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年纪渐渐大了,对处理朝政觉得疲倦。要不这样,朕知晓你们老臣工们都盼着砚王早日理政,砚儿回京也有一年多了,从明日起,朕便将砚王带去朝堂,跟着朕一同处理政务吧!”
唐谨中喜悦,当下便冲吕皇深深作揖,高呼陛下圣明。如此一来二去间,李家天下已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卷土重来。
吕吉山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开始疯狂地敛权,小到一个屯卫军的军饷,大到朝中官员的任命与调用,吕吉山无时不在冲吕皇吃拿卡要。
吕皇要李砚亲政,自然深知此事对吕家的影响,所以她也在有意无意间对吕吉山放权松手。吕皇深谙平衡之道,她放任李家卷土重来,也想保得吕家万世安康。
吕皇如此明撑吕家暗扶李家,吕吉山自然看得明白,但他不介意,要让吕皇改弦更张将皇位交给吕氏已不可能,如今既然吕皇正处在好说话的时候,抓紧时间赶快捞取一切能捞取的政治资本,为日后自己与李砚的斗争争取最多财富方为上策。
以溜须拍马功夫见长的吕家两兄弟,当仁不让地再度冲锋在拍马阵营的最前线,把吕皇拍舒服了,拿到手的利益便会越多。
看着吕吉海抖动着满脸的肥肉,替那唐家兄弟牵马,吕吉山点头哈腰冲那两名“男肉弹”谄媚地唤“唐爷”时,苏琬儿便会遍体恶寒。恶心得她再也不想与吕吉山多说一句话,从此与他恩断义绝!
“吉山,你不是黄门,而是一品大员,你有侯爵,你是不是忘记了你还是一个侯爷?你可不可以拿出点侯爷的骨气,好歹也要考虑考虑我的感受。”
吕吉山不往心里去,因为吕皇喜欢这样。或许因为唐家兄弟从事着这不入流的工种,导致世人说起两兄弟,虽面上带笑,心里却是鄙夷得紧的。于是吕之甚是心疼两兄弟,她才会在官职与权利上加倍回报唐家兄弟。
所以吕之对善于拍唐家兄弟马屁的人,也喜欢得紧,觉得他们给了唐家兄弟的面子,便就是给了她吕之面子,也就是她吕之的自己人了。
所以吕吉山与吕吉海,作为吕之真正的自己人,贴心又合意,越发受到心怀愧疚的皇帝姑母的喜爱与信任。
吕之对吕吉山势力的飞速膨胀置若罔闻,反倒大力提拔,为吕吉山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在参政的三省辅宰之外,给吕吉山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的权力。吕吉山的权柄首次自府军扩张至政务,吕氏一族的权势日益煊赫,如日中天。
李砚参与政事,吕吉山疯狂敛权,这让朝中局势愈发复杂,官员们开始站队,犹如选择角斗场上的竞技双方下注,选择错误的那一方,势必将血本无归。
官员们耳聪目明开始站队,有两名“盛宠”在握的男人也会开始他们自己的考量——那就是,唐照文与唐照武两兄弟。
唐氏兄弟从寂寂无名的街头小混混,一步步进入公主的香闺,再登上女皇的凤榻,直至今日的“权柄在握”,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是平日里奉承话听太多,兄弟二人自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比肩吕吉山,单挑李太子的资本与能力。毕竟吕吉山平日里的唐爷可不是白叫的,风光无限的两位唐爷,二人仰仗着吕皇的宠爱,竟也自立出一派门户。
范世兴为当朝大司农,乃两位唐爷一手提拔起来的。范世兴作为教民稼穑的农官,却酷爱收受贿赂、盘剥克扣,有一次竟然克扣到了吕吉山主管的一部屯卫军头上。他在发放给这支屯卫军的军粮中混杂了三分之一的沙子!
此事被将士们捅到吕吉山耳中,吕吉山勃然大怒,这还了得,我都是只进不出的人,竟然还能有人敢来挑战我!
