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换成一般人类这么穿早就着凉了,不过,白春笙可是水妖,谁见过水妖泡了水会着凉的?老实说,穿着被水浸湿的外衫,白春笙觉得比穿着干燥的衣服还舒服些呢。
身上有了钱,白春笙觉得自己一下子就活了过来。左右看看,傍晚的鱼街倒是比白天的时候热闹了许多,摆摊卖东西的都出来了,街上各种卖鱼干、虾干、河鲜、菜蔬野果的,还有一些杂货摊子之类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不过,这些都不是白春笙的目标。
他现在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晚上的住宿问题。
原本他可以去住客栈的,可是路过一家客栈,进去一问,最便宜的大通铺也要十个铜板一晚上,还不包晚饭,白春笙顿时决定放弃,他现在手头的钱不多,要是在吃住上花费得过了头,租房子的钱就不一定够了,如果今晚找不到住的地方的话,那他宁愿随便找个屋檐下面凑合一晚上。
在那之前,他还是想努力争取一下的。
找街上的本地商贩打听了一下,得知鱼街的牙行就在不远处,白春笙毫不停顿地直奔牙行而去。这里的牙行类似于他们那个时空的中介机构,不过牙行的经营范围更广一些,不管是买卖人口还是买卖房屋田地什么的,只要是大宗值钱物品,大多习惯通过牙行去办,因为牙行和衙门熟,通过牙行可以免去被衙门盘剥这一道关卡。
牙行管事的正准备关了门去给自家夫郎杀鱼,看到有客人上门,立刻将刚买的鱼丢回盆里,拽了一条粗布毛巾擦了擦手,问清白春笙的来意,从屋子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簿子,慢慢翻了过去——
“一个人住,还要能做饭的屋子倒是有几间,街上屋子后面有棵老槐树那家,是个四合院,里面住了五户人家,恰好还有一间屋子,那屋子还算宽敞,中间拉一道帘子,能隔成里外两间,外面起个小炉子,平日做个饭菜还是可以的,一个月200个铜板。”
“街尾门前挂着一排仙人刺那家,屋子跟这个差不多大,不过那房子新一些,一个月要300个铜板。”那管事的大概是急于回家杀鱼做饭,也不和白春笙绕圈子了,指了指前面那个对他说道——
“我看后生你这身打扮,不像是手头宽裕的,不如先租这一个,暂且住着,等往后手头宽松了,再换个好一些的。赁屋不似买屋,住得不好,大不了忍上一个月的租期,期满再换就是了。”
“多谢大叔,那烦请您带我去看看,若是可以的话就这个吧!”白春笙倒是很能理解管事的这番话,作为曾经的拆二代、大房东,他每年都要换好几茬租客,手头紧的就租便宜的,收入好了就换个好一点的房子,或者两对情侣合租一套两居室什么的,租房子不像买房子,住的不好随时都能换,倒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当下,那管事的便拿了一大串钥匙,带着白春笙出了门,鱼街不长,很快便到了那个屋后有棵老槐树的四合院。
“果然是个半妖。”跟着进来的男子冷哼一声。
王鲲风扫了他一眼,“即便是半妖,寿命也比阁下绵长,百年之后,三郎依然是青葱少年,而你,不过是荒草覆身罢了。”
“你”男子勃然大怒。
“列统领!”商秋芦出言打断了他,“看都看了,我们也该回去复命了。”
男子到底不敢真的惹怒王鲲风,甩袖而去。
“大公子,三公子,恭喜!属下先行告退!”商秋芦再次看了一眼半坐在王大娘怀里的半妖少年,告辞离去。
“娘,怎的不让三郎穿上衣衫?”确认外面守着的黑衣人都撤了之后,王鲲风关起院门,从隔壁屋里拿来了娘亲早就为三弟准备的衣衫,这衣衫特意做大了些,恐怕穿的不够合身,不过无妨,等天亮了,他去成衣店给三弟买一身合身的便是了。
“大郎,三郎这样,如何能够穿凡人的衣衫啊?”王大娘一直紧紧搂着三郎,直到此刻,再也撑不住,哭着掀开了被她死死抱在怀里的薄毯。
半旧的薄毯下,是一双笔直修长的纤细长腿,腿下,一条虎斑纹的毛绒绒的尾巴,赫然藏在被褥之中!
