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沐之掩唇笑:“我已经拿给老太太了,让她老人家斟酌着用了给你补身子。”

    说着还冲常润之眨眨眼睛。

    常润之无语地回望她,心里却有些怦然。

    “对了,怎么听说你又受寒了?”玩笑过后,常沐之正色问她。

    常润之无奈地耸肩:“我不想去太子府啊,想着能拖两日便再拖两日。”

    常沐之失笑:“看你能拖到几时。”

    也是,早去晚去不还得去吗。

    “太子府里虽说女人多,但品级在那儿摆着。你以后是太子妃身边的女官,太子妃以下的女人都比不过你,你不用怕。”

    “我……”常润之张了张口,到底还是闭了嘴。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常沐之轻声道:“你放心,经过宫宴那次的事后,太子妃警惕心提高了不少,她不是蠢人,不会给别人第二次下手的机会。”

    常润之顿时悚然。

    大姐知道?

    大姐怎么会知道!

    常沐之拍拍她的手,压低声音道:“九弟从那****身边跟着的人口中知道的,然后告诉了我与王爷。此事再无旁人知道,你且放心。”

    “大姐……”

    “不怕。”常沐之正色道:“别忘了,老太太属意九弟,你将来或许也是个皇子妃。无论如何,不能胆怯。”

    常沐之走后,常润之又仔仔细细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乖乖地打点了东西,带着姚黄和魏紫,乘了马车去了吏部办公处。

    六部的机构都设在皇宫周边,地标明显,很好寻找。

    常润之带着自己的身份文牒去吏部签了个名,又领了衣裳和官牌,便有人领着她去了太子府。

    路上,为她引路的小官叮嘱她道:“常姑娘是在太子府当值,接管太子妃娘娘身边的余女官的事务。因为太子妃娘娘有吩咐,到时由她来分派您具体安排,所以这儿就没有别的嘱咐您了。您只要记得每月二十五左右来吏部一次就可。”

    常润之一一记下,躬身谢过。

第二十七章 入府()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与那吏部小官作别时,常润之忽然出声唤住他,轻声问道:“这位大人,不知余女官如今可离开太子府了?”

    “余女官已来吏部卸了职,至于她有没有离开太子府……这下官就不知道了。”

    常润之送别了小官,望着眼前如同一个皇家别院的太子府,深吸了口气,方才举步前行。

    由人一路领着,顾不得欣赏太子府中的美景,常润之畅通无阻地进入到了太子府的中央高阁。

    “润之来了?”

    太子妃衣着华贵,斜倚在床榻边上,笑望着她。

    “见过太子妃。”常润之行了个叩拜大礼,太子妃抬手扶了一把,笑道:“可把你给盼来了。”

    “臣女回府后休养了一阵,身体本好了,可某夜却又受了寒,这才多歇了几天。”

    “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多歇歇才好。”

    太子妃一点也不生气,招了她陪伴在身边儿。

    “过会儿就要用午膳了,等用了午膳,我再与你细细说说府里的事情。”

    “但凭太子妃吩咐。”

    常润之陪在太子妃身边不过半个时辰,就见识了太子府里泼天的富贵。

    太子妃商贾出身,钱财多是肯定的。

    可不仅是太子妃这个院儿是这样,整个太子府都这般,也不知皇帝拿了多少补贴自己这个儿子。

    午膳时分,乳娘领了三个粉嫩小女娃来陪太子妃用膳。

    这是太子妃亲生的三个小郡主,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一个才三岁。

    最大的小姑娘已经有了淑女风范,一举一动都很是规矩,屈膝福礼正正经经的。

    “母亲,这位是……”

    九岁小郡主不解地看向常润之。

    “这是今后要在母亲身边做事的常女官,你们叫常姨就行了。”

    “见过常姨。”小郡主领头,两个妹妹便也懵懂地跟着行礼。

    常润之连忙避开,蹲身对小郡主道:“不敢当郡主一声‘姨’,女官常氏给郡主见礼了。”

    “嗯,起吧。”小郡主抿唇不好意思地笑笑,左右望了望,又问太子妃:“好久没见余女官了,是因为余女官不在母亲身边了,所以母亲才找了常姨来陪吗?”

    太子妃面上的笑容一顿,嘴角微勾:“余女官身体不舒服,母亲让她回家歇息去了。她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母亲总不能耽误了她,对吧?”

    “噢……”小郡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向常润之:“那常姨呢?她要嫁人吗?”

