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润之抬头定定看着刘桐:“如果心里难受,你要告诉我。我不能帮你分担事情,却可以帮你分担心情。阿桐,我不想看你难过的样子。”

    刘桐拥着她的手微微一顿,半晌后才微不可闻地回应她说:“我知道了。”

    顿了顿:“我也一样。”

    夫妻俩用了午膳,刘桐陪常润之小睡了一会儿,方才起身换了衣裳,往瑞王府去。

    刘桐本以为今日瑞王府上的客人也就他和常润之两个,倒不想,除了他们,还有另外两个年轻学子。

    刘桐送了常润之进内院,便让人引到了瑞王的书房中。

    瑞王坐在桌案后,桌案前方是两个书生打扮的士子,瞧着年轻尚轻,与他相仿。

    刘桐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方才向瑞王见礼。

    “小九来了?”瑞王笑了声,招呼道:“坐吧。”

    刘桐兀自坐下,瑞王又对那两人道:“你们也坐,不必拘束。”

    那两人迟疑了下,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给刘桐见礼。

    “学生许聿怀”

    “学生孟昭”

    “见过九殿下。”

    刘桐愣了下,只觉得这两个名字有些耳熟,叫了起后方才反应过来。

    “这不是”

    这不是姚澄西给他介绍的两个“有才之士”吗?

    他之前的确是在五哥耳边提过这么两个人,倒是没想到,五哥动作这么快,竟然现在就和人联系上了。

    “五哥,明日便是殿试,他们怎么会在这儿?”刘桐讶异问道。

    许聿怀和孟昭的脸色都有些沉,瑞王看了他们一眼,笑回刘桐道:“他们未能入殿试名额。”

    刘桐挑了挑眉。

    瑞王道:“虽然春闱未曾落榜,但名次刚好没能达到入殿试的资格。”

    这样一说,刘桐便明白了。

    无非是有人使了手段,让他们不能到元武帝跟前表现自己。

    “然后呢?”刘桐问道:“你们有什么打算?”

    许聿怀拱手道:“回九殿下,承蒙瑞王殿下看得起许某,今后但有差遣,许某当尽力而为。”

    孟昭点了点头,倒是没出声。

    瑞王笑了笑:“你们如今也是身上有功名之人,可以继续钻研学问,待三年后再行大比。当然,趁着现在,你们若能在吏部打点一二,倒也能捞一个外放为官的名额。”

    许聿怀和孟昭都眼神一亮。

    “不过”瑞王顿了顿,抬头看向他二人:“今后要走什么样的路,还得你们自己选择。”。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亲信() 
就许聿怀和孟昭的情况而言,他们当然更愿意去做

    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一致的。

    他们想要外放为官。

    但他们要想在吏部打点一二,成功在外放的时候到一个不至于太过穷山恶水的地方,也颇有两分讲究。

    刘桐坐在一边旁观着,似乎瑞王对他们二人的选择并不吃惊。

    瑞王道:“吏部虽有尚书坐镇,但当中诸人,多与祁王有旧。若是许、孟两家中有人提前去吏部打过招呼,此事倒是有些难办。”

    许聿怀和孟昭的脸色都有些不好。

    瑞王顿了顿道:“不过倒也不用着急,待殿试过后,名次定下,补缺上任之事亦要提上行程,事前打点过的,想必官职之位很快便能定下。至于你们,或许人家也就不再提防。”

    许聿怀应声说是,孟昭微微垂着头,轻声道:“瑞王,学生有一事不明。”

    “哦?”瑞王笑道:“说来听听。”

    “学生自认才学并不差,却也没有到能让瑞王垂青的地步。何况,即便学生三生有幸,能补缺为官,想来欲一展抱负,扶摇直上,也并非易事。所以,瑞王似乎对学生有所照顾,令学生疑惑……”