乍然被掀开被褥,王鲲玉有些无措,有些慌张,忙不迭地将那条尾巴缩了回去,蜷缩在身后,仿佛知道这是不能被外人看到的一般。水润可怜的圆眼睛,可怜巴巴地抬头望向自己的大哥。
他知道,大哥一定会失望的。
大哥,会不会也和母妃一样不要他了?
王鲲风瞬间攥紧了手中的衣衫。
尾巴的问题,最终还是被王大娘想到法子遮掩了。
她连夜亲手做了一条类似袜套的东西,带着宽边绑带,一头绑在腰上,然后可以把尾巴塞进去,再抓着另一头绕着腰部绑好,虽然这样的话尾巴在外面就不能动弹了,但是,穿上宽大的衣衫,在外面却是看不出来了,只要不脱衣服,就没办法发现三郎长了一条猫尾巴。
相熟的邻里都知道他们家三郎昨日是十六岁生辰,化形一事也是瞒不过去的,而且,家里多了一个人,总归是要带出去让大家认识一下的,王大娘让王鲲风去杂货铺买了些喜饼,6个喜饼装一包,挎着篮子,牵着三郎,挨家挨户去认人去了。
“啊啊啊!三郎化形之后好可爱!”第二天一早,看到王大娘带着化形后的王家三郎过来串门顺便认人,白春笙瞬间被萌出一脸血!
毛绒绒的虎斑纹猫耳朵什么的,白嫩清秀的少年什么的,琥珀色的圆溜溜的大眼睛什么的这样的弟弟他也想要一个!
“三郎你还记得我吗?”白春笙正在院子里收拾那堆种子,看到可爱的少年立刻走过去拉住他,原来这就是那只小猫崽子变成的少年啊。
“记得,春笙哥哥煮的鱼汤很好喝。”三郎笑了笑,头上那对毛耳朵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昨日小儿生辰,麻烦白小郎了,这包喜饼拿去尝尝吧,我还要带三郎去其他人家里认认人,往后三郎还请大家多多照顾了。”王大娘高兴地从篮子里摸出了一包喜饼递过去。
三郎长了一条猫尾巴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的打击,只要一家人仍旧平平安安地在一起,一切都不是问题。或许半妖之身会让三郎今后的姻缘受阻,但是,王大娘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她也是一辈子都没有成婚,现如今不也过的很好?
况且,她家三郎长得如此俊美,总会有爱慕他、不在意那条尾巴的人出现的吧?
白春笙很想去摸一摸少年的猫耳朵,可是他也知道,当着人家娘亲的面轻薄人家孩子,肯定是要被打的,只能勉强按捺住毛绒控的心,暗暗琢磨着能不能多煮几次鱼汤,把少年拐过来撸撸毛耳朵
周婶婶也不由得替王大娘感到高兴,小猫咪再可爱,终究不能融入凡人的世界,化形了便好,哪怕耳朵还没长好呢,也总比一辈子都是一只猫要好得多。
“我那恰好还有一些自家染的蓝布,王家妹子,等下给三郎拿去做几块头巾吧,我看书院里的学子都戴着头巾,三郎这相貌,戴上头巾可不就是个俊秀小书生?”周婶婶是个行动派,说完便立刻进屋拿了一包蓝布出来,这是去年他们自己上山采的蓝草染制而成,专门留着给他们家茂青做头巾衣裳用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这蓝布染得真好,比市面上卖的还鲜亮呢。”王大娘并没有推拒,邻里之间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比王府的深宅大院要有人情味得多。
当然她也不会白拿周婶婶的东西,王大娘盘算着回头就让儿子去布店买些颜色鲜亮的花布,抽空给周幼青做身衣裳。
