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平乐-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贵胄往他那里一聚。

    夏侯沛想想自己近日少在人前出现,太过沉寂了,便答应了来。

    二人骑在马上,不疾不徐,夏侯沛着青衣宽袍,发以玉冠簪起,小脸白皙,双眸漆黑水泽,像个温文尔雅的小郎君。

    崔玄与她并驾齐驱,慢慢地拣些要紧的与她:“前两日说达旦与突利已燃战火,那使节便将‘公主’抛下,要圣人引兵相助。”说到那没影的公主,崔玄便笑得十分得意,

    在对突厥一事上,所有人的立场都是一致的。朝中诸公平日里怎么争,都是自家事,一旦对外,必是不约而同的放下成见,团结一致。

    听到这个,夏侯沛便有些疑惑起来,起初,她是以为朝廷有意引着突厥内战,让他们内部消耗兵力,便无暇对外用兵了,然眼下一看,仿佛不止于此。

    “圣人似乎并不想出兵。”使节相求,皇帝以此异邦内政,不好干涉为由,并未出兵,可若说他真不想出兵,又不太像,据夏侯沛暗中观察,朝廷近日的兵事调动,有些异常。

    这么一说,崔玄的面上便带了些骄傲,捋须道:“殿下且看着,这回突厥必自掘坟墓,我大夏泱泱大国,灭一族,有伤天和,要他安分下来,却是有办法的。”

    夏侯沛看了,好生亲切,不论哪个时代,爱国爱家,都是人心中油然而生的情感。崔氏在军中有人,崔骊已升到中护军了,掌着一半的禁卫军,消息自是灵通的。这回保密甚严,究竟如何,崔玄也看不分明,但从种种迹象可知,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定要突厥吃个大亏。

    崔玄一念及此,便极顺心,国力强盛,震慑四海,盛世之兆也!

    二人一直是以不快的速度小跑着的,身后跟着一大批仆役,默默无闻的在后护卫。等出了城门,无人马拥堵了,便开始策马飞奔。

    汉王乃风雅之人,嫌城中府邸匠气太重,不配菊之清雅,且逢重阳,必得登个高,望个远方应景,便将宴设在东山上。

    如此,路途便远了起来,一来一回,一日必是不够,汉王还特意去向皇帝请示了,要了三日假。其他人也如此。

    鉴于眼下正是关键时刻,朝中掌权诸公是不来的,但都遣了子侄前往。

    魏氏遣来的是魏善。

    魏善近日颇忧愁,王业死了,他伯父似乎也沉寂下来,可他总担心再有什么事发生,日日都在盼他阿爹快快回来。今日来此,倒正好让他散心。

    在汉王别业门前遇上夏侯沛与崔玄,魏善便有些心虚——不知崔氏查出什么没有。

    夏侯沛与崔玄倒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见了魏善,亦微笑以对,魏善知道崔玄不简单,便不曾想过从他神情中看出什么,想着广陵王年幼,心中应是不大藏得住事的,便欲从她身上找一找端倪,可惜,夏侯沛的演技是久经沙场,见魏善施礼,与往常别无二致地道:“巧的很,魏郎与我同行吧。”

    一路进去,不曾刻意冷落他,亦不曾变得不怀好意的冷嘲热讽,与往日一般,平和得很。

    弄得魏善都有些疑神疑鬼起来,究竟广陵王一系知不知道王业是魏师指使的,或是不知?又或崔氏已知晓,只是不曾告诉广陵王?崔氏若知,势必要上禀皇后与广陵王,请他们多加防范。可要说崔氏仍不知,这更是不大可能。事情发生时,无暇他顾,是会蒙在鼓里的,但过去之后,腾出手去查,必能发觉异常。

    魏善曾听其父评价崔氏,低调而务实,精明而机变。这样的家族,不可能连敌我都分不清的。

    夏侯沛还在那里说:“汉王叔乃雅人,擅诗赋,擅工笔,今日必有新篇,也可见魏郎佳作了。”

    魏善心中迷惑着,并不妨碍他应答:“何敢称佳,郡王之风采,文若其人。”

