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家里刚死了两只鸡,三娃子立马就知道准是那该死的畜生又来叨鸡了,来不及喊阿爹,抄起铁锹就进了鸡窝,原本被黄鼠狼盗的洞刚封死又被盗开,三娃子拎着铁锹就朝那洞口狠拍。
亏了当晚月亮圆,三娃子模模糊糊的看见一条黑影向那洞口窜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铁锹,直接拍死了那只贼精。
陈青拎着只有前臂长短的黄鼠狼嘿嘿一笑,夸了三娃子几句,又许诺若是再抓着黄鼠狼就给他们几个买糖球吃。
这黄鼠狼很少偷鸡吃,野外有的是耗子等啮齿类动物,也不知这只怎么就盯上村里圈养的家鸡了,得了一回便宜又跑来觅食,刚好拿它的毛练手。
知道狼毫价格不菲,陈青也不敢胡乱下手,先去村里养羊的老刘头家讨点羊毛练练。老刘头是陈家沟的外来户,家里逃难流落到青平镇,后来同村里一绝户家的闺女成婚,做了上门女婿。
(外来户指非本地村民姓氏,在村里安家落户。)
(绝户指没儿子传承香火的人家,泛指没儿没女,或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人家。)
老刘头原是个羊倌,来陈家沟后也就重操旧业,边种地边养羊,没几年日子就过好了,还添了两个大胖小子,一个姓陈,一个姓刘。
“刘大爷,在家不?”陈青赶着中午不忙,来老刘头家要羊毛。
“是阿青啊,啥事?中午不在家猫着,大中午的跑出来仔细晒晕了”老刘头的媳妇开门应声。
“大娘,我想撸几根羊毛,这不赶着中午不忙来讨嘛”陈青笑嘻嘻的回话。
“羊毛又不是啥值钱玩意,你要自己去撸,他在屋里睡觉呢”老刘头媳妇打发陈青自己去羊圈,就进屋午睡。
圈养的羊不怕人,陈青逮了一只公羊,琢磨着哪里的毛好用,最后挑了背脊上好下手的地方剪了几把,又换一只继续挑毛硬实的地方下手。
大夏天倒也不怕把羊剃秃,剪够所需,陈青就将门关好,也不必打招呼直接回家。
陈碧见陈青兜了一堆羊毛回来也挺好奇,听哥哥要给她做毛笔,也是兴起一丝兴致。
陈碧照着自己那个毛笔挑选合用的羊毛捏成一小撮,陈青则是随手拿了跟木柴削笔杆。
选好的羊毛要成束泡水清洗,清除杂物,羊毛含有油脂,还需用皂角或石灰水浸泡清洗,之后再用清水冲洗。之后还要梳子来梳理毛蒂,去除杂物和绒毛。
有现成的模子,兄妹二人手脚麻利,等陈青用砂纸将笔杆磨的光滑,陈碧那的笔头也做好了。
“这样不行,得让中间变尖,合不合用拿水试试就知道了”陈青交代一声,就让陈碧自己鼓捣,又用细线将束好的羊毛在根部多缠几道绑结实了,才剪平待用。
笔杆做好,还得将一头挖出一个圆槽将笔头用树胶粘结实才行。
中午天热,打湿的羊毛一会儿便晒干了,等陈青刮了树胶回来,陈碧已经挑选出一个合用的笔头。
将笔头根部绑紧又抹上树胶塞进笔杆上预留的圆槽,一根毛笔就做好了。前后不过花了一个半时辰。
“扔屋里阴干,不然水一泡笔头就得掉下来”陈青粘好一个,又开始削笔杆。
去刮树胶的路上还特意选了一株梨木树枝砍回来做笔杆,这次陈青多花了些心思在笔杆的削制上。
回忆起当初在店里看见的几款笔杆,有粗细一样的,也有下方笔头处略宽上面较细的,这种多数都是笔头较粗的毛笔才用的笔杆。
陈青练手自然是要捡最容易的制作。依然是粗细相同,不过这次的笔杆倒是多花了一些心思,在头尾都用小刀细细的雕出一圈图案,说是图案也只是简单的波浪线之类。
笔杆尾部还小心的刻了羊毫笔三个字,刻好后又用砂纸细细打磨,直至手感光滑,没有毛刺为止。又拿着阿碧的毛笔细细比对一番,再涂上一层青油这笔就跟店里卖的没啥区别了。
羊毫笔店里卖5文钱一支,他顶多出点青油和砂纸的费用,其他都算净赚。为途销量价格还是定在3文钱一支,薄利多销,也能打点口碑,毕竟他不用出店面钱,还是私下里偷着卖。
吩咐陈碧将东西收好,陈青就愉快的出门干活去。就是不知道这笔好卖不好卖,毕竟一支毛笔能用很久,就算是消耗品,一支笔若是使的好又不勤用,几年都不带坏的。
算了,与其愁销路,还不如再想点更挣钱的路子,这东西还没试着卖过谁又知道销路好不好呢?
