化发达;贸易不绝,无论在疆域还是实力上;都可称得上是版图最大的一国。只是文朝自太祖打天下以来;高祖建业之后,七代帝王皆是采取中庸自守的政治,长期以和亲之策,换来与外族之间相安无事的局面。
然而,这次文朝新君却忽然号令十万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东南部沿岸赫赫有名的富产大国。在大食国灭后,文朝的大军并没有在预料中地立刻班师回朝,而是紧接着接到盛京的密旨,十万大军辗转在东平一带,于第二年开春先后攻下东泉,东昌等地区。文景二年秋,由于大批的粮草供应十分充足,加上年轻的皇帝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文朝的士兵个个骁勇善战,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紧跟着攻下卢河以南的大片诸小国,其中尤以文朗国,孟巴国,巴克国,狮子国最为有名,一路歼灭了东南沿岸富庶地连成片的十数个小国。
几乎所有明眼人都看出来,这位甫登基的中原皇帝此次是借着大食国偷袭为由,大肆兴兵地征伐夺取了东南部大片极产粮油的富庶繁华之地。这好比平地里炸起一声雷,一下震惊了无数的大大小小国,百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原朝廷给予的怀柔政策,长期的养尊处优,早就令他们失了战争的敏锐性,他们安于现状,甚至久而久之,虽视文朝为强国之尊,却因历代国君的崇文轻武,无所建树而慢慢轻视放肆起来。然而,这个年纪轻轻的皇帝的气性和强硬手腕显然与其先皇,甚至前面几代皇帝都大为不同,反倒隐隐与当年那个誓要争霸天下的文太祖有几分相似。
收到消息的诸小国国主几乎惶惶不可终日,就连其他四大国也都暗自戒备,剑拔弩张着,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文朝的年轻皇帝野心究竟何大,下一步又准备作何,莫不是过了这一百多年,文朝又要出一个像他们当年骁勇善战的太祖那般,雄心勃勃欲要征伐各国的帝王,如此一来,诸国可能就此要再起纷争。
各国的暗自揣度暂且不表,文朝得胜的数十万大军班师回朝的当天,文朝举国上下的老百姓几乎是集体沸腾了。整个京城的街头涌着熙熙攘攘数不尽的人群,从城门一路排到到宫门口,都是翘首以盼,情绪无比激动的百姓,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赞叹声,让骑在马上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简直意气风发地不得了,自建业以来多少年来没酣畅地打过一场胜战了!
文武百官全体穿着最为雍容端重的朝服,伏首跪在承阳殿前,迎接他们凯旋而归的一国之君。当文景年骑着银光闪闪的骏马,率着身后气势恢宏的战将们踏入宫门的那刻,山呼万岁的轰然之声,直直响彻了这片庄重巍峨的宫廷的云霄。
朝圣殿里,连明黄色的龙袍都未换,仍穿着坚韧的重金铠甲的文景年坐在高高的鹿台之上,当众赏封有功的将士,她举杯道:“第一杯,朕敬上官云将军,这次东伐诸国,上官将军功不可没,可谓我朝第一功臣。上官将军乃是父皇亲封的镇南大将军,数十年来忠心报国,朕今次就特封你为护国公,官升一品,统领大文边境兵马,另赏府邸一座,黄金千两。”上官云连忙起身,跪谢皇恩:“臣谢皇上恩典!”身披重甲的上官云立刻起身,重重跪谢皇恩:“臣谢皇上恩典!”
文景年眉宇飞扬地一笑,“护国公平身,”继而再端起一杯酒道:“这杯酒,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