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笑拂衣归-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意一愣,然后笑着摇摇头道:“别怕,我们陛下不讲那些,你就如见到长者一般行礼即可。走吧,里面的人可都等着你呢!”

    一行人走了一刻多钟,来到了御书房的门前。

    有女兵上前,将越阡陌引到偏室,确认了一遍,她没有携带暗器或其他不明物体,这才放她和阿意进了书房。

    越阡陌一进门,就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就让她有些呆住。

    只见屋内一共四人,哦不,五个人。昨日见过的尚书和尚书夫人都在,除了他们二老外,还有个年轻男子正立在一位年轻妇人身侧,与那妇人怀里的小小幼女,脸对脸说着什么。而尚书两口子也露出了长辈般慈爱的笑容正看着他们。

    越阡陌没想到,竟会在御书房见到如此家常的一幕。她之前脑海中,那些威严的天家气派完全就没个影儿

    李彦锦和谢沛见阿意带着个陌生姑娘进来,就知道,这应该正是五爷爷提到的那位聪明女子了。

    “民女越阡陌,叩见陛下!”越阡陌下意识地就准备跪下磕头。不想却被她身边的阿意一把拉住。

    阿意笑道:“陛下、总督,越家娘子还不知如今的新规矩,也怪我慌里慌张的,竟是忘了和她细说几句。”

    李彦锦拍了下闺女的小胖脸,笑着对越阡陌说道:“是不是看着我特别不像皇帝?”

    越阡陌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只傻傻地摇了摇头。

    谢沛抱着闺女,起身说道:“越家娘子,无需紧张。今日喊你来,就是想咱们一起商量下,新钱的事情。这事你定然是思考过很长时间,咱们多一个人,也能多想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说着她扭头对李彦锦道:“你好好做事,我把真真送去喂点水再来。”

    “诶,你要累了,也歇会,这里有我呢”李彦锦起身把娘俩从侧门送了出去。

    越阡陌此时才明白过来,这妇人就是皇后皇后对吧!那孩子就是陛下的大公主了

    看来,陛下一家三口的感情真的很好啊!

    越阡陌这会儿已经缓过劲来了,看着皇后娘娘朴素中带着股英气的打扮,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那个传说亲自带兵攻城的皇后娘娘呀!果然与普通妇人完全不同!太好了,她一定要抱住娘娘的大腿,迟早要让那些无耻小人都知道,她越阡陌就算是女子,也一样能比他们都出息!

    “越阡陌,越家娘子?”阿意连唤了两声,才把某人的魂招回来。

    李彦锦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家娘子就露了个脸的功夫,眼见着,就又多了一个迷妹啊羡慕!

    待谢沛把闺女送到了童姥姥那里,再回到御书房时,就听李彦锦说道:“这新钱的法子,确实很好。但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且,新钱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旦发得太多,就会带来别的问题。”

    屋里人都是一愣,越阡陌忍不住开口问道:“请问陛下,为何钱多了,还不好呢?”

    李彦锦想了想后世的通货膨胀,琢磨了个简单的说法,解释道:“这样说吧,平日里,米价大约是每斗三十文左右。可在灾年时,米价曾经出现过,每斗五百文、六百文的价钱。这是为什么?”

    阿意很自然地答道:“因为灾年米少了,价钱自然就贵了啊。”

    李彦锦点点头,继续说道:“灾年里,一枚铜钱只能买到往日二十分一的米,但铜钱还是铜钱,并没有被分成几瓣,也没有掺进杂物。可见,让铜钱突然变得不值钱了,是因为街市上的东西,变少了,对吧?”

    众人齐齐点头。

    李彦锦这才引出自己的结论:“所以,决定一枚铜钱到底能值多少钱的,并不是咱们在上面刻了多大的币值,而是市面上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大家眼神呆滞,显然没太听懂,这有些超前的理论。

占地盘() 
李彦锦费了些功夫才把通货膨胀的事情大致说明。

    众人虽然明白之前所想的美事成不了;但到底能解决一部分国库空虚的问题也很满足了。

    谢沛看刚才李彦锦解释那些经济事务时;越阡陌竟比李长仓等人领悟得还要更快一些;遂起了份爱才之心。

    殊不知;李彦锦此时心中也与她一样;正琢磨着该如何好好利用下;送到眼前来的人才。

    铸币这事很快就通过了朝议;李彦锦亲自设计了新钱的样式,只增加了面额为五文钱的大钱。

    大钱之上不但有币值、年号,还别出心裁地在钱币边沿印了一圈稻穗麦穗的图案。

    李彦锦原本是打算弄个牡丹花之类的;结果铸币匠人嗫嗫嚅嚅地回禀,说是图案太复杂了,模子做出来就糊成了一团;不好看

    无奈之下;挑来选去,只好弄了这个图案。

    只是铸出来的效果有些不尽人意;麦穗稻穗都胖乎乎圆滚滚的;麦穗太细也非常模糊。乍一看;倒更像是一圈鳞片状的东西。

    新钱发行后;反响还不错。大家接受起来;并没太大难度。毕竟那面额为五文钱的大钱,不但比小钱大了好几圈;且铜色纯净,一看就知道并不是滥竽充数的玩意。

    再加上;也不知从何处传出了一种说法。据说大钱的边沿处刻的乃是一圈龙鳞!所以;又称为龙鳞钱!

