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珠似玉-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无碍。”睁大眼看着龙帐上方,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现在是丑时下刻,您可要起夜?”

    “不用,退下吧。”他把温热的手掌放在自己脸上,轻轻呼呼了一口气,再度闭上眼。

    春雨贵如油,顾如玖趴在窗棂上,看着外面湿乎乎的院子,转头对丫鬟木香道,“木香,把我的荷包拿来。”

    落花临窗绣荷包,也是一件很有意境的事。虽然绣工不怎么好,但架势还是要摆足的。

    好在世家对女儿的绣工要求并不高,不然像顾如玖这样,不知道还要做多少关于刺绣的功课。

    自从她满七岁后,家里就为她请了几位女先生,不过都是琴棋书画经济管理之类,绣工方面倒没有特意请先生,只是跟着母亲简单学了些。

    按照杨氏说的话就是,大家族出来的女儿,谁会整日捻针拿线,绣个荷包做个贴身衣物那叫闲趣,以绣工而自傲的那是绣娘,不是世家贵女。

    可惜顾如玖的这份闲趣还没坚持多久,就有主院的人来请她过去。

    她整一整衣衫后,就带着丫鬟们去了父母院子里,刚进门就听到老爹说到小皇帝要提前举办冠礼的事情。

    见到女儿进来,顾长龄也没有避讳,招手让她坐下:“皇上提前加冠的事情势在必行,如今朝中不少人都看好皇上亲政之事,几乎没有人明着反对,司马家跟李家的人,也对此事颇为推崇。”

    “可定了日子?”顾之瑀略一想,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太后想让陛下提前亲政?”

    顾长龄含笑点头:“太后确有此意。”

    “太后真是个果决聪慧的女人,”杨氏感慨道,“能遇到她,也是陛下之幸。”

    顾长龄笑眯眯道:“夫人言之有理,不过太后能选中陛下,也是她之幸。”如果过继来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太后可有得头疼。

    “皇上提前亲政,也就代表着他的婚事也要提前开始准备了,”杨氏叹口气,“这下京城可真要热闹起来。”说到这,她忍不住看向女儿,“久久,近来你进宫可遇到过陛下?”

    “我平日进宫也只是去太后那里坐坐,并不常遇到圣人,”顾如玖摇头,“距离上次见到圣人,应该有四五个月了。”

    杨氏闻言点头,沉思半晌后道:“前几日定国公夫人邀请我明日去她家吃茶,你也随我一道去吧。”

    顾如玖愣了愣,不就是诗书世家杨家吗?

    看不出母亲是什么意思,她只好乖乖点头。

    顾长龄看了看发妻与女儿,笑呵呵的没有说话。

    康泉宫中,周太后看着晋鞅第三次扭头看门口,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茶。

    “母后,听说顾师妹今日要进宫来给你问安,怎么都快午时了,也不见她过来?”晋鞅捻起一块桃蕊糕,“她素来喜欢这类的糕点,不来吃真是可惜了。”

    “昨夜下了一宿的雨,我担心湿气太重,对她身子不好,就让她在家里歇着了,”周太后目光扫过那盘几乎没有动过的桃蕊糕,“皇上平日不是也喜欢这个,怎么今日动也未动?”

    晋鞅笑着答道:“方才过来时,用了半碟绿豆糕,所以这会儿并不饿。”

    周太后点了点头,母子二人便话话题转到了别处。

    在晋鞅快要离开的时候,周太后突然道:“今日不让久久进宫,也算是件好事。”

    晋鞅疑惑的看向她。

    “据说定国公夫人今日在府中办茶会,她家的家风好,人口简单,长子文武双全,品格端正……”说到这,周太后停顿了一下,“听说这位国公夫人也甚是喜欢久久,此次茶会定会邀请她,所以我才说是件好事。”

    晋鞅微怔,捏着桃蕊糕的手顿住,随后道:“也不知道杨家人是否真如传言中那般好,有些世家的美名往往是名不副实的。”