晚饭过后,陈青照例让陈碧练字,自己就坐在灶边削木头,笔杆不粗,一根树杈能做出二十几根笔杆,陈青这次还在尾部小心刻了一个突起的洞,方便线绳穿过吊在笔架上。
将其余削好的两根笔杆也同样雕出月牙洞,陈青才收了陈碧的笔墨准备睡觉。
一连几日中午晚上雕刻,陈青也慢慢熟练了新的活计,笔杆上的图案也丰富不少,鸟兽花草寥寥几刀就能刻出个大概模样,比不得专门制作笔杆的精致,看着倒也朴实。
之前做好的几根羊毫笔,陈青晾了三天,确认里面树胶干透了才沾了水试着写字,挑出笔毛参差不齐的重做,不严重的就将长出一些的修剪掉,感觉跟店里卖的普通羊毫笔没啥差别后,陈青对销售毛笔更加有自信了。
黄鼠狼的皮早就剥好了晾在墙上,有了十足信心,陈青才着手制作狼毫笔,这种笔是价格稍贵的一种,也是普遍学子爱用的首选毛笔。
一只黄鼠狼的尾巴做不了几只笔头,陈青将身上一些短毛搀着做了5支狼毫笔,便收手。他现在有5支狼毫笔,30支羊毫笔,这些拿去试探销路足够用了,况且做多了万一卖不掉也浪费精力。
陈青家的院子随着秋天正式来临也铺满了各色晒干的野菜和草药。陈青又趁这段农闲将菜地里的蔬菜该腌的腌,该收的收,不能久放的就留出一部分,其他全部晒成菜干,留着做冬天口粮。
一院子的茄子干,豆角丝,黄瓜片,弄的整个院子就快没落脚地了。因着干货多,大伯娘倒也懒得到两个小辈院子里转悠,反正在自己眼皮底下,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的,也不怕两个小的拿去偷换钱。
“就这玩意那也得有人肯买才行”陈碧撇着嘴抱怨,大伯娘越来越认钱了,家里的蔬菜竟也当宝贝真是财迷。
“行啦,管她做什么?就是拿咱俩当贼不也没防住吗?”陈青对妹妹眨眼,兄妹二人一起偷偷奸笑。
陈青暗咳一声,他好像把妹子教坏了,小小年纪就知道要藏私房钱,别等到嫁人了这毛病还改不了——不过这也不算坏事,人总该给自己留条后路才是,不过还是要告诉妹子做事要稳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事情败露引来婆家的猜忌也不好。
陈青正琢磨着这种行为是好还是坏呢,他家早熟的妹子早就收了笑容,一本正经的将晒干的木耳干蘑收进厨房用布口袋仔细捆好。
“呃~还是看看再说吧”陈青瞧着妹子的做派,也只得嘀咕一句,不再烦恼。
日子一晃过了十天,临着秋收也没几天,陈青快手绣完一副作品,仔细端详这幅百子千孙,觉得没拉针才仔细叠好收进布袋,他明天得赶着去趟镇里,上次跟婶娘约好的事情怕是得拖些日子了,赶上秋收,至少一个月不得闲,自是没时间赶绣活。
跟大伯娘知会一声,趁秋收前将家里存的草药出手,第二天领了15文钱就一大早上路了。
一个时辰快走,赶到青平镇也不过是普通人家刚吃完早饭的时段。先去药铺找林掌柜换了草药,又说了声近期不会送药过来,才递给林掌柜一包干木耳。
“冬天之前别忘把山崖那株药材挖了,免得天冷路滑在摔着”林掌柜还惦记着这事,赶忙提醒一句。
“放心吧,我先走了”陈青说完,见林掌柜塞给他一个包子,也不推辞笑着接过。今天出来的匆忙,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交了绣活他还得去书院门口碰碰运气,看毛笔有没有销路。
第9章 初进县城()