    太子妃笑道:“当然了,等你常姨要嫁人的时候,母亲也会让她回家嫁人的。”

    “这样母亲身边的人总是来了又走来了又走的……”小郡主微微嘟嘴,小大人的叹气。

    太子妃失笑:“好了,该用午膳了,下午你还有琴课呢,别耽搁了。”

    小郡主蹲身应是,带着两个妹妹上了桌用膳。

    常润之不用在一边伺候着,退了出去后便有人来领她去了她的房间,有婢女将她的饭菜端了来。

    常润之细嚼慢咽着,脑子里想着那余女官。

    余女官已在吏部卸职,又不在太子府,小郡主说很久没见着她了,而太子妃说她身体不舒服却还回去备嫁……

    想必余女官已经凶多吉少了。

    常润之低垂下头,一时间觉得嘴里索然无味。

    用过午膳没一会儿,便有人来请常润之。

    三位郡主已经不在了,太子妃坐在黄花梨木雕花椅上,让常润之陪她下棋。

    常润之依言坐了,执了白棋。

    “太子府里的情况挺复杂的。”太子妃一边下棋,一边轻声说:“按照宫规,太子后院有太子妃一位,太子良娣两位,太子孺人四位,以及太子侍妾若干。除了我之外,两位良娣和四位孺人,都是不能小视之人。”

    常润之专心听着,视线却落在棋盘上。

    “上次之事……你我心知肚明,是你替我挡此灾厄,此等恩德,我铭记于心。”太子妃忽然说道,常润之的手便是一顿。

    “今日过后,你我再不提此事。”

    “谨遵太子妃吩咐。”

    太子妃缓缓一笑:“我一贯是安守本分之人,奈何有的人,偏看不得我安分守己。”

    她停了停,收回玉葱般的手指:“前日传来消息,余女官在家中不慎跌倒,后脑撞到博古架,医治无效身亡。”

    常润之顿时抬起头看向太子妃。

    “我还未出手,幕后之人便先动手了。”太子妃面色沉沉:“线索既断,谁是主谋便又成了悬案。”

    “太子妃……”

    “这件事,太子以我未受损伤为由,令我暗查,不得声张。采购甜品材料之人,烘制甜品之人,将甜品从厨房端来之人,装盒之人,拎盒随我入宫之人,还有将甜品从盒中取出之人……一路上经了那么多道手,全部查了,都没有结果。到现在,唯一一个确切嫌疑人也已身死……”

    太子妃咬着下唇:“既如此,那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了。”

    常润之听得心惊,却又莫名理解太子妃的心情。

    “润之。”

    太子妃忽的出声唤她。

    “臣女在。”常润之低头应道。

    “余女官乃我亲自点了,来我身边任女官的,已陪了我两年。我本以为她是可信任之人,谁知她竟然也对我有不轨之心。经她之事,很多人我都不敢轻易再赋予信任。但你,却是我为数不多的,可信之人。”

    “太子妃,臣女何德何能……”

    “你或许不是站在我这边的,但你一定是不会害我的。”

    太子妃笃定道:“因为你心肠软,你不敢害人。”

    “太子妃,您……”

    “我身边有老嬷嬷,可替我打算所有阴谋诡计。也有得力的婢女,为我分忧解劳。而你……我点你来我身边做女官,只是希望能得片刻的放松。在你面前,我觉得心静。”

    常润之没料想过太子妃让她来做女官是因为这样一个理由。

    “……臣女愿为娘娘效劳。”常润之只能这样回答。

    “你且放心。”太子妃又捻了一颗黑子,“啪”的一声落子:“我既欠你一条命,便会用尽所有保证你的安全,我说到做到。”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二十八章 妾室()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太子妃沈氏其实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百度搜索→【x】

    为了家族的利益,她没有选择地嫁给了太子。

    为了太子的利益,她不得不接纳太子迎进门的良娣和孺人。

    为了三个女儿的将来,她不得不忍受太子的妾室所生的儿子,生怕她生不出儿子,将来妾室的儿子不会给女儿们撑腰。

    她从来没有主动去招惹太子的女人,自问对她们也并不苛刻。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她的忍让,被人认为是软弱。

    从前的她也是爽朗而直白的商贾之女,她不缺手段,只是不想用。

    而今,既然这些人触及了她的底线……那么,她也不会再心慈手软了。

    既找不到幕后之人,那就将所有有这个能耐和动机的人,都一一收拾了吧。

    “良娣李氏,其祖父是李阁老,在文臣中很有威望,几次科举最后两试,都是他来命题。如今圣上的天子门生,都或多或少受过他的恩惠。”

    “良娣宋氏,其父是淮西大将军,手掌十万兵马;宋氏的祖父是宋老将军,虽已致仕,在对鲜卑用兵上,圣上却极倚重他。”

    “孺人萧氏,出自南宁萧家,南宁绢丝多由萧氏一族把握。萧家家财虽不及我沈家,却也算是商贾巨头。”

    “孺人欧阳氏,出自东粤欧阳家,欧阳家手握海船锻造技术,所造海船无论是航速还是抗海风能力,都要高于朝廷工部所造之船。”

    “孺人陈氏,没有正经出身,是太子自教坊司带回来的,因生有一子,所以才成为孺人。太子对她很好,陈氏也是个十分圆滑,八面玲珑之人。想必她对太子也有她的作用。”

    “还有最后一个,孺人莫氏。”

    说到这儿,太子妃停顿了一下,介绍这个莫氏远不如对之前几位那么干脆利落。

    “莫氏是辅国公府三房之女,与九皇子嫡妻乃姐妹。九皇子妃为嫡女,莫氏为庶女。”

    太子妃说到这儿,似是想再补充什么,却闭了嘴什么都没说,只道:“这个莫氏,离她远些,她最不好对付。”

    “太子妃对付过她?”