    寻常百姓家,哪儿能随便接触到龙这种高贵的存在,于是都非常喜爱这种大钱,甚至还专门用五枚小钱去换这种大钱。

    有家中闺女即将出嫁的,还特意多多地换来龙鳞钱。将其用红绳串好,当成了一种平民之家最时新的嫁妆。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千年之后,在某个大型墓葬挖掘过程中,上百枚被浸泡在油罐里的铜钱,经清水冲洗过后,露出了精光四射的龙鳞图案。

    它们与同时期的另一种面值为十文的大铜钱,被考古学家们,并称为龙凤通宝。

    因这些钱币具有罕见的面值标注,且寓意高贵吉祥,图案别致新颖,故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龙凤通宝的收藏热潮。

    大华元年,十二月底。

    通过大钱的发行,李彦锦的荷包终于又饱了一回。都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这位刚上位半年时间的皇帝陛下,终于开始稳健地执行起后面的计划。

    新年过后,各地田亩重测的公文就报了上来。

    李彦锦和谢沛以及一干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将清理出来的这些隐田,由各地官府按当地市价出售。

    所获钱款,一半与税款一同运往京中。一半则留在当地官府中,用于专项支出。

    这些专项支出里包括:修建当地的公共水利设施;遇重大灾情时,可调拨使用,事后需上缴完善的支出账册;修整各地的道路交通等等。

    这些州县官衙手中有钱后,就开始雇佣当地人手,开展各项工程。也算是给百姓们增加了一些收入。

    李彦锦和谢沛当然也清楚,这些事中,必然会出现中饱私囊的贪污。于是,他们不但命户部对各地上缴的账册进行反复审查,还组织了暗访队,随机去往各地调查。那些账面就有问题的州县,更是调查的首要目标。

    在杀了几批贪官之后,风气到底要好了很多。

    只是,如今在浙江出任知府的解迩送来了一份公文。

    他有些疑惑地向李彦锦问道:“那些被清理出来的隐田如今被卖了不少,可买田者都是小有家产,至少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人家。那些真正无田可耕种的穷困户,依然没有分到田亩,也依然还在交着双重租子,租种旁人的田地。这些穷人,难道就要一直这么穷下去吗?”

    李彦锦看过后,暗暗叹了口气。

    这个问题,其实他和谢沛早就商量过。

    但若是把清理出来的田,无偿分了出去,难道就真的公平了吗?

    先不说,田到底够不够分,又或者对那些辛勤劳作攒钱买了田的人家,公不公平。只要官府敢开了这个无偿分田的口子,很容易就能想象,其后会出现的纷乱局面。

    大家发现,哦,没有田的人家,不需要努力存钱,官府直接就给发田。那今后的家族中,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量被故意净身出户的小家庭,甚至是单人户。

    这种情形一旦成了势,那不管当地官府手里有多少田,都绝对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到时候,没有分到田的人家,自然会非常不满。若再有人出来挑唆,刚安定半年的局面,怕是很快就要再出乱子。

    谢沛也对李彦锦说过,田地难得,大家才会精心耕种。若都是白得来的,恐怕出现荒田,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对此,李彦锦琢磨了一阵后,还真想出了个法子。

    如今,北疆战事已歇,边防上的压力轻了很多。

    于是,他就给唐琦去了封信。

    那信很长,里面写了什么,无人知晓。

    只是,当唐国公看完后,欣慰地叹了句:“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大华二年六月,镇北军车骑将军项古青、张孝邦和桑倪、霄雷四人被调往京城。

    九月,项古青与张孝邦领着二千精兵,出现在了仲夏国的西南边境。翻山越岭、疲惫不堪的他们,面前有一条怒龙般的大河正在奔腾汹涌,而河对面,放眼望去,却是一大片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平原。

    同一时间,桑倪和霄雷则出现在了国之最南端。他们翻过了无数山岭,终于看见了陛下所说的那一片绿油油的平原。那些裸露在外的土地,黑黝黝的,仿佛浸满了油水。

    这就是李彦锦给唐琦的信中,所描述的事情。

    他惦记上了更南方那一片肥沃的平原和富饶的矿产。

    虽然眼下,它们还不属于自己。可只要咱们去占下来了,那自然就会进入仲夏国的版图。

    那里,就是李彦锦给中原的无田者准备的免费的土地。

    一年三熟的沃土啊,香甜润泽的稻米啊,易开采纯度高的富铁矿啊,水深浪缓的优质海港啊,统统都到仲夏国的碗里来吧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了。

    大华五年的三月初三,福州码头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

    一支二十艘艨艟巨舰组成的船队,披红挂绿的停在港口岸边。

    越阡陌心情紧张又万分激动地站在第一艘巨舰的船首,看着码头上,那黑压压的人群。

    她怎么都没料到,陛下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到她的手里。

    这耗费了全国两年的税收才组建起来的船队,配备了仲夏国最精锐的四千水师,装载了数量惊人的布匹、瓷器、漆器等货物如今,这些都将在她的带领下,朝着茫茫大海进发!