于是吕吉山发力,顺藤摸瓜揪住了范世兴,依吕吉山的脾气,范世兴这司农立马就得回家卖红薯的。可是吕吉山打狗也得看主人,多亏有唐爷压阵,吕吉山才打着哈哈就此作罢。
可是范世兴自此便跟吕吉山结下了梁子,眼看吕吉山与李砚二人角力正酣,范世兴憋不住了。他怕万一吕吉山得胜当皇帝,自己丢掉官职,招致祸害,便对唐照文说:
“唐爷,您兄弟二人因受宠而得富贵,天下人才不敢正视你们。可是唐爷,你们对朝廷的意义何在,想必二位爷也是心中有数的。吕皇年岁已高,一旦她驾崩,您兄弟二人又该如何保全自己呢?”
一番话虽然说得难听,唐氏兄弟却也深知其正确性。这一回,他们没有再去朝吕皇哭诉,毕竟吕皇不是妖精,她总有死的那一天,他们的眼泪也不能让吕皇长命百岁。
第74章 醉生()
此为防盗章;如果看见旧章节麻烦等一小时~刘大富知晓琬儿对吕后的意义;琬儿总是能让烦躁的吕后重又开心起来;可是这一次的吕后似乎伤心得有些严重,他不得不为苏琬儿捏一把汗。
进得殿内,融融烛火下吕后独坐案几前发呆,看见琬儿冲她行礼;连眼皮也不抬,只将手指抬了抬示意琬儿坐下。
“肇儿又拉着你说话了?”
苏琬儿心中咯噔一声,皇后认定自己对太子来说是不一般的人;这顶帽子怕是摘不脱了。她吞了一口唾沫;平复了心情,不管怎样,替肇说点好话,安抚一下吕后是必须的;于是琬儿轻言细语地回道;
“皇后娘娘勿忧,太子殿下是因为太过敬爱你;觉得自己让您失望了;才会这样。娘娘对殿下多点耐心,奴婢相信殿下一定会重振旗鼓的。”
灯下的吕后难得的有些颓废,“肇儿还说了什么?”
“殿下害怕被您抛弃;娘娘;殿下其实是很依赖您的;他说他害怕被您抛弃;所以在您主动抛弃他之前,他自请废黜或许会好过一点”苏琬儿放柔了声线,倾身凑向吕后。
苏琬儿主动揭开了吕后心底里隐藏的那只幼兽,再将肇放在弱势,只为极力唤起吕后的母爱,此时颓然的吕后对李肇还是怜惜的,琬儿要她一直保留这种怜惜,哪怕到以后沦为怜悯都是好的。不管怎么说,吕后晚一天升起杀死肇的心思,自己就能多一天的机会。
“肇儿他同你说这些?”吕后颓然地抬起头望向下首的苏琬儿,眼中浓浓的忧思。
“琬儿,你怎么了?”吕后只定定地看着苏琬儿的脸,满眼探究。
吕后陡然的话题转换让苏琬儿猝不及防,“嗯?娘娘说什么?”
吕后却不再说话了,她仔细地探究了一番苏琬儿的头脸后又恢复了开始的萎顿状态,“本宫的儿子宁愿同你说这些话,也不愿与本宫多吐露一个字”
“娘娘殿下他只是不想让他的母亲看见他的无措”
“无措?堂堂太子就应该抖擞精神,勇往直前,成日里伤春悲秋的那是小娘们!”吕后提高了嗓门,满脸的鄙夷。
“吉海和吉山就不会这样,他们兄弟俩在徙河呆了六个年头,本宫看他们依然那么龙精虎猛的,精神头十足!这才是男人应该有的样子!”
“娘娘说的是,员外郎与中郎将两位大人确实是吕家的骄傲,两位大人都器宇轩昂,一表人材!”苏琬儿知道,此时的吕吉海与吕吉山是吕后的希望,正是百样好的时候,自己恰到好处的奉承是必须的,但——苏琬儿玩弄人心也是一把好手:
“二位大人再好,怎比得过娘娘亲生的儿子!娘娘便同奴家小时候见过的那些夫人们一般,成日里都只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则弃若敝履般的说话,殊不知其实最是好强,巴不得自己的儿子把口里的别人家的好儿子统统都比了下去!”
“哧!小蹄子没大没小!还挤兑起本宫了?”吕后噗嗤一声陡然展颜,伸出纤纤玉指直直杵上苏琬儿的额。“小蹄子再张狂,仔细你的皮!”
