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她不说出来,秦夫人也知道几个的来意,她笑了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气,一家人互帮互助,当然是应该的,这些东西,你们快快收回去,我和阿辞可不要的!”
秦夫人说话向来是快言快语,从不虚假客套,事实上,二房最宠女儿,最好的东西都先紧着她,崔清漪可什么都不缺,上好的宝石头面她便有好几套。
可崔成珏兄妹几个是铁了心的,差点没直接跪在地上了,非要她们收下不可,无奈之下,秦夫人只得替崔清漪收下。
崔成玉被打了板子,此时,身上还带着伤,见秦夫人问起他的伤势,他的脸微微一红,有些惭愧道
“侄儿犯错,受罚是应该的,被打了这顿板子之后,才明白自己做了多么愚蠢的事情,二婶,九妹,我已经跟阿爹说了,待阿娘的身体康复了,便自请调离长安,去宁州任职”
崔清漪见崔成玉脸上的确有悔过之色,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倒是有些高兴,这样也好,其实大房的两位堂兄都很不错,尤其是二哥,自小聪慧,只是有些急于求成,用错了方式而已,去宁州历练几年,增长见识也阅历,未尝不是好事。
秦夫人替崔清漪将头面给收下了,又让几个人坐下了喝了茶,聊了许久,方才离开。
大房给二房送礼的事情,传到了三房的耳朵里,小郑氏听了之后,便在崔安乐的跟前抱怨道
“三郎,你瞧瞧,如今大房只给二房送宝石头面,咱们三房可什么也没有,我看啊,大房和二房才是亲兄弟,你这个老三,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崔安乐面前挑唆兄弟之间的关系了,若崔安乐是个耳根子软的,早就对大房和二房心生怨恨了,好在崔安乐一向明辨是非,知道自己娶的夫人有几斤几两,便冷着脸,对小郑氏说道
“你若是肯像二嫂那般替大房出力,大哥和大嫂也一样会感激你!”
小郑氏得不到丈夫的认同,,崔安乐也不情愿看她这幅尖酸的嘴脸,便起身从她房里出来,去了妾室的院子里,丈夫走了,小郑氏一腔怨气便没处发泄,正好崔清湖来了她的院子里,母女二人,便一同抱怨了一阵。
崔清湖撅着小嘴道“阿娘,九妹都要好几套宝石头面了,如今大伯又送了她一套,可我才两套,同样是崔家的女儿,为何她却偏偏这么多人宠爱她!”
小郑氏瞧着崔清湖耷拉着小脸,满脸的不高兴,她将女儿往怀里搂了搂道
“好了,不就是一套头面么,阿娘这里还有一套松绿石头面,送给你便是”
崔清湖这才心情好受些。
又过了半月,赵夫人的头风之症渐渐好了,也真是神了,自从空慧大师施针过后,她便再也没有头痛过了,便是白日里在庭院中散步吹风,也丝毫没有发作的迹象。
眨眼间,那个病怏怏的大房夫人,便又容光焕发,和正常人一般无二。
已到暮春时节,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府上的人都换上了轻薄的夏衫,院中的芍药花开的正艳,赵夫人已经好久没有出屋赏花了,这日,正好有兴致,便将三房的夫人和小娘子们都给邀到花园中去赏花了。
崔府的花园极大,里面不仅栽种了各种奇花异草,还有假山湖泊,水榭亭子。
小娘子们都喜欢花儿,见到大朵大朵的芍药花盛开,花间蝴蝶飞舞,崔清漪便拉着崔清溪去花园中扑蝶了,崔清湖和崔清沐也不甘寂寞,跟着一块儿过来了。
玩了一阵,几个小娘子都累了,便在湖边的柳树下歇息。
那湖中遍植莲花,此时莲叶正冒出水面,盛着露珠,如同碧玉盘子一般。
崔清漪身穿一件月白色齐胸襦裙,襦裙上罩着白色轻纱,上面绣着精致的缠枝牡丹纹,她在花丛中走动,身姿如蝴蝶一般翩跹灵动,尤其是她头顶上带着的一直金累丝蝴蝶嵌红宝石步摇,在日光底下,尤为耀目,随着她的动作,那蝴蝶触须和翅膀轻轻的晃动,仿佛要振翅欲飞一般。
