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孩子都听住了,黛玉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贾琰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当时陛下暴怒,世子夫人生产的时候,石世子还在牢里,他本就是庶、不,义忠亲王的侍卫。后来陛下冷静下来,知道世子没有谋逆之心,将他开释。然后然后,”林海有些说不下去了。

    贾敏接着道:“然后世子回家,缮国公抱着那个孩子,就是石光珠,逼迫世子自尽。”

    贾琰与黛玉同时吸了一口凉气,黛玉声音颤抖:“缮国公是怕陛下日后追究,所以以绝后患?可是陛下都把人放了,不追究了。那是亲父子啊!”

    “世子不自杀,缮国公就要杀死孩子?”贾琰突然想到:“怪道那个石光琥说什么克父克母,连楚王都出来,显然是很不高兴。”因为不止羞辱石光珠,还扯到了皇家旧事,从为皇子们取字来看,皇帝当年何等愤怒可见一斑。

    “是啊,”林海慢慢道:“当时正是世子夫人出殡,石家连灵都不肯停。可是毕竟皇帝没有褫夺世子夫人的诰命,各家还是派人上门致奠,于是石家逼杀儿子儿媳的事情传遍了京城。皇帝因此格外瞧不上缮国公,甚至说过:此等人何以配公位!”

    贾敏插言:“所以缮国公聪明的很,从不在陛下跟前现眼,安安分分在家呆着。毕竟是开国公爵,陛下也不好没有罪证就将公爵夺了。”

    她顿了一下,还是道:“说到底,这也是缮国公敬畏皇帝不是吗?哼。”语气中全然是对缮国公府的轻蔑。

    黛玉就道:“可是,缮公世子怎么知道缮国公不会在他死后害死他的儿子,就那么放心的自戕?”

    “那世子死前叫人给平素疼他的姑母递了信,”贾敏道:“石光珠是跟着先帝太妃长大的,陛下也允准了。”

    “那现在石家还是对这个得到皇帝回护的孩子毫无善意?”贾琰奇道:“这个时候不是该让年青一代弥合关系吗。”反正缮国公老了,早晚也要咽气。

    林海一笑对女儿和外甥道:“这个就要你们自己参详了,石光珠甚至不是世孙,凡事多想想,去罢。”

    二人告退,贾敏问道:“老爷觉得,陛下是什么意思呢?”

    “皇帝让楚王与琰哥儿自去叙旧,而且已经知道了琰哥儿是贾氏族人,”林海沉吟道:“陛下到底怎么看待琰哥儿的不知道。但是这个安排,足证陛下对贾氏一族芥蒂不大外甥也算是有机缘。”

    听他这么一说,贾敏想到了一桩要紧事,她低声道:“琰哥儿与皇子相交老爷觉得陛下到底是怎么看待楚王的?皇帝与贵妃亲密无间,可是为何对贵妃长子显着太平淡了些,与其母的盛宠比较,难免让人有诸多猜测。”

    林海摇头,他在翰林院和御史台的时候,楚王才出生不久。他现在主管户部,对皇子了解不多,非要说的话,皇帝只是对苏贵妃和小公主好,对苏氏母家没有过度封赏,这也罢了。可是对楚王,不说林海、几乎朝中大臣都觉得皇帝是不打算因爱立储的。但今日皇帝又来了这么一出,他只是单纯的让亲王与小举人“叙旧?”

    林海不敢信。

    而贾琰,不知这孩子皇帝打算怎么安排,倘若不与楚王扯上关系,那自然无妨。如果皇帝有意将贾琰同皇子们放在一块,或作侍读、甚至是王府属官,那可就

    林海是亲身经历过的,与皇家储位之争扯到一起绝无好下场,可是要做忠臣、纯臣,也得看皇帝的意思,臣子无法决定:便如当年的岳父贾代善,荣国公当初不是不想做忠臣、纯臣的,可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恶化,那是臣子劝谏就有效的吗?

