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票。
当然这包票打得也是有自个的小心思,温含章已经明说了,她是个临时的管家婆,也不好越过万氏责罚她手底下的人,但总得让她知道手下的人哪些得用,哪些人消极怠工,这几日忙完之后,她便会将这些任务纸张交给万氏,众人责有所归,功罪自负,与她无尤。
万氏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先前已经拿了好几个下人开刀,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当一回出头鸟。
有银钱和奖赏在上头吊着,有万氏的威严在后面驱赶,没过几日,伯府上下便见蒲艾簪门,百索系腕,不仅五毒符贴满门楣寝次,丫鬟小厮出出入入的,腰间都配着一个放了雄黄的香包,管着绣房的李嬷嬷还让丫鬟们特意做出来一些十分趣致的香角子,用丝线缠成一个个迷你的小粽子,或是元宝形状,或是蝶翼双飞,里头装了香粉,挂在帐钩上熏屋子用。
府里井井有条,温含章现下担忧的是另外一桩事。
前几日宫中赐下端午节礼后,突然传出话来,说贵太妃有些微恙,想吃府中大姑娘亲手做的粽子。
此次宫中颁下的赏赐超乎常例,不仅有各种口味的甜咸御粽,还有用金丝银线绣了五毒的香包秀囊等应节小物件,另一柄羊脂白玉制的玉如意,一套东珠宝石赤金头面,十坛上好的雄黄酒,万氏还有些不知所措,温含章倒是猜出了皇帝的一些心思——这位皇帝一向十分有趣,每逢贵太妃身子不舒服,对侯府的赏赐必定比平时丰厚,也不知道是要安抚伯府,还是要安贵太妃的心。
果不其然,慈安宫中的薄太监带着宫中贵太妃的坏消息来了。
薄太监大约三十岁上下,生得面白无须,体型偏瘦。他不是第一次和温含章打交道,最是知道这位大姑娘在贵太妃心中的地位,说是心头肉都不为过。
温含章拉着他,从贵太妃的日常起居到吃穿用住一一仔细询问,薄太监十分耐心,无有不答。即便如此,温含章还是忧心忡忡。
薄太监安慰道:“圣上昨日过来看望贵太妃时还赐下了许多药材和补品,宫里的娘娘们也孝顺长辈,经常过来服伺贵太妃用汤药呢。”
温含章更加担心。生病的人要好好休息,那些娘娘们和贵太妃非亲非故,不过是打着在圣上面前作秀的主意才会上门,对贵太妃绝不会有多少真心。
温含章很少下厨,这一次时间仓促,纵有厨娘手把手的教导,出来的结果还是十分一言难尽。
饶是薄太监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看到丫鬟们用银花莲瓣纹大盘端着一个个歪瓜裂枣般的大粽子出来时,脸色还是十分怪异。
温含章脸上却没有一点羞恼的意思,贵太妃不过就是想尝尝家中的温情罢了,她能将粽子的材料组合起来就不错了,姑祖奶奶绝对不会嫌弃她。这些粽子用的都是好料,担心贵太妃年纪大了不好克化,她还特意交代厨下将糯米换成粳米,做馅时多放些粗粮豆子。
薄太监捧着据说是温大姑娘精心制作的温情粽子,赶在宫门落匙前回宫了。
他瞧着这些粽子不像样,贵太妃却笑呵呵地用了一整个,瞧这形状就知道,大姐儿必定没有拿别人的手艺来诳她。贵太妃活了这么些年,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她就爱温含章对她的这点子真心实意。
这么想着,贵太妃便又朝盘子伸了一次手,薄太监苦着脸劝:“温大姑娘交代了,贵太妃一日只准用一个,剩下的粽子,留一个明日再用,其余的叫赏了服伺太妃得力的温嬷嬷。”
温大姑娘对着贵太妃自来就是这样说话的套路,语气十分理直气壮,贵太妃却最喜欢她这么管着她。闻言,只是不舍地看着那些模样奇形怪状的粽子,对同样鹤发鸡皮的温嬷嬷酸溜溜道:“小没良心的,我都生病了,章姐儿还想着你呢,也不想想是谁一直念着她!”