崔清湖正好在她的对面,被她头顶上的簪子晃到了眼睛,目光在她头顶上停下来,她有些眼红道
“九妹,你这支步摇可真好看”
崔清漪和崔清溪正在赏花,听到她说话,便将目光移到她身上,崔清漪也不知道她说这句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便笑了笑道
“七姐姐,你可真有眼光,这支步摇是大伯送给我的,自然好看”
崔清湖头顶上也带了一只金累丝芙蓉花嵌绿松石簪子,这是上回小郑氏答应给她的头面中的一直簪子,这是去年做的头面,虽然没带过几次,还是新的,可款式却不新鲜了,自然是比不上崔清漪头上那只红宝石步摇。
这么好的步摇,戴在她的头顶上,崔清湖总觉得有几分碍眼,崔清溪看到崔清湖眼红的模样,心里头微微叹了口气,真不知为何七妹如此虚荣,偏偏爱和九妹来比较,但凡九妹有的她也要,全然没有一个做姐姐的风度,这回不知又要想什么鬼主意了。
崔清湖笑道“你戴在头顶上,我没看清,九妹取下来给我看看可好?”
崔清漪很无所谓,当即便大方的将金步摇从头顶上取下来递给她,崔清湖接了过去,拿在手中,蝴蝶上的红宝石鲜红欲滴,晶莹剔透,她拿在手中,一阵心动,恨不得将金步摇据为己有,可惜的是,这个步摇不是她的
第23章 红袖招()
好好的春日品茗赏花,最后三房弄得不欢而散,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中,崔清漪和秦夫人一路无话,直到走到玉容堂,她琢磨着趁着阿娘还没发脾气,赶紧回到自己的桃夭院中去,谁知秦夫人似乎已经察觉到她的意图,不等她开口,便转头看了她一眼道
“你随我进来!”
声音里透着几分严厉。
崔清漪暗道了声不妙,只好硬着头皮跟在她身后进去。
屋内,秦夫人跽坐在榻上,崔清漪规规矩矩的跪在下方,垂着脑袋,风华绝代的女子此时板着脸道
“阿辞,你可知道你错在哪里?”
崔清漪小嘴一撇,颇有些不服气道“阿娘,女儿并没有做错,七姐姐分明就是欺负人,还不许我反抗么?”
小姑娘娇软的声音里透着几分理直气壮,然而这句话并没有让秦夫人改变心意,她依然冷着脸道
“你既然知道她七娘喜欢处处针对你,为何还要把步摇给她,让她有机可趁?你自己想想,看到底有没有错!”
这句话让崔清漪没办法辩驳,她的确对崔清湖没有太过防备,何况她不怕她做坏事,即便是做了,她也能让她付出代价,说到底,她还是太过高估自己了。
恐怕阿娘并非因为自己对付崔清湖而生气,而是因为她不该给崔清湖欺负自己的机会。
她想了一会儿,眼底露出后悔之色,最终低下头来认错道
“阿娘,是女儿不对!”
秦夫人知道此刻她也想明白了,女儿肯乖乖的认错,她也的气也消了一半,她从小出身将门,后来寄养在云都王府之后,也是跟着父兄学习兵法和武术,她教女儿的方式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样,她想要告诉女儿,要防范于未然,让她以后长点记性,面对那些对自己居心叵测之人,要懂得防备。
既然她认错了,自然就要受罚,秦夫人让她抄经文十遍,崔清漪苦着脸答应了,秦夫人总算让她起身了,刚好,崔安知从外头进来了,见女儿耷拉着一张小脸,一副委委屈屈的模样儿,看着着实可怜,又见屋内的下人各个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不用猜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面带着笑意走进去,来到崔清漪的身边,俯身柔声对女儿说道
“我的乖女儿,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做错事惹你阿娘生气被罚了?”