    肯定不是。

    贾代善当初旁敲侧击说过几次,半点用没有不说,反倒让太子起了别的念头。难道冲着一个忠臣的名头,贾代善就不管贾府上下百十来口人了,那怎么可能。家国家国,家在国前,这才是大臣们的想法,侍奉的主上不成器,那就赶紧想法子下船。

    林海看了这么些年,乐意与主上生死与共,一条路走到死的永远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早早地就跑的没影子了。

    “我觉得,缮国公是认为石光珠对府中怨气很深,所以不肯立他为世孙。”黛玉道:“甚至在缮国公看来,石光珠这样的出息,有还不如没有。”

    贾琰弄不清这种想法,在他看来,男人该为家族未来着想,缮国公当年既然干了那件事情,索性坦然承认,然后将家族托付给孙辈。就算不是石光珠,也得让其他孙子出头,否则早晚还是要便宜给自己讨厌的那个人。拘泥于喜欢不喜欢,缮国公也的确是昏聩。

    想想那个石光琥的样子,就算要因爱偏私,他也不成啊。

    他将看法说出来,黛玉沉吟许久,最后道:“哥哥这么想也不算错,可是若缮国公觉得石光珠一旦得势,会将整个石家毁掉呢?”

    “不会吧!”贾琰不敢置信,这对石光珠有什么好处?

    黛玉也只是猜测,她觉得有些人是不太在乎名声、前程之类的东西,她笑道:“都说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可是我觉得有些想法,人都是一样的。”

    比如憎恨和复仇,贾琰明了,将黛玉的说法存在了心里。说来也巧,这一日,贾琰陪着孙钟去国子监应卯,他顺道去听一听国子监的课程。回来的路上却遇上了贾宝玉,和他常见面的一竿子公子哥儿,其中就有那个石光琥。

第 32 章() 
孙钟不喜欢这帮人;一个个看着就是纨绔;他板着脸对贾琰道:“我先走了;伯衡;改日咱们再聚。”

    贾琰点点头:“你先去吧;改日我去府上找你;替我给叔叔婶婶;小弟小妹带个好。”孙钟点头自去了,就有一个锦衣公子问道:那是谁?瞧脾气不大好的样子,真够傲气的。

    宝玉也不认识;他看着贾琰,贾琰笑道:“哦,新任大理寺少卿的儿子。”

    几个原本面带不屑;嘴上嘀咕着酸书生的公子哥儿都闭上了嘴;老实起来。贾琰看着宝玉:“宝兄弟怎么在这,这几位是?”

    “哦;伯衡哥哥;这是都是我的常常一起玩的兄弟们。”贾宝玉一一介绍;个个都是京中名门公子;什么神武将军家的公子冯紫英、卫将军家的儿子卫若兰、加上缮国公府的石光琥;四王八公、京中侯爵家的儿孙欢聚一堂。

    还真是同气连枝;几代人都搅合在一起,贾琰想着,面上的笑容愈发和煦。而那个石光琥似乎之前很是受了一番教训;看见贾琰只是有些咬牙;却不敢上来挑衅。

    他们这些公子已经玩乐一天了,现在正是要散伙的时候,贾琰就受了宝玉的邀请勒马同行。他有意问道:“宝兄弟,我听说几位将军的公子似乎都入了军中历练,不知那位石光琥公子如今是何职务?”

    宝玉笑道:“他?他同咱们东府的蓉哥儿一样,捐了个龙禁尉的官儿,不过挂名罢了。要说起石家有出息的,那得是他的堂兄石光珠石孟圭,不过光琥的弟弟光琳,现在正在国子监读书,据说读的不错。”

    连贾宝玉都知道石光珠不错,贾琰笑道:“那个石光珠是做什么的?”

    “他呀,十二岁就从军了。”宝玉还真知道:“从军之后朝廷在南边与人打仗,他当时只是帐前听用的小校尉,却身先士卒斩将夺旗,立了头功。也就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他那会才十八岁,因为是勋贵家的子弟,皇上格外的高看他一眼,如今正当着楚王府司马,挂着六品职衔。”

    贾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转而又问道:“听说贾雨村回京,常往荣府走动?”去年年末,贾雨村奉旨回京,如今正在兰台做着佥都御史。

    提到他,宝玉就有些不耐烦:“可不是吗?那个贾雨村每来府中必要见我,我若托词不见,父亲又会不高兴。伯衡哥不知道吧,贾雨村为着讨好上官,曾经做过逼杀人命的事情!这等人,每每见我还要一副忠臣孝子的德性,劝我上进。哼,读书若是读成了那个样子,真是不如不读!”

