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平乐-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等了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半时辰,两个时辰,皇后始终未回。

    夏侯沛欣然的眼眸逐渐暗淡。

    “十二郎,宫妃游园,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的,十二郎不妨先回府,待下回,再与殿下聚。”李华见她还在,忙上前来说道。

    “去与宫内省说一声,我今日不出宫了。派个人,去王府,取我的朝服来。”夏侯沛端坐不动。

    李华不敢违拗,忙遣人去办了。

    阿娘大约是让什么缠住了。夏侯沛坐得麻了,便起身在殿中走了走,若是不知今日是乞巧,倒罢了,可知道了,她想今日能与阿娘度过。哪怕什么都不做,她也想在这里,在皇后的身边。

    殿中有些闷,夏侯沛走出去,干脆在庭院中等。

    皇后回来时,夜幕已降。

    夏侯沛不知等了多久,看到皇后的身影,立时疲惫尽扫,她高兴地迎上去,唤道:“阿娘。”

    她的开心,那么纯粹,皇后的目光轻柔地在她身上停顿了片刻,弯了弯唇:“让你久等了。”

    “不久。阿娘是让什么事绊住了吗?”夏侯沛走到皇后身边,一面说,一面往里走,想到皇后去了那么久,她关切地问道。

    “是。”皇后简略地回道。

    夏侯沛知道皇后不喜欢她插手后宫阴私,便没有多问。

第七十章() 
隔日,皇帝得知夏侯沛昨夜留宿宫中的事。

    一下了朝,他便唤了夏侯沛来,将她左看看,右看看,很是惊叹道:“昨日乞巧,我特与你一日假,你不在家陪着王妃,居然在宫里耗了整日?”

    倒怀疑起她是不是真的喜欢王妃来了。

    夏侯沛无奈道:“儿忘了时日,一得假就往宫里跑,到阿娘那里,才知是乞巧呢。后面一想,王妃是日日可见的,阿娘却许久不见了,干脆就多待了一会儿,留了一宿。”

    皇帝哈哈大笑。倒也不怀疑她的话。

    夏侯沛做事的劲头,皇帝是看在眼中的,但凡与她一件差使,她不管自身是否可得利,只管卯足了劲做好,凡事皆一视同仁,赋税之事如此,审囚徒亦如此,真不知说她实心眼儿好,还是说她懂事明理。

    皇帝笑呵呵的,一扭头,又见八位皇子都在,难得齐聚,便干脆都叫去了太极殿,问一问近日的进益。

    待从太极殿出来,已是近午。

    跨出那道门槛,太子与诸王面上洋溢的笑容便弱了下来,在殿中融洽和谐的气氛便如虚幻的错觉一般,一出了那庄严高大的殿门便陡然消失。诸王各自为政。

    夏侯恕唇边带了抹浅浅的笑,目光在四下一扫,便见夏侯挚站到了太子身后,夏侯谙与夏侯衷近些,夏侯康正眉开眼笑地与太子说着一篇典籍上的典故,而夏侯汲人与夏侯沛则落在最后,皱着眉头在说什么。

    想到皇帝将京郊赋税一事交给了夏侯沛,夏侯恕便眼红生妒,这等好事,从不曾落在他头上,十二郎才刚刚入朝,便受如此重用!他强自将目光从夏侯沛身上收回,皮笑肉不笑地朝太子拱手,太子神色冷淡,朝他略点一点头,非但是对他,对诸王也皆如此,不过略略示意,便自抬步走了。夏侯康大约是被典籍吸引了,夏侯挚一向都紧跟太子,他们二人亦随太子而去。

    夏侯衷原是宽厚地笑着的,待见到八郎连话都不曾与他说一句,紧紧跟着太子,一副与他划清界限的模样,便觉得气闷得很。只是他惯会演戏,面上仍将礼数做足了,笑眯眯地问了夏侯恕将往哪儿去,又问夏侯汲人与夏侯沛可要一同用膳。

    夏侯沛一心二用,一面与夏侯汲人说着出京的见闻,一面留心兄长们的动静。诸王与太子连年相倾轧,到了现在,连基本的情面都只是勉强维持,太子、夏侯恕、夏侯衷三人,全然是相看生厌。夏侯挚与夏侯谙不知何时已分别投了太子与晋王。皇子间的党争,已然形成。

