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逼我做圣母-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问旁边保护自己的武僧:“殿上那个卷发将军是谁?”

    “是山南东道节度使,此次他奉旨入京勤王,圣人大喜,让他兼领忠武、宣武几镇节度使,是长安风头最盛的郎君。”

    嗡的一声,九宁像被人狠狠揍了一拳头。

    眼冒金星,脑袋一阵晕眩。

    节度使原来鄂州的新任节度使是他!

    拿出十几座城池要她去鄂州当人质的节度使,是二哥!

    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法子逼自己去鄂州?

    为什么瞒着她?

    他如实说,她说不定早就答应了

    原来那些沙陀兵是他的人,他要她当人质,却又在半路上伏兵救她,是为了什么?

    不会是为了利用她进攻江州吧

    不然他为什么要阻隔南方的消息,不让她知道江州的近况?

    九宁耳朵里嗡嗡嗡嗡一片响,心中一团乱麻。

    她不想去怀疑周嘉行是这样卑鄙的人,他素来坦荡,想要和谁开战,从不和李元宗那样先煞费苦心找一个借口才发兵,总是直接宣战,理由很简单:你挡我路了。

    但事实摆在眼前,周嘉行确实骗了她。

    九宁还没来得及整理紊乱的思绪,武僧忽然一左一右夹着她,带她离开紫宸殿。

    她没敢露出异状,小声道:“等等!舅舅还没出来。”

    武僧对望一眼,压低声音说:“周使君看到阿师,不会就这么放他走的,我们先带你去安全的地方,再回来接阿师。”

    九宁反应过来:雪庭肯定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她,阿山他们不止保护、看守她,同时也不让其他人接近她。

    周嘉行知道她一直想找到雪庭,在殿上看到他,可能会扣下雪庭。

    殿外冷冷清清,雪下得更大了,石阶上厚厚一层积雪。

    九宁出了紫宸殿,脑海里还在回放刚才在殿中看到的情景。

    那个人,真的是周嘉行?

第 80 章() 
雪庭风仪出尘;披一袭艳丽奢华法衣;长身玉立;于大殿内;垂目宣唱经文。

    嗓音清冷;音调宛转;就如殿外飘落的飞雪;不惹一丝尘埃。

    殿内虔诚的信众们认真聆听他讲述佛家的因果之说,听到触动处,小声喃喃;和他一起吟唱。

    其他人则继续寻欢作乐,吆五喝六。

    唱完完整的一出,几位军将拍手大笑:“有意思!”

    小皇帝亦笑着附和。

    文臣们神情麻木;低头吃酒。

    雪庭微微一叹。

    因果轮回;昔日的强大帝国终究还是迎来了它的末日。

    江山快亡了,大敌当前;小皇帝还能心安理得地沉醉在歌舞升平中;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些狼子野心的藩镇身上;无疑是饮鸩止渴。

    雪庭曾陪伴小皇帝读书;他知道;小皇帝根本无心重振旗鼓;他知道自己没法力挽狂澜,干脆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能逍遥一天就逍遥一天。

    李昭虽然病弱;但明知不可为,依旧要尽力一试,哪怕落一身骂名。

    李曦曾试图扭转局势,却敏感多疑,甚至设计暗杀一心辅佐自己的堂弟。他努力过,失望过,自责过现在他什么都不想了,因为他认命了。

    一边是唯唯诺诺、阴郁的少年皇帝,一边是傲慢嚣张、隐隐有睥睨之势的群雄。

    这头日落西山,无尽苍凉,那边却是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喷薄欲出,大地为之肃穆。

    雪庭念了声佛号。

    他退出大殿,被几位昔日熟识、如今已经入朝为官的高门子弟拉着说了几句话。

    多年不见,少年郎们历经世事,早已不复当初单纯稚嫩,寥寥几句交谈,提起少时一起犯蠢的旧事,彼此都感慨万分。

    借着几位旧识的掩护,雪庭扫一眼主殿坐席。

    周嘉行刚才分明看到他了,但反应很平静,脸上既没有露出行径败露后的慌乱之色,也没有乍看到江州故人的惊讶。

    仿佛早就知道他会出现在大殿中。

    雪庭心中隐隐不安,别了众人,甩开身后的尾巴,走进一座废弃的侧殿内。他幼时在宫中长大,熟悉路径。

    侧殿内供奉了一座佛像,烛火黯淡。

    九宁盘坐在佛龛前,手里捧了一只檀香鹤首柄鎏金香炉,默默出神,听到脚步声,回头,唇角轻翘。

    “舅舅。”

    她指一指佛龛上那一尊面目慈和的佛像,“这是我父亲?”