    贾琰听他这么说,倒不好多说什么了,他笑笑:“宝兄弟这话,倒像是隋朝杨智积的自保之道,倒也是大智慧。”

    “嗐,伯衡哥这是哄我呢。”宝玉道:“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我是个最没用的人,人都说我是富贵闲人。既于家国无益,总是老老实实呆着呗,说不定还活的长久些。”

    贾琰没想到宝玉会这么说,他惊异的看着他,若真的如宝玉所说,以他的身份倒也不算歪理。宝玉上进,对于荣府也只是锦上添花,皇帝若是喜欢还能续一代袭爵?可若是皇帝不高兴贾家的人出现在朝堂上呢?

    需知尽管贾政升官,可还是从五品轻易都不能面君。都说贾存周迂腐,可是连有些捐官上位的都做了他的上峰,这就着实看出皇帝既念着贾府从前的好处,又厌恶贾代善的临阵倒戈,感情复杂呀。

    “为兄只劝一句,”贾琰勒马道:“宝兄弟不妨想想,你可以不做官,但是举业未尝不可。兄弟身上有功名,说话就更硬气些,需知男子汉大丈夫立于世间,难道真的事事逆来顺受、都听旁人的调停么?”

    贾宝玉若有所思,贾琰不再多说,听其言就知道这其实是个聪明人,点到为止就好。

    不过,石光琳贾琰记住了这个名字,孙钟来林府寻他的时候,就听贾琰问道:“应祥认得石光琳么?”

    “石光琳”孙钟仔细想想,哦想起来了,“倒是见过,也是一表人才,读书颇为上进,人缘口碑都不错。他是缮国公府的公子,上头哥哥不过捐了个官儿,而他能踏实读书,着实难得。”

    哦,难道是歹竹不,恶竹出好笋?贾琰将缮国公的事情当成逸闻讲给孙钟听,原想着孙钟不过一笑了之,却不想他似乎心有戚戚。

    “怎么,”贾琰笑问:“应祥有烦心事了?”

    孙钟笑的有些难看,踌躇良久,还是道:“按说我不该说,可是我与伯衡为挚友,我从回京开始就憋着难受,实在想一吐为快。”

    贾琰忙道:“既然当我是朋友,若是心中有事尽管说出来,我能帮忙一定帮,若是帮不上忙,能听你说话,你心里也会好过一些。”

    “唉,”孙钟苦笑:“伯衡也知道,我是跟着父母长大的,而弟弟阿钊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

    贾琰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当时孙钊初到父母身边还是怯生生的,如今活泼多了。难道他惊诧的看着孙钟,不会吧,孙应勉才多大,难道还会兄弟阋墙?早了点罢。

    孙钟叹息:“我原是长房长孙,说句到家的话,宗法族规在那,大面上谁也亏不着我什么。呵呵,我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会觉得弟弟与我争甚么东西,谁知道,”

    他顿了一下:“伯衡也一定奇怪过,我为什么不继续考而是紧着入监吧?”

    贾琰默默点头,就听他说:“是父亲同祖父有了争执,祖父觉得我落榜一次足见资质一般,而阿钊年幼就进学,说不定前程更好。就想让父亲将荫监的名额留给弟弟,可是父亲觉得我是长子,又赶上调动回京,不如让我在国子监跟着大儒读书,到时候肄业直接去考会试。而阿钊还小反而可以慢慢来。”

    “祖父勃然大怒,”孙钟语气黯然:“父亲也不让步,直接就让我入监读书,如今家里头弄得阴沉沉的。祖父待我只是平平,又道既然我是长房长孙,将来阿钊总要分出去的,他得多看顾次孙一些”