    周太后目光落在他膝盖上的桃蕊糕碎屑上,垂下眼帘。

    桃蕊糕向来松软,吃的时候最考验人的礼仪姿态,因为但凡在拿的时候捏得重一点,它都会碎散开来。

第23章 成长() 
京城杨家,与顾如玖母亲的母族杨氏虽都姓杨,但却不同支同脉,并没有多少关系。

    此杨家于前朝发迹,虽没有司马家李家显赫,但却足够清贵。他们家出过三任丞相,两任皇后,各地封疆大吏更是无数,近二三十年虽然开始低调起来,但是冲着杨家的底蕴以及他家在读书人中的美誉,也无人敢在他们家面前放肆。

    顾家祖上与杨家并无多少交情,近几年因为杨国公十分推崇顾长龄的书法,两家才走得近了些。

    说杨太太有多喜欢顾如玖也不尽然,但是她对顾家的善意却很明显。自从顾如玖跟随母亲出现在杨家内院之后,杨太太便不住的夸赞顾如玖,恨不得把她夸成一朵珍惜绝世的花儿。

    “小女粗鄙,哪里值得国公夫人如此夸赞。”面对杨太太的善意,杨氏显得不惊不喜,从容的顺势夸赞几句杨家的姑娘,也算得上是气氛融洽。

    坐在杨氏身边扮演装饰品的顾如玖注意到对面的杨家姑娘在看自己,于是抬头朝对方笑了笑,杨姑娘也抿着嘴回以一笑。笑起来的样子就如清晨初放的青莲,既美又清纯。

    注意到两个小辈之间的小动作,杨太太笑道:“时辰正好,不如诸位与我一同在园子里逛一逛,也算是附庸风雅一场。”

    在座诸人笑着应是,也有人鼓掌附和道:“早就听闻国公府上的园子景致乃是一绝,若贵府的园子自算得上是附庸风雅,那我家的那园子,只能叫俗不可耐了。”

    此话引得诸位女眷笑了起来,顾如玖好奇的看了眼说话的那个女子,对方衣着明艳,是个年轻妇人。年纪轻轻,能在这种场合下大声笑言,不知道是哪家的。

    待大家没怎么注意时,杨氏在她耳边轻声道:“方才那个说话的女子,你可瞧见了?”

    顾如玖点头。

    “她是张丞相家的闺女,前些日子嫁给了孙家大郎,”提到张丞相这位朝廷新贵,杨氏语气有些淡漠,“张丞相虽是个能干人,不过他家闺女,越轻浮了些。”

    顾如玖哑然,原来孙家大郎竟娶了个新贵家的闺女?她忍不住又多瞧了那位嫁入孙家的张氏一眼,因为对方衣着过于华丽,所以坐在一堆女眷中,格外的显眼。但明显可以看出,虽然她极力想在众人中表现,但始终有些格格不入。

    听闻张丞相的发妻极为泼辣,因出身不好,并不爱与京中女眷来往,连带着家中的姑娘,也从未打进世家贵女们的圈子。

    “跟几个小辈玩去,”杨氏朝不远处笑了笑,那里站着好几个未出阁的世家姑娘,“跟在我身边有什么意思。”

    “那我就不打扰母亲兴致了,”顾如玖笑眯眯的对杨氏福了福,才拎着裙角朝几个年轻姑娘们站的地方走去。

    杨太太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款步姗姗,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顾家的这位姑娘好姿态,好气度。

    越看越欢喜,杨太太忍不住道:“顾夫人真会教养女儿,我看你家二姑娘,喜得跟自家丫头似的,可仔细一想,我家那丫头与二姑娘比起来,就跟烧火丫头似的。”

    杨氏刚谦虚几句,旁边就有人笑着上前打趣,把两家姑娘都捧了一遍。在座诸位女眷,都是心如明镜的人物,哪会看不出杨太太的心思。只是看杨氏的模样,似乎对国公府这桩联姻的心思有些不冷不热。

    于是有好事者就想到京城双杨的过往恩怨了,京城有两个杨家,一个乃是二流头等清贵诗书世家,一个乃是三流中等靠军功发家的杨氏一族。

    两家人虽然都姓杨,可不是一个祖宗下来的,所以势弱的那家难免要听些闲言碎语。

    大家见杨氏态度不温不火,忍不住在心底怀疑,难道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杨氏不愿意把女儿嫁到杨国公府上?