    雪庭驻足,怔了怔,“你知道了?”

    九宁摇摇头,她是猜的。

    佛像很古怪,不是常见的神佛,姿态也不像,眉目清秀、面容温和,颊边一抹憨厚的笑意,是很富态神气的长相,好看,漂亮,但一点都不仙风道骨,也没有一般佛像的优美悲悯,就像个每天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走的市井普通人。

    这佛像是照着真人雕刻的。

    也许是血缘冥冥之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一点联系,在武僧们点燃火烛照亮佛像的第一眼,九宁就觉得佛像看起来很亲切。

    直觉来得莫名,但感觉很强烈。

    九宁拂袖扫去佛龛上的灰尘,为佛像捧香。

    远处的丝竹声透过窗扉飘进屋中,烛火仿佛被若有若无的乐声惊着了,时不时闪烁跳跃几下,空气中氤氲着淡青色香烟。

    原来如此。

    雪庭望着微笑的佛像,似叹非叹,“对,他就是你父亲。”

    九宁顿了一下,扭头问:“我父亲是个大和尚?”

    雪庭惊愕,足足呆了半晌,哭笑不得地望一眼九宁。

    九宁回望着他,笑意盈盈,不是大和尚,那是谁?

    雪庭费心保护她,肯定不是出于两家沾亲带故,和卢家也没什么关系。

    她想来想去,只有她父亲是个德高望重的名僧这种可能了。

    雪庭迟疑了一会儿,下定决心,朝墙角摇摇头。

    角落里的几个武僧恭敬地退出去。

    门扉合上,屋子里静了很多,悄无声息的岑寂。

    九宁懒洋洋坐着,等雪庭开口。

    都到这一步了,她不急。

    雪庭走到九宁身边,为佛像拈香,闭目念了几句经文,坐于她对面。澄净的双眸扫视一圈,似乎沉浸于某种久远的回忆之中。

    静坐片刻,他缓缓道:“如果当年长安没有发生你会在这座殿宇出生、长大。”

    九宁捧着香炉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抽了两下,错愕地抬起眼帘。

    “哈?”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又或者雪庭是不是在哄她玩。

    惊吓不足以形容她此刻的心境,她眨眨眼睛,几乎要骇笑了。

    雪庭眉峰轻锁,叹口气。

    “我没有骗你九娘,你的生父,曾经是大明宫的主人,至尊无上的皇帝。”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

    却如惊雷炸响,轰隆隆滚过。

    九宁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手心里沁出冰凉的细汗。

    雪庭静静地凝视着她,眸光清澈。

    “等等”半晌后,九宁回过神,揉揉眉心,“哪个皇帝?”

    这些年朝政混乱,几年间换了一个又一个皇帝,宗室排得上号的亲王轮了个遍,就没有哪个能坐稳皇位的。

    以至于大家说“先帝”时,先得确认一下年号才知道到底指的是哪一位。

    雪庭抬头看着那尊佛像,目光带着崇敬。

    “武宗。”

    九宁觉得匪夷所思,喃喃道:“怎么可能?武宗皇帝一生没有任何子嗣”

    武宗少时懦弱无用,骗过把持朝政的宦官。即位后默默积攒实力,等时机成熟,立刻贬谪宦官,打击权臣,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扫朝中颓丧风气。他在位的那些年,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任用贤能,多次减免赋税,朝中渐渐显露出中兴之相。

    可惜天妒英才,就在有志之士兴奋鼓舞时,武宗暴病而亡,举朝恸哭。

    武宗生前没有留下子嗣,王子公主都没有。

    民间猜测他年轻时可能被宦官毒害了,已经丧失生育能力。

    武宗死后,宦官权臣卷土重来,为扶持哪个亲王继承皇位勾心斗角,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朝政再度陷入混乱之中,各地接连爆发起义,狼烟四起。

    日薄西山,无可挽回。

    雪庭的话让九宁觉得难以置信:她怎么会是武宗的女儿?