    许聿怀面上微顿,虽未说话,瞧着倒也是有所不解的。

    刘桐一看便知道许聿怀更圆滑些,至于孟昭,则略憨厚了些。

    瑞王饮了口茶,轻轻一笑。

    “我公务繁忙,何况春闱之事,与我并无太多干系,我在当中也未搏得一官半职,对此次春闱学子,虽不至于一无所知,但也只是略知一二。”

    瑞王言语轻缓,丝毫没有上位者俯视底层之人的不屑。

    “至于为何关注你二人,也是因为九皇子提及,我才对你们有所侧目。”

    瑞王说着,抬手示意了下刘桐。

    许、孟二人顿时看向他。

    “九皇子有一民间好友,周游大魏时,曾与你们有所往来。回京后,他将你二人情状告知了九皇子。大概是奔着惜才之心,九皇子便将你二人之事,转告于我。”

    瑞王笑了笑:“为大魏甄选人才,不至于令良才泯然众人,也是本王之责。”

    瑞王之前说话,都是自称“我”。

    而说到这一句,却是微微提了气势,用了“本王”。

    哪怕是刘桐在瑞王跟前提了,没经过他的考量和考验,许聿怀和孟昭焉能入了他眼,进了王府?

    若说前面瑞王是在表亲近,那后面这句,就有立威警示的意思了。

    至少,在许聿怀和孟昭这样心怀抱负,渴求伯乐的人眼中,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认得了英主,没有来错这一趟。

    这一天,瑞王、刘桐并许、孟二人,相谈甚欢。

    当然,多半是许、孟二人谈话,瑞王倾听得多,提问也多。

    倒是刘桐,说话少,细思更多。

    待许、孟二人拜别出府,刘桐才示意奴仆退下,斟酌一番后问瑞王道:“五哥是在招徕这二人吗?”

    瑞王笑得温和:“说来,今日倒是你与他二人头一次见面。他们最初的时候说了什么,你可还有印象?”

    刘桐细细一想,顿时道:“那许聿怀说,五哥瞧得起他,若今后有差遣,当尽力而为。”

    刘桐恍然道:“那时他便在对五哥表忠?”

    瑞王摇头道:“说表忠,倒还不至于。”

    他也不详细解释,只让刘桐仔细想想,再评价许、孟二人。

    刘桐思索了一阵,回瑞王道:“许聿怀话中有保留之意,至于那孟昭,许聿怀说此话,他并未接话,只是点头表态,后来问五哥的话中,还流露出些许自卑之意,似乎不认为他能被五哥看重。我觉得……”

    刘桐顿住话头,瑞王鼓励地看着他。

    刘桐便接着道:“我觉得,那许聿怀处事圆滑,也擅为自己留后路,将来若是为官,倒可能会成个老油子,上下疏通,概不得罪。至于孟昭,一根肠子,为人憨直,若秉性一直如此,将来为官,倒是不可多得的直臣。”

    刘桐话毕,便略有忐忑地看着瑞王。

    瑞王笑了笑,轻轻鼓了两下掌:“小九眼光不错。”

    “五哥的意思是,我分析得对了?”刘桐也笑道。

    瑞王颔,补充道:“那孟昭心眼儿不多,为人简单,倒是能让人一眼看透。不过那许聿怀,还得再看看。”

    “再看看?”刘桐不解:“五哥的意思是,他为人不好吗?”

    瑞王摇头。

    “我是觉得,或许是出身之故,比起孟昭来,他要世故些,说直白点儿,就是要自私些。你没瞧孟昭问一些或许会触怒我的话时,许聿怀一声不吭吗?他二人一道前来王府,本该同进同出,站在一边儿的,但许聿怀想来是觉得各自为阵更好。他啊,更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刘桐微微蹙眉。

    听瑞王这般一讲,他倒是觉得,许聿怀此人不好太过结交。

    “他既为人如此,五哥为何还要再看看?”刘桐问道。

    瑞王笑了笑:“他为人自私又如何?”