她心里还有个念想,虽说朝廷规定不许半妖血脉科考为官,可三郎却不能不识字,大儿子整天在外面挣钱养家,她也不好再让他晚上回来教三郎认字,想了想,周家大郎仿佛说过他们书铺有个伙计走了,不知道书铺还要不要伙计,她想托周婶婶帮忙问问,若是能让三郎去书铺做工的话,不说挣几个钱,能顺便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周婶婶听到王大娘的委托,当即就答应今天就去书铺问问儿子店里还要不要伙计。镇上书铺的老板和她已故的相公昔日曾是同窗,念着这点情分,对他们母子一直十分照顾,王大郎又是黑鱼精手下得用的人,把王大郎的弟弟介绍过去做工,也算是给书铺卖个好,能和码头大佬搭上线,今后书铺外出进货也能方便许多。
几日后,王家三郎果然跟着周茂青一起去书铺上工去了,白春笙也从杂货铺拿回了定好的农具,出钱请了几个小工,帮忙把他那些地耕了出来,种了两亩地的黄豆、一亩地的辣椒,剩下两亩地种了些香葱和生姜,边角零碎的地方还见缝插针地种了些豆角和青菜。
“周婶婶,那边的宅子看着十分华丽,是镇上哪户人家啊?”回来的路上,白春笙指着不远处盘踞在一个小山坡上的精致宅院问道。
“还能有谁?那便是黑老板的宅院了。”周婶婶笑着说,“黑老板的夫人是只狐妖,偏爱这山中美景,黑老板便在山中建造了这处宅院,寻常都陪夫人住在这边,去年夫人生辰,黑老板还请我们一家去吃寿宴了,你这田地划在这边也好,有黑老板在,附近无人敢闹事的。”
“也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土地可以买了,听婶婶这么说,我倒是想在这附近买块地建个宅子了,总是租别人家的屋子也不是个事儿。”白春笙嘀咕道。
“这我倒是没留意过,你若是真想买块地造宅子,不如便去中人那里问问,让他替你留意着,也打听打听价格。”周婶婶提醒道。
对于白春笙这么会过日子,周婶婶很是欣慰。心里也有些羡慕,他们家从前也是有自己的宅子的,只可惜周氏族人对相公留下的遗产虎视眈眈,为了保住相公留下的东西,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卖了房子和地,到城里来租房子住,现如今她是一个铜板也舍不得花,就为了攒钱给儿子将来读书考科举,只有儿子有出息了,他们家才能重新振兴起来。
白春笙回去就找了中人,让他帮着打听一下那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可以拿来盖房子的地可以买的,他多留了个心眼,晚上还特意跑去问了王鲲风,镇子外面的宅基地一般都卖什么价。
王鲲风这家伙这么爱钱,肯定对这些价格很敏感!
果然,王鲲风听说他要自己买宅基地,笑了笑,让他不必再去找中人了。
“为何?买卖土地不都是要找中人的吗?”
“你不懂,镇上自然是找中人便宜些,那边已经出了镇子,算起来是村子里了,村里的买卖一般都是族里的人,又或者是一些媒婆帮着牵线的,你若是找中人,中人再去找他们,岂不是要交两次过手的银钱?”王鲲风淡然一笑。
白春笙立刻就听懂了,感情镇上的中人还想当代理公司赚个差价啊?要不是他多了个心眼跑来问王大郎,这次肯定又要被坑了!
“多谢王大哥,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你帮忙打听一下了,若是能买到合适的宅地,我亲手给你们做一桌全鱼宴!”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等我消息。”王鲲风摸了摸下巴,决定马上就让手下的人去帮忙打听一下。
三弟现在刚化形,身体还很虚弱,若是能每日喝上几碗鲜美的鱼汤,说不定身子骨能更强壮些?