温嬷嬷从刚才起就一直目不转睛盯着那盘中的粽子数数,别看她人老,眼睛可没花,大姑娘上头只放了六个大粽子,明显就是不让贵太妃多用的意思,对着自小服伺的小姐的酸意,她毫不在意:“小姐现下的身体不像年轻的时候了,得有节制,叫老婆子吃了,还不浪费呢。”
贵太妃靠在床头,好一阵地咳嗽,挥退了想上来伺候的大宫女,看着温嬷嬷那一头花白的头发,突然叹了口气:“你也不年轻了,自个小心着点,若不是我拖累你,你老早就能跟着大姐儿出宫了。”
温含章还是个总角小儿时就表达过想接她和温嬷嬷出宫养老的愿望,可惜圣上一直怀念着小时候的温情不愿放人,拖着拖着,就到现在了。她这把老骨头,本来以为熬过了先皇就解脱了,没想到侄子还指着她在宫中为他缓和与圣上的关系,到了孙侄辈,才出了一个有良心的、能叫她真心疼爱的大姐儿。
温含章和贵太妃的关系确实是温氏嫡系中最好的,就连张氏和万氏,接连两任真正的掌权夫人都不如她得宠。温含章也当得这份宠爱,那日细问了贵太妃的病情后,温含章就让人请了一个大夫过府,把贵太妃的病情叙述了一下,叫大夫写下一些日常服伺的重点。等到了正日子要进宫领宴时,她就把这份医嘱给揣兜里了。
端午那日,张氏和万氏早早地起来梳妆穿衣,两人都是一品诰命,需要按品大妆、着朝服到坤宁宫正殿向江皇后请安。温含章没有封号在身,无需跟张氏他们一般戴那沉甸甸的行头——幸好如此,每逢重大节日,她看着张氏那一套珠冠霞帔便觉得头皮发麻。为了不弄乱易容,张氏和万氏只能一直端坐着,现下脸上也有些发僵。
等着两人打理完毕,府中一应人等便在正门目送着府中两驾带着永平伯府旗帜的朱漆三驾马车驶向宫中,温子贤和温子明在前头骑着高头大马,好不威风。
在这众人肃立安静的场合,温微柳却神色萎靡,她眼睛下两圈黑晕,整个人瞧着愣愣怔怔的,看着温含章的眼神十分火热。
事情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化,钟子嘉居然没到伯府退亲!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礼()
全文购买不满80%的亲们;等一天再来看喔么么哒!许是心中存着些前世正室小三的观念,又看了些姨娘庶女使坏的宅斗文;温含章小时候看着三位姨娘恭敬低调站在张氏身后伺候时;心中总是会犯一些别扭;害怕姨娘憋坏招害了亲娘和幼弟。
待得大些了,知道些大夏的世情,又十分不明白为何有人愿意做姨娘。实在是因为大夏律在纳妾这事上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做了姨娘,一辈子都只能低人一等,绝对没有升职的机会。
温含章先前读大夏户婚律,上面就写得十分清楚:贱籍做妾,生死由主家决定;良籍为妾,须持有纳妾文书主母才不能随意发卖杖毙,宠妾灭妻、小妾扶正等等干扰正嫡体统的做法;被人上告后,家主都是需要坐牢的;且刑期还不短;通常是在三至十年之间。
再联系一下实际情况;先侯爷有三位姨娘;温微柳的姨娘朱氏和温晚夏的姨娘高氏是从府中丫鬟中直接晋升的,便是贱籍为妾;只有一位是从府外纳入的良妾;就是黄老姨娘。
黄老姨娘的貌美有目共睹;纵使现在已是徐娘半老之身仍能看得出眉目间的清丽绝艳;温含章先前还以为是她爹看中了黄氏的美色强行纳进府。没想到她爹拿的不是黄世仁的剧本,黄老姨娘摊上的恶霸却是自家的兄嫂。
当时从张氏口中知道了黄老姨娘这番身世后,温含章好长时间看着她都是一幅同情的眼神。可惜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女子未嫁从父,父死有更有一条长兄如父的铁律,兄长想要拿你换了权势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自己家跟着作了孽,对着喜儿一般的黄老姨娘却仍是理所当然的态度,温含章纵使是穿了十几年,每每看着她时都有几分不适。
