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亦甚想你-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气中沾染着令人窒息的死气,耳中仿佛还飘荡着那些被撕碎了的嘶喊声,加之若有若无的绝望味道,此情此景,她大概永生永世都忘不掉了。

    她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冷,像是有腊月的寒风被捏成了一根一根的针,硬生生往她骨头里刺。

    令人想死的冷。

    除去因有天残不曾牵涉其中的七皇子,以及先帝留下的三位公主,其余人都已不在了。

    元城长公主支撑不住,像五公主一般跪坐在地上,面色惨淡的如同敷了几层白粉一般,凄楚中带着哀惧。

    恐惧像是一柄刀,狠狠的刺进了她的心脏,顺势搅了几下,又血淋淋的拔了出去。

    近乎木然的,她转过脸,去看依然站在先帝灵前的皇帝。

    他面色沉静,正取了帕子,细细擦拭手中的那柄剑,目光平和淡然,似乎那柄剑便是他眼中的一切,容不下其他。

    雪白的帕子沾了血色,那柄剑却重归清亮,他随手将帕子扔了,收剑入鞘,目光落到了先帝的灵位上。

    那眼神很平静,既没有对于父亲冷漠的失落惆怅,也没有登位成功的踌躇满志,他只是静静的看了一会儿。

    天地之大,谁也不知他那一刻究竟在想些什么。

    元城长公主没有任何感觉。

    她的五感似乎都被剥夺掉了,嗅不到周遭的血腥气,瞧不见满殿的狼藉,也听不到那些最后的惨呼,连有宫人上前清理地上的血迹,不小心碰到她裙踞时,她也没有如同往日一般扬声申斥。

    皇帝定定的看了许久,终于起身,走到了先帝灵位前,撩起衣袍,缓缓跪下。

    周遭的内侍宫人也意识到了什么,随之跪了下去,乌压压的占据了元城长公主视线,叫她觉得眼睛发酸。

    他淡淡道:“诸皇子忤逆失德,动刀兵于先帝灵前,大不敬,当法。朕为长兄,虽不忍致法于诸王,却难阻礼法昭昭。传旨,忤逆若此,不当奉先帝神位,敬承宗庙,按制当法,以儆效尤。”

    元城长公主浑身都在颤抖,说不出什么话来,五公主年幼,见得世面少,身子抖得跟筛糠一样,自然也是说不出什么,六公主虽转醒,却并不比前头两位皇姐好多少。

    相较之下,七皇子虽是天残,见识却并不缺乏,决断也是迅速,双手撑地,叩头表示自己的臣服,震声道:“愿附皇长兄骥尾。”

    似乎是打开了什么开关,几位公主也回过神来,双手撑地,恭敬的行了大礼,便是元城长公主也不例外:“愿附皇长兄骥尾。”

    皇帝面色肃整,对着先帝灵位三跪九叩,礼毕之后,才站起身来。

    他一摆袖,示意左右扶起七皇子,道:“朕与王,骨肉至亲,何来这般多的生分?”

    话毕,又转向被搀扶起的几位公主,道:“几位皇妹,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之前的几位皇子还陈尸殿外,内殿的血腥气亦不曾散尽,皇帝这几句话说的漂亮,却并无人敢当真,皆是低垂着头,听从皇帝训示。

    皇帝却不再说什么了。

    似乎是得了什么信号一般,一众内侍自外殿鱼贯而入,为皇帝着玄红二色的九龙衮服,束十二旒冠。

    符节令与少府令自殿外入内,屈身近前行跪礼。

    少府令抬手,将手中托盘呈上,口中道:“此居先者,即为传国玺。后三者,即为皇帝三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最末三者,即为天子三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七玺俱在,望请陛下恤天之诏,上承宗庙;下安黎庶!”