    “你父亲生前不知道你母亲已经怀有身孕,他看出长安局势不稳,而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临终前,派人护送你母亲出宫本来计划很顺利,结果突生变故,你母亲和护送她的禁卫军失散了。”

    雪庭知道九宁一时半会儿肯定接受不了,等她神色慢慢平静下来,慢慢道出当年的隐秘。

    “乱匪冲进内城,你母亲不敢回宫,出城的时候,刚好遇到家破人亡、带着仆从南逃的崔氏,崔氏和你母亲是堂姐妹,毅然带上你母亲,姐妹俩一起逃往南方”

    九宁抿唇。

    雪庭明白她眼神中的疑问,微微颔首:“是的,崔氏不是你母亲她只是你的姨母,你生母是也是崔家嫡出娘子,闺名一个曼字,她少时艳冠长安,名动一时,十五岁奉诏入宫,虽然和你父亲年岁差了许多,却和你父亲心意相通,情深意笃。”

    九宁已经彻底麻木了。

    现在就算雪庭突然告诉她武宗皇帝还活着,她也会信的。

    生父是皇帝,一直以为的生母崔氏只是自己的姨母

    九宁觉得脑仁一抽一抽的疼。

    崔曼这个名字她没听过,但世人都知道那位十五岁入宫的崔家贵妃。据说她貌若天仙,容色倾城。皇后早逝,武宗忙于公务,很少宠幸后妃,某年阳春三月在亲近侍从的陪同下于曲江池畔踏青赏春,偶遇和姐妹们一起在郊外柳林里扬鞭跑马的崔曼,驻足看了良久。

    当晚崔家便接到旨意,圣人请李昭的外祖母长公主做说客,要接崔曼入宫。

    崔曼和武宗年纪相差太大,崔家一开始不大乐意,但崔曼入宫后很快和武宗情投意合,相处得很融洽。武宗每次出宫,贵妃必定陪在一旁,长安百姓常常看到圣人和贵妃去曲江跑马。老夫少妻同进同出,恩爱缱绻,羡煞旁人。

    武宗薨逝后,崔贵妃不知所踪,谣传她伤心过度,为武宗殉情了。

    “你父亲年长于你母亲,怜爱你母亲年少,生前早就做好安排,那个殉情的只是个忠仆”雪庭有条不紊地继续述说,“贵妃逃出长安后,忽然发现自己怀有身孕。”

    贵妃当年很害怕,因为武宗死之前告诉她,一旦他死了,没有人能控制住局势,她会沦为其他人手中的棋子。

    武宗殚精竭虑一生,自问对祖宗没有亏欠,不忍自己死后年轻娇弱的宠妃落到其他人手上受苦,在得知自己撑不了几天后,便果断忍痛派人强行送走她。

    两人仓促离别,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崔曼毕竟在宫里待了几年,耳濡目染,深知宫廷和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不是她一个深宫弱女子能应付得了的。如果其他人得知她还活着,而且还珠胎暗结,那么正如武宗所说,不止她保不住性命,她腹中的胎儿也肯定没有活路。

    武宗革除弊政,得罪的人太多了。而想要利用他后人的投机者更多。

    崔曼不想连累崔氏,曾想不告而别。

    崔氏追上她,说:“我们崔家的男儿都没了,只剩下你我姐妹二人,值此乱世,我们更应该彼此扶持、互为臂膀,我若就这么让你走了,有何颜面为崔氏女?”