崔清漪抬起一双水润的凤眼巴巴的看着他,崔安知便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女儿这分明是向他求救呢,这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的崔安知心都化了,他怎么舍得女儿被罚,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在秦夫人身边坐下,崔安知虽然为吏部侍郎,掌管百官的升迁考核,可是到了妻子面前,却是十分温柔可亲,他笑道
“娘子,今儿我去了趟水粉阁,刚好阁中进了胭脂的新货,都是西域波斯商人带来的,这胭脂可真不错,我前几日听阿辞说了,你的胭脂都快用完了,今儿顺路便替你买回来了!”
说到胭脂,秦夫人似乎真的十分有兴致,她似乎已经忘记了适才的不痛快,双眼一亮,崔安知便从袖中将买好的胭脂拿出来递给她,那胭脂盒是白玉做成,上头还镶嵌着珍珠,极为好看。
秦夫人伸出纤纤素手,将胭脂盒打开,胭脂磨成细粉,一股淡淡的香味儿,的确是好货,崔安知见自家娘子的脸上已经露出满意之色,他便高兴的问道
“娘子可喜欢?”
秦夫人点点头道“夫君买的我自然喜欢”
崔安知见她神色缓和了许多,趁机替崔清漪说好话道
“娘子,平日里我公务繁忙,也不知道你缺什么需要什么,若不是阿辞细心提醒我,我险些还不知道呢,这可是阿辞的功劳”
绕了一圈,又拿胭脂出来哄她,还不是想要替自个的宝贝女儿说好话,秦夫人看着崔安知脸上殷勤的笑,又看看女儿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罚她心疼的还不是自己,秦夫人禁不起丈夫这般哄,心软了,瞧着女儿道
“看在你阿爹的份上,这次罚就免了,以后可要多长些记性,莫要再犯了!”
崔清漪心中窃喜,表面上却乖乖的答应,她阿爹真是她的救星,虽然她阿娘偶尔严厉了些,可对她阿爹总是很容易心软,崔安知见秦夫人总算是松口了,给崔清漪使了个眼色,崔清漪识趣,赶紧跟爹娘告辞,回到自己的院中去了。
转眼到了四月春暮,绿暗红稀,白日渐长,树上的蝉声一阵阵的响起来,崔成玉上奏请求调离京城的折子已经批下来了,不日,他便要离家前往宁州上任了。
这日,崔家举行家宴替崔成玉践行,宴席上,崔老爷子谆谆告诫,教了他一些做官之道,崔成玉都一一记下了,等到五月,他便启程去了宁州。
他离家这一日,崔清溪前去送行,原本崔清漪是不去的,可是崔清溪一定要拉着她这个妹妹作陪,因此,她只得陪着她一起去。
崔成珏,崔成瑾,崔成琮三人骑着马,崔清漪姐妹二人坐着马车,一路将崔成玉送到城外。
到了城外,崔清漪姐妹二人从马车上下来,崔家另外几个兄弟也翻身下马,分别的时候终于到了,崔成玉看着崔家诸位兄弟妹妹,拱拱手道
“你们都回去吧,咱们都是一家人,我总会回来看你们的!”
崔清溪舍不得二哥,听他说完这句话,顿时眼泪就下来了,她哽咽道
“二哥,你去宁州当官,少则三五年才能调回来,宁州此去几百里,往后咱们要见上一面也是难的!”
崔成玉见妹子掉眼泪,十分心疼,若不是自己鬼迷心窍做错事情,大家也不会弄成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他又不能替妹妹擦眼泪,他强忍着一份心酸,脸上带着愧疚之色道
“六妹,是二哥对不住你”
崔家几个在城门口依依惜别,不远处一个骑着白马的年轻男子带着一只军队往城门口过来,城门口的百姓纷纷往旁边避开,崔清漪等人也注意到了那一队人马过来了,她抬起头来一看,此时军队已经走近了,马背上的男子身穿玄色铠甲,头盔下白皙的俊脸清冷如美玉,不正是李祈宁?