    他这段话说的不算短,殿内却无人感到厌烦——七玺是传国根基,自是不容有失。

    皇帝示意左右接印,验看无误后,少府令与符节令得以退下。

    英宗朝老臣尚有存留,局势已定,自有德高望重者入内,请皇帝往宣室殿登基,受众臣朝拜。

    一切俱已尘埃落定,一切都结束了。

    比起其余的皇子继位,皇帝登基,对于元城长公主而言,无疑是是最坏的结局。

    而且,随着皇帝位子一日日的稳当起来,这结局会越来越坏,局势也会愈发糜烂。

    元城长公主不知自己是如何站起身的,更不知自己究竟是如何迈动步子的,她只是面色惨白,任由侍女扶着,缓缓走出了内殿。

    心神恍惚之下,在经过内殿门槛时,她狠狠绊了一下,经了这一日的乱事,身边的侍女也是神魂欲碎,手上又没有多少力气,手一软,元城长公主的身子便抽了骨头一般,向地上便软了下去。

    陈庆自外头入内,顺势扶了她一把,他眯着眼,轻轻笑道:“殿下小心脚下。”

    元城长公主记得他的声音,抬眼望过去,便见到他面上的浅笑,不知怎的,竟觉与皇帝面上的笑意有几分相似。

    皇帝也是这般笑着,取了三皇子性命。

    她忽的打了一个冷战,正要收回手,却听陈庆道:“现下您便觉腿软,日后长路漫漫,却不知要如何熬呢。”

    “殿下,”他慢腾腾的一笑,似乎是在关切:“——保重。”

    元城长公主嘴唇一个哆嗦,正要开口,陈庆却将她扶给了一侧的侍女。微笑着道:“殿下见谅,奴才还要去回陛下的令,怕是不能同您多说了。”

    即使是到了此刻,他对元城长公主也是毕恭毕敬,施礼之后,才动身往内殿去。

    元城长公主只觉身心俱疲,半句话也不想说,半句话也不想听。

    她面上血迹还不曾擦拭,早就干巴巴的凝结在了脸上,做一个表情,便会有暗红色的细小残渣落下,半是凄凉,半是怖然。

    出了内殿门口,再回身去看这座被她视为家园的宫殿,元城长公主忽然觉得这里变了,变成了一只吃人的巨兽,随时都能将她咔嚓一声咬成两截,吞到肚子里头去。

    她不想久留,脚下用力,终于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离开皇宫,回到了靖安侯府。

    今日清早,她离开靖安侯府时还是光鲜亮丽的,到了此刻,却沾染了满身的血迹,厉鬼一般狰狞恐怖。

    侍女们叫了热水,伺候着她沐浴,洗净一身的血腥,体贴的没有开口。

    热水给了她些许安全感,却也叫她想起了某些类似触感的不详之物,眼泪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真的太累了——也太怕了。

    她无力靠在浴桶壁上昏昏欲睡时,却见自己的陪嫁嬷嬷张氏面色惊惶的入内,眼底的畏惧像是水中的浮萍,如何也遮蔽不住。

    她缓缓的合上眼,面皮抖了一下:“又出什么事了?”

    张氏神情中没了素来的精明,战战兢兢的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元城长公主听了,便不由自主的哆嗦了起来,覆盖在自己身体上的热水再不会叫她觉得温暖,相反的,只会觉得冷,带着血腥气的冷。