    难怪他们兄弟年前上门的时候,提到入监,孙二表情怪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长辈们有了争执冲突,兄弟们情分再好也难免受些影响,相处起来就别扭多了。

    这种家事,又涉及长辈,贾琰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道:“木已成舟,我看阿钊并不是那种喜欢同兄长争锋的,你也放宽心,只要你考出来,万事无忧。”

    唉,孙钟低沉的叹口气,继而挂起笑容:你说的也对,秉持本心罢。

    都说多子多福,送走孙钟,贾琰叹息,还真是各有各烦。

    五月之后,孙钟也不上门了,贾琰也不再去梁府,以免被人说嘴,亲友们都让贾琰专心备考。林海弄来了这次会试主考—新任礼部尚书陆泰清喜欢的文章,和陆子悟曾经的闱墨给贾琰参考。每次等待考试的时候,日子都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会试之期。

    八月初八,贾琰准备好东西提前入场,八月的京城可不比金陵,早晚着实有些凉的。舅父舅母为他准备了不同于乡试的东西,毡子斗篷是必要带着的,还有就是不怕凉的干粮点心、所幸贡院里头会供应绿豆汤和热水,还准许考生自备铁皮炉子和碳,总算能熬过去。

    天子脚下嘛,要是出了举人们因为饮食不当而被迫离场,的确不美,这又是庆贺皇帝即将到来的甲子生辰的恩科。

    马上就要熬出头了,贾琰前一天晚上根本没睡好,不止他没睡好,黛玉也没睡好。三更的时候,两个人还在院中踱步,丫鬟们也不敢拂小主人们的意思,由着两个人走出各自的院子,结果正好碰头。

    黛玉惊道:“表哥怎么不会去休息?明日就要入场了。”

    贾琰苦笑:“妹妹不也没回去吗?来人,掌灯。”两个人干脆在丫鬟们的环绕下聊起天来,说话说到打哈欠才各自回院子。贾琰的心情倒是放松不少,想着黛玉俏脸微红说“兄长必定蟾宫折桂,我信兄长的本事!”进入梦乡。

    入场的时候,是沈忠、沈孝带着阿原、长生等一起送他过去的,沈家两个倒还好,长生简直全身都发抖:“大、大爷,眼看着就熬出头了,您一定能考上!”说着眼泪就要落下来,倒弄得贾琰哭笑不得,他哭什么呀。

    他笑着提着自己的东西经过验身,入了贡院,身侧都是各地的举子,身后都是各家殷切的目光。

    京城贡院里的号房倒是比金陵贡院略大些,也是刚刚整修过得,坚固结实,起码不漏雨。旁的贾琰全不在意,他只默默祝祷:父母在天有灵,请保佑儿子会试顺利,绝无意外横生。

    贾琰这次在玄字号二十八房,他一件一件的将东西从篮子和食盒里拿出来,今天还得吃晚饭,明日才是考试的正日子。用炉子煮了一些挂面,伴着些牛肉酱吃下去,胃里暖烘烘的贾琰归置一下炊具就将号房里的被褥放在脚下垫着,自己松开衣服盖上毡子睡觉了。

    次日辰时三刻,会试正式开始,其实同乡试一样,考的内容不过就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在家备考的时候,梁子元也好、林海、孙高也好,都指点贾琰,四书五经都是背熟了的,五言八韵诗只按照他平素写诗依着题目规矩,踏实应付一首便好。

    最最要紧的就是策问,会试最后一场,贾琰听说了题目之后,同在场所有举子一样,倒吸一口凉气,本次会试的策问题目居然是“二”。

    没错,题目是二

第 33 章() 
这科举考试到了现在;考生们不怕出大题;也就是从四书五经整句截出来的;指向明确的大题目。怕的就是这种小题;半截不说;一个字许有多种来头!

    就比如这“二”;论语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是二、“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是二、“三分天下有其二”也是二、“赐也闻一以知二。”还是二。

    谁知道是哪个二?

    贾琰就知道,虽然他和各号房里的同科一样倒吸一口凉气,可是心情却大为不同;旁人的心情大概是“天爷,这个题目难写!”

    伯衡大爷的心情是“天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