    崔曼泣不成声。

    堂姐妹相依为命,东躲西藏,终于顺利躲过追杀。再后来,她们半路遇上山匪,被周都督所救。

    崔氏决定嫁进周家,以此来交换周都督的庇护。

    不只是为了保护她自己,也是想保护身份敏感的崔曼。

    九宁听到这里,叹口气:“那孩子”

    雪庭摇摇头:“你母亲很谨慎,没告诉崔氏孩子的事,安定下来以后,保护你母亲的人找到她,她以养病为由搬去崔家庄子,这时新婚不久的崔氏恰好也传出喜信。”

    崔氏的族人尽丧于暴民之手,多一个和她血脉相连的小生命,她非常高兴。

    崔曼也由衷替她感到欣慰。

    然而那个孩子生下不久后便夭折了,那时崔曼已经在暗卫的保护下秘密生下九宁,赶到周府探望崔氏。

    怕崔氏伤心,崔曼便将自己刚生下的女儿九宁抱去哄她。

    崔氏产后大病一场,没有看出分别,以为襁褓中的九宁真的是自己的孩子,抱着她舍不得撒手。

    暗卫们认为待在周家比去南方更安全,干脆将错就错。

    崔氏有了九宁陪伴,病好了大半,崔曼思念女儿,加之想留下照顾崔氏,便以崔氏陪嫁的身份留在周家抚养九宁,直到病逝。

    九宁这回真的惊骇了:“崔贵妃我母亲一直在周家?”

    这怎么可能?!

    周家若是有个美貌出众的仆妇,其他人肯定有印象,可这些年从来没人提起过崔家仆妇里有这么一个女人。

    雪庭叹息,手指捏了个祝祷的手势,答非所问:“崔氏是世家女出身,固然性情高傲,但八面玲珑,她想要示好江州世家女眷,易如反掌。”

    九宁怔住。

    是啊,崔氏那样出身的贵女,自小饱读诗书,不说性情怎么样,至少教养规矩一定让人挑不出错,即使她心里一百个瞧不起江州本地的贵妇,也能小心掩藏自己的鄙视,和她们相处得很好。

    但崔氏偏不,她谁的面子都不给,目下无尘,清高冷傲。就差没在额头上刻一行字,表达对江州本地豪族的不屑。

    这一切并不是崔氏倨傲到目中无人,而是她故意为之,她的高调和傲慢,正好可以帮忙掩盖崔曼的存在。

    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崔曼,长安那边追查武宗遗孀的人也不会把目光放到江州这边来,他们只会把崔氏当成一个嚣张跋扈的崔氏女。

    而崔曼本想带着九宁去广州投奔武宗留下的心腹,但崔氏那时病重,一时半刻都离不开九宁,她不忍让崔氏失望。那时长安那边又有追杀她的人沿路追踪到南方,将广州那个心腹杀了,情况危急,崔曼不敢冒险去广州,就这么在周家长久待了下来。

    九宁喉咙发干,想开口说话,先咳嗽了几声。

    她喘匀了气,轻声道:“我我只记得有个叫孟姑的人曾照顾我,对我很好”

    在冯姑进府之前,照顾她的仆妇中有个叫孟姑的,半边脸有小时候留下的疤痕,不大好看。侍婢们很少和孟姑来往,九宁却很喜欢孟姑,因为孟姑身上香喷喷的,说话柔声柔气,还会做各种精致的玲珑茶食哄她,耐心陪她玩耍,抱着她的时候会笑着亲她的脸颊,对她很温柔。

    孟姑就是崔贵妃?

    雪庭点点头。

    “孟姑就是你的母亲,她毁去自己的容貌,伴你长大”雪庭叹息,“周家的人都不记得她,甚至连你也不觉得她特别,这才是最好的你母亲走得很安详,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也是你父亲武宗的遗愿,那就是她能离开长安,余生过平凡安稳的日子。后来你出生,你母亲的心愿便是你能平平安安长大,她临走时嘱咐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你的身世”

    九宁怔怔地坐着出神。

    怪不得崔氏留下的嫁妆那么丰厚——那不是崔家的私产,还有武宗留给崔贵妃傍身的财宝。

    雪庭坚持送她价值连城的生辰礼物也很好理解,他将她视为公主,自然要为她准备最好的寿礼。

    原来当年竟然发生了那么多事,崔氏的跋扈,崔家仆从异乎寻常的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