走进同记布行,跟婶娘说了来意,柳绣莲轻皱眉头“我已经和衡山说好今个送你去县里给掌柜瞧瞧手艺,这临时变卦怕是会给掌柜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还能不能成就两说了”
陈青当时就傻眼了,他不知道婶娘已经安排好了,若是他不去,不但损了信誉,怕是也会给婶娘的同宗亲戚惹下麻烦。
“那我现在就去一趟亲自跟掌柜的说一声,若是他满意我的手艺,就商量看能不能等过了秋收再接活”陈青决定今天先不卖毛笔,等得空再卖也一样。
“我本也是让衡山带过话的,这点你不用担心,再说那县里的大铺子能不能相中你的手艺还两说呢,先去给掌柜瞧瞧再说”婶娘眉开眼笑的给陈青理理衣裳,这娃子不管到啥时候,甭管衣服多旧打了多少补丁,永远都是干干净净透着一股子清爽,让人难升恶感。
“唉,那我这就动身去县城,这绣活等我回来再给婶娘送来”陈青眉眼弯弯,笑着答应。
“这两条腿得走到什么时候?镇里每隔几天就有往县里送货的马车,你坐车去还能快点,放心吧,就说是同记布行的柳娘让你去的,给赶车的两个铜板他就能捎上你”刘秀莲说完还给陈青指点马车的方向。
陈青沿着街尾一直走到头,瞧见正往车上装货的伙计,朝伙计打听了赶车老汉,陈青就在树荫下寻着了正抽旱烟的李老汉。
“刘叔,柳婶娘让我来寻你搭车”陈青忙上前说道。
刘老汉吧嗒着旱烟,将烟锅朝地上磕两下倒出烟灰,站起来说“陈娃子是吧,柳娘跟我提过哩,装完车就跟我坐前头就成”
“那就烦您捎我一路了”陈青赶紧递过两个铜板,刘老汉收了钱笑眯眯的招呼陈青一块蹲着等车装完。
“我这车固定跑县城,以后你要去县城直接来这找我就成,当天返回还不耽误事”刘老汉说。
“什么时辰往回返?”陈青忙打听。
“过了午时(下午两点)就回来,刚好赶上晚饭前到家。放心吧,马车来回快着哩,半个时辰就能到,你要办个事啥的都不耽误”刘老汉小声说道。
他这也是给东家干活,偷摸接个私活只要没有多嘴的,东家也不会怪罪。
“成,那我办完事就去寻你”陈青赶紧谢过刘老汉,有这马车,也不怕大伯娘知道他偷着去县里了。
马车装完,刘老汉就招呼陈青上车,一扬马鞭,两匹马拉着马车嘚吧嘚吧的往前赶路。
路上刘老汉给陈青讲了许多县城的热闹事,连带着告诉他哪家吃食最便宜,哪家店黑心,连着农家人最关心的粮铺哪家最实惠也告诉了陈青。
陈青从没去过县城,抓紧机会赶紧问一些自己需要知道的事情。半个时辰在现代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一路说话很快就到达县城。
看着一人多高的围墙,陈青才感受到点城市的影子。
“咱县城这墙不算高,省城那足有两人多高,那城墙才叫气派”刘老汉夸张的介绍道。
陈青到不震惊于围墙高矮,只不过在这里活了15年,还是第一次走出乡镇,心里难免有丝兴奋。
青平县三个繁体大字高挂在城门上方,青砖黑字,看着也挺气派,城门口还有守卫把守,非战事都不会进行例行排查,马车顺顺当当的进入城门。
青平县也恪守坐北朝南的布局,分北门和南门,陈青二人从北门进入,若要往省城方向走则要出了南门再一路向南。
北街冷冷清清分布着一些茶馆、酒肆,还有两家客栈高高挂着幌子。越往前行,街道越热闹,临近县中心,刘老汉赶着马车向东街行去,拐了两个弯就在一家招福百货商铺的后门停下。
“午时记得来这里找我,从这里往前走,到了主街前行一百米就能看见梁记布坊,若是寻不到随便找人一打听就能知晓”李老汉说道。
“谢李叔,午时我定回来”陈青笑眯眯的道谢后,就顺着刘老汉指的方向行去。