    夏侯沛便是一笑,这一笑并非听见夸奖后的自鸣得意,也不是一般皇子常有的虚怀若谷,而是一种,你夸或不夸,她皆心如磐石,知自己所长,知自己所短。魏善猛然间便悟了,不是崔氏仍不知,亦不是崔氏知晓了不曾告诉皇后与郡王,而是,心知肚明而不将心事表露面上。

    魏善本知夏侯沛心计深沉,这回再见她心性之坚忍,更不敢小觑。

    三人走入别业,便有人来迎,不多时,主人家汉王也迎了出来,夏侯沛笑拜:“王叔大安。”

    汉王是一俊逸非常的青年,身上别有一股洒脱之气,估摸着与夏侯康会极投缘。见了他们三个,也是喜欢的模样,先与夏侯沛相互见过,又问了崔玄,最后方是魏善。

    城外园池,取景自然,与城中果大不相同。

    现已过午,一行人,只临池散座,饮酒作乐而已。一入园池,便见济济俊才,魏善便寻机躲了开去。崔玄待无人,道:“心性外泄,你与这魏善倒是相熟。”要不是她故意,还真不能让魏善看出来。

    夏侯沛在一处坐榻上坐下,望池中秋意盎然,道:“摄一摄他,省得魏氏再来烦人。”

    池旁栽了一行秋菊,色彩各异,或白之素洁,或黄而雅淡,沉稳而雄浑,如惊龙,如浮云,情态多样。

    崔玄倒不觉得夏侯沛太过张扬,也是魏氏太欺负人了,震慑一下,让他能止步,不要再出这些零零碎碎的昏招,倒是不错。至于会不会有大阴谋,大阴谋也不是说来就来的。韬光养晦,并不是一直缩着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那不是韬光养晦,那是妄想天上掉馅饼。

    说着这些事,真是无趣,崔玄一转眼,便看到魏善在不远处与人交谈,目光却不时地瞟向这边,崔玄顿时笑,老不正经地与夏侯沛暧昧道:“魏郎莫不是为你折服了?没有小娘子心仪,来个小郎君也是不错的。”

    夏侯沛面无表情道:“阿舅再说混话,我便告诉阿娘去。”

    崔玄啧啧了两声,又摇了摇头:“听闻总爱念叨阿娘的孩子会让媳妇压着的。这可不好,郡王得改改。”

    夏侯沛听得满是无奈,也不敢再说告诉阿娘的话来威胁他了,只道:“阿舅休要再浑话了,除了阿娘,还有哪个女子压得到我?”

    怎么说她也是一郡王。

第三十八章()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汉王别业,清幽风雅,园中引活水,依稀可闻水流潺潺,水旁植秋菊,与秋高气爽之风情,相得益彰。

    夏侯沛与崔玄说笑过后,便端了菊花酒,浅尝一口。园中诸人三三两两的,或倚坐,或站立,神色轻松而自在,在这山清水秀间,将俗务带入,未免不雅,宾客也迎着汉王的喜好,只说些雅事。

    汉王为主家,自是哪个都不肯怠慢的,在园中与诸人周旋。他笑眯眯道:“今邀诸位入宴,非止赏菊登高而已,还有一美事,与诸位共赏。”

    他这么一说,众人兴味都挑了起来,汉王大为得意,抬手击掌,三下过后,乐声潺潺而起。

    这乐声,流畅而美妙,似流水,似鸟鸣,琴瑟钟鼓,交织如缕。夏侯沛侧耳倾听,只觉耳膜被温柔抚摸,心弦被拨动,再细听,便知其中奏琴之声乃灵魂。

    众人皆如痴如醉,夏侯沛收心快,她从不肯轻易沉迷,纵然乐声如天人所奏也只浅尝辄止。转脸看崔玄,只见这老男人一脸惋惜,见她望过来,崔玄轻叹道:“可惜了,可惜了,商音拨错了,如若不然,可称天籁啊。”

    夏侯沛默默地转回头去,崔玄于曲乐上的造诣,天下间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数。

    乐止,过数息,众人方醒,忆方才之回肠荡气,只觉余音绕梁,如梦初醒。

    最终还是魏善说出众人心声:“嘉音也。王请此擅琴者一见。”