    瑞王轻叹一声:“要为官一方,为人便不可太大奸大恶,否则难免蹂躏乡里,鱼肉百姓。可人性本复杂,自私之心人人皆有,不可苛责。许聿怀与孟昭本就没有交情,孟昭行危险之事时,许聿怀作壁上观,也属人之常情。只要他为官之时,不会置百姓苦难于不顾,那他就是一个好官。”

    瑞王看向刘桐,静静注视了他好一会儿,方才说道:“小九啊,你心中黑白之分太过分明,这样不好。”

    刘桐微微垂头低应了一声,顿了顿才轻声问道:“五哥今日让他二人来王府,是想……将他们收之麾下吗?”

    刘桐问得直白,瑞王也答得不拐弯抹角。

    “嗯。”瑞王点头道:“祁王在吏部有亲信,礼部的长辈老祖宗们,都对礼王青眼有加,太子虽失了户部这一大倚仗,难保哪一天父皇心一软,又将户部交到他手上。我总要给自己寻摸一两条路。”

    刘桐不言,心里却知道,瑞王这是在防太子了。

    从前他五哥再艰难,也并没有起心防着太子之意。

    他要防,只能说明,他认定了之后他的动作,会触犯到太子的利益了。

    换句话说,他五哥已经决定了要争权了。

    瑞王看向刘桐,什么也没表示,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个字。

    “别怕。”(。)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别怕() 
刘桐和常润之回到九皇子府,天已经暗下来了。

    常润之精神还有些好,今儿个从瑞王府搜罗了几本令人笑的话册子,她沐浴过后,正拿着其中一本凑着灯烛看,不时出一记笑声。

    看到的确有趣的,她还会讲给刘桐听。

    刘桐附和地笑笑,不过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常润之看了一会儿,便将话册子搁下了,拿了团扇一边扇着,一边走到床榻边,对刘桐道:“说吧。”

    “嗯,好……什么?”

    常润之开口,刘桐下意识应了一声,正想说“好笑”,却陡然反应过来常润之并没有问他好不好笑。

    “你啊。”

    常润之无奈地摇了摇头:“回来一路上你就心里有事儿的样子,现在想明白了没?”

    常润之撩了撩领口:“要是没想明白,能和我说说吗?如果瑞王没有让你对我闭紧嘴的话。”

    刘桐失笑,讨好地凑近常润之,常润之撇撇嘴,嫌弃地推了推他:“热。”

    刘桐便接过她手里的团扇,加大力气给她扇风,一边道:“小气鬼,别生气,五哥说那话……”

    “知道知道,是不想某些隐秘之事外泄嘛。”

    常润之哼哼两声:“我也没问其他的,你要愿意说,就说给我听听,要不愿意——”

    她横了刘桐一眼:“那我就要安寝了。”

    “说,我有事儿要说。”

    刘桐忙不迭地点头,好笑地搂住常润之的肩:“你现在精神头还好着呢,就是躺下去,你也睡不着。”

    常润之白了他一眼,拱了拱腰盘坐起来,微抬下巴:“说吧。”

    刘桐又是一阵好笑,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子,组织了一下语言,方才将许聿怀和孟昭二人的事情,简略同常润之说了一边。

    “五哥说我心中黑白之分分得太清,这样不好……润之,你觉得呢?”

    刘桐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妻子。

    虽说他比常润之长那么两三岁,可刘桐自己也承认,某些时候常润之的确比他稳重得多。就连五哥也曾夸过她。

    或许润之说的话,能对他有所启。

    常润之微垂着眼睛,刘桐觉得她是在思索怎么说,但其实,常润之是在呆。

    因为从刘桐告知她的这件事中,她清晰地意识到,瑞王这是在给自己展人才亲信了。

    许聿怀和孟昭不过是才科考出来的学子,瑞王给予两分关注,并不稀奇。

    刘桐看到的是许、孟两人,那看不到的呢?