没想到能在城门口遇见他,崔清漪有些沉重的内心顿时轻松了不少,她抬手朝李祈宁挥了挥
飞快的叫了声“祁宁哥哥”
李祈宁为金吾卫少将军,此时,正带着左右金吾卫在城内外巡视,刚好巡视完回城,却在城门口遇上崔家的人了。
听到崔清漪的叫唤,他抬手示意身后跟随的将士们停下,然后翻身下马,大步朝崔清漪等人走来。
等他走近了,崔家人纷纷行礼,李祈宁生的高大挺拔,即便站在崔家这些世家子弟当中,也尤为显得耀眼,他朝众人摆摆手,目光在崔成玉身上停了停道
“二郎君这是要去上任了么?”
崔成玉朝他拱手道“是的,世子爷这是在城外公干么?”
李祈宁和崔家虽然走得近,可那也仅限于二房的人,和其他人也就是泛泛之交,勉强打过几次照面,记得名字而已,因此除了二房的人之外,其他人面对他倒是十分客气有礼。
李祈宁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他的问题了,他不知想到什么,忽然道
“二郎君此去宁州,必然要经过葫芦口,此处最近聚集了一伙山贼,时常拦路抢劫,二郎君此去可要当心了!”
崔成玉原本没什么担心的,他这样一说,一颗心登时就悬起来,不单单是他,整个崔家人脸上都闪过一丝震惊之色,不过现在任命书都下来了,他岂有退缩的道理,他镇定的说道
“多谢世子爷提醒,只不过纵然路途艰险,在下也还是要去的,不能耽搁上任的时间,我此去乃为宁州百姓谋福祉,相信老天爷定然会保佑我,让我逢凶化吉”
李祈宁原本只是想提醒他,以为他会心生畏惧,当听他说完之句话之后,倒是觉得此人并不是个懦夫还像个男人,临时,又改变了心意,他道
“本将刚好要派人去那里探探虚实,不如二郎君随着我的人马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崔成玉自然是求之不得,大房的几个脸上都露出喜色,一齐谢过李祈宁,李祈宁只是淡淡点头,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崔家大房的两个儿子并不是出色之人,不过崔安延却颇得皇上器重,在朝中也有颇有声誉,能拉拢此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坏处。
分别之后,崔成玉随着李祈宁派出去的人马一起走了,崔家兄妹目送他渐行渐远,方才收回目光,准备打道回府。
李祈宁见崔清漪目光时不时的看向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眼神里似乎带着疑惑,他唇角微微一扬,笑了笑,低声道
“阿辞,你想要同我说什么?”
第24章 梅子熟()
第二十三章:
崔清漪见身边人多;不好说话;可又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想要问他;只好拉着他的衣袖往旁边走开;李祈宁的身份与旁人不同;他又不是普通的世家子,城阳公主的儿子;圣上的亲外甥;尊贵等同皇子;旁人见了他总有几分畏惧,崔清漪却将他当做寻常人一般无异;她这个普通的动作,却让看到的人一阵羡慕;总觉得自己要是和李祈宁有这般好交情就好了。
崔清漪拉着他来到一个人少的地方,确定崔家人不能听到了;才说道
“祁宁哥哥;你为何要帮我二哥?”
李祈宁见她白白净净的小脸蛋上带着疑惑之色;她仰头望着自己,从他的角度看;她的双眼极大,泛着一层水光;在阳光底下折射出炫目的光
他柔声道“阿辞,他既然是你的堂兄;帮他难道不好么?”
崔清漪当然不是这么想的;他能帮助大房她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只是凡事处处出人意外,就有几分不正常了,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问他到底怎么了,现在终于忍不住了,说道
“不是不好,只是你这么做,让人太意外了,祁宁哥哥,你最近做的事都不像你了,你怎么忽然之间变了?”
李祈宁知道,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