“娘娘大人有大量,才不会因为此种小事与琬儿一般见识呢”苏琬儿笑靥如花,眉间的红艳愈发娇艳欲滴,“琬儿替娘娘梳洗,可好?娘娘也该歇息了罢?”
“妥,就你替本宫梳洗吧,其他人,都没你轻柔”吕后望着琬儿眉开眼笑,眼波流转间,适才的阴霾一扫而空。
吕后原本哀愁的是自己的儿子终究走到自己的对立面了,自己真的要失去他了吗?吕后对自己的敌人向来是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哪怕对手是自己的儿子。经琬儿的嘴这么一说,儿子似乎还是自己怀里的乖宝宝,只是有些胡闹罢了,李肇在吕后的心里的地位似乎瞬间又变成了有待商榷,吕后的心情竟也跟着好了起来。
苏琬儿手上动作不停,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吕后能笑便好,她能笑,说明她还会给李肇机会的,下一次加油吧!
琬儿替吕后梳洗完毕,又细细替吕后往脸上、手上涂抹香脂。吕后已近四十,正当女人熟龄,保养得当,既有少女的柔嫩,也有女人的妩媚,犹如一只熟透的苹果,散发出令人迷醉的沉香。苏琬儿用食指蘸取香脂,轻轻抚过吕后白皙莹润的脸颊,触手之处肤如凝雪,肌理腻洁,拊不留手。
“琬儿,你说陛下这么多年吃遍了太医院所有太医的方子,这身子还不见好转,咱是不是应该寻点别的法子?”吕后秀眉紧簇,满面愁容。
惠帝的痛风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能活着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哪能指望他好,就这一两年惠帝就该驾鹤西去了吧?不过这样的话自然是不能说出口的,苏琬儿在心底默默的算着时间。
“娘娘,奴婢觉得,或许应该去民间寻访寻访大夫,这有时候啊,民间的能人还能妥帖一些呢”
“民间?民间就算了吧,咱太医院都瞧不好的病,那帮泥腿子能有什么用?倒是吉山今日来给本宫荐举了一个人,唤作沐阳真人的,据说他会炼一种仙丹,可治百病”
琬儿默然,惠帝什么人,乃一国之君,看病自然得小心谨慎,不能随便一个人都去给他开药方,吕后排斥民间泥腿子医生倒也勉强可以理解。只是这惠帝的毛病是治不好的,只能求医吊着命以免死得太快。上一世因为医药无效,吕后与惠帝便迷恋上了各色偏方,沐阳道长便是吕后专门寻来的“民间奇人”,专为惠帝炼丹——混元丹。看来上一世这炼丹的沐阳真人,便就是吕后口中说的这位了!
苏琬儿不确定上一世惠帝是不是混元丹吃多了才会在一场风寒袭来后一命归西的,但她总觉得那混合了各色稀奇古怪东西的混元丹吃了肯定没什么好处,如若能劝得吕后重归医石,或许惠帝可以多活几年。只要惠帝还活着,吕后或许就不会因权力急剧膨胀,生出称帝之心,杀了李肇。苏琬儿这样想着,便开了口,
“娘娘,这沐阳真人到底什么来历您知道吗?”
“这听吉山说他是昆仑山上得道的仙人,会遁地穿墙,神着呢”
“娘娘,这出家人里面骗人的可不少了,前不久刑部不是还处置了一帮专卖女人、儿童的和尚嘛!”苏琬儿说出这话后,又急急地补充,“奴婢只是建议娘娘仔细些,与其冒冒失失地被骗,还不如就走老路子,好歹还能稳妥些。”
“唔,琬儿说的也对,那沐阳真人是吉山引荐来的,本宫再仔细问问吉山再说。”苏琬儿颔首,替吕后最后捏了捏被角,正要离去,她听见吕后的声音再度传来,
“琬儿,吉山今日来请安时曾邀请本宫后日赴咱新建的吕府赴宴,本宫应下了,你也随本宫同去,届时你也可以帮本宫看看那沐阳真人。”
“是,娘娘,奴婢记下了。”
瑶华殿。
苏琬儿坐在卧房内兀自揉了揉酸胀的腰,准备梳洗梳洗也睡觉了,如今苏琬儿作为吕后身边的侍中大人,也总算有了自己落脚的窝。琬儿没了亲人,只有母亲许氏,如今也与琬儿一同住进了瑶华殿。吕后原本是要赐她咏华殿的,可是苏琬儿犹记咏华殿内方清扬那柄斩下自己头颅的大砍刀,怕自己住进那熟悉的地方会做噩梦,死活换了一个更偏更小的瑶华殿。
看着铜镜内自己艳若桃李的脸,苏琬儿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
头上的金钗呢?