    大家心里虽然好奇,但也没有谁表现在脸上,只有孙张氏好奇的多看了正与闺阁女子闲聊的顾如玖几眼,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黄毛丫头,也非天姿国色的妙人儿,国公夫人究竟看上她哪点了?

    “久久,孙张氏正在看你呢,”顾如玖的闺中好友胡喜在她耳边细语道,“也不知道孙家怎么想的,怎么……”她咬了咬唇,觉得自己这般说话不好,只好干咳一声,把话咽了下去。

    顾如玖笑看她一眼,知道胡喜是想说,堂堂世家公子为何会娶一个新贵家女儿。

    但是在她看来,孙家却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家缺势,张家缺名,两家一拍即合,落得一个双赢的结果。

    唯一不太妥当的就是,这位孙张氏似乎并不太明白世家女眷之间的相处方式,只是世家女眷们行事向来含蓄,或许她此刻尚不知道,在座诸人大都看不上她的做派。

    几位姑娘凑在一块,玩了会投壶,一位姑娘道:“玩这个还是李家郎君厉害一些。”

    “只可惜今天是女儿家的聚会,你可看不见风度翩翩的李家郎君。”旁边的姑娘拿着手绢取笑几句,然后随手拿起一支箭,摸了摸被包住的箭头,“司马家跟李家郎君,便是不投壶,只是站着也是养眼的。”

    在大丰,美男子向来是极受欢迎的。大丰人对待美男更是热情,什么美貌郎君出门掷果盈车可不是传言,而是京城里常常发生的事情。

    不得不说,大丰百姓的看脸技能都已经满级,名士名臣们,就没一个长得丑的。太丑的人,就算有幸入了朝,也很难受到上级重用。

    无论什么时代,长得好的人,总是要占便宜一些。顾如玖看着几位姑娘小声讨论哪家的郎君长得更加俊俏一些,就忍不住在心底无数次感慨,幸好这里不是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追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不然真是活着憋屈。

    “顾妹妹,你说谁家的郎君更俊?”大家辩论半天,也没分出个高低,总算把火烧到了顾如玖身上。

    顾如玖愣了愣,想到了宫中的皇帝,在她看来,司马家跟李家的男孩子,都不如小皇帝长得好看。

    不过这种话在心里想一想就行了,她可不能说不出来:“我觉得我二哥挺俊的。”

    几位姑娘愣住,顾家二郎确实相貌十分出众,当年他还未成亲时,也是京城姑娘们追捧的对象。

    不过已经成亲的男人,长得再好看,已经入不了她们的眼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了,非让顾如玖再说一个人。就连看起来十分文静的杨姑娘,也含笑看着她。

    顾如玖无奈的叹口气:“那我可真说不出来,京中的美男太多,各有特色,各有各的好,你们这不是让我为难么?”

    听到这话,大家颇为赞同,嘻嘻哈哈的打闹开,便把京城美男排行榜忘在了脑后。

    倒是杨姑娘有些失望,她还盼着顾如玖说出自家兄长的名字呢。

    定国公府外的街道上,司马香乘坐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她好奇的掀开帘子往外望去,只看到前方几位锦衣公子护着一位紫袍少年朝这边过来。

    待她看清紫袍少年相貌时,捏着帘子的手微微一紧,世间竟有如此俊美之人?与这位少年公子一比,司马家的儿郎,竟显得平庸起来。

    似乎意识到他们一行人挡住了马车,为首的紫袍少年拉了拉缰绳,驱马让到一边,他身后的几人见状,也跟着避让开来。

    马车经过紫袍少年身边时,司马香再度掀起帘子,可惜知道马车行远,那个紫袍少年也未看马车一眼。

    “陛下,”顾存璟看了眼四周,“前方是定国公府,您是要……”

    看了眼那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晋鞅微微垂下眼睑:“不用了,我就是四处走走。”

    他去拜访定国公府,不是给定国公府增加脸面么?不知道的人,误会他看重定国公府的人怎么办?