    按照瑞王擅谋划、能隐忍的性格,恐怕,现在朝中也有不少站他这边儿的人了吧。

    越是这样想着,常润之的心里就越不能平静。

    夺权之争……真的要开始了吗?

    “润之?”

    刘桐轻唤了她一声,常润之回过神来,刘桐问她道:“你没看法吗?”

    “唔……看法,有啊。”常润之颔,抿了抿唇问刘桐道:“瑞王今日,除了见他们二人,和他们说了话之外……可有与你说点儿什么?”

    刘桐顿了顿,点头道:“有。”

    “说了什么?”常润之忙问道。

    “五哥说……”常润之轻声道:“五哥让我别怕。”

    “别怕?”常润之狐疑道:“什么别怕?”

    刘桐不言,常润之顿时恍然,下意识地伸手捂住了嘴。

    刘桐心中本有些沉重,见她这颇有些呆头呆脑的模样,却是不小心笑了出来。

    常润之回神,羞恼地拧了他一下。

    夫妻俩笑闹了一阵,同时停下笑声和闹腾。

    刘桐率先打破沉默:“润之,你还没说,五哥说我黑白分太清不好,你怎么看?”

    常润之斟酌了下,方才道:“阿桐,坦白说,我觉得瑞王说得对。”

    刘桐认真看着她,作洗耳恭听状。

    常润之微微笑了笑,薅了下他的脸,这才道:“阿桐,这世上,哪有纯粹的好人或者纯粹的坏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不犯错。何况说白了,这上最多的颜色,本就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譬如人。就拿那许聿怀来说。他那样的人,若是让瑞王引导着为官,或许便是个好官。若是投到太子之流麾下,那多半就是个贪官污吏。”

    刘桐皱眉道:“可那许聿怀……”

    “他或许自私自利,但只要他有底线,上头之人能运作得当,让他挥出最大的能力,那他做官,就无从诟病。”常润之笑笑:“一把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端看执剑之人意欲何为。”

    刘桐默默消化了常润之说的话后,问她道:“那要是……剑反噬了执剑之人呢?”

    常润之一愣。

    刘桐道:“无法确认是否真心为其主的剑,也能用吗?人,并不是物件。”

    刘桐的言下之意是,许聿怀人性上有这样的缺点,也可能是他并不会忠心于人的原因。这样的人,用起来并不放心,还不如不用。

    常润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桐。

    两人静默了会儿,还是刘桐率先开口道:“瞧我,钻牛角尖了。”

    他伸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道:“行了,这些事,还是让五哥烦恼去吧。”

    常润之跟着笑了声,由衷道:“阿桐,瑞王让你别怕,你就别担心太多。瑞王若是决定了什么,想必他会思虑周全,也能一步一脚印走得踏实,不会犯下误信于人这样的错的。”

    刘桐点点头,感叹道:“但凡五哥想要做的事,还从未没做到过。从前他性子懒,倒也没什么俗事缠身,如今……”

    刘桐顿住话头,低头笑了笑:“好了,有些晚了,快睡吧。”

    刘桐扶着常润之躺下,轻轻抚了抚她的肚子。

    常润之将手覆在他的手背上,顺势侧身拉过他的手,靠在他臂边,闭上眼睛安稳睡去。

    刘桐摇了会儿团扇,也沉沉睡去。

    第二日殿试,休朝。

    三年一次举国大事,虽说与刘桐干系不大,但身为皇室之人,刘桐还是一早便进了宫。

    他前脚走,后脚常鸥便进了九皇子府。

    “小四怎么来了?”常润之又惊又喜:“府里没有递帖子来啊。”

    常鸥叫了声三姐姐,挠头道:“我悄悄来的。”

    “怎么想着过来了?”常润之一边问,一边让姚黄吩咐厨房做常鸥喜欢的点心来。

    常鸥嘿嘿笑了笑,对常润之道:“今儿个不是文试殿试吗?我溜出来,想听听老百姓都是怎么议论的。”

    常鸥喝了一大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