    能奏如此妙音,必美貌倾城,众人皆生期待,纷纷望向汉王。汉王自得一笑:“愧对诸君了要,今日可闻其音,却不可见其人”

    夏侯沛一听就知道,这擅琴者必有大用,且不是汉王自己收用,若是他自己要将此女为妾为婢,此时定会大方奉上,或炫耀,或同乐,不致掩着。

    阿爹真是好福气。夏侯沛叹了一句,再看众人,也是了然于心,都笑呼两声“惜乎惜乎”,便都不执著于此女。

    乐声再好,只一享受,不听就不听了,不见便不见吧,无人当真执着。

    三日过去,一行贵胄当中的雅士文人,赏花饮酒,连诗成赋,登高望远,曲乐相和,十分快意。所行皆雅静,随侍有仆役,达官显贵只顾行乐而已,醉卧高歌,放诞自得,十分快意。

    夏侯沛听了几首诗,也照例“赋”了一首。夏侯沛脑海中的诗词歌赋万万,当真是“出口成章”的,轮到了她,见之前咏菊诗写了不少,又欲与汉王之雅相投,便言当时之景,七拼八凑了一曲,其中最为人乐道的一句是: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若是寻常文士吟唱,必是借当时他们悠然自得之安逸,咏皇帝治国有道,使得士庶皆安居之功劳,可夏侯沛是皇子,还真说不明白她之凤辇指的是皇帝还是皇后。就连攻击她“奉承上意”都不行,人家可以辩称诗赋是写与阿娘看。

    当时人都饮得半醉了,听夏侯沛此句,不少人都惊醒了来,在太子仁弱,诸王不服的境况下,皇子的一言一行皆在世人眼中。

    谁不喜歌功颂德?可想而知皇帝听闻必欢喜。

    十二郎真是,哪怕背后有人教,也可见高明了。众人望向夏侯沛,只见其随性而坐,醉眼迷蒙,小脸上染了酒意,绯红温润,嘴角似笑非笑地微扬,潇潇肃肃,华朗清举,可见过几年广陵王倾世之风采。

    内外兼备的人,不好对付啊。

    醉意朦胧的汉王歪着头,以手撑着脸侧,笑望夏侯沛道:“吾观十二郎,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这话不多时便传扬了出去,渐为美谈。

    等过了三日,一行人终返京,此番尽兴,不少人还与汉王道:“愿王再相邀。”

    汉王便与诸人定约,来日再来东山。

    夏侯沛高坐马上,眼光朝边上一瞥,就看到汉王的仆役间,有一车驾,路上隐约听见其中有女子之声。时人游玩,携婢携妓都有,只是这回有她在,便多有收敛,想想三日间并无汉王府女眷出面,夏侯沛便猜度车驾所载,是那擅琴者。

    众人就此别过。夏侯沛多看了那车驾一眼,也策马而去。

    近宫门,邓众上前道:“十二郎,请准臣下前往通报。”

    夏侯沛点头:“你去,长秋宫便不必去了,我自前往。”

    邓众领命,策马越过夏侯沛,先向前去了。

    含章殿得到夏侯沛归来的通知,立即备妥衣物热水,并浆饮点心,待皇子归来。

    夏侯沛回来,沐浴更衣,稍作休整,便奔长秋宫去了。

    三日不见皇后,简直如隔百年。

    她虽令邓众不必往长秋宫禀报,但皇后掌内廷,怎会不知她回来了?早就处置了事务,等着她了。

    夏侯沛奔到长秋宫,见皇后,立即笑逐颜开,认真地行礼拜见,便坐到皇后身旁的榻上,道:“总算是回来了,汉王叔真是能折腾。”

    又登高,又望远,还曾涉溪而过,沿江而走,着实劳累。

    “且好生歇上一日。”皇后道。

    夏侯沛又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在皇后面前,她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时,还会说傻话。皇后倾耳听着,不论她说的是不是要紧,都听得认真。