她可以习惯嫡庶分明,主仆有道,受着下人的跪拜也大方自然,却总是不能释怀这种仗着亲情权势欺压妇孺的作为。这种小屁民心理,她八辈子都改不过来了。
话说回来,黄老姨娘既有如此悲苦的身世,对府外的亲人必是不屑相认的,她一生中唯一的寄托便是自己亲生的梦姐儿,此番见着温若梦晕倒着被嬷嬷们抱进屋来,一时之间只觉得天都塌了。
等到温含章叫来的太医说梦姐儿是“惊惧太过引发的晕厥之症”,她才松了一口气。可看到温含章时仍觉不顺眼,忍不住冷冷刺道:“梦姐儿最好没事,若她有事,我拼着这条老命不要都要大姑娘给我一个说法!”黄老姨娘说完后就有些后悔了,她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却仍是忍不住出口伤人。可梦姐儿就是她的命,她的亲人都是猪狗不如,这世上只有一个梦姐儿能与她互相依靠。若是梦姐儿出了事,她就不活了。
黄老姨娘一时间悲从中来,可惜刚巧踏进屋中的张嬷嬷听了她这句话,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
温含章无意跟一个护犊子的母亲计较,就劝下了张嬷嬷,但心中已是唉声叹气:张嬷嬷虽被她拦了下来,可她回头必要把这件事跟张氏说个清楚明白。
也就是说,她不仅要顾着梦姐儿这边,待会儿还要去安抚一番自己的亲娘。
温含章一贯不愿意牵扯在亲娘和姨娘之间,春暖也知道她的脾性,见着她意兴阑珊兴致缺缺的模样,就昧着良心劝道:“老太太一向疼姑娘,必不会让姑娘为难的。”春暖也很同情自家姑娘,这是个什么事啊,黄老姨娘幸好遇上她们家姑娘,温含章一向以道理说事,不会轻易就以嫡庶尊卑压制人。
温含章白了一眼大白天睁眼说瞎话的丫鬟,想了想,还是往荣华院里去了。这件事既因她而起,看在梦姐儿的份上也不好当看不到。
春暖跟在温含章身后偷笑。要是姑娘愿意跟别府那些盛气凌人的嫡女一样,现下就不用这么苦恼了。
可温含章做事又素来喜欢以情理衡量正确与否。多出一条底线,自然要比别人要多承担几分。要春暖说,她还是喜欢心中有坚持的姑娘,让人觉得踏实和温暖。
温含章还不知道她的大丫鬟在心中夸她,她进荣华院前,很有经验地先叫了个小丫鬟问了问先前的情况。
小丫鬟口齿伶俐,又想讨好温含章,把当时的情景说得绘声绘色,将张氏说的话一分未多一分未减都转述了出来。
张嬷嬷从月华院回来,张氏必要问问情况。张嬷嬷的声音悦耳响亮,将黄老姨娘那句刺头话说个一言不差。
同样是护崽的老娘,张氏听到最后,一脸寒霜,一拍桌子,把手上戴着的一个玉镯给砸成了几段!张氏先是道:“我原本以为三个小的里面还能有一个好的,没想到都是一丘之貉。居心叵测!装着个天真样儿藏了一肚子心机来哄骗我的章姐儿!”
这话明显的就偏颇了,梦姐儿可一直是晕在床上的。跟着张嬷嬷同去的一个大丫鬟黛蓝帮着四姑娘分辨了几句,张氏把案几拍得啪啪响,“梦姐儿就算了!可那贱人敢这么说我的大姐儿,真是狗胆包天!”
后来不知道张嬷嬷又说了什么,张氏哼一声:“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就算是真错了也轮不到她一个下贱胚子来摆谱。章姐儿就是对他们太好了!”一挥手,这件事最后以黄老姨娘罚俸三月告终。
温含章想了想,还是掀帘进门了。
张氏早知道她在门外拉着一个小丫鬟瞎嘀咕了一通,她睨了温含章一眼,道:“问出些什么了?”也就温含章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拉着人刺探荣华院里的事情。
温含章一笑:“我就是想知道娘现在心情好不好。”
张氏正色道:“生了个笨丫头,被人说到脸上也不知道骂回去,你说我心情好不好?”