从进城开始,刘老汉就详细给陈青讲解过县城的分布。县城分为四区,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县衙在正西,学堂在西南方,其余整个西南坐落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宅院,西北则是普通住宅区。
东南方有驿站、车行、高档酒楼、客栈,东北则有部分住宅,其余街道商铺林立。可以说整个县城分为两个部分,西面官民两用,东面行商娱乐。最有名的花街也坐落在正东方。
有了大概认知,陈青也确定了此行目的,先去梁记布坊,余下时间去县里官办学堂碰碰运气,若是不行就去民办的私塾看看。
没走多远就到了主街,看着热闹的大街,熙熙攘攘的行人马车,虽比不了现代繁华,但事过15年,前世记忆早已模糊,没有多少真实感。反倒是突然见到如此热闹的街道让陈青一时感到有些迷茫。
深吸口气,陈青扯开嘴角,谁说他就一定要窝在那小小的乡村,县城也不过如此而已,只要有心他照样能重新融入繁华。
陈青没像土包子进城一般左右乱瞄,而是专心寻到梁记布坊。果然同刘老汉说的一般好认。
整个梁记布坊门脸占地10米有余,高高的牌匾挂在一楼与二楼中间,梁记布坊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深深嵌入牌匾三分,白底黑字凸显整洁大气。蓝色的布幌随着清风拂过招展飞扬,门口侍立两个伙计对进出的客人迎来送往。
双开大门撤去门板足有3米宽,一览无遗的看清店铺内饰。正面一排货架上摆放着一匹匹颜色各异的布卷,有棉布、麻布、丝帛一应俱全,花色更是繁多,将青平镇那区区十几个花色的布行比到泥地里去。
左手边是账房,一名中人所购物品,在他旁边一个微胖的男人噼里啪啦拨着算盘计算银钱。
右手边放置了两排货架,外面一排是女儿家常见的胭脂水粉,里面一排放着各色娟帕丝线,还有一些绣好的成品衣饰等待客人挑选式样。
店铺后方整齐的一排屏风,活计将需要量尺寸的顾客让进屏风后有专门的裁缝丈量尺寸。订购的服饰等做好后可以自取,也可送货上门。
陈青对此也不由咂舌,即使扔在现代,这服务质量也是没得挑。
门口伙计见陈青站在门前看了半天,笑着上前询问“这位爷是需要购置布匹还是要量身制衣?”
陈青抿抿嘴,他这身行装怎么看也不像能买得起里面东西的顾客吧,好在伙计没狗眼看人低撵他不买赶紧让开。
“店里还有绣品及胭脂贩卖,您看您需要选购些什么?”另一名伙计上下瞄了一眼陈青,对旁边的伙计使个眼色。
他们店虽然规矩大,不允许对任何潜在顾客失礼,但明显买不起东西的主顾挡了门面,他们也需客气请离。
“我是来寻柳衡山,柳先生的,烦请两位帮忙指点一番”陈青当然知道他直愣愣站在门口碍了布坊生意,遂朝一边让开几步客气说道。
“那烦请客官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寻主事去”先前开口那名伙计客气应道,亏了没撵人,这是来寻主事柳先生,若是开罪了他们这饭碗怕是不保。
“要不您进里面候着?主事这时候正接待客人,怕是要稍等一会才行”另一名活计忙客气的邀请道。
“不妨,我站在外面稍等一会儿就好,免得扰了店里生意”陈青忙退到门侧,背着背筐站的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