    “不,”太子妃摇头:“几乎所有太子的女人都从未与她交恶,太子后院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安然无恙。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她心机最深,自然最不好对付。”

    常润之不由做了个深呼吸。

    “其他的太子侍妾就不用介绍了,一般而言你也见不着她们。”

    太子妃喝了口茶,道:“两位良娣和四位孺人中,除了萧孺人,其他都已经有子了。萧孺人有个女儿,今年七岁。因她家也是商贾,所以我与她较为交好。”

    常润之一一记下,深感太子府后院的复杂。

    一文一武两良娣,一商一工一女伎,还有一个让太子妃也看不透的国公府贵女……

    要压这些个女人,太子妃这个位置实在不轻松啊。

    常润之在太子府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天,第二日早起后,被太子妃安排在身边。

    “她们辰时中都要来我这儿请安,到时候你可先见见她们。”

    等了没一会儿,便闻见一阵香风。

    想来太子的女人们到了。

    最前面两人穿着暗红色衣裳,左边那个显得文气,右边那个显得英气,毫无疑问左边的是李良娣,右边的是宋良娣。

    身后四人依次进来,等站齐了,便一同下蹲道:“妾身拜见太子妃。”

    太子妃懒洋洋叫了起,对常润之一一介绍了,道:“余女官不幸身亡,吾甚感悲痛。这位是新来的常女官,出自安远侯府,乃安远侯爷第三女。润之,给两位良娣和四位孺人见礼吧。”

    常润之便上前一步,蹲身行礼道:“女官常氏,见过两位良娣,见过四位孺人。”

    说完,常润之便后退到了太子妃身后,垂首静立。

    “听闻太子妃在宫中与常女官相遇,一见如故,如今还把人给弄到身边来做女官了。太子妃可是在以权谋私啊?”

    萧孺人笑问了一声,太子妃笑骂道:“说得好像你没受过我以权谋私的恩惠似的。”

    萧孺人忙道不敢,寻了自己的位置落了座。

    另外几人便也从善如流地坐了下来。

    “萧姐姐别是妒忌太子妃吧,谁让宫规规定,咱们这样身份的,用不起女官呢?”

    一个身材相对矮小的女子开口,满满的讥讽味道。

    “欧阳孺人,注意你的言辞。”

    太子妃冷冷睨了她一眼,说道:“你若是觉得本宫能有女官,你也应该有,那要等你爬上本宫的位置再说。”

    欧阳孺人顿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似是受了颇大的委屈般,坐在位置上死咬着唇。

    “好了,都是姐妹,何必闹起来呢?欧阳妹妹同太子妃道个歉,想必太子妃仁慈,也不会怪罪你有口无心。”

    一个面色温和的女子轻声开口,声音温柔和顺,仿佛能平复所有人的情绪,不由得对她心生好感。

    欧阳孺人就坡下驴,起身福礼致歉。

    太子妃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

    这位开口的,便是那莫孺人。

    果真是个难对付的人啊……

    出来充当和事老,要是却把难题抛给了太子妃。

    太子妃要是不说原谅,那就是不仁慈;要是说了原谅,那岂不是也在表示欧阳孺人是“有口无心”?

    无论如何,都在被这位开了口的莫孺人牵着鼻子走。

    “呵呵。”

    就在太子妃微垂眼帘不开口的时候,另一边发出了一记女子轻笑。

    坐在角落身体懒洋洋斜着的陈孺人不雅地打了个哈欠,用酥到骨子里去的声音说道:“欧阳妹妹一听莫妹妹的话,便起身给太子妃道歉了……啧,狗腿成这样,可怎么说好……”

    她站起身,懒懒福礼道:“太子妃,妾身可否回去了?昨个儿太子爷在妾身那儿歇息,妾身这会儿困得很,想回去补个眠呢。”

    太子妃面无表情道:“回去吧,也好多养养你的懒骨头。”

    “多谢太子妃,妾身这就告退了。”

    陈氏风情万种地行了礼,袅袅然地摇着身子走了。

    宋良娣觉得无趣,干巴巴告辞也走了。

    李良娣叫上莫孺人,两人相携离开。莫孺人走前还不忘对欧阳孺人投上一个抱歉的笑容,欧阳孺人的目光便落在了李良娣身上,有些怨毒。

    萧孺人叹了口气,对太子妃道:“都是妾身不慎,一句话惹出了祸事。”

    “与你无关。”

    太子妃喝了口水,脸色淡淡道:“你也回去吧。”

    “是,妾身告退。”

    萧孺人也走了,只剩下个进退两难的欧阳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