温含章依偎了过去,笑道:“这可冤枉我了,当时梦姐儿还躺在床上,她是被我带出去的,我怎么好处置她姨娘。”
张氏语重心长:“今日出去的事我都听丫鬟们说了,本就不干你的事。那贱人却硬要赖到你头上,这都是你平时对他们太好了,让他们忘了什么是规矩。我就让你不要对他们太好,你不听,这下可是知道了?你对他们好,他们觉得是应份的,等你对他们不好,他们倒要抱怨你了。”那叫什么话?满京城问问,还有谁比她的章姐儿对待庶妹更好的?
温含章轻轻摇着张氏的手,讨饶道:“我知道娘心疼我,娘怕我听了黄老姨娘的话伤心了,给我出气呢。”
张氏指了指她的额头,数落道:“你不是一直觉得我对他们不好吗?这下子可知道我的心了。”
温含章对着她粲然一笑,想起张琦真,不禁感叹:“这次出行,我看到张将军府上闹成那样子,就十分后怕。如果不是忍到极致,想那庶女也不会闹这么一出。幸好我们府上不是那样乌烟瘴气。”
张氏戳了戳她的脸,气恼道:“我们府里什么时候都是太太平平的!别看你大哥大嫂对你不错,那可不是尊泥菩萨。”
听出了张氏言语中对大哥大嫂的忌惮,温含章有些好奇。张氏却不愿意多说。
温含章转而问起了早上温微柳温晚夏来不了的事,她有些好奇,张氏怎么会让几个庶女接触府里的账本,账本可都是各家的命脉所在。她大嫂居然也同意?
张氏快意一笑,道:“那是你曾祖母时期的管家账本,正好捋一捋伯府前几十年少了多少家私。”都是积年的老账本,放在仓库中不知道吃了多少灰尘。一本本看过去也够呛的。
张氏本来没打算跟庶女们计较,可她最近却听说了一件事,顿时让她勃然大怒。宁远侯府的二公子是她看了许久,才求侯爷为温含章定下来的,当时还借用了宫中贵太妃的关系。那两个庶女却怀着觊觎之心想着占便宜,这世上的事哪那么容易?
正好都看账本去!
那一仓库的老账本,看到章姐儿嫁人时都看不完。
温含章嘴快,道:“那二妹妹他们要是顺着查到了你当年的小帐怎么办?”
张氏瞪了她一眼:“我当家的时候可没贪过府里的一分一厘。”
温含章有些诧异,可张氏说这句话时十分有底气,昂着脖子,表情骄傲。她就知道她娘真的没贪府里的银钱。说实话,能做到这点的当家夫人可不多。
张氏趁机教育温含章:“不是你的东西,不要随便伸手。这世上凡做过的事都有痕迹。你小时就会跟你院里的丫鬟说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只要当家时一次品行不端被人捉到,你的名声就坏了,这样岂不因小失大?那些为了一点油水不顾名声的,都是除了钱财之外没有大志向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前()
全文购买不满80%的亲们;等一天再来看喔么么哒!
梅玉漱想了想,觉得这事瞒着也没用,便对着众人将这事说了出来;道是张珍真一头撞到了园中的假山上,生死不知。
姑娘们原都是在嬉戏打闹、推敲诗句的,被她吓得都戛然而止,惊呼出声。
温含章也是,她本是提着毛笔在为众人誉写诗篇,突得一个大大的墨团砸到宣纸上;有些呆住了。
梅玉漱看了她一眼,将众人托付给了闵秀清,急急地跟着丫鬟去了事发现场。
闵秀清想着自己作为芙蓉社的社主;不好不过问一声;便在安抚了众人几句后;也克制着心里的不适过去了。留在原地的姑娘们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下的,都不知道说什么。这其中,就数许乐芳和朱仪秀的脸色