    夏侯沛抬头望见日头将至中天,算着这时候赶去长秋宫还可赶上用膳,便笑道:“不了,难得入宫一趟,我还是去长秋宫多陪陪母后。”

    夏侯汲人闻此,依样画葫芦:“我去陪我母妃。”

    夏侯衷也不是真心邀他们,不过在太极殿前做个样子罢了。当下拱手作别。

    太极殿前,诸人散,夏侯沛高高兴兴地去了长秋宫。蹭过午膳,才出宫去。

    她没将兄弟间的汹涌暗流放心上,却有人堵得气闷。

    在外边,夏侯恕好歹克制,一入得郑王府,那勉强维持的笑意倏然间一扫而光!他双唇紧抿,嘴角下撇,双眼精光凝聚,戾气十足。

    “二郎回来了。王妃”家令迎上来,话还没说完,便叫夏侯恕斥了一通:“滚下去!”

    家令一愣,垂首退至一边,做躬身拱手状,待夏侯恕自他身前走过去,方直起身。

    夏侯恕一路大步,进了书房,将侍奉的仆役都赶了出来,一个人在里头生了一通闷气。

    整个郑王府皆小声小气,仆役行路都万分小心唯恐弄出点声响,叫郑王听见了,就要拖出去打死。

    杨为哉到时,便看到一个井然有序的郑王府,府中仆役皆训练有素,不敢多说一字,不敢多看一眼。他暗暗点了点头,对郑王的治府之道尚算满意。

    “将军。”家令上前来拱手。

    “殿下可曾回府?”杨为哉回了一礼,平易近人。

    “已回来了。”家令道。

    “今晨圣人召太子与诸王,殿下回来,心情如何?”

    家令笑了笑,并未答话,做了个请的姿势,在前引路:“二郎在书房,君且随我来。”

    杨为哉知他口风甚紧,也不以为怪,倒是觉得这家令是个可用之人。

    郑王府占地广阔,布局严格,一景一物皆显出一丝不苟的富贾气来。走了半估摸炷香的功夫,终到了书房外。

    家令朝杨为哉略一示意,便上前叩门,口道:“二郎,杨将军来了。”

    里头略略沉默,片刻,方传出夏侯恕低沉的声音来:“请杨将军入内说话。”

    家令推开了门,并不进去,待杨为哉跨过了门槛,他轻手轻脚地跨入一步,带上门,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

    夏侯恕跽坐于书案之后,抬着头,看着杨为哉走进来。他也知礼贤下士,当显宽厚,不等夏侯衷将腰弯到底,便急道:“免礼免礼,杨将军如何与孤客气?快快坐下。”

    杨为哉一入门就将夏侯恕的情绪看分明了,不必多想就知道,必然是今晨在皇帝那里没出彩。他唇边儿一丝冷笑,待站直了身,又是卑谦和气,寻了个距夏侯恕较近的榻上坐了,缓缓开口道:“殿下何以怒气冲冲?”

    这一说,夏侯恕才稍霁的面色立时又沉了下来:“说来丢人,孤向来不得父皇青眼。不如老大,老三,孤也认了,如今,十二郎也要骑到孤头上来了!”

    杨为哉不解道:“殿下何出此言?圣人对殿下分明也是关爱有加。”

    夏侯恕冷冷一笑,自嘲道:“不过多看了一眼罢了,也称得上关爱有加?十二郎那样的,才是青眼关爱!”