    她似乎猛地反应了过来,伸手狠狠搓揉今日陈庆扶过的手腕,力气之大,似乎要硬生生搓去一层皮肉一般。

    张氏说,今日宫变,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丧仪内殿,更大的变故发生在后宫之中。

    先帝遗留下的诸多后妃,一日之间暴毙了十几位,几位皇子的生母赫然在内,剩下的则多半是剃度出家,遣往昭善寺,下半生常伴青灯古佛去了。

    除去两位公主的生母,便只有七皇子的生母恪太妃尚且留在宫中。

    下意识的,元城长公主想起陈庆去回禀皇帝时候的神情。

    那双搀扶过自己的手的主人,刚刚还终结了十几条鲜活的性命,随即,又看似体贴的扶住了自己。

    甚至于,他平心静气的同自己说了几句话。

    这一刻,元城长公主深深觉得,即使是被十几条毒蛇的信子舔舐,即使自己狼狈的摔倒在地,也比那时候,叫陈庆扶住自己要好得多。

    下意识的,她想起了皇帝注视着先帝灵位时的神情。

    平静的,清冷的,不带任何感情,似乎那代表的只是一个陌生人,与他没有半分关联。

    他的血是凉的,没有任何温度,他的心也是冷的,没有半分热气。

    她曾经以为,这样的皇帝,大概注定要孤独一生。

    却从没有想过,这样冷心冷情的男人,居然也会会动心。

    居然想要娶妻。

    甚至于,会专程陪伴着自己的妻返家,生怕她回的晚了些,身子受凉。

    这般的温存小意,在他的身上出现,真真是比铁树开花还要稀奇。

动心() 
青漓抬头瞧一眼皇帝,轻声道:“我已经到了,衍郎还是早些回宫去吧,天色渐晚,会冷的。”

    “不过是冷几分罢了,”皇帝毫不在意的道:“有什么好怕的。”

    “是呀是呀,”青漓斜他一眼,道:”陛下英武圣明,天地之大,自是无什么好怕的。”

    “怎么会没有怕的?”

    皇帝搂着他的小姑娘,微微笑道:“朕既怕有日子见不着你,又怕朕于你牵肠挂肚,你却丝毫不念朕。”

    他靠近她耳边,声音温柔:“——越想越怕。”

    这个人,嘴巴上惯来是抹蜜的,叫人听了心跳个不停。

    青漓心头一甜,目光温柔若水,道:“怎么会。”

    “你这话说的含糊,”皇帝问她:“究竟是会想,还是不会想?”

    亲也亲了,抱也抱了,青漓也不矫情,乖乖的点点头,微红着脸道:“自然是想的。”

    皇帝见她如此乖巧可爱的模样,当下便有些迈不动腿,借着一柄伞的遮掩,低头在她唇上亲了又亲,终于依依不舍的放开:“时辰已晚,朕便不入府了。”

    他示意莺歌上前,将手里头的伞递给她,最后伸手摸摸青漓脸颊,道:“朕走了。”

    明明才见了他一日,明明许多事都还不够了解,对于这样一个男人,青漓竟也觉得不舍。

    这念头刚刚在心头升起来,青漓的脸便热了,亏得是天黑,瞧不分明,皇帝也没注意到,否则,少不得挨一通欺负。

    皇帝是骑马出宫,此刻也没有乘车的打算,连雨伞都不曾要,深深看青漓一眼,便飞身上马,带着扬鞭离去了。

    青漓定定的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身影在雨幕中消失,却久久不曾抬腿入府去。

    经了今日之事,陆女官几人对于这位小皇后的得宠有了计较——还不曾入宫承恩呢,便这般怜惜,等真的到了身边,还不定会如何宠着呢。

    如此一来,几位女官的态度愈发恭敬起来,隐隐的,甚至于有了几分亲近。

    王女官上前一步,柔声道:“娘娘且回去吧,若是在外头待的久了,着了凉,陛下可是要心疼的。”

    她这话一说,青漓原本就有些热的脸颊顿时更烫了几分,轻咳一声,便往府里头去了。

    时辰不早,又下着雨,青漓便直接往自己院子里去了,等进去之后,倒是微微吃了一惊。

    董氏正坐在桌案一侧的绣凳上,晕黄的灯火照在她面上,芙蓉一般的温婉清丽,饶是周遭不甚明亮,却也在眼底照出几分忧色来,见青漓归来,神情才略略一松。

    她上前一步,握着女儿的手,拉她到一侧的凳子上坐下,这才出言道:“不是早就该回来的吗,怎的延迟到了这会儿。”