    “那……”顾存璟有些词穷,因为他实在弄不清楚皇上怎么突然决定出宫了。

    “存璟与杨家大郎交情如何?”晋鞅调转马头,状似不经意道,“我听说此人才貌双全,是个难得的清俊人物?”

    “依微臣看来,此人虽无传言中夸张,但也有七八分,”顾存璟想了想,“而且他今年方才十六,日后或许大有可为。”说完后,他又补充一句,“不过微臣与此人交情并不深,有不了解的地方也有可能。”

    听完这些后,晋鞅没有说话,半晌才道:“回宫吧,我突然想起,还有些诗书未读。”

    “是。”顾存璟依言行事,对晋鞅的命令没有半分犹豫。其他几位龙禁卫的反应比起他来,就慢了半拍。

    晋鞅把他们所有人的动作都看在眼里,但是面上却没有半分情绪。

第24章 理想的选择() 
“姑娘,”宝梅扶着司马香下车,在她耳边道:“门口好像停着大老爷府上的车。”

    司马香偏头看了一眼,脸上带起笑意朝府内走去。

    内院中,三太太与大太太正在饮茶,气氛很是融洽,看不出前些日子里那些流言的影响。

    “皇室那边可有信儿?”比起大太太来,三太太就显得稍微有些沉不住气,“太后那里一直不松口,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德宜大长公主回信说,太后婉拒了她的提议,”大太太摇头,抿了口茶压下心底的复杂情绪,“圣上如今只是半大少年,哪知情爱之事,只说未亲政之前,不考虑成亲。”

    “不成亲便想亲政,”三太太冷哼一声,“他想得倒是好。”便是皇帝自己想,朝臣也不见得会同意。

    大太太轻飘飘看她一眼,侧头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女儿,放下茶杯不疾不徐道:“我今日来,还有一事要告诉你。”

    三太太闻言一笑:“不知大嫂所为何事?”

    “德宜大长公主为她的长孙向我们司马家求亲,我同意了。”大太太道,“大长公主的长孙年十七,是个翩翩少年郎,又精通番语,下个月即将到京城任鸿胪寺任少卿。”

    三太太心中咯噔一下,不知道大嫂是何意,只好笑道:“连大嫂都说好的,定会不错。”

    “桑干沈家的家风,还是让人信得过的,”大太太仿似没有察觉到对方的不安,径直道,“虽然他的职位现在看似不高,但是人上进,又与皇家有两分关系,给玲儿定下他,也妥当。”

    三太太有些惊讶,原来大嫂不是来给自家丫头说亲,而是给大姑娘定下了?早前大房不是有意把大姑娘送进宫么,怎么这会却改变主意了?

    见妯娌似乎还没想明白,大太太忍不住劝道:“据说周家有意送姑娘进宫为妃,被太后拒绝了。”

    连太后娘家想送人进宫,都没有成功,更别说他们司马家。他们司马家现在有的,也不过是祖宗积攒下来的美名以及与圣上生母那点亲戚情分。

    可是先祖攒下的东西,始终是先祖的,外面的人再推崇他们司马家,也不会把先祖的荣光直接放在他们后辈身上。更重要的是,自从圣上登基后,并没有表现出对他们司马家的亲近,反而颇为冷淡疏远。

    他们大房略表现出看重皇后之位的样子,也不过是摆出看重皇帝的态度,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后位势在必得。能得,自然是幸事,不能得,也不会太过失望。

    近来见三房对后位的野心越来越大,她担心到时候下不来台,才忍不住劝说几句。他们几房人同气连枝,不管哪房人丢了脸面,其他两房脸上也不会好看到哪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