琬儿一惊,那金钗可是皇后娘娘赏赐给自己的,是苏琬儿的第一只钗,也自己最喜欢的一只钗——赤金的啊!足足有一两赤金!自己这一段时间都不曾离身的!
琬儿急了,这只钗值好多钱了,丢了不就可惜了吗!
就在琬儿急得团团转,沿着墙根一寸一寸摸过去的时候,担忧女儿的许氏听说琬儿回来了,原本已经睡下的她披了一件素棉披风过来看。
深更半夜的,乖女不睡觉在寻什么?
我的赤金大金钗呢?
不就在你的头上吗?
啊?
许氏无奈地笑笑,走过来,从苏琬儿头上扯了一个东西下来,那东西奇形怪状,黄灿灿,还夹着泥
“皮孩子,这么大了还能滚得跟个泥猴似的。”
许氏笑得慈祥,爬上细纹的眼中都是溺爱。
苏琬儿的脸腾地变得通红,自己与肇在柳树下,有些忘情,大金钗蹭进了柳树干,随着李肇的动作便被蹭到了发髻后侧,还刮下了许多树皮和着泥
苏琬儿想起吕后望着自己问出的那句“你怎么了”,现在终于明白吕后在说什么了。
苏琬儿懊恼地跺跺脚,哎,太子派这顶帽子,只怕是摘不掉了吧
琬儿越来越多的与肇相遇在吕后居住的太极殿、政务殿,与议事堂,每一次琬儿将自己温柔的目光撒向清冷少言的肇时,肇都“恰好”避过了,他不给琬儿任何注目,也不承接她任何关心。他与琬儿之间除了公务的交接,没有任何关系,好几次因为政见与吕后相左,肇还当着百官的面斥责琬儿擅揣圣意,不知好歹。
时间一长,琬儿也有些郁闷了,她甚至又开始怀疑肇对自己是不是厌弃的?肇一直如此抗拒自己,完全一副将自己当作吕后鹰犬的态度,这让自己如何为他筹划!
这是一个炎炎的暑日,吕后午膳后习惯午睡,留了一大堆卷宗在政务殿让琬儿赶在她午睡起床之前完成清理工作。琬儿接下这个活后顾不得用膳便匆匆赶去了政务殿,非常“凑巧”的是,在政务殿门外的游廊上,她碰见了李肇。
一个时辰前才斥责过琬儿的李肇在两名小黄门的陪侍下从游廊尽头向琬儿走来,琬儿急忙低头向李肇施礼,“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李肇经过她身边时并没有同她说话,他甚至连眼风都没有给琬儿一个,便昂着头就这样走了过去
李肇不像砚,五官都浓墨重彩的,他生的斯文俊秀,像个书生。李肇聪明能干,在朝中风评甚高,他文武双全,不仅文采出众,能谋善断,就连骑马狩猎,长刀短戟亦十分擅长。再加上李肇如此高冷,对谁都冷淡疏离,这让肇在宫娥中人气颇高。
宫娥们最爱躲在花墙后偷瞄走路带风的肇,宫娥中流传的最多的话便是,入最精美的太极宫并不是最好,能进太子府当差才是你前世修来的福份。
琬儿怔然,李肇对自己的一瞬温柔一瞬疏离让她有些吃不准他的心,她很想找机会同他谈谈,可惜李肇却从来不给她这样的机会。
第75章 乱局()
此为防盗章;如果看见旧章节麻烦等一小时~
吕后的这一家是一个奇特的家庭,吕后生性好强,一副挥斥方遒的女强人做派,生出的儿女们却并无她那般咄咄逼人的气势。除肇有些锋芒外,余下的皆一副典型京中贵胄悠闲淡然的做派,他们不争,不抢;就连最有锋芒的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