    天很快便暗下来,二人用过晚膳。

    夏侯沛便与皇后在长秋宫后的小园子里散步。

    走了几圈,夏侯沛想到那擅琴者,便拿出来说了——得汉王郑重相待,想来不是个庸人。早些说与皇后,来日如何,也能有个准备。

    皇后听罢,道:“果如你所言,此次以琴艺现于人前,应当是汉王为此女造势。”等献给皇帝时,也能将此女镀上一层光彩。

    夏侯沛便偷偷看皇后的神色,皇后自是发觉了,扫她一眼,道:“要看便光明正大地看,做什么鬼祟之态。”

    于是夏侯沛便果然光明正大地看了,看完还笑嘻嘻的:“阿娘之貌,鬼祟也好,光明正大也罢,怎么看,都无人相匹。”

    又说傻话了。皇后不理她,只往前走。

    走不了多远,便闻梅香,开得早的梅花,已盛放了。夏侯沛见皇后神色若常,便稍稍松了口气。那擅琴者若被献与皇帝,便少不得收入后宫,即便偌大后宫早已莺歌燕舞。皇帝得新人,对皇后而言,都称不上什么好事。

    父母的相处,夏侯沛不好说什么,但是,她是绝对不愿见阿娘伤心的。

    那擅琴的女子,的确是汉王准备了要献给皇帝的,但却不是此时,此时皇帝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突厥的事,哪儿分得了神关注其他。汉王当然不会这时献上去,不但得不了好,说不定还会遭斥。

    在突厥内战爆发大约三个月,天入寒冬之时,魏会回来了,他并不是独身来的,他的身边,还带着一个极为狼狈的王子,是都蓝可汗兄长的幼子。都蓝的汗位是从兄长那里接来的,都蓝死后,突利即位,便十分担心这位王子夺位,这位王子过得便不怎么好。

    大约是从小就战战兢兢的压迫之故,王子并不像大部分突厥人那般凶悍勇猛,反倒有些中原人的温和气质。

    这回大战,他部下的一丁点人马牛羊都叫突利借机征走了,战起,他便十分狼狈,无自保之力,就在他东躲西藏之时,遇到了魏会,魏会真是个大好人啊,危难时候救了他。

    救了他之后,魏会便提出要带他回洛阳,这边局势太乱,他无一兵一卒,难免被杀害,不如往洛阳避难。王子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便跟着魏会来了。

    他本是以为自己免不了要受大夏人白眼的,只是他身陷如此狼狈之境,至少先活下来,再图其他,王子便想好了,不论怎么被人挑剔,都要忍耐。谁知,到洛阳城外,他得到了十分郑重的迎接。皇帝派了官员,置了车辇,将他迎入皇宫。

    入了皇宫,王子又受到了大夏皇帝热情的款待,就如回到了自己家一般,宾至如归。

    到了这一步,王子仍迷茫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太子却看明白了——皇帝想要扶持这个软弱的人做突厥的新主!

    这个人定然是早就定下,而不是匆忙决定的。从魏会出使开始,这个局就开始布了。天时地利人和,恰好都完备,这局方能成型。

    太子极不自在,达旦的使节还在京,大夏却已预备公然违背和亲的诺言了。

    不不不,和亲仍旧是要和的,只是驸马不是达旦,而是这位不幸的王子。

    达旦的使节被这突如其来的弄得满头雾水,他跑去质问那位十分良善的鸿胪寺的主事,主事道:“吾亦不知,吾下臣耳,如何知此大事?来使莫急,待吾为你打听。”

    只拖着他。

    而王子,早已被这近乎天上掉馅饼的事给惊呆了,过了半日,方反应过来,简直要喜极而泣。

    皇帝笑道:“公主与你,却不忙成婚,待你成可汗,再来派使者求亲吧,结两邦之好。”

    王子顿时又急了,他在突厥,已无立足之地,如何成得了可汗?

    皇帝当即大方道:“朕借兵与你。”

    魏会在一旁笑着捋须,在王子不敢置信地望过来时,他慈和地颔首,道:“只盼王子勿忘今日之谊。”

    王子激动地语不成调:“若有那日,定以为上国,岁岁入供!”一面说,一面还惶恐地望向皇帝,只恐他反悔。

    皇帝大为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