    说到秦王,杨为哉也承认皇帝对秦王实在是好,秦王自己也争气,这一想,他便遗憾得紧,若不是秦王不肯接纳,他何须来侍奉这么个没用的东西。杨为哉做出恍然的模样,点了点头,道:“平心而论,秦王这几桩差使,办得实在是漂亮。”

    夏侯恕更加阴郁。

    “不过,也是因十二殿下有那个机会罢了。”

    夏侯恕稍稍平息了怒意。

    “若是将相同的差使交给殿下,又怎知殿下便办不好呢?”杨为哉温和的语气安抚了夏侯恕。夏侯恕哼道:“可不是,十二郎靠的不还是他手下那帮属臣?光他一个能办成什么事?”言辞间大为不屑。

    杨为哉对他也挺不屑,可惜他一一排除下来,能让他扶持的就这一个郑王。太子与晋王都是魏氏外甥,他与魏师有仇,断不会扶持他的外甥,秦王倒是好,内有皇后,外有强援,可惜,人家高傲不理他,其他几个,不是归属了太子与晋王就是无争心,算来算去,也就一个郑王。

    也算不错,郑王这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大臣帮扶,他一来便是心腹,事大事小,郑王都要问过他的意见,如此,便好摆布了。

    杨为哉是有指点江山的豪气的,他自以为也有这个本事。想他当初不过一占山为王的强人,最后当机立断率众投奔今上,之后大大小小数百役,真刀真枪拼到了今日。他断言当今天下如他这般能人屈指可数,这屈指可数的人中绝不包括魏师!

    一而再,再而三的给魏师让位。当年突厥是一事,而今广陵军屯是一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杨为哉认为,皇帝帮着魏师抢他的军功。若是换一个人,换成出将入相的高宣成,倒也罢了,杨为哉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及不上那老狐狸,可魏师,怎能让他服气。

    魏师,不过是在魏后余荫的庇护之下,他有什么能耐!

    杨为哉恨得牙根儿都咬酸了。想想广陵是回不去了,便不再去想了,可京师也大有可为啊。

    抓紧了夏侯恕,将他蛊惑成一个木偶人,他爱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只要一想到魏师在外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平定了天下,回京一看,皇位上坐的不是他妹夫,也不是他外甥,杨为哉便能笑出声儿来,到时候,魏师回京,便是自投罗网!

    哪怕为了这种吐气扬眉的场景,杨为哉也得憋住他的不屑,哄一哄这不成器的玩意儿。杨为哉温柔道:“殿下既然知道,又置什么气?总有机会的,不说其他,就看太子,今还稳如泰山否?休要急躁,让陛下见了,又要斥您不稳重,至于差使,那些零星让与十二殿下又何妨?”

    这个让字,说得夏侯恕眉开眼笑,不过他也是有些头脑的:“零星小事,让就让了,可阿爹迟迟不委我重任,我又如何取得威信?不建威信,又有谁来辅佐我成大业?”

    杨为哉一笑,儒雅得如同山中高士,毫无武将的粗俗:“自然是,争取大功劳。依殿下看,陛下最挂心的是哪件?”

    夏侯恕一想:“楚国?”

    “不错,我接密报,楚帝命不久矣,正急着立太子,先前那个太子,卷进厌胜逆案里,让楚帝厌弃,给废了。眼下他快驾崩,又没个储君,诸子争的你死我活,连侄儿们也搅了进来,楚帝正难决断,偏生光阴不等人,又油尽灯枯了。”杨为哉在广陵那么多年,眼线不少,就是楚国,他也派了几个内应过去。

    夏侯恕眼睛一亮:“如此,楚国必乱,我大夏正可趁此进兵。”他越说越激动,一把揪住杨为哉的衣袖,道:“杨公!广陵精兵,可练好了?”

    听这话,杨为哉一阵恶心,他一手带出来的兵,眼下都在魏师手下,强忍着那不甘不平与厌恶,他笑意如春风拂面:“臣带的兵,殿下放心就是。必能得胜。”大楚也不是往日国富兵强的大楚了,折腾了十几年,早就山河溃烂。

    夏侯恕极是满意,他叹息道:“可惜杨公已回京来了。”

    杨为哉笑意淡了:“回京来了,又如何?臣熟知兵事,且姑妄言之,圣人要出兵,必倾力而为,不止广陵,还有其他几地,算一算,当会兵分三路大军,一齐南下。殿下要做的,是争取成为其中一路的主帅!”