    如今的越阡陌也不再是三年前,那个白皙秀美的女子了。这两年来,她几乎一直住在船上,沿着近海一带,足足跑了两年。

    变得与沿海当地人差不多黝黑的越阡陌,一点都不在意那逝去的白皙肌肤。她此刻只想迎风展翅,带着满满的信任与重重的责任,向着大海前进!

    京中,五岁的大公主殿下,正和两岁的弟弟一起听爹娘讲话。

    “可惜啊,咱们没法去现场一睹。”李彦锦瘫在春塌上,毫无形象地说道。

    谢沛手里拿着把小弓,正在耐心地调整弓弦。

    “那不是你自己决定的吗?阡陌都说了,可以从塘沽出发,那样咱们就只用花半天时间,去亲自给他们送行了。”谢沛头也没抬,继续调试着手里的弓箭。

    李彦锦看着乖乖坐在娘亲身旁的小胖子,手一痒,就把人捞了过来。

    他一边戳着小胖子的嘟嘟脸,一边说道:“哎,我这不是要当个明君吗?要知道,那四千水师多半都是福州人。让他们从福州出发,还能回去与家人团聚几天。之前发的特殊补贴,也能早点送到家人手里。”

    谢沛听了,嘴角微微翘起。是了,自家这位陛下如今在百姓口中,那简直都快赛过神仙了。

    那些当初讥讽他们是泥腿子进城的文人,如今也写了不少赞颂李彦锦和和谢沛的文章。硬是把这对夫妻夸得如圣人转世一般。

    就连最开始,还有人说皇后善妒,一个人霸着皇帝,不为天家子嗣考虑,不贤惠的说法,如今都只剩下,帝后情深,教子有方的赞誉了。

    无他,不但陛下态度强硬,且家中的大公主殿下,实在是太争气了。

    自她开口喊了第一声爹、娘后,这小丫头就仿佛灵窍大开一般,学起东西来,简直神速。

    除了李彦锦和谢沛每日要教她些私货外,宫中还请了真正有学问又不迂腐的大师来给大公主谢真天启蒙。

    说起来,也是好笑。

    虽然李彦锦一直嘴硬,绝不承认自己没文化。但见过了几位真正的高人大师后,竟主动跟着闺女一起学了起来。

    在他的带领下,朝中的官员,也利用闲暇,抽空学了起来。

    这些大师是真正有才之人,他们没有持才傲物,也愿意接受新鲜观点。

    当从陛下口中听到很多匪夷所思之语后,他们竟格外认真地研究起来。

    乃至于,李彦锦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个大智若愚、眼界高远的不凡形象。

    只是,这形象虽然挺不错,可大师们都一致认定,若论学习的天赋,恐怕十个李彦锦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谢真天。

雄鸡伸爪() 
大华五年;三月初三;仲夏国的海船队离开了福州港口。

    而一个月后;在外辛劳了三年的项古青、刘孝邦、桑倪和霄雷四人终于回到了京城。

    迎接他们的;是盛大的万人夹道;是皇家出城;帝后亲临。

    三年里;他们先后带着几千兵马,在仲夏国的南方,扩出了一大片辽阔的版图。让原本的仲夏国疆域直接多出了一成领土。

    开疆辟土之功;如何褒奖都不为过!

    如今,那片土地上,已经插上了无数的界碑。大部分士兵还留在那里;守卫着这片肥沃的疆土。

    李彦锦一家四口;正好一人一个,陪着四位将领;一路朝城门走去。

    进城后;将士上马;李彦锦四人上了皇家马车;很快就进了皇宫。

    这一次;君臣直接去了太和殿。

    项古青四人奉上了一张粗制的疆域图。李彦锦看着在他印象中,应该是鸡屁股和鸡尾巴的下方;突然多出了一只巨爪,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这才是真正的雄鸡啊;它舒展着强壮有力的巨爪;稳稳地踩在南海与印度洋之间。

    李彦锦相信,只要再给他二十年时间,仲夏国的这只巨爪将完全伸直。而后世被誉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也将被这巨爪彻底踩在脚下。到时候,只要子孙争点气,我中华大国将再不会为了那条狭窄的海道,而饱受憋屈。

    李彦锦早就对谢沛说过后世华国的很多事情。谢总督听着那些屈辱而愤怒的历史,憋得眼睛都红了起来。

    “愚蠢!无耻!”谢总督骂过之后,也和相公一起,琢磨过某些对策。

    所以,她此刻也很明白,南疆的扩充,对仲夏国,对未来的华族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于是,在帝后二人的坚持下,南扩计划一直没有被中断过。

    项古青、张孝邦等人授勋领奖之后,再次补充兵马,重返南疆。

    他们之前占领的那片新土地,已经被陛下命名为新南府,成为了仲夏国的第二十二个府。

    不过,这次南下军队的后面,还多出了无数的车队。

    这些车队都是各地官府派出的,运送了本地自愿去南疆开荒种田的人家。

    这些人家,不但每人可无偿分到五十亩荒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