    金陵勋贵请客行宴,往往都是有固定程序的,男子那边倒是相对宽松,若是喝酒喝的得趣儿,通宵也是有的,而女子那边却相对严谨些,一般来说,午后最多一个时辰便能结束。

    ——更不必说今日下雨,更该早一些回来才是。

    青漓之前也是经常自己一个人出去行宴的,但真的以未来皇后身份出去行宴,却也只是第一次。

    董氏对自己女儿有信心,但是眼见着过了这般久还不曾归家,却也免不了忧心。

    青漓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她陪着皇帝在前厅与几位臣子叙话,花费的时间太多了,随即又跟皇帝说了那般久,中间又有元城长公主之事阻碍,回府的时辰自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延迟。

    可是,她内心有些羞涩的犹豫——就这么把皇帝说出来,是不是显得她太不矜持了

    才一日的功夫,就从陌生人变成了嗯。

    不可说,不可说。

    董氏见女儿无事,心便放下了一半,本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却不想青漓却支支吾吾了起来,半日也没说出什么来。

    她本也不曾细看,又是晚间,屋子里头烛火微摇,却也不甚清晰,此刻定神一看,才察觉出女儿身上的不对劲。

    面颊绯红,目光羞涩,连唇也微微红润了些许,像是含苞的水仙,骤然遭了日光滋润,半遮半掩的涨了起来,含羞带怯的吐了几分娇艳。

    董氏心猛地一跳,嗓子眼儿也紧了紧,一想方才几位女官的态度,心才安了几分,连带着,那目光却也复杂了起来。

    她盯着女儿看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道:“妙妙,你——遇见陛下了?”

    青漓本还在犹豫应该如何开口,却不想董氏竟直接问了出来,心底顿时生出几分背着父母谈恋爱被发现的窘迫,隐隐约约的,还有几分说不出的欢喜羞涩,并不比董氏此刻的复杂心绪轻松多少。

    她低着头,轻轻的应了一声:“唔。”

    董氏也是经过男女情爱的,自是看得出青漓此刻情状为何,一时间,既欢喜,又担忧,两种心思混杂在一起,反倒不知应该说什么。

    青漓巴不得董氏别多问,羞答答的低着头,一言不发。

    董氏见女儿面颊上的粉红,再瞧她眼底暗藏的欢喜,便知几分她心思。

    ——她动心了。

    仔细一想,也未必不是好事。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最了解,董氏自然也是如此。

    妙妙的性子不算强硬,也不算是软和,她生性温和,却并不可欺,同多数人都能相处的很好,却也有不容触碰的原则,不说是心性上佳,至少也是有自己聪慧心思的。

    至少,绝不会被荣华迷了眼,傻乎乎的所托非人。

    陛下能在短短的一日间叫她生出这般意,可见于妙妙的确是用过心的。

    有他这份态度摆在这儿,妙妙的容貌性情又皆是极好,便是嫁到宫里头去,想必也不会吃什么亏,她与丈夫也能安几分心。

    想到这里,董氏也就不说那些扫兴的话了,微微一笑,道:“如何,同陛下见面,可欢喜吗?”

    她压低声音,往青漓的方向靠了靠:“陛下待你如何?”

    青漓的手指不自觉的开始揉衣角,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他他很好。”

    董氏含笑瞧了瞧女儿的绯色面颊,禁不住摇头失笑,也不忍心再为难她。

    郎有心,妾有意,只要不出什么错漏,结局总不会太差。

    她拍拍青漓的手,温声道:“妙妙也累了一日,还是早些歇着吧”

    青漓尚且有些不好意思,羞答答的应了。

    董氏没叫她送,起身回了自己院子。

    魏国公还不曾歇下,见妻子回来,自塌上坐起身,出言问道:“如何,妙妙回来了吗?可曾出什么事?”

    “回来了,”董氏面色不似方才含笑,而是略生几分沉静,坐到了梳妆台前,顿了一会儿,她才有些犹豫的道:“今日,妙妙在英国公府见到陛下了。”

    “什么?”魏国公猛地提高声音:“——见到陛下了?”

    “轻声。”董氏斜了丈夫一眼:“你喊什么喊,唯恐别人听不见吗?”

    魏国公被妻子说了一句,倒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