    “主帅?”夏侯恕握拳,目含贪婪,片刻,他又萎了下去,“孤,从不曾带兵。”兵书也没怎么读,他连纸上谈兵都不会,更别说做主帅了。

    杨为哉道:“总有会带兵的人。用好了他们,不就成了?”如今八个皇子,除了太子,谁都没领过兵,若是皇帝委任皇子为主帅,只可能是让他们去挣军功的,必然会同时派以可靠的名将辅佐。

    夏侯恕一想也是,领兵他不行,用人之术他却是熟知。可他能想到,其他人未必就想不到。夏侯恕颇具忧患意识,叹了口气:“只怕晋王,也盯在这上头。”跟夏侯衷争,他少有争胜的,眼下,还多了个夏侯沛。

    “殿下何以恹恹?尽力施为,未必不能成。”

    夏侯恕又胀满了信心,点头道:“不错,老三从没比我强,不过胜在他有个母妃,帮他周旋。”

    见杨为哉满意,夏侯恕又想到一事:“卿方才说楚国前太子是怎么废的?厌胜之案?具体怎样?卿来为孤细分说。”

    杨为哉满意的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又收了回去。他看看夏侯恕那津津有味的模样,没滋没味地将楚前太子被废的过程说了一遍。这事,他也不知究竟,楚国毕竟不是任大夏人来去自如的地方,夏人大多也只知道楚太子被废,具体如何,却是不知的。杨为哉也只将他所知,大致的说了一说。

    要他来说,弄翻太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留给晋王去做就行了,何必卷进去?一个有心大位的皇子,私底下做了什么暂且不论,明面上是越干净越好。太子是正统,必然有人拥护,对抗太子,便是对抗正统,亦是将野心放到太阳底下,使人防备不说,还令皇帝猜忌。

    何必?

    既然晋王已经在努力削弱东宫,郑王只要置身事外,让自己的手清清爽爽的就是了,卷进去了,有什么好处?

    杨为哉看了眼专注沉思的夏侯恕,这些话,说了,郑王也未必肯听。

第七十一章() 
杨为哉所料不错,刚一入秋,楚国内应便传来消息,楚帝病危,楚国诸王为皇位争红了眼。

    天赐良机,皇帝振奋,召大臣议事。

    夏侯沛觉得,病病歪歪的老人,在病榻上歪上几年也不是没有,期间不断的病危,然而次次都挺过去,也不在少数。不过她并没有发言,兵之一道,她毫无经验,所知皆自纸上来,比划得再头头是道,也不过纸上谈兵。

    两国征战,不是小事,关乎国家威严,关乎上百万将士生死,关乎百姓今后是否不再受战火荼毒。夏侯沛极为谨慎地竖直了耳朵,听着诸公之论,自己并不开口。

    朝中大多都是主战的。

    丞相高宣成,尚书左仆射秦勃,大鸿胪魏会,廷尉崔浩民,骠骑将军兼领军将军杨为哉,尚书右仆射戴琳,御史大夫苏充,众多入可朗朗于朝堂,出可赫赫于战马的良臣武将都恨不能亲上战场,扬我国威,一统天下。

    争议只在于何时出兵,分几路,从哪几处,如何布防与进攻。

    夏侯沛倒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群臣相争的场面。这会儿谁也顾不上自己效忠哪位皇子,一心想着如何定鼎江南,最多便是在具体布置之时多为同党谋好位。

    立朝之初,往往如此。党争也有,但不误国。

    经历过战争的人,更明白家国天下远在个人得失之上,如楚国,眼下他们争得再激烈,最后争胜了又如何?

    国亡则臣耻!

    夏侯沛听得感慨万千。如此众志成城,战胜或早或晚罢了。这样的大臣共事起来才有滋味嘛,同道中人,底线不破,虽有争议,都是为了国家。像岳飞那样,自己在前线拼命,后面不断有人扯后腿,捅刀子,真是要了命了。

    众臣还在争论,夏侯沛听他们话中展露的讯息,脑海中出现了一幅舆图,各处军队布防一一在图上标出。何处险恶,何处通达,何处水流湍急,不宜渡江,何处天险虽弱,对岸兵力极强,一张布防图渐在脑海中明晰。

    “十二郎,你有何见解?”皇帝让大臣们吵得脑门嗡嗡之响,见夏侯沛听得认真,想到他素有独到之见,便高声问道。

    殿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