“白大哥,要不要我帮你去买菜?”谢篁问道,他在码头扛包,活儿比较自由,想不去也就不去了,不像其他人,有掌柜的管着,不去还得请假。
“那好啊,干脆你今天就别去码头扛包了,中午我做你喜欢吃的蛋黄南瓜,还有咸肉蒸蛋黄。”
谢篁一对小眼睛顿时睁大了,咸肉蒸蛋黄,他从来没吃过,当然他的关注点在“蛋黄”这两个字上。
成功拐到一个免费壮劳力,白春笙从周婶婶家里借了他们家的驴车,吃完早饭就和谢篁一起出门采买食材去了。
因为是要请人吃饭,白春笙便不肯买折价的次等食材,便请谢篁帮忙赶着驴车,先去了码头那边,三郎爱吃青鱼,他便买了两条肥硕的青鱼,看到有渔夫抓到了一种棒槌鱼,也买了两条。
第72章()
防火防盗防猫妖白春笙顿时瞠目结舌。
没想到后世楼下小卖部两块钱一包不限量供应的食盐,到了这里竟然还成了国家管制货物?必须要凭户籍册子才能购买?
天知道他一个妖去哪里能办户籍册子?
白春笙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好心的老板。
杂货铺老板:“”
为了卖锅;店老板也是拼了!
“这样吧;我让人带你去一趟码头公房;我有个熟人在那边做管事的,你找他们代办户籍册子,可以比你直接去衙门办省好几百个铜板。”说着;店老板从后面把自己的小儿子给叫了出来;让他带着白春笙去码头公房找“表舅”;帮这个客人办一下户籍册子。
白春笙也不好意思让人家小孩子白跑一趟,急忙从杂货铺子里买了一包糖递给小孩;那小孩笑嘻嘻地接过糖,一边吃一边和白春笙说起了“表舅”的事情。
白春笙这才知道;原来他上岸后第一次去交“保护费”那个公房;在码头的作用孩子还真挺大的。
简单来说;这公房类似于后世他们那边的社区服务中心,一般涉及公家的琐事都可以在那边代办;因为公房和衙门的关系好;老百姓都喜欢去那边办,虽然要过一道手续,但是比自己直接去衙门办省钱省心,衙门也乐得把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丢给公房去做。
这次白春笙的运气倒是不错;没有遇到那个凶神恶煞一般的王大郎;或许是带他来的小孩子嘴巴甜的缘故;那个“表舅”和小孩寒暄了两句;便让白春笙拿出三百个铜板,大概问了一下白春笙的籍贯和真身之后,从柜子里取出一本深蓝色封面的户籍册子,给他填好了资料,约定等明天下午这个时候就可以过来拿户籍册子了。
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白春笙知道没有别的法子,好在锅可以等明天灶台垒好之后再装,盐也可以暂时不买,大不了先在外面买着凑合几顿,谢过那管事的,悄悄塞了二十个铜板过去之后,白春笙又跟着小孩回到杂货铺子,把剩下的东西都买好了,借了店家的驴车拉了回去。
回到家把东西放好,想起来家里还有许多东西没买,索性先不急着把驴车还回去,又跑了一趟集市,把柴米油盐之类的都买了一些回来,还车的时候又从杂货铺买了几包麦芽糖,给了店家一包做借车的谢礼,剩下的几包回去之后,挨家挨户给院子里的邻居送一送。
经过昨晚借水桶这件事,白春笙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里不是他从前生活的那个世界了,不想做饭可以外卖,不想出门可以网购,在这里,要想过得好,单单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就比如昨晚,要不是商秋芦借给他水桶,还帮他打水的话,昨晚他说不定连口水都没得喝。
忙了大半天,白春笙顾不上吃饭,第二趟回来的路上,匆匆在路边买了两个烧饼揣在怀里,一边走一边啃,额头热得冒汗,浑身的毛孔似乎都被汗水堵住了,恨不得一头扎到水里去泡个痛快!
只可惜垒灶台的事情他已经和人家约好了,现在就得马上去挖泥巴,这活计他倒不陌生,作为一个有钱又有闲的暴发户,白春笙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却很喜欢做一些手工活,报过班玩过陶艺,做过木工活,甚至还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