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妻-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桐迎上来,兄弟俩一个结实的拥抱过后,刘桐请瑞王往堂屋里坐。

    南平王跟在后边儿,对常润之点头示意道“景陵出生后我这个做叔叔的还没有见过他呢,九嫂可否让我瞧瞧他去?”

    常润之知道瑞王有事要与刘桐说,自然没有不应的,去里屋抱了刘景陵出来,让他和他十二叔玩。

    堂屋里,瑞王对刘桐道“父皇已经能开口说话了,可以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身体也在渐渐恢复。”

    “太子被废后,被关在太子府里,不过听说他仍旧不大安分。”

    “我最近在忙着清点国库,太子监国这段时间,各部想必都不太干净,得一一把钉子给拔了。”

    “十二弟这几年历练得不错,很多事情都处理得极好,有他在,我省了不少心。”

    “祝王还是个刺头,不过不用理会。”

    瑞王说了许多,最后略带歉意地看向刘桐,道“我同父皇提了,要把你迁出中官胡同,重新恢复你的差事。不过父皇不同意,所以还得委屈九弟在这儿多待一段时间。”。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情() 
刘桐对此并没不感到意外。

    父皇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他哪怕了解不了十分,七八分总是有的。

    父皇将他下狱之前,他最后问过父皇一句话。

    “父皇明知太子无德无能,却坚持要他继位,力保他太子之位不失,到底是出于对先皇后的钟爱和对太子的不舍,还是不愿承认您立皇长兄为太子,是您做的有史以来最错误的决定?”

    父皇当时的那个表情,明确告诉他,其实真实的答案更偏向于后者。

    父皇啊,是个爱面子的君王。所以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越老了,越固执,越是放不下脸面。

    五哥回京,迫使得父皇废了太子,这已经是父皇能作出最大的妥协了。

    父皇又怎么会再依着五哥的意思,把他从这幽禁所里放出去呢?

    刘桐微微一笑,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瑞王顿了顿“小九,五哥很抱歉,暂时没有办法解救你出来”

    “没关系的五哥。”刘桐摇摇头“我在这儿过得挺好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挺轻松自在的。”

    刘桐笑道“要是这会儿放我出去,说不定拿了差事给我办,我还摸不清办差流程呢,正好也能躲个闲。”

    瑞王也跟着笑了笑,伸手亲自给刘桐斟茶。

    “我瞧着父皇的意思,对你还是有些愧疚的。虽然他不能动弹,话也说不清楚,但眼里的神情还是瞒不过的我眼睛。他是不愿意让我太得意了,不愿意顺着我太多”

    瑞王轻叹一声“小九你再委屈一段时间,想必父皇之后态度也会软化许多。”

    刘桐点点头,他心里确实不急。

    “五哥回来后,可见过贤妃娘娘和五嫂他们?大家都还好吗?”

    “之前传出我伤重不治,死在半道的事儿,母妃和你五嫂难免受了些打击,身形是消瘦了些,如今知道是假消息,见到我这么个活生生的人,自然身体也全好了,没什么大碍。”瑞王道。

    “那我那三个侄儿呢?”

    “他们都挺好的,阡儿已经十一二岁了,是个半大的小男子汉了。”瑞王欣慰地道“听说假消息传回京城,我这个儿子还挺能担得住事儿,也是靠着他,你五嫂才挺过了这一关。”

    刘桐点点头“那就好。我来中官胡同之前,有嘱咐过十四弟,让他有事儿没事的去瑞王府多带带三个侄儿,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就怕侄儿学了他们十四叔的莽撞。”

    “十四弟还是有点儿谱的,没有在他侄子面前不着调。”

    瑞王与刘桐闲话家常,说了些亲戚朋友的事儿,也道把姚家给解救了出来,如今姚澄西跟着他做事,算是他幕后出谋划策的一个军师。

    刘桐点点头“子经这人瞧着有时候不着调,但他想法很新颖。五哥多听听他说,可能会有些不同的收获。”

    瑞王应了一声,顿了顿道“小九,我的目的也已达到了,今后想必没有什么人能威胁到我的人身安危。下一步,小九应当也清楚。”

    刘桐看向他,瑞王没有躲避,道“太医说了,父皇的身体外强中干,因怒极而中风那一次,其实险些就没命了,这几年他操劳得多,忧思也重,颇有些积重难返。如今虽然调理身体,也积极安抚情绪,但到底伤了根本,即便暂时不会驾鹤归西,也只有几年好活了。”

    刘桐微微垂下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难过吗?好像有一点。

    松了口气?好像也有一点。

    刘桐双手互搓着,半晌后才道“五哥会奉养父皇终老,我不担心。”

    瑞王低声叹道“被父皇辜负了的兄弟里头,或许也只有小九你,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发自真心难过吧。”

    刘桐看向他。

    “废太子得知此事,吵闹着要在父皇跟前侍疾,但目的你我明知,他是想要父皇收回废太子诏令。”

    “祁王和礼王只唉声叹息,大概是觉得再无翻身可能。”

    “祝王身体不好,天天骂骂咧咧的,我不搭理他,他也没辙,慢慢消停了,得知此事后更是闭门不出,似是避嫌。”

    “岑王大笑三声,说后宫里那么多早逝嫔妃,都在地下等着父皇临幸,包括他的生母,还道父皇让她们等太久了好在他还知道点儿分寸,没有往外说这话。”

    “其他弟弟们的反应都差不多,都观望着朝堂上的发展,视线多半都盯在我身上。”

    瑞王苦笑一声“算来算去,父皇那么多儿子,大家对他的病情倒是都不太伤心,也唯独你重情,还能沉默一二后,说一句自欺欺人的话。”

    刘桐不知要怎么回答,只能沉默。

    瑞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九放心,五哥不会让你见不到父皇最后一面的。”

    刘桐咧了咧嘴,口是心非道“这个我真不在乎。”

    “嗯,五哥知道了。”

    瑞王也不反驳他,说完此事后,气氛便轻松了些。

    “上次来得匆忙,也没有和你家两个小子说说话,他们人呢?”

    刘桐便往院子后头喊了一声,没一会儿后,小景阳便小跑了来,进屋后忙规规矩矩地给人行礼“阳阳见过伯伯。”

    瑞王伸手抱他,掂了掂笑道“这孩子真壮实。”

    “正长身体呢,吃得也多。”刘桐笑道,又对阳阳道“这是五伯伯。”

    “五伯伯。”

    小景阳不吝惜叫人,有些腼腆地道“十二叔和弟弟在后院儿里看野花呢。”

    瑞王点点头“平常你有带弟弟玩吗?”

    “有。”小景阳点头道“弟弟很黏我的。”

    “陵儿知道阳阳对他心软,所以老是拿他大哥当挡箭牌。”刘桐在一边解释道“比起阳阳来,陵儿活泼好动多了。”

    瑞王与小孩儿的互动的时候也不多,没什么聊天经验,和阳阳聊了会儿后,便放他去玩儿了。

    “阳阳的眼珠子好看,你小儿子也跟他一样的眼珠颜色?”

    “那倒没有,陵儿的眼睛和中原人一样,棕黑的。”刘桐道“不过都很好看。”

    瑞王笑着点了点头。

    “今儿我偷个闲,留这儿叨扰一顿。”

    刘桐自然欢迎“我也会炒两个菜,到时候五哥尝尝我的手艺。”。

第二百九十章 顺应() 
瑞王留在小院儿,和刘桐喝了一顿酒后方才微醺着离开。

    刘景阳对瑞王很好奇,等瑞王走了,方才迫不及待地问刘桐“爹爹,怎么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伯伯?”

    刘桐笑着解释说“伯伯去燕北打仗,这都去了好几年了,才回来的。”

    刘景阳一脸憧憬“去打仗是不是去当大英雄了?我也想要当大英雄。”

    刘桐失笑,常润之揉了揉儿子的发顶,笑道“阳阳还小呢,等阳阳大点儿了,也可以锻炼身体学功夫,为当大英雄做准备。”

    刘景阳欣喜地点头。

    夜了,家里人都睡了,刘桐却是睡不着,开了窗,静静待在窗边儿发着呆。

    常润之哄睡了小儿子,起身拿了件外衫给刘桐披上,靠在他臂边。

    刘桐便伸出一只胳膊,将妻子给搂住。

    “在想什么?”常润之柔声问道。

    刘桐笑了笑“在想,五哥回来了,哪怕我们出不了这个院子,伙食上应当再没人苛刻,就是阳阳念书需要用到笔墨诗书,我若想要,也应当会第一时间送到这儿来。”

    “嗯。”常润之点点头。

    瑞王的回归,预示着他们再不用过清苦的日子。

    虽然这样清苦的日子,他们也都已经习惯了。

    常润之侧首看着刘桐“这是好事,怎么看着你心情却并不太好?”

    刘桐面上微顿,半晌才叹了口气,道“没什么,只是听五哥说,父皇的身体熬不了几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常润之伸手环抱住他的腰,不知该如何劝解他。

    父母亲情割舍不下,是人之常情。

    不过易地而处,常润之觉得若元武帝是她的父亲,她应当不会对其寿命大限有太多感想。

    人心是肉长的,伤过了头结了厚厚的疤,再割几刀,神经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了。

    可看刘桐略有些茫然的表情,常润之心里又不禁一软。

    这就是她的丈夫啊外表冷漠,内心却比谁都柔软。

    常润之伸手轻轻在他胸口上下抚摸,轻声道“陛下年事已高,你不要太难过。”

    刘桐默默点头。

    他转过身,轻声对常润之道“润之,依着五哥现在的势力,哪怕父皇不允我们出中官胡同,想必五哥要放人,父皇也没辙。但五哥没有执意将我们放出来你会因此对五哥不满吗?”

    “你会吗?”常润之不答反问。

    刘桐想了想,道“不会,我理解五哥,何况,我的确不觉得出去和继续留在这儿有什么区别。再者五哥说了,不会让我等太长时间的。”

    “你怎么想,我便怎么想。”常润之轻声道“在这儿,你没日没夜都陪在我身边,我叫一声,你就出现在我跟前儿。等出了这儿回了皇子府,你白日能留在家里的时候不会多,我也不能想见你便能见到你。”

    常润之笑道“所以,在这儿待着也挺好的。”

    刘桐握了她的手轻轻吻了吻,微微偏头靠着她“润之,我这辈子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用尽手段,求娶到了你。”

    常润之目光缱绻地看着他。

    若说曾经对这桩婚事,她尚还有那么些许迷茫和不确定,那么经过这些年,她无比庆幸顺应了命运,成为他的妻。

    两人靠着说了许久的知心话,直到陵儿突然哭闹起来,夫妻俩方才回了床榻,哄起了小儿子。

    小院儿换了个院门,再没人给落锁,每日还有人及时送来新鲜的鸡鸭鱼肉和菜蔬水果,隔天还会送来些外边儿盛名的糕点名肴。

    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最为高兴的莫过于三个孩子,他们可是过足了嘴瘾。

    毕竟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吃的都是魏紫和常润之做的菜。虽然不难吃,可换来换去就那么几样,早就吃腻了。

    再者魏紫和常润之的手艺毕竟是比不上大厨的。

    生活水平上去了,的事情自然也要提上来。

    瑞王让人送了一沓书来,也不管光一本书,阳阳要学完要花多少时间,就这么送了过来,笔墨纸砚更是捡最好的往里送。

    魏紫以前替常润之掌管内务,自然是认得这些笔墨的价值的。

    她咽了咽口水,轻声对常润之道“大少爷用这个倒是好,我们家修明用这个练大字也太浪费了”

    “胡说什么呢,他俩一起启的蒙,用笔墨自然也要用一样的。再说之前我备着的,也都要用完了,哪能找到旁的给他们用。”

    常润之想了想又道“这些笔墨也不是什么珍贵无比的东西,瑞王送来了自然不可能给他退回去。等以后咱们出去了,寻点儿礼回送给他,算是还个人情就好。”

    魏紫这才点了头,抱着一叠叠的纸张笑得合不拢嘴。

    她家修明跟着大少爷,还是由九皇子亲自给启的蒙,将来的前途想必是不用愁了。

    小院儿的生活有所变化,但小院儿里的人却还是照着往常的作息,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瑞王那头,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朝堂之事有四大臣议政,一般情况下,瑞王不会出口干预。

    一开始,四大臣总是要小心琢磨着瑞王的意思,但时间久了,他们便发现,若是好的政策,瑞王不会打断或干涉,但若有不足之处,瑞王会提出来,再让他们考虑。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朝上之风似乎被肃清了一遍。

    另外,四大臣本以为瑞王已掌握朝政,一定不会容许出现反对他的声音。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朝政上还真有这种敢捋老虎胡须的人,敢当着瑞王的面和他呛声。

    大家都以为这样的人会倒大霉,事实却并非如此。

    瑞王针对反对他的朝臣提出的反对点,能驳回的驳回,需要他接受的地方,他也虚心接受。

    至于那些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连四大臣都看得分明的,瑞王懒得搭理。

    渐渐的,四大臣主政,朝政之事再不用去看瑞王脸色。

    因为只要是好的,瑞王一定不会反对,他也不会管朝中谁会因此政策受益。

    瑞王根本不在意提出朝策的是谁,只要对国家、对百姓有益处就可以。

    四大臣私底下不由感叹,哪怕瑞王是装相做样子,能做到这一步,也实在是不容易。

    朝堂上的变化,有何旦每日告诉给元武帝听。

    元武帝一直视何旦为自己的心腹,到现在仍旧深信不疑,对何旦的话也从未怀疑。

    听到众臣对瑞王心服口服的赞誉之声,元武帝的心里尤为复杂。。

第二百九十一章 劝说() 
瑞王自归京以后,每日都会在元武帝跟前打个转,不拘说什么,总要在他面前露个脸。

    元武帝最开始对他也不怎么搭理,后来御医诊治得妥当,元武帝渐渐能说上那么一两个词,对瑞王也稍微会有点儿回应了。

    瑞王的归来对朝堂的影响他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成。

    何旦让人将元武帝扶起身,在他颚下掖了柔软的巾帕,喂他喝药。

    元武帝皱着眉头,总算将一碗药喝光,嘴唇动了动“瑞王。”

    何旦道“听说朝堂上今个儿说起推军令之事,瑞王还在与四大臣商议,所以今儿应当来得会有些晚。”

    元武帝眉头皱得更深,心里嘀咕瑞王是装了一阵孝顺就不打算继续装了。

    心里是这么想,但元武帝还是盼着瑞王能老老实实到他跟前请安的。

    比往常迟了半个时辰,瑞王才匆匆赶了来,给元武帝请了安后,道“儿臣来迟,不过时间也正好,能陪着父皇用用午膳。”

    元武帝如今一日不拘吃几餐,因为他只能吃流食,所以饿得快些,餐数也就跟着上涨。

    瑞王亲自给元武帝舀了粥,布上爽口的小菜,喂了元武帝几口后方才交给旁边的侍人。

    皇家用膳的规矩也是食不言寝不语,瑞王用着饭菜倒也不开口,只是吃饭的速度并不慢。

    元武帝暗地里瞧着,心里却又忍不住嘀咕,觉得他吃太快了是想赶紧着陪了他,敷衍过今个儿的伴驾。

    元武帝心里冷哼,吃粥吃